『壹』 教師培訓希望通過培訓獲得哪些提高
教師培訓希望通過培訓能夠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當然包括講課方法和解題能力的綜合性提高。夠格的,希望能夠通過培訓是自己的思想上有一個更高層次的升華。
『貳』 對教師這個職業未來有哪些期望
伴隨著信息化革命的學習革命正在全球發生,在這個變革過程中,教師應該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五年十年後教師的職業發展又會如何?
事實上,我們已經到了一個關鍵臨界點。
1)數字化已經幾乎重新定義了每一個知識的分享形式,不再是面對白紙黑字和簡單的實驗
2)中國大多數學生已經提前擁抱了這個信息化的社會,他們是互聯網的原住民
3)近一年來中國萌生了一大批基於中國市場需求的教育與學習必備的輔助工具。
尤其是第二點,是推動學習革命真正強大的推動力。而這一輪信息化革命帶來的學習變革主要會在幾個方面:第一次能夠精準獲取到學生學習過程的數據移動互聯網讓數字內容的分享和傳播效率提升教師業務交流也變得更加實時與透明。
很多教師最關注數字化帶來的一個問題是,機器未來會不會替代教師。
讓我們來試想一個場景,教室里有「翻轉課堂」,用播放教學視頻去替代老師的講解,那教師的數量是不是會減少呢。這個假想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相反,對優質教師的需求量有可能會進一步增多。
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學習數據的獲取帶來的變化,技術上使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市場上教育的主體需求也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從而使老師從課堂一對多的講授模式轉變成關注每一個人的學習過程,這並不會降低對老師數量的需求。
雖然教師人數需求不會降低,但是教師工作有幾個趨勢變化。
(1)老師主導學習過程模式,將逐漸轉變成通過數據主導學習過程。過去老師也會使用到信息化資源,但是更多的是當老師產生需求,再去尋找相關的學習資源。以後,老師則會跟蹤數據,利用數據去改進或實施教學計劃。
(2)資歷和經驗積累變成不那麼重要,授課風格、互動效果等服務水平是未來學生評價教師更重要的標准。因為過去需要自身多年總結積累的教學信息,大數據已經給出更好的解釋,「職稱」將成為歷史。
(3)教師水平結構會發生大的變化,會出現年薪千萬的明星教師。原來的一維的教學能力結構會變成三層金字塔結構,最頂端是明星教師和教學研究者,他們的
教學和研究內容因為能夠使用廣泛,所以能獲得更大的收入和社會地位。中堅力量是信息化一代的老師,他們往往根據數據去優化教學過程,同時能夠關注學生的個
性化學習過程。而不會使用數據和信息化的老師,他們可能會成為最底層。也就是說,數據和信息化將會快速的、極大的拉開老師收入水平的差距,事實上這種情況
正在中國發生。
雖然中國的學生正在准備著這場學習的變革,不少的教師和行業機構也已經快步進入這個變革實驗場,但是,這離真正重新定義學習的革命仍然還有一段的時間。學生們快准備好了,教育科技公司已經准備好了,我相信老師們也會很快准備好。
『叄』 對教師的建議和希望怎麼寫
建議老師多多休息,不要太過操勞,希望老師能教更多的知識。
教師是教育工作者,主要回是以教育為生答的職業。教師的職業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職業之一。教師受社會的委託對受教育者進行專門的具有建設性的教育,執行各項教育政策,維護社會穩定,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各類高素質或實用人才。
在社會的發展中,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又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個性的塑造者。教師是人們「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教育工作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師是學生們身心發展過程的教育者、領導者、組織者。
『肆』 怎樣理解培訓工作的期望和建議
培訓工作的期望是指通過培訓所能達到企業的某項要求,以及上級主管對下級所從版事的權崗位的要求的體現,表現為專業知識和技能。
培訓工作的建議是指對於在培訓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所採取的相應對策和措施。通過這些建議能更好地達到培訓工作的目的。
『伍』 目前您對學校教育及教師的期望有哪些
對學校教育及教師的期望如下:
1、學生宿舍和教室沒有監控,同學們的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一旦出現被盜很難處理,學校有推卸不了的責任,老師給同學做思想工作非常難,造成學生對學校的信任,從而也對老師不信任。
2、學生宿舍條件不平等,沒有向本部的上床下桌,沒有空調,牆體也比較臟,網線沒有統一的管理,都是學生自己叫人接網線,造成亂拉亂掛現象。如有統一的線路規劃,統一的網線介面,這種現象就可以杜絕。
3、學校的衛生很難得到保障,兩個工人年紀偏大力不從心,現在一部分靠勤工儉學學生維持,學校能否和保潔公司合作或多請幾名有勞動力的工人,讓校園每天都保持干凈整潔。
4、學校沒有合格的舞台,沒有符合大學要求的運動場很難開展文體活動。桂林雨水多,一下雨體育課很難開展。
5、財務報賬比較繁雜,能否有清晰的報賬要求圖和報賬流程圖,工資條能否按時發放,工資、課時和各類津貼能否透明發放,如:讓每位老師都知道課時發放了多少,多少沒有發放,是否已經發放完畢等。
6、桂林校區的學生享受不到本部的資源,從學習、生活、活動和就業都沒法了解得到大學應該帶給他們的認知度。不在大學院很難切身體會。
7、教師業務水平需要提高,光靠自我提高是不夠的,需要去培訓和學習,提高教學和管理能力,責任心也要提高上來。
8、年青教師待遇低,沒有歸屬感。
9、缺少專項鼓勵年輕教師的學術研究。
10、師生作品對外交流活動過少,建議增加對外交流活動,促進我院對外的影響力。如:灕江畫派學院教師巡展、學生作品交流展、教師對外講座、聯展等。
11、教師工資待遇低,多位教師沒有保障。
12、缺少運用新媒體資源進行我院學術活動、教師學術研究等宣傳,比如微信公眾號:灕江畫派研究院的自我宣傳,打造我們的影響力。建議立即成立新聞媒體部,由某部門監督管理,增強軟實力宣傳效應。
13、對外學術交流太少,建議主動聯系校外單位進行展覽、講座、寫生等交流活動。
14、年輕教師的保障問題,雁山地處落後地區,現在只有課酬是遠遠不夠生活保障,年輕教師課程少,假期沒有任何保障等,沒有保障項目,更談不上學術研究。
15、教師學術研究成果宣傳和鼓勵項目。
16、書香校園項目的硬體宣傳,增加外來嘉賓的直接性宣傳效應。比如,學生優秀作品展示欄、教師學術研究展示欄、教師簡介欄。
『陸』 對教師工作的希望和建議
(一)切實抓好隊伍建設,不斷提升隊伍素質
1、切實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學校成立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師德師
風建設的規章制度,嚴格規范教師的師德行為和品行操守,
學校結合實際、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師德師風教育。
2、切實加強教師業務學習。一是落實好教師的培訓;二是落實好教研學習
制度,做到業務學習有計劃、有專題發言人、有專題發言稿存檔、有記載;三是
落實好教師自學,每位教師建立業務學習摘記本,並注重實用、真實,克服流於
形式現象。
3、切實加強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管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
用。
4、切實提高教師的學歷水平和教育教學技能。
5、切實抓好教學管理人員和英語、美術、音樂、體育、自然、科學、計算
機等專任教師的專業培訓工作,提高專業水平。
6、切實做好教師合理分配、流動,最大限度地優化教師資源
(二)落實教學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學期初,學校要組織教師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出詳盡的、切實可行的學科教學、教研工作計劃,合理安排各種教研活動。
教研活動應重點解決以下幾個
問題:
(1)認真學習研究各學科課程標准,吃透課標精神,把握教學方向,明確
各學科教學總體要求。
(2)結合各年級實際,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題性研究,如起始年級的銜接問
題、畢業年級的復習問題、各種課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問題等等。
(三)抓常規,規范教學行為。
教學常規管理是學校管理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要轉變觀念,樹立高度的責任心和質量意識,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成績的考核與評價等教學基本環節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並建立考評制度,嚴格考核辦法,把教師教學常規工作業績與年度考核、評優、評模、評職等掛鉤。
(四)抓評價,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各校要淡化教學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
注重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教師提高
和教學改革的功能。要發揮評價的正確導向作用,使評價有利於課堂教學改革,
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利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建立有利於教師主動發展的評價機制。各單位要改變長期以來以學生學
習成績作為評定教師教學能力的唯一標準的做法,
建立起多元的、
符合素質教育
思想的、有利於教師成長的新型教師評價標准。
2、建立有利於課堂教學改革的評價機制。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學生的知
識來源於三方面:
教科書提供的知識、
教師個人的知識、
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
各單位要重新確定「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要將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教育理
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師素養、即時效果等納入評價標准
中,要重點突出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建立有利於學生自主發展的評價機制。學生評價,主要應發現和開發學
生的潛能,
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
在整個學生評價過
程中,要做到:評價指標多元化,評價方式民主化,評價機會多次化,評價內容
合理化。應採取自評、學生互評、小組評、家長評、教師評相結合的形式。學校
要充分利用學生成長記錄袋,
在學生發展過程中做好指導和記載工作,
學期末為
每個學生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
(五)抓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柒』 希望理想中的教師培訓是怎樣的,具體說明。
希望理想中的教師培訓是通過理論指導和實地考察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幫助教師轉變思維方式,提高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最後實現自身的飛躍。具體說明一下就可以就我一個教師朋友的經歷,他是在湖南師范大學培訓中心開始自己的飛躍。理論上由各個專家教授就最新最前沿的教學理論和方法進行系統的理解和回顧,然後就是各個老師之間進行激烈的討論,揚長補短,通過頭腦風暴將自己以往的困惑和得意之處拿出來分析。讓自己得到升華。最後就是去當地最有名的中小學進行跟崗實習了。這個是重頭戲。在這里能夠切實的感受和學習到新的有用的方法,不要一定要仔細觀察,不要走馬觀花,要不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捌』 教師金種子培訓的期望是什麼
2010年11月23日 晴
作為一名「老」教師,我是非常幸運的,在兩萬余名參加過培訓的老師中,以百里挑一的比例,成為240個「金種子」中的一員,參加為期十天的培訓。我深知這次培訓的意義重大,全縣兩百名英語老師,只有四個人擁有這次學習機會,我們帶著中心校,教研員,進修學校的囑托與厚望走進了哈爾濱市公濱小學。大約下午三點,我們十名老師來到了位於公濱橋附近的公濱小學。學校的老師先是領我們去了我們要居住十天的旅店,大約四點我們又回到學校,和我們的「影子」教師見面。我和蔣紅娜的影子教師是杜嬌艷,公濱學校的英語教研組組長,她二十多歲,長的小巧玲瓏。晚飯我們十個人在一起吃的,這樣大家有了一些了解。
2010年11月24日 晴
上午我們先進行開班式,香坊區進修學校和哈爾濱教育研究院都有領導參加。賓縣的郭秀麗和方正的馬靜代表學員教師發言。接下來,我們跟隨杜老師走進她的課堂,她講的是《Do you have a dog?》,在課的開始她利用學過的詞卡:car,cap,bag,shoes,chair,desk,ball,eraser.復習了句型:This dog is----,接著呈現新知:Do you have----?。她領著學生反復練習名詞的復數,學生掌握的很快。在拓展部分,她講了第三人稱單數,並和學生對話,她還講了名詞復數的規則變化和不規則變化。在聽錄音時,杜老師要求學生手指要指向聽到的詞;在板書時,她要求學生用手指跟著老師在空中寫;在留作業時,她要求學生一定讓家長簽字;學生記完的作業,還要同桌互相檢查是否有錯抄或漏抄。
下午,我們聽了時永紅老師的《「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這是一節五年級的語文課,整節課老師說的不多,只是引導學生讀懂「精彩極了」,「糟糕透了」都是愛。老師對教材把握准確,到位。「一氣呵成,行雲流水」,整體把握教材。品詞析句,注意積累運用。
2010年11月25日 晴
上午,我們聽了一節「吉的堡」英語訓練營的老師在公濱小學講的一節課,這是一節二年級的課,主要講的是關於職業名稱的。先是復習了bus driver,singer,teacher,doctor,farmer,nurse.等詞,通過老師做動作,學生做動作,大家來猜,達到了鞏固的目的。本課的新詞有cook,scientist,policeman.在整堂課上,學生一直是積極,活躍的,他們為了誰先舉手,誰先站起來而爭的面紅耳赤,最後不得不在老師的主持下進行「石頭,剪子,布」來決定由誰來回答問題,每個孩子都想為自己的小組多加分。老師的語音純正,表演時動作誇張,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下午,我們聽了公濱小學王麗艷校長的專題講座:課堂生成性資源處理策略。我第一次明確知道生成性資源的概念,是在課堂教學環境中,推動教學發展的各種條件和因素。我也第一次聽到生命化理論:生命具有差異性,獨立性,和唯一性,所有生命都無法被另外其他生命代替。在他們的研究課題中總結了六種預設外生成資源的處理策略:1、評價 2、拓展 3、追問4、問題擴大化 5、調整教學活動 6、彌補教學活動。我會仔細研究這幾種策略,把它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為己所用。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多給學生機會,讓他們多觀察,多發現,多總結,多歸納,真正做到「學生在前,教師在後」。
2010年11月26日 晴
上午,我們先聽了一節一年級郭金娥老師的語文課《菜園子》。這是一節識字課,曾經以為識字教學會很枯燥,聽了郭老師的課,有了重新的認識。在這節課,老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師生配合默契,全班同學都能動起來。我也跟郭老師學了好多方法。形式多樣的讀:每天洗臉的讀,懂禮貌的讀,不打架的讀,喜歡老師的讀;多樣的,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你讀的不夠神秘,你讀的不夠頑皮:有梯度的評價方式------。我會把這些方法用到我自己的課堂中。
下午,我們聽了一節音樂課。李曉磊老師剛剛畢業於東北師大音樂系,教齡只有三個月。歌曲的名字是《小青蛙找家》,老師首先教學生練習節奏,節奏熟悉之後,再填詞。課堂上進行了多種多樣的練習,同時也給學生拿起不同樂器的機會,學生進行了充分的鍛煉。在學生熟悉這首歌之後,師生又共同給歌曲填了其他的詞。在課的最後,老師進行了德育教育,跟小朋友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動物。使音樂課得到升華。
『玖』 你對企業的培訓工作有什麼期望和要求
培訓建議和期望培川建議和期望
我對培訓有三點建議:
1、用消遣的時間去完成培訓任務
處理完社會、親朋和家庭各種事務後,坐到電腦旁,看看新聞,登陸培訓網站,聽聽講座,然後再打打牌,既是消遺也是娛樂。還可以和老婆或者老公說我也參加培訓,家務我就少干啦,讓自己的消遺「合法化」,豈不愜意。。
2、用常態的心理去對待培訓效果
專家、學科帶頭人站在不同角度介紹理論、經驗和操作過程,難免與我們的校情、教情、學情有一定的距離。況且,教學培訓不是「技術」培訓,如果掌握了相關「技術」教學質量就提高了,那麼,教師專業發展就太簡單了。所以,別奢望培訓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技術」,更不會有用在課堂就立竿見影的「技術」。
通過培訓,如果能實現如下心理、理念和行為上的轉變就是培訓的最佳效果了:任何一種職業,要想做的更好是需要學習的。專家談的問題我們平時都知道一一些, 只是我沒有想的那麼深刻。確實有些問題是我平時工作中的思維盲區。我在有的問題上還需要反思、借鑒和改進!
3、用科學的方法去增強培訓實效
在培訓過程中,應該有「面、線和點」的記錄,努力構建自己的專業發展的網路。既要解決培訓的「面」一通識問題, 又要解決培訓的「點」一亟待解 決的重點專題問題。努力在今後的工作實際中邊學習、邊借鑒、邊改進、邊反思、邊總結、邊調整。 截圖(Alt + J我祝各位同仁健康、愉快的生活!把學習作為催化劑、讓陪伴我們終生的教學工作的「化學反應」,為我們生成更多的幸福增長點!
培訓是企業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員工對職業的滿足程度,以組織、計劃和實施的形式對企業各類人員進行的一種教育投資活動,是通過員工對培訓內容轉化為工作行動以有效地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