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樂教師應如何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音樂教師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方法:
一、關於自身素養
1、認真教學,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加強師德師風的修養,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顆進取的心。要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這是師德的首要基礎,如果一個教師不能很好的為學生「解惑」,也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2、要熱愛學生,對學生有博愛之心,要以誠相待,要寬容和有強烈的責任感。這是師德的核心! 教師應該愛每一位學生,不管學習如何,甚至不管學生的品行優劣,教師都應該付出愛心,一視同仁。教育,如果充滿著愛,即使是冰凍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師對學生的愛的情感,能轉化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內部力量,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重,激發他們對教師的親近感、信賴感,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 這對學生學業的提高、知識的增長,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3、更新教育觀念,互相學習、研究、交流
(1)互相學習。不光認真鑽研本學科知識,同時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這是教師緊密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橫向交流、互相研討、取長補短的自我提高方式,例如:以教師任職的校為基地,在同行教師中開展集體備課、相互聽課、評課活動,每節課後教師都認真地反思教學過程,及時把教學中點點滴滴的感受寫下來,從深層次上去考慮自己的教學工作,寫出有質量的教學反思,同時利用學校的資源開展向名家學習的活動,安排觀看名師的教學錄像。
(2)開展小課題研究。
通過小課題研究,使教師可以不斷提高自己對本學科的認識。可以更好的有效地進行教學!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具體的實際問題;初步思考,獲得基本數據;確定行動研究的方法、策略;實施步驟,並清楚記錄每項結果,寫出最後成果,制定下一輪的計劃。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持之以恆。教師只有堅持不懈地增長自己的才學,不斷探索教育技巧的奧秘,才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依賴感,才能贏得學生的敬佩,從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勵學生。
二、關於專業技能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首先要熱愛音樂,對音樂有一種特殊的感知,唱歌要有飽滿的情緒,欣賞要有濃厚的興趣,只有教師本身受感動,才能引導學生受到感染,進而達到教學目的;其次,要熱愛音樂教育事業,著名音樂教育家繆裴言,雖然未接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但卻非常熱愛和喜歡音樂教育事業。他在音樂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對我國基礎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些都緣於他對音樂教育研究的不懈努力,緣於他對教育事業的畢生追求。實踐表明,許多教師之所以能夠成功,首先是因為他們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願意為下一代的成長奉獻自己的畢生精力,不畏艱辛,不計得失,勤於耕耘,因此成績卓著,受到人們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熱愛他所從事的事業,缺乏對事業的責任感,那麼他就失去了動力,也不可能勝任培育下一代的責任。
2. 如何提升音樂教師教學反思能力,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內直非常重視寫教容學反思。很多教師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促進了自己的專業成長。
3. 音樂學科需要接受哪些課程的培訓與提高
音基即基本樂科,是音樂專業的基礎課,主要包括視唱練耳和基本樂理兩部分,是各類音樂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作為非專業性的音樂教育,應把它當做非常重要的音樂啟蒙課。因為基本樂科要學習的是音樂最基礎的規律,就像讀書必須要學會認字,而學音樂就要識譜,通過視唱課就可以系統地由淺入深的掌握識譜技能。而音樂聽覺的培養和訓練更是學習音樂不可缺少的基礎課程。學生通過節奏訓練、聽覺訓練、視唱訓練、簡單的樂曲分析並結合基本樂理的學習,能夠加強音樂聽覺的敏銳性和精確性,全面提高對音樂的感知和認知能力,從而達到真正提高音樂素質、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能不能用自己的耳朵去分辨正、誤、優、劣,是在音樂學習上能否取得較快進步的關鍵,也是從優美動聽的音樂中能真正獲得美的享受和熏陶的前提條件。通過音樂聽覺的訓練,學會用耳傾聽音樂,從而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學的器樂或聲樂,最終達到通過普及音樂教育提高全民素養的目的。
1.樂理是音樂學科中最為基礎和重要的學科
現在大多數家長只是一味的讓孩子學習某一門樂器,忽略了樂理的重要性,導致孩子厭學或者照本宣科,從而對音樂缺失了興趣,取而代之的是排斥。磨刀不誤砍柴工,因此學好樂理視唱練耳課無論是對個人素質的提高還是對今後進一步的發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學好樂理,一通百通
樂理是學習演唱、演奏等表演藝術以及和聲、編配、作曲、曲式等各種理論課程的前提,為所有技巧打基礎的知識。樂理知識其實就像語文的拼音知識一樣,只有認識拼音了,才能學習漢字、句子和文章。但是目前很多培訓機構和老師容易忽視樂理教學,老師不重視,家長作為門外漢就更不會主動要求學習,這給孩子以後的音樂學習埋下了糟糕的伏筆。孩子中途放棄學習音樂,大多是踩了基本音樂素養不足這顆地雷。
3.樂來越好,因為有理
如果你把學樂器當做專業,以考級、參加比賽等來提升自己,那麼對於你來說,樂理知識必須扎實。
所以,不管學什麼音樂門類,學習基本樂科是必須的,基礎知識牢固了學起音樂來也會更得心應手。
祝願大家在提高自己音樂素養的同時,愉快地在音樂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收獲精彩!
4. 對音樂教師培養應包括哪些方面
音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必須舍棄一切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容和回模式,使受教育者在答良好的心態、輕松的氣氛和愉快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那麼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要求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一、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5. 如何培訓幼兒園教師音樂技能方案
一、培訓目的
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專業基本功與教育教學水平,使新教師的專業技能內技巧得到鍛煉與提升容,能盡快熟悉崗位工作,嫻熟、規范地安排、組織好幼兒一日活動,豐富實踐工作經驗,快速成長為一名合格、優秀的幼兒教師,特製定以下培訓方案。
二、培訓方式與內容
1、師帶徒:骨幹教師與新教師「一對一」、「一幫一」結對學習。重點是對新教師進行「如何組織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指導。
2、集中學習:由骨幹教師組織專業基本功及教材教法、教育理論等方面的培訓。
音樂:學習簡單樂理知識、風琴演奏方法、幼兒園常用律動、樂曲的彈唱等。
美術:學習簡筆畫、色彩的運用、教具製作等。
舞蹈:學習幼兒基本舞步、各民族舞基本動作、小型幼兒舞蹈。
3、個人自學:新教師自學幼兒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幼兒園班級管理、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教雜志等內容,並做好筆記,勤於反思積累,多寫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