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掌握員工心理,做好企業培訓
對於企業來講,企業培訓是自身新陳代謝、不斷發展的催化劑和必由之路。培訓的主體是"人",每個受訓者對培訓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什麼樣的培訓更能符合受訓者的心理需求,真正做到培訓"以人為本",從而使培訓更有效果,是從事培訓的工作者長期以來探討的問題和難題。心理學在培訓中得以引入,為培訓發揮自身的價值找到了一條出路。 心理學和培訓二者之間到底有沒有關系,根據培訓的定義我們可以延伸說明,培訓是通過人的心理來研究人的行為。
首先,作為培訓來講,主要是通過公司的發展戰略,結合員工個人發展需求,進行相關理念、文化、技能技術等方面的教育訓練。培訓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公司理念培訓,確立公司生存的目的,也就是說公司存在的理由除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之外,對社會、個人能夠滿足什麼需求,對待客戶我們採取什麼樣的服務方式。
這些是一個企業的生存之本,如果連這些都沒有搞清楚,這個企業的生存就會難以為繼。據相關資料統計,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為7年左右,但在大多數企業開業之初都提出要建成"百年老店"。"百年老店"從何而來,難道只是一個口號嗎?這需要很多系統和體系的支撐。首先需要轉變的是人的心理,投資人的心理,換句話說,投資人為什麼要建立這個企業?可能開辦之初主要是賺錢,滿足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需要;對於員工來講主要是滿足自己生活的需要,這在心理學上主要體現在人本論取向。
公司步入正軌之後,公司需要對各部門、各崗位人員進行能夠勝任崗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崗位任職資格培訓。在這一過程中,心理學如何體現,換句話說我們如何利用心理學來指導我們的培訓工作,在開展培訓工作的時候,這時候我們不但要考慮公司的需要,這是主要矛盾,同時我們也要考慮次要矛盾,那就是員工的需求。我們如何通過研究各類群體的心理,來具體安排我們的培訓計劃和課程。
比如20-30歲年齡的人群,我們在安排培訓管理課程時,主要從如何增強其工作能力和增加其工作技能、工作經驗方面進行考慮;30-40歲年齡的人群,我們主要是從如何拓寬其工作思路和增加其工作知識方面進行考慮;40歲後年齡的人群,我們主要是從如何接受新的事物和方法方面即理念方面進行考慮,這是根據人的發展不同年齡階段的思想動態和實際需求方面進行考慮的,這在心理學上主要體現在認知論取向。
其次,我們可以從心理學上的社會文化取向方面來進行考慮。心理學上的社會文化取向主要是強調人的行為是在各個文化地區的文化傳統及特點的基礎上形成的;考察、分析、推論該環境中行為,必須要考慮這些地區的社會文化特點。這一點具體到企業中,我們可以從企業文化的角度來考慮,社會有大文化,企業有企業文化,企業要明確提倡什麼、禁止什麼、鼓勵什麼、打壓什麼,結合企業所在的行業和地區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對於企業員工來說,我們如何適應企業文化,在企業文化的指引下,開展適應企業戰略發展和企業文化的獨具特色的培訓工作,首先思想要統一。
根據心理學研究,只有人們的思想進行了統一,人們的行為才能趨於統一,在體現個性的同時體現共性,才能使人們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體現團隊意識。具體的體現是新員工的培訓,新員工培訓的主要內容除了包括規章制度、企業發展簡史、崗位職責,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公司的企業文化,比如聯想集團的"入模子"培訓,華為獨具特色的軍訓。
通俗的講,就是要通過"洗腦"使員工能夠順利接受公司的企業文化、工作氛圍和公司理念,使之盡快融入到公司的團隊當中。心理學上有一個對比效應,作為成年人,踏入任何一個新的公司,心理上總難以忘卻上一家公司的優點和缺點,拿新公司的方方面面與之相比較。那麼在新員工培訓中我們要注意如何消除這種對比,只有消除了這種對比,才能使他們的期望值降低,根據幸福論的觀點,這樣他們才能更容易得到滿足,才能使其在工作中對企業的敬業度和忠誠度增強。
第三,在實際培訓工作中,對受訓者的心理狀態我們也要充分了解。只有認識到他來受訓的目的,我們的工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是培訓管理工作中的培訓需求調查部分,同時也是作為專業培訓講師應該具備的基本功。除了我們對成年人學習的特點或者說是學習的心態,我們還要對學員的職業、崗位、年齡、文化程度等因素進行了解、分析,這些對於我們准備什麼樣的培訓內容有著基本的指導意義。在培訓過程中,我們還要從學員的表現來具體分析學員當時的心理狀態,我們要避免他們中間發生心理學上的鯰魚效應,否則我們的培訓工作很難開展下去。當然從另一方面講,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他們中間發生的這種效應,來促進我們的培訓工作。
比如我們可以以一個學員作為標桿和旗幟,來具體說明和闡述培訓給他帶來了什麼利益,比如他的薪資變化、職務變化、績效變化等方面。這時我們不妨給其他學員做一個示範分析,使其以標桿為榜樣積極參加培訓,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動培訓工作,從而使受訓者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心理上讓他們認識、感覺到培訓給他們的工作、生活,甚至是家庭方面帶來的益處,從而扭轉現在一些企業的培訓工作處於被動的局面。
第四,培訓工作特別需要領導的支持,但是培訓工作也有其特殊性,比如其效用的滯後性,這一點是不可避免的。由於其具有這方面的特性,使得我們培訓管理人員在尋求領導支持的時候就顯得底氣不足,我們如何轉變這一局面?另外,很多企業的領導認為培訓是萬能的,沒有培訓解決不了的問題,這種看法從根本上說是錯誤的。
比如由於銷售人員的性格問題導致其業績不好,這方面通過培訓就解決不了。前文談到培訓的三個層次:理念、文化、技能或技巧,那麼我們如何讓我們的培訓產生較為明顯的績效,使領導看得見,進而支持我們的工作,這一點我們要從員工的工作業績中去尋找答案,從客戶滿意度中去尋找答案。我們要拿出具體的數據和事例,並且同沒有培訓前的績效相比,這樣領導才可能對你的工作進行認可。大家都知道培訓不是看你選擇怎樣的課題,你採用什麼形式開展,重要的是培訓之後的效果,培訓到底給企業帶來了什麼,是觀念的創新、管理的變革,還是公司績效的上升,這才是企業領導關注的重點。
培訓工作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從整個人力資源管理來看,人力資源是做人的工作,人力資源管理就是溝通的過程,培訓同樣是溝通。在工作中如何同別人做好溝通,我們首先要充分了解每個人的需求,也就是他的心理狀態,我們才能採取對症下葯的培訓,才能使培訓起到預想的效果,這樣培訓工作才能體現價值。
❷ 員工態度培訓的心態培訓課程
主講:張戴金
你的工資從哪裡來——真正的優秀員工用結果說話
讓你的員工跑起來——以結果為導向的革命性訓練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優秀員工心態修煉
一、優秀員工心態修煉之——責任心
1)沒有做不好的事,只有不負責的人
2)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
二、優秀員工心態修煉之——主人心
1)定位自己:你在為誰打工
2)打工心態究竟害了誰
三、優秀員工心態修煉之——積極心
1)千萬別讓情緒陪你來上班
2)成功者永不報怨,報怨者永不成功
四、優秀員工心態修煉之——進取心
1)時刻提醒自己:我只懂一點點
2)只有先「升值」,才能後「升職」
五、優秀員工心態修煉之——實干心
1)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
2)做人做事腳踏實地,務實大於一切
六、優秀員工心態修煉之——成果心
1)優秀員工要不折不扣地拿成果說話
2)做一個「資產成果型」員工
七、優秀員工心態修煉之——忠誠心
1)人在企業,心也要在企業
2)忠誠是優秀員工的第一美德|
八、優秀員工心態修煉之——共贏心
1)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2)合作才會大作,攜手才能共贏
九、優秀員工心態修煉之——感恩心
1)感恩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
2)感恩感恩企業、感恩老闆、感恩同事
第二部分:優秀員工巔峰激勵
一、倡導「激情文化」,讓員工跑起來
1)何為「激情文化」
2)「激情文化」的核心
二、自我激勵「四個凡事」思想
1)凡事正面積極
2)凡事巔峰狀態
3)凡事主動出擊
4)凡事全力以赴
三、自我激勵四種力量
1)原動力:如何挖掘動力讓員工跑起來
2)行動力:用行動付出到令自己感動
3)堅持力:打造輝煌職業生涯,堅持到底
4)承諾力:對企業、工作和自己公眾承諾 主講:張戴金
課程大綱:
一、人人都要「擺正心態干工作」
1)工作的成敗,根本取決於心態
2)好心態,才有好前程
3)態度決定高度,高度決定人生
二、關於「病態職場」的反思
1)干這活沒意思,每天比坐牢還難受
2)工作太累了,工資才這么點
3)不關我的事,我只是個打工的
4)行了,行了,沒有必要搞那麼好
5)大不了「老子」明天不幹了
三、擺正心態「做人」與「做事」
1)擺正心態,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2)職場就是道場,工作就是修行
3)擺正心態,不做有才華的窮人
四、擺正心態「三大核心」
1)你到底在為誰工作
1不要只為薪水工作
2為自己工作不會累
2)你的工資從哪裡來
1讓企業為你的價值買單
2你是「資產」還是「負債」
3)讓你掃地你干不幹
1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態度
2干小事,不是小人物乾的事
五、擺正心態「五大作風」及運用
1)經典內容,講完馬上運用
2)從理念到動作,量身定製
六、干好工作需擺正「五大心態」
1)執行不到位,不如不執行
2)樹立主人心,打工心態害自己
3)這是我的工作,這是我的責任
4)干工作就是要「憑結果說話」
5)請千萬別帶著「情緒」來上班
七、擺正心態「心靈之旅」
八、擺正心態,儲蓄人生
1)絕不混日子,不浪費崗位
2)儲蓄人生,人在做事,天在看
3)堅持到底,對待工作長遠忠誠
4)感恩企業、感恩老闆、感恩同事
❸ 員工心態培訓有哪些意義
1、以公司制度為核心,以人性化管理為彈性,使員工擁有歸屬感,使命感,還要有危機感!歸屬感使員工不會也不想跳槽,使命感使員工擁有奮斗目標和實現自身價值的動力,危機感使員工不會在公司混日子!
2、多激勵你的員工,因為使他們給你創造了財富!
3、心態決定一切!實踐證明,心態培訓是企業最重要的培訓,通過正確的心態培訓,可以轉變員工態度,鼓舞員工士氣,改善工作效率,進而極大地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然而,目前在我國仍有很多企業對這一新的企業培訓認識不足,他們往往認為員工的心態是先天固有而不可改變的,所以培訓主要是知識技能培訓。因此,本文認為有必要對此問題作以專門研究。 心態培訓就是要使員工樹立積極的心態。這種積極的心態主要包括:
❹ 員工心理素質培訓的內容有哪些
企業文化方面:EAP是企業「人性化」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減少員工問題帶來的損失。保持員工良好的工作狀態,培養員工的忠誠感,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二、員工方面:幫助員工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身心健康,改善員工福利,滿足員工需求,提高工作熱情,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與職業生涯規劃。
三、工作方面:穩定企業人力資源,提高生產效率與工作績效,幫助員工解決工作方面遇到的問題,減少員工的焦慮,改善工作情緒,提高工作士氣。
四、勞資關系方面:增加勞資溝通,促進雙方之間的融洽關系。
EAP 是企業心理援助的最好的內訓方式,他不僅僅是員工對員工的,還有針對企業管理教練者心智模式的訓練,跟多的是針對企業做診斷和內訓。
具體你可以去了解上海益西企業心理援助機構,全國多有分公司。
❺ 如何做好員工心態的培訓
心態培訓就是要使員工樹立積極的心態。這種積極的心態主要包括:
1、樂觀的心態。樂觀的心態是成功人士的必備素養。企業中的業務人員和管理人員隨時可能面臨不利的市場環境和經營環境,如果沒有樂觀的心態,將嚴重影響工作士氣和正確決策。
2、成就的心態。員工只有不安於現狀,有強烈的成就慾望,才能最大發揮個人潛能,使個人和組織目標最大化。
3、堅持的心態。「百分之九十的失敗者不是被打敗的,而是自己放棄了成功的希望。」員工保持堅持的心態,或者毅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4、付出的心態。要讓員工牢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成功沒有捷徑可走,要想成功,必須付出。
5、務實的心態。企業是實業,反對務虛不務實,反對「面子工程」。企業員工要有務實的心態,如果注重「面子」可能連「里子」都保不住。
6、感恩的心態。讓員工知道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人都是需要別人的支持和配合的,哪怕別人為你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幫助都要感謝。
7、謙虛的心態。教育員工要有做小學生的心態,不斷學習,虛心學習,只有虛心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才能適應知識經濟對人才的要求,才能進步。
員工心態培訓在企業里的重要性。進行員工培訓是現代企業人力資源這一塊的非常重要的。一個企業能不能具有核心競爭力,關鍵在於這個企業的員工是否具有競爭力、是否具有很強的工作能力。通過對員工技能和素養的提高,從而達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標。
員工心態培訓是塑造企業文化的重要手段.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所表現的風格,習慣,行為准則,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它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
但是這些無形的理念如果不能植根於員工的大腦之中, 則只能稱之為企業文化的種子要素, 而不能真正發揮作用。只有通過員工心態培訓等手段才能催化其生根發芽。員工工作中所有的抉擇和行為只不過是表現出來的企業文化。如果他們知道自己最重視的價值觀是什麼,生活中追求的目標是什麼,就隨時都能更正確,迅速的做出決定。
❻ 關於員工心態的培訓的一些資料
如果是做網路通信,我想公司的員工大多是屬於30歲一下吧,這樣的員工的培訓和老員工的培訓類型是不一樣的。而且員工的心態根據不同的階段培訓重點也不樣,不知道你主要培訓的員工是銷售員工還是技術工??
❼ 員工心理素質培訓的內容有哪些
企業文化方面:EAP是企抄業「人性化」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減少員工問題帶來的損失。保持員工良好的工作狀態,培養員工的忠誠感,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二、員工方面:幫助員工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身心健康,改善員工福利,滿足員工需求,提高工作熱情,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與職業生涯規劃。
三、工作方面:穩定企業人力資源,提高生產效率與工作績效,幫助員工解決工作方面遇到的問題,減少員工的焦慮,改善工作情緒,提高工作士氣。
四、勞資關系方面:增加勞資溝通,促進雙方之間的融洽關系。
EAP 是企業心理援助的最好的內訓方式,他不僅僅是員工對員工的,還有針對企業管理教練者心智模式的訓練,跟多的是針對企業做診斷和內訓。
具體你可以去了解上海益西企業心理援助機構,全國多有分公司。
❽ 員工心態培訓內容要包括哪幾個方面
何岸老師認為中層管理員工心態培訓,越來越被企業重視,因為心態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成果,所以要想企業的業績有所提升,做員工心態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經常會遇到企業培訓負責人,或培訓機構的銷售人員問到我,「何岸老師,員工心態培訓,要包括哪幾個方面?」如下,我們談下看法:
對這個問題,做中層管理員工心態培訓的老師,各有各的看法,我曾經認真研究了世界500強企業,到底對員工心態有哪些要求呢?我搜集了大量資料,做了統計分析,結果發現,排在第一的是「正面積極」,排在前八位的依次是:正面積極、主動負責、愛崗敬業、合作共贏、空杯心態、信任欣賞、意願方法、感恩付出。
正面積極、正能量,看來是所有心態的基礎。何岸個人很贊成這一點。史提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中提到的第一個習慣,也是「積極主動」,和我總結的排在第一位的「正面積極」不謀而合,我個人認為,這不是偶然的。何岸老師認為,任何課程的設計,都要有內在的邏輯性,這八點心態排序,自有其內在的關聯。
❾ 員工心態怎麼培訓都有那些
優秀員工核動力 張心萌
積極的心態
正如叔本華所言:事物的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只受對事物看法的影響。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會是瓶頸,這個時候企業需要我們的職員發揮積極正面思考的力量與智慧,正確面對企業所進行的變革,以對企業和自己100%負責的態度投身到企業的建設中去。
感恩的心態
感恩是一種胸懷,是一種美德。學會感恩,善於感恩,既可以幫助企業營造一種互相賞識的團隊氛圍,又能夠打造企業與個人無限的「情商」與融洽的人際關系。感謝父母、朋友,他們給予的親情與友誼;感謝上司、老闆,他們給予的發展空間和機會;感謝同事和客戶,他們給予的認可與豐厚回饋;感謝……。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將失去光彩和快樂。
歸零的心態和肯於改變的心態
改變是管理的主題,最好的改變態度是歸零,一切從頭開始。常常胸懷謙謹心境的人,他的改變速度和效率將會有驚人的突破,他通常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吸收更多全新的知識、發展更高技能以及迅速建立人脈。
學習進取的心態
21世紀的企業將是學習型的組織。我們的企業要求我們的每一位員工必須肯於學習,善於學習,努力進取。如果每位員工每天進步1%,每天檢討當天的行為,每天改善一點點,那麼企業的進步將是巨大和迅猛的。
誠實勤奮的心態
誠信是商業的第一準則,也是職業的第一準則。相信誠信才是合作的最好基石。誠實做人,踏實做事,忠實於企業,忠實於個人,永遠對人真誠。勤奮是需要你做的比要求的更多、更好,要比競爭對手多走「一里路」。
付出與奉獻的心態
要想傑出一定得先付出。沒有點奉獻精神,是不可能創業的。要先用行動讓別人知道,你有超過所得的價值,別人才會開更高的價。你的付出一定會有收獲,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報。奉獻是一種精神,是付出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她會為你贏得最長久的回饋。企業需要我們的員工付 出和奉獻在先,不要斤斤計較眼前的利益與得失。
合作與創新的心態
當今市場的競爭更講求企業團隊的整體作戰能力,致力達到員工個人與企業雙贏的結局。個人渺小並不可怕,與團隊的夥伴精誠合作,團隊夥伴之間知識與能力互補,你就能共享資源。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力所在,懷舊與固步自封都將被市場淘汰。
自信與行動的心態
自信是一個人最大的資本,是潛能發揮的催化劑。自信不是自負,也不是自大,自信與行動密切相關。只有行動才會有結果!行動是解除恐懼的最好良葯。
敬業的心態
每個員工只有對他所從事的工作充滿熱情與濃厚興趣,他才有可能創造出最高效的價值,他才有可能主動克服各種困難,逐步真正實現他人生的奮斗目標。
渴望成功及致富的心態
一個企業不能容忍一個人一輩子在崗位上平平淡淡、碌碌無為。企業願意錄用一個一直想贏、渴望成功的,並有辦法讓企業和個人成功雙贏的人。
那麼該如何做心態管理呢?主要通過探討緩解壓力方面。
1、設立一張具有鼓舞和宣洩功能的工作記錄表,內容除了正常的工作記錄以外,還要在明顯的地方寫上具有鼓動人心的話。比如:公司因你而驕傲!你是最棒 的!絕不放棄,永不言敗!等具有激勵內容的口號。另外,在記錄主要工作內容時還要明確寫出,自己一天工作下來所發生的問題和收獲。不要小看了這部分內容,它會使填表人對一天的工作進行理智的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多數人都能對失敗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降低壓力感,使大家覺得工作起來更輕松。
2、一周舉行一至兩次的日誌互換討論會,參與人員按偶數分組,最好四人一組,進行集體討論。討論內容除了日常工作經驗的所得,還要討論每個人工作日誌在態度上和認識上是否正確,哪些是積極可借鑒的,哪些是消極,應該剔除的。並於每個月末的時候公布態度最端正討論小組,並和員工的績效或者提成掛鉤。目的就是要告訴大家,如果工作態度端正,企業就會予以獎勵。
3、互幫互助獎的設立。在每次進行小組討論時,小組成員都要記錄,並給予參與討論和積極出主義,提意見的同事打分。此項結果可命令公布,是作為提升管理者的重要依據。因為管理者最重要的思想就是要使自己所在的團隊變得更好。
4、月底時,每個銷售團隊根據自己日誌的情況,進行心態調整專題演講會。好處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鍛煉了銷售人員的語言表達能力。一是讓人們當眾說出自己多某一問題的看法,很容易使大家更堅定自己好的行為和好的想法,使每個人都變成了演講人的監督者。
❿ 員工心態培訓內容要包括哪幾個方面
對這個問題,做中層管理員工心態培訓的老師,各有各的看法,我曾經認真研究了世界500強企業,到底對員工心態有哪些要求呢?
我搜集了大量資料,做了統計分析,結果發現,排在第一的是
「正面積極」,排在前八位的依次是:
正面積極、主動負責、愛崗敬業、合作共贏、空杯心態、信任欣賞、意願方法、感恩付出。
正面積極、正能量,看來是所有心態的基礎。
何岸個人很贊成這一點。史提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中提到的第一個習慣,也是「積極主動」,和我總結的排在第一位的「正面積極」不謀而合,我個人認為,這不是偶然的。何岸老師認為,任何課程的設計,都要有內在的邏輯性,這八點心態排序,自有其內在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