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感言取什麼樣的標題好
一睹名師風采,走進名師課堂,現場觀摩學習,聆聽大師教誨,是每個普通老師的心願。非常有幸,在十二月十七號、十八號兩日,赴牡丹江進行為期兩天的聽課學習。會上,三位由全省市選拔推薦的優秀教師進行了精彩的展示,純正的發音、流利的口語、嫻熟的教學技巧、精緻的板書、親切的教態、良好的綜合素質等,令人嘆為觀止。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讓我領略到了名師的風采,學到了寶貴的教學經驗。而後省教育界的專家進行了點評,然後還安排執教者、點評專家與觀摩教師互動,現場答疑,活動會場氣氛熱烈,洋溢著濃厚的學習氛圍,讓人受益匪淺。通過學習為我以後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點雲撥霧的作用。下面就談談我的感受體會:一、課堂必須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想每個教師都想把這點做好,只是在實行的時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這就要求我們備課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上課的老師能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主體參與,每堂課的教學中互動模式多樣,激起了同學們對學習的興趣,營造了寬松,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尤其是來本市的趙老師的課,他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我們受益匪淺。另外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後,怎樣保持下去也很重要。他在每個教學環節中對學生的要求清楚明確,難易適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在課堂上,只有學生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干什麼時,才有可能幹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學生就會無從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沒意義,這都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課堂活動的形式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活動要為內容服務。新課程標准倡導通過表演、唱歌、游戲、競賽和故事等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初步用語文知識進行聽、說、讀和寫的能力。任何活動的設計都應是圍繞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設計的,而不是講究形式。三、課堂活動的設計必須面向全體的學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學習任務可參與。課程標准提出,課程活動的設計要面向全體的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學習都能得到發展。但是每個學生在學習上所表現出的興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學習方法都是不同的,他們對學習的需求也是不同,在學習能力上的體現也不同。四、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突出真實化,生活化。課程標准提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盡量真實;並積極促進學科間相互滲透和聯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審美情趣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因此,教師們盡量設計的課堂教學活動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撞擊出學生靈感的火花,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發展。把活動的設計拉進了學生的生活中,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就會持久。通過這次聽課,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對自己的教學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課堂更完美?怎樣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語文課?怎樣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相信通過今後的不斷努力,我們一定能拉近與這些優秀名師的距離,不斷進步!在各位名家的點評講解中,沒有難懂生澀的理論,沒有華麗繁復的表述,而是用最平實的語言,最容易讓我們接受的方式向我們傳達了最直接的信息,讓我們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讓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少走彎路,更易於把握住知識的要點。聽課學習中,除去對知識的學習和吸收,的是自我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課堂,反思自己的專業成長。我想這次學習引發的反思能成為我不斷前進的動力,能成為成功的敲門石,能成為我堅定航向的指路標。只有把學到的知識技能轉化成自我前進的內驅力,我才會在教學中有所成。回首聽課的內容,他們所展現的不僅僅是對教材的分析,同時也展現了他們的人格魅力。如果沒有苦和累的磨礪,怎會有這么奪目的表現呢!成果的背後更承載著她們的努力與收獲。現實是殘酷的,適者生存。現今的教育模式早已不是一本教科書、一根粉筆、一個教桿就能存活的課堂模式了。多媒體教學也早已取代了單一、古板、老舊的老式的上課體系。而她們卻能提前躍出「龍門」,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及方法。聯想到自己從教十多年以來,我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更應不斷的加強學習,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憑借自己實力也將脫穎而出。我覺得自己有了壓力和動力。尤其是通過這次學習,更感到自己在教學中的差距,來自全省的教學精英們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震撼。「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看似他們呈現給我們的都是精彩,其背後必有汗水的揮灑。借用一句話來表達我內心的感受「經歷了就會感動,行動了才會有收獲。」。所以為適應現狀需要我去學習,為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更需要我去學習。一、學習他們教師的敬業精神。在課堂聽課活動中,教師教態都十分規范,課堂組織緊張有序,當堂訓練扎實有效,而且各個教師的課堂都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敬業精神已經在教師身上得到完美展現。他們一定做出了艱辛的努力,才會有今天的收獲。敬業本質上就是工作觀,他們的工作觀值得我們學習,二、學習他們高效的自主學習。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在學習活動中必須自主、合作、探究、體驗,這一點在來自省小學的課堂中體現得十分到位。他的教學理念十分先進,在聽課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已經內化為他們自己的行動。教師巧妙的創設情境,學生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小組合作交流、班級合作交流。帶著問題來、帶著問題走,教師引導學生以准確簡練的語言,對課堂知識進行總結、評價、反思。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有利於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讓學生學會了合作,承擔責任。三、實踐了才會匯集成河。莊子說過:「始生之物,其形必丑。」任何東西的形成必須經過不斷的實踐、不斷的修剪、不斷的完善才成型的。專家們當天有關評課,其內容自成體系,脈絡清晰自然,讓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更懂得了如何去評價一堂課,怎樣來評價,以什麼樣的方法等等,非常具體。由此,我想到這樣完善的內容是與專家們多年的親身實踐,不斷分析總結分不開的。如果我們也用同樣的態度去對待我們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定會有所收獲。四、魅力創造奇跡。有一種力量它是無形的,但它對人的影響卻是無窮的。它就是人的魅力。我想這些名師的自然、時尚、灑脫、樂觀也許是我也要追求的東西吧!同時這些優秀教師們都非常朴實、和藹可親、富有朝氣,做事嚴謹認真,給我們豎起了榜樣。總之,教育需要一種可貴的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把工作做到了一種極致、一種完美。體會是可以記錄的,但心靈的感受可能是無法言語的,只有自己的經歷,才會有認識上的提高。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學生需要不斷學習,教師也同樣如此,並且我們還肩負著教學的責任。相信在任校長的帶領下,我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會更上一個高度。通過「走出去、學得來」的方式,促進我們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心得的總結對我來說是認識上提高。知道了不足才能對症下葯。因此,我十分感謝領導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它讓我有了心靈上的思考,讓我有了前行的目標和方向,相信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會更好。
❷ 如何做一個有魅力的語文教師——遠程崗位培訓心得體會
如何做一個有魅力的語文教師 ——遠程崗位培訓心得體會通過本次遠程教育培訓,收獲很多,受益匪淺,使我真正體會到講課是一種藝術。總感到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特別是在遠程培訓中第六個專題「做有魅力的語文老師」,受益頗深。做下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這可以說是每一位語文老師的夢想。什麼是有魅力的語文教師?怎麼才能成為一個有魅力的語文教師?通過培訓我認為一個有魅力的語文教師最起碼是應該具備以下幾點基本素養的: 1、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是睿智、幽默的。其表現在語文老師自身應該有豐富的語言和很好的表達能力,富有詩情畫意,在學習與生活中能引領學生去感受生活與學習中的美,使學生能快樂、幸福地在你所教的學科里學習、生活、成長。 2、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是有豐厚的學識和文化蘊底的。如:一口流利、清晰的普通話、一筆漂亮的粉筆字,一個扎實的文化基礎。有書卷氣,博覽群書,與人交流能出口成章且有美的語言。 3、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是有愛心的,他(她)不僅愛自然、愛社會、愛生活,特別重要的是愛自己的學生。因為學生是你教育服務的對象,他們從你的言談舉止中感受到這種愛,他們在跟你一起學習的過程中,例如在閱讀分析一篇文章時,學生們有體驗不到的地方,你能夠體驗到更深刻,這就能更好地給學生引領。使學生從中感受到你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活的這種愛。 4、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是有一顆童心。如:在語文教師的教學中,當你和學生分享一篇課文或著在分享(評講)學生們的習作的時候,你能用一顆童心從孩子們的視角去欣賞、去觀察,孩子們就會覺得你和他們的心很近。他們就會更加親近你,同時更加喜歡你,敬佩你。 5、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有一顆慧心。因為老師的慧心能讓孩子們感覺到我們的老師是很聰慧的,他(她)有那麼淵博的知識,跟著你這樣聰慧的老師學習他們可以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不斷地全面發展自己的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跟著這樣的語文老師學習,我們會不斷地進步。老師淵博的知識和豐厚的文化底蘊都是學生們喜愛的,這樣的老師,學生們不僅喜愛他、親近他,而且會很崇拜他。 6、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是寬容的,他能和孩子們心貼心,善於鼓勵賞識學生,在對學生的教育教學中善於循循善誘,在和學生的交談的過程中能不斷地啟發、引導學生,能修身樣性,富有責任感,給學生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 7、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是有一定的文化素養的,有良好的讀書習慣和寫作習慣,從我們所教的學科來看,語文教師必須擁有激情.根據教材內容,要麼在課堂上開懷大笑,要麼被作品感動得流淚。因此,語文教師應該是一個感情特別豐富的人。 二、怎麼才能成為一個有魅力的語文教師? 要成為一個有魅力的語 文 老師,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1、有高尚的師德修養,虛心好學,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文化基礎,堅持閱讀並背誦上百篇優秀詩文,苦練教學基本功(一筆好字,一口流利清晰的普通話,真正有一個扎實的文化基礎)。在工作中帶著問題讀書,能面對各種挑戰有針對地讀書學習。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養成勤動筆的好習慣(學習心得,教育教學札記,人生感悟等雜記如實記下)。 2、關愛學生,注意自己在平時工作中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成長所起的影響作用。因為教師有時一句不經意的話或一個鼓勵的眼神和動作,有可能影響一個學生一輩子(因為,後者是一種無聲的獎勵)。根據《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基礎,更多地關注學生、理解學生,作一個教育學生的有心人。 在教學中講究融會貫通,關注兒童語言發展,理解兒童語文素養發展的基本階段特徵,教師的教學語言要跟得上教學內容。 3、樹立遠大的職業境界,將開闊的課程視野,高超的教育智慧和豐厚的文化底蘊作為自己必須的支撐支柱和從教語文的標尺。 4、談泊名利,樂於奉獻。擁有自己獨特的人格和精神魅力,不為現實的經濟利益所浮躁。千萬不要把所謂的閱讀補習,習作輔導將自己投入經濟市場。關心學生的學習,耐心輔導後進生,是教師職業道德要求,不是教師生財之便。 5、與學生平等交流,和諧共處,作到讓學生愛,不讓學生怕。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過程,樂於聽取孩子們交流的不同見解,和學生共同讀書,互相學習,這不僅有利於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還有利於自己積累文化知識,達到從容有餘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6、努力做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教學之餘,多參加文體活動,不斷學習其他方面的新知識,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在學生眼裡不呆板,在課堂上正確處理好教材教學的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這就要自己心中有底氣,知識視野寬,教學方法多樣而且靈活)。使學生樂於聽你教的課,喜歡你所教的學科。 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一個語文教師要注重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文學修養,明確自己所教學科教學的價值和追求。在工作中帶著問題讀書,在學習中解決問題。
❸ 有感於郭惠宇老師《語文教師應當擁有怎樣的職業眼光》
今天,又能夠坐在廬陽中學的階梯教室聽講課,覺得很舒服,好像又回到了二十年前的學校,聆聽我的語文老師講課一樣,忘時、忘我的過著一種單純的讀書學習生活。上午,在合肥市初中語文學科教師培訓基地啟動儀式之後,很有幸聽了馬鞍山市第二中學特級教師郭惠宇老師《語文教師應當擁有怎樣的職業眼光》的講座,增長了一些見識:
一、提出的觀點獨到。
作為教師應該關注課堂,要有課堂的眼光;作為教師,應該做點研究,增強自己的幸福感,要有研究的眼光;作為教師,要有課程意識,認真研究課程,才能有所收獲,課程的眼光必不可少;作為教師,應該關注教育,要時刻擁有教育的意識。
二、對語文教學有創新之舉。
講座中提到將語文課上在圖書館、玩轉我們的語文課堂的提法、小學初中高中同上一首詩——杜甫的《絕句》、教師的勞動成果是課程的提法、教師用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養求真求善求美的學生的思想等等,無不讓我印象深刻。
三、講座思路非常清晰。
緊扣教師擁有的四種眼光逐點解讀,條理清楚的道出了當今教師的職業經驗、職業品味、職業軌跡、職業形象。
四、精神可嘉。
從開始到結束用了很長時間,可以說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為我們不厭其煩的解讀教師的職業眼光,他滔滔不絕、抑揚頓挫的講解,為我們語文教師樹立了的榜樣,他的激情、他的活力、他的投入,他的有板有眼的講述讓我佩服。這樣的高中語文教師,學生怎能夠不喜歡呢?!
郭惠宇老師不愧為名師!他沒有愧對他的教育事業!
❹ 有感於初三第一節語文課作文100字
終究,是個愛做夢來的女子源,總是期待有一天,能放下生活的種種牽絆,隻身一人,去江南感受煙雨蒙蒙的浪漫,去西塘看灰瓦白牆,小橋流水,聽漁舟唱晚,聞酒香飄溢。江南,是我夢的原鄉,心之所往,那一山一水,住著我的浪漫,那一顰一笑,暗自多情。
常想,淳樸溫柔的西塘,定是我前世的情人,不然為何如此傾情墨跡,多少回,被你的清秀打濕了眼眸;多少次,為你的如詩如畫而神往,若有一天,我涉足千山萬水來找尋你,可否將我輕擁入懷,讓我摒卻萬千繁雜,只沉醉在你的山青水秀,萬千碧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