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正確認識教師全員遠程培訓重大意義
教師全員遠程培訓,是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通過全員遠程培訓,可以加深教師對繼續教育的認識和理解,對所從事的教師職業產生新的認識,對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有更加規范的理解,同時能了解更多的現代教育思想,掌握更為先進的教育技能和教學方法等。
② 自願到邊遠貧困地區工作的教師,人民政府給予什麼獎勵
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
教師法版不僅規定了各級人權民政府應當為這些地區培養、培訓教師,而且還規定了鼓勵內地人員赴不發達地區任教的物質補償措施。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教師以及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到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應當予以補貼。
教師補貼是一種地區性補貼,是鼓勵教師到邊遠地區、經濟文化落後地區工作的一種報酬補償。邊遠地區、經濟文化落後地區,生活困難、交通不便,為使教師派得進、留得住,給予在這些地區工作的教師以適當補貼,以減輕他們的一些困難,使他們安心這些地區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教師法規定的可以享受地區性補貼待遇的人員有兩類:一是已經具有教師資格的人員,具體是指在內地已經從事了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他們有教育教學工作的經驗,到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任教,可以實現教育的對口支援,對當地教師進行傳、幫、帶,推動當地師資水平的提高。二是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這些人員還沒有獲取教師資格,沒有從事過教育教學工作,還不能稱為教師。但是只要他們去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能享受地區性補貼待遇。
③ 教師的培養和培訓有哪些重要意義
教師的培養和培訓的重要意義,教師的培訓是為了教師在原有的學識基礎上掌握更多的理論化的知識和業務教學能力,緊跟時代的步伐,做好課堂教學。
④ 幼兒教師培訓的意義
幼師專業工作環境非常好,工作輕松,不繁瑣,而且接觸到的人比較純粹,現在很多中專學校開內設的幼師專業容都是定向專業,畢業之後直接分到幼兒園上班,解決了學生畢業就失業的問題,而且現在的幼師專業學習的課程也非常多,比如舞蹈,形體,繪畫,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蒙氏教學法等等,除了每天給孩子們上課,還可以開設興趣班,止癢的話,幼師的工作工資也很高。
⑤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為什麼邊遠貧困地區培養教師
《鄉村來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源》的提出,有利於改善我國鄉村教育落後的局面,有利於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表明我國堅持教育為本,把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所以①②③項觀點正確;④項觀點錯誤,發展是我國當前的第一要務.
故選A.
⑥ 向貧困戶開展普通話培訓有什麼意義
將普通話普及納入扶貧考核,不僅很有必要,而且意義重大。宏觀上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需要有一個「共同語」,以方便交流,進而增強人民凝聚力、向心力和國家認同。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重要目的之一便是提升國民整體的語言文化素養。這種素養的提升,城市居民不能落下,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民族地區也不能落下。
微觀上說,在扶貧工作中推廣普及普通話,可以助力精準扶貧脫貧。長期以來,一些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存在的語言交流問題,日益成為精準扶貧的障礙之一。很多群眾不會說普通話,甚至不少基層鄉鎮幹部也說不上幾句,這種狀況極大地制約了扶貧開發、創業指導、技術培訓、推送致富信息等活動的開展。而這些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即使外出打工,也會因「語言關」面臨應聘難、租房難、學習技術難等問題。
曾有一位少數民族全國道德模範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不能掌握普通話,在工廠里掌握技術技能各個方面都會遇到很多困難。普通話給了我用知識、用技能改變命運的機會。」另據報道,全國政協一個扶貧調研小組在雲南怒江州福貢縣走訪了3個貧困村的9家貧困戶,其中8戶仍深陷貧困狀態,只有1戶剛剛脫貧,而其脫貧的原因,是學了點修摩托車的手藝,還學了一點普通話。
⑦ 崔永元公益基金舉辦的鄉村教師培訓班是培訓什麼的啊有什麼用嗎
是開闊貧困地區教師的視野讓他們了解一些現代技術什麼的,了解一下外面的真實情況,崔內哥容曾說過一件事,有學生問在飛機上人坐在呢,老師告訴學生應該是坐在翅膀里,他聽後感覺很心痛,所以崔哥堅持辦這個鄉村教師培訓
⑧ 為什麼要到貧困地區去當教師
只有全民族的提高才是提高。所以要有人去幫助貧困地區的人提高文化素質。
⑨ 教師培訓的目的和意義
教師培訓的目的和意義是:
一、目的: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掌握學習方法。「在不能完全預計到未來工作變化的情況下,如何使教育與未來的工作相適應」,這才是終身教育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應該是繼續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意義:
1、學知學能,博學多思:
師者是教育學生的先行者,本身的學識能力水平,決定了教師的思維定式和教育方法,也從中影響了學生的思維習慣和行為作風。因此教師必須得抱定終身學習的觀念,加緊學習,學習知識,學習技能,學習自己擅長的,也要學習自己所不擅長的。
2、完善性格,豐滿人格:
教師的性格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人格完善。不論你是哪一類的性格特徵,都要緊緊圍繞服務於學生這一主要前提,一切為了學生,有時不能恣意任性,不能把個人的不良情緒和怨氣帶到學生中去,強加給學生,讓學生帶己之過。
3、儀表端莊,修正外形:
教師的職業不同於其他服務行業和企業,外在的形象很重要,它顯示的是教師內在的品味和氣質,個人的喜好和追求,人格魅力與個人審美欣賞水平,給學生的是第一印象和一生的印象,所以外在形象至關重要。
4、言談舉止,遵禮合儀;
教師的語言技巧,行為舉止,決定你能否走進學生心裡,是否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語言和藹,態度親切,行為得體,舉止端莊,也展示著教師的個人修養水準。
(9)貧困地區教師培訓重要意義擴展閱讀:
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簡稱「國培計劃」,由教育部、財政部2010年全面實施,是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 「國培計劃」包括「中小學教師示範性培訓項目」和「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兩項內容。
中小學教師示範性培訓,主要包括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班主任教師培訓,中小學緊缺薄弱學科教師培訓等示範性項目,為全國中小學教師培訓培養骨幹,作出示範,並開發和提供一批優質培訓課程教學資源。
⑩ 簡要說明開展教育扶貧工作的重要意義
1.教育扶貧是提高扶貧工作實效的前提。精準識別貧困戶的實踐證明,貧困地區人員根本上是「素質型的貧困戶」,人口素質不高、缺乏文化水平、缺乏技能是致使難以脫貧的主要原因。由此,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知識培訓進行教育扶持,使貧困地區的人口無論從思想文化素質,還是技能水平方面,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這也是扶貧攻堅能夠進一步推進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2.教育扶貧是能夠改善、穩定發展扶貧工作的基礎。在缺資金、技術的貧困地區,前期開展物質扶貧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所謂的「輸血式」扶貧措施。給錢給物,只能解決一時之困,只有合理的安排扶貧項目和扶貧資金,恢復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才能斬斷窮根、挖掘富源。且貧困地區人口致貧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讀不起書,有的看不起病,有的沒有勞動能力,有的住危房,有的缺乏啟動資金,有的自身發展能力不足等,針對各種貧困原因,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只能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方式進行扶持。
3.教育扶貧是「斬斷窮根」的利器。長期以來,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比較落後,財政收入也較低,投入的教育硬體設施建設資金有限,師資隊伍整體教學水平不高,導致貧困地區教育嚴重滯後,使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造成他們長大成人後,成為文化素質低、收入低的勞動者。因此,要明確扶貧開發的重點,彰顯教育在扶貧攻堅戰中的作用,使貧困地區孩子的生活得到改善。努力發展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以教育扶貧為救助的核心要素,提高貧困人員的綜合素質,增強貧困人員的科學文化知識,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一個地區的貧困問題。
4.教育扶貧是增強貧困人口自身發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入戶精準識別調查評估發現,貧困人口的自身發展能力較弱、自我「造血」功能差,是導致貧困的主要原因所在。在經濟發展迅速的知識時代,知識對經濟增長起到決定性作用,文化水平不一樣的人,勞動生產率也不一樣。
貧困地區的人員接受教育的年限比較短,繼續學習和培訓的機會少,從而導致他們的自身發展能力緩慢。由此,將教育扶貧作為強化農村貧困人口建設的有效途徑,也是作為創新扶貧開拓機制、提高扶貧程度的重要抓手和工作使命。要調整工作方法,完善政策措施,潛心組織實施,認真抓好落實,全方位地幫助貧困地區的群眾提高文化素養,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發展能力。要對貧困地區人口全面實施教育扶貧政策,以精準扶貧項目為主題,以「提高本質、改善條件、增加發展機會」為主要趨向,以提高貧困人員的綜合素質、家庭經濟增收能力和日常的生活水平為基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