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要競選學生會的宣傳與語言文字工作部,要一篇3分鍾左右的演講稿,馬上,謝謝
現成的演講稿沒有,可以給你一個思路,大概說出這四個部分就可以,1,簡單但精闢的自我介回紹,2、為什麼競選答學生會3、你果你競選上你打算怎麼開展工作,你競選這個崗位有什麼優勢(包含你說的你的特長),4如果你競選不上,表現出你會繼續努力,繼續為同學們服務。這幾點除了第一點以外,其他都要本著一個最主要的思想——為同學服務。不要把演講稿寫的太正式,演講的時候也不要背稿,那樣太生硬,而且一擔忘詞以後就接不下去了。記住思路,把語言組織的生動幽默一點,自信的去說就可以了。自信哦!! 這些東西還是自己花一點點時間去准備准備,沒有那麼難,經過自己的准備後你才會成長,才會有所收獲,以後在學生會工作的時候才能更出類拔萃
Ⅱ 關於語言文字的演講稿
語言規范化
語言規范化 語言規范是指使用某種語言的人所應共
同遵守的語音、詞彙、語法、書寫等方面的標准和典
范。語言規范化指根據語言發展的規律,在某一種語言的
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分歧或混亂的現象中,找出甚至
確定大家都應遵循的規范,指出那些不合規范的東西,通
過語言研究的著作如語法書、詞典、語言學著作等明文規
定下來,並通過各種宣傳教育的方法,推廣那些合乎規范
的現象,限制並逐漸淘汰那些不合規范的現象,使人們共
同遵守語言規范而進行有效的交際,使語言循著一條統
一的正確道路向前發展。語言規范化是語言規劃的一個
重要內容,其具體工作有:標准語的確定,制訂正音法,術
語的規范化、標准化,出版規范詞典,制定正字法,字母或
拼寫法的改革,字元改革,出版規范語法等。
在標准語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由於方言滲入,其
他語言影響,古語殘存以及使用語言的人常常在習慣愛
好、語言修養等方面的差異等原因,語言中往往存在一些
不合規律的分歧和混亂現象,直接影響人們之間的交際
活動,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不合規范的現象。不規范現
象首先表現在語音上。在漢語普通話里,讀音上分歧很
多,如:血xiě——xuè,削xuē——xiāo,剝bāo——bō,秘
mì——bì等。不合規范現象也常常出現在詞彙方面。首先
表現在一個意義的不同說法,如「暖瓶」可以說成「熱水
瓶」,「看」可以說「瞧」、「瞅」、「?」,「星期日」可以說「禮拜
日」。其次表現在異體詞上,如:煞車—剎車,稀罕—希罕,
朦矓—蒙矓,毋寧—無寧,執勤—值勤,相片—像片,愛滋
病—艾滋病等。最後詞彙方面的不規范現象還表現在生
造詞如某些小說中出現的「啞靜、期盼、楞生、路道、土塵、
拉躺、克抑」和亂簡稱如「男牛鞋」(男式牛皮鞋)、「政攻」
(政治攻勢)等方面。不規范現象也表現在文字上。其中最
突出的是使用繁體字和生造簡化字,如將「建」寫成「■」,
將「展」寫成「■」等。語法方面也存在不規范現象。如「除非
……」格式有兩種用法,既可以說「除非男女雙方同意,才
能離婚」,也可以說「除非男女雙方同意,不能離婚」,形成
毫無益處的分歧。此外,如「和、同、跟、與、及」等詞在用法
上怎樣詳細分工至今沒有解決。英語中也存在類似的情
況,如lingerie一詞,僅美國出版的《韋氏三版新國際英語
詞典》就標注了25種讀音;forget的過去分詞可以是for-
got,也可以是forgotten;語法方面也有許多分歧,如既可
說There is some paper,a dictionary and two notebooks
on the desk。也可以說There are some paper,a dictionary
and two notebooks on the desk.由於語言中存在著分歧
和不規范現象,因此需要進行語言規范化工作。
語言規范化工作具有悠久的歷史。公元前四世紀印
度語言學家波尼尼就是一個語言規則的制訂者,他在《梵
語語法》即《波尼尼語法》中,用3996(■說4000多)條規
則,描寫梵語的語音和語法,對梵語的規范化起了很大作
用。在中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書同
文」政策,採取李斯的建議,統一規定以小篆為正字,淘汰
通行於六國的異體字,對漢字規范化起了重要作用。在歐
洲,文藝復興以後,拉丁語的地位下降,代之而起的是各
個新興民族國家的本地語。為了「保衛」和「純潔」這些本
地語,許多歐洲國家相繼建立了學院。1582年,義大利的
佛羅倫薩就成立了旨在凈化義大利語的秕糠學會,它幫
助多斯崗方言成為義大利語的基礎方言,並在1612年出
版了有名的《秕糠學會詞典》。不久法國也相繼成立了法
蘭西學院,該機構的章程宣稱「本院宗旨是:全力以赴規
范我們的語言,使其純潔、富於表現力,並對文藝和科學
進行充分描述。」並經過多年努力編成了《法蘭西學院詞
典》(1694年)。實際上,19世紀以前所有的語言學都是注
重規范的。希臘和拉丁語法學家是教科書的編寫者,他們
希望建立一套正確地用自己的語言寫作和說話的永遠不
可改變的規范准則。這也許是人們總是把他們的工作輕
蔑地稱為「前科學的」的原因。但甚至在19世紀,許多傑出
的新語言科學的奠基人也都深深地捲入了語言規范問
題。丹麥的拉斯克花了許多時間為丹麥語設計了更合理
的拼寫系統,並且就此題目於1826年出版了整整一部書。
德國歷史語言學派的奠基人,象格里木和施萊赫爾,就德
語的正確性這個題目寫了許多文章。19世紀下半葉,新語
法學支配著語言學,他們對這個問題也做出了重大貢獻。
保羅在其《語言史原理》一書中,用一整章來探討標准語,
而諾林寫了一篇透徹的文章,研究語言的正確性問題。在
英國,語言學偉大的奠基人斯威特終生都活躍於「拼寫改
革協會」。在20世紀,梅耶詳盡地考慮過這個問題,而葉斯
柏森在其《人類、民族和個人》一書中,以兩整章的篇幅討
論「正確性的標准」這個題目。
語言規范不能憑個人的主觀好惡,必須要有客觀根
據,特別是在選擇標准語時,更要注意這點。標准語是一
個民族的經過加工、規范的共同語。它是在某個方言的基
礎上形成的。這種作為共同語的根源的方言叫做基礎方
言。在同一語言的諸方言中,究竟哪種方言能成為基礎方
言,並不決定於人們的主觀愛好,而決定於該方言在整個
社會中所處的地位。通常有下列因素使一個方言成為標
准語的基礎:1.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在地;2.通行地
區廣,使用人口多;3.代表整個語言發展的趨向;4.如果
有文字,往往有用這個方言寫成的大量文獻。一種標准語
的基礎方言如果分布很廣,各地語音有差別,應該選一個
最有影響的地點的語音作為標准音。例如,現代漢語的標
准語即漢語普通話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這是
因為我國的北方是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主要地
區。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洛陽、開封等都在這個地區。
由於舊的書面語——文言跟口語日益脫節,十二三世紀
以後,形成了一種與北方口語緊密結合的書面語——白
話。許多重要的文學著作如《水滸》、《儒林外史》、《紅樓
夢》等都是用白話寫的。不僅說這個方言的人佔70%,通
行地區也約占說漢語的地區的四分之三,而且許多方言
區的人也看得懂白話文,會寫白話文。所有這些因素使北
方方言成了漢語標准語的基礎方言。北方方言分布很大,
各地語音有差別,於是選擇了北京語音為標准音。這是因
為近六七百年以來,元、明、清三代都建都於北京,所以北
方方言里的北京話影響最大。「五四」以來的白話文運動
使北京語音成了「國音」。解放以後,我國定都於北京,北
京成了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北京話的威信進
一步提高。黨和政府根據漢語發展的客觀規律,明確規定
漢語標准語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
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又
如,義大利的共同語是建立在多斯崗方言的基礎上的。這
是因為當義大利還沒有繞一以前,著名的文豪如但丁、彼
特拉克、薄伽丘等人就是用這種方言寫作的,他們整理、
錘煉、豐富了這種方言,並使它隨著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傳遍了整個義大利半島。義大利的標准語就在多斯崗方
言的基礎上形成,而標准音則選多斯崗的首府——佛羅
倫薩的讀音。現代維吾爾標准語的詞彙和語法以伊喀方
言為基礎,語音則以烏魯木齊伊犁話為標准音。語言一般
只有一種標准語,但也有兩種或多種標准語的,如傣語就
有西雙版納和德宏兩種標准語。標准語的規范不能全部
照搬基礎方言和標准音的全部內容。如漢語普通話的語
音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因此,凡是不符合這個標
準的,都是不規范的。這是就整體說的,但不是說北京話
任何一個語音成分都是標準的,都是普通話成分。在北京
語音里,由於各種原因,也仍然存在著一些分歧,例如異
讀和土語成分等等。對於這類異讀詞,普通話審音委員會
曾經加以審訂。又如北京語音里,輕聲和兒化特別多,普
通話沒有必要全部吸收進來,應該吸收哪些,也要進行調
查和研究。普通話的詞彙是以北方話詞彙為基礎的。北方
話詞彙有極大的普遍性。但不是說,凡是北方話所有的詞
都可以進入普通話。北方話里一些地方色彩特別濃厚的
成分,說出來只有較小地區的人能懂,如北京話的「老爺
兒」、「取燈兒」、「老兒子」就不能吸收到普通話里。為了豐
富詞彙,標准語還應從其他的方言和與本民族具有直接
或間接聯系的語言中吸收語言成分。如果一種語言早就
有了書面形式,標准語還經常從古代文獻中汲取有用的
成分。此外,標准語還從專門的政治用語、科學術語和行
業語中吸收它所需要的詞。如漢語中的「癟三」、「垃圾」、
「名堂」、「搞」、「扯皮」、「尷尬」、「把戲」「門診」、「教案」、「排
版」、「黎明」、「和尚」、「消極」等。
語言規范是一個歷史范疇,規范不是一成不變的。它
不僅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而且還是歷史發展到一定
時期的產物。語言在一定的歷史時期是合乎規范的,在另
一個歷史時期就可能發生變化,不再是規范的了。這是因
為語言在不斷變化和發展,不論什麼時候凡是符合發展
規律的現象都是規范的。確定語言的語音、詞彙和語法的
規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考慮到它的穩定性和繼承
性,又要看到它的發展和變化。語言在不斷發展,新質要
素在逐漸積累,舊質要素在逐漸衰亡,必須重新肯定經過
考驗的語言成分,淘汰過時的東西,而新的語言現象的出
現,一般是從個別人或個別集團的使用開始的,在開始時
可以是不規范的,但大家都跟著用,用得廣了,時間長了,
也就約定俗成了,也就成了新的規范。從少數人的使用到
多數人使用,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則它一般是合乎語言
的發展規律。不論是新出現的語言現象,還是衰退消失的
語言現象都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逐漸的,要有一個由量
變到質變的過程。這樣就出現一種中間過渡的現象,或是
兩種現象並存,這就需要確定哪種現象是發展的,是上升
的,是有生命力的;哪種是衰退的,無生命力的,必將消失
的現象,並把前者定為規范,大力推廣。如現代漢語普通
話一些詞的讀音的變化,新的讀音是發展的趨勢,但舊的
讀音還沒有消失。例如:「締結」原來的讀音是tī,現在是
dì;「秘密」原來的讀音是bì,現在是mì;「收獲」原來的讀
音是hù,現在是huò;「說客「原來的讀音是shuì,現在是
shuō;「暴露」原來的讀音是pù,現在是bào等,現在經過
審音,確定後一個讀音為規范音。
制定語言規范必須符合語言發展的內部規律,否則
不能促進語音正常的發展。如我國1977年12月20日發
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由於事前調查研究
欠周,沒有認真貫徹「約定俗成」的原則,把一些未在社會
上廣泛流行的簡體字也吸收進來,破壞了漢字構造的規
律,容易造成用字的混亂,公布試用以後,群眾議論紛紛,
各方面意見不少,不久也就由國家語委報經國務院批准
停止試用了。
語言規范不像法律那樣,強制人們遵守,而主要是通
過宣傳、提倡、爭鳴的形式,引導人們自覺遵守,因此要特
別注意對人們的語言規范有極大影響的大眾傳播媒介和
學校教育。語言規范化首先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一)書
面語言的規范化;(二)廣播語言的規范化;(三)電影和戲
劇語言的規范化;(四)學校教育語言的規范化,尤其是要
加強學校里的語文教育,使它能夠依照規范化的道路來
進行。很多語言規范,特別是新詞新語,都是首先在大眾
傳播媒介中使用而逐漸推廣的。如「創收、搶手、緊俏、新
秀、歌星、集資、拼搏、創匯、倒爺、商業網點、公關」等。
文藝作品的語言規范問題也值得注意。文藝作品的
語言用的是文學語言,也是合乎規范的語言。但是文藝家
們為了藝術的需要,為了塑造人物的典型,會選擇使用生
活中常見的、或有可能發生的不合乎規范的語言現象,甚
至於故意不正確地使用詞語和語法,尤其是在喜劇和相
聲的語言中表現得更為突出。不能把這種現象看作是新
生的,有發展前途的,只能把它當作一種藝術手段。
規范並不是約束和限制語言的發展,而是促進語言
在正常軌道上發展。規范化也不是使語言簡單化,把一切
規定得很死板,叫人說話寫文章都按一個模子,不許有個
人的風格和創新。規范只是把語言中無用的東西、有礙純
潔健康的成分淘汰掉,把不必要的分歧格式加以統一,而
那些在不同的文體上具有不同修辭色彩的成分都予以保
留。這樣,標准語就可以沿著純潔、健康、統一的大道更好
地豐富發展了。
解放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現代漢語規范化的工
作。1951年6月6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正確地使用祖
國的語言,為語言的純潔和健康而斗爭》,1955年10月教
育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聯合召開了「全國文字改革
會議」,接著中國科學院召開了「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
會議」。當時中央確定了「促進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實
現漢語規范化」的語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務。經過三十多年
的努力,語言文字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在普通話推廣方面。1955年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
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確定了民族共同語的
標准,給普通話下了科學的定義,制定了「大力提倡,重點
推行,逐步普及」的推廣普通話的工作方針。1956年國務
院向全國發出《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成立了中央推
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和普通話審音委員會。後又出版了
《普通話異讀詞三次審音總表初稿》。各省、市、自治區也
相繼成立了推廣普通話的工作機構。教育部、廣播局、中
央人民廣播電台聯合舉辦了「普通話語音教學廣播講
座」。教育部、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聯合舉辦了普通話
語音研究班。從1958年起,多次召開「全國普通話教學成
績觀摩會」。1978年教育部發出《關於加強學校普通話和
漢語拼音教學的通知》。1985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
會、國家教育委員會、廣播電影電視部正式公布了《普通
話異讀詞審音表》。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
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推
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使普通話的推廣有了法律依據。
在文字方面。1952年2月5日成立中國文字改革研
究委員會,1954年12月23日改組為中國文字改革委員
會。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公布《第
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淘汰重復多餘的異體字1055個。
1956國務院公布《漢字簡化方案》,分批公布的簡化字共
2238個,經過幾年的實踐,於1964年又總結、歸納成《簡
化字總表》。1958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擬訂的《漢語拼
音方案》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推行。1965年,文化部
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公布《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規
定了6196個漢字的通用字體的標准字形(包括筆畫數目、
筆畫形狀、結構方式和筆順),為現代通用漢字提供了字
形標准。此外,在漢字常用字、字頻統計、漢字標准代碼方
面做了不少工作。1952年6月教育部公布《常用字表》收
一級字1500個,二級字500個。1981年5月國家標准局
公布《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元集(基本集)》,收一級字
3755個、二級字3008個,共6763個。80年代初,國家標准
局和文字改革委員會聯合組織力量用電子計算機對現代
漢語字頻進行統計,1985年3月,得出《現代漢語用字頻
度表》。1988年1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字處公布
《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收常用字2500個,次常用字1000
個。
在詞彙方面。1958年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中國文字
改革委員會詞彙小組編《漢語拼音詞彙》,收錄以詞和詞
組為拼寫單位的現代漢語詞彙,收詞20100多條,包括單
音詞、雙音詞、三音詞、三音節以上的詞、片語和成語。詞
條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同音字都排在一起。能提供
同音詞資料和正詞法初步規范。1963年出版增訂本,收詞
59100多條。1973年9月出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以記錄普通話語匯為主,
同時也收錄一些常見的方言詞語、常見的文言詞語和常
見的專門術語等,共約56000餘條。1978年12月商務印
書館出版修訂本。這本詞典是一本規范詞典,對現代漢語
詞彙的規范化起了很大作用。
在語法方面。1951年6月至12月,《人民日報》連載
呂叔湘、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推動了語法知識的普及
和規范化。1954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草擬,經過不斷試
教、討論、修改,於1956年最後修改擬定《暫擬漢語教學語
法系統》,這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語法教學系統,它適應
了建國初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為中學語法
教學提供了共同遵循的語法系統,對普及漢語語法知識、
提高語法教學及語文教學質量起了很大作用。1981年7
月在哈爾濱召開了「全國語法和語法教學討論會」對《暫
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進行了討論和修訂,產生了《中學
教學語法系統提要》。
建國四十年來,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
績。形勢變化了,五十年代確定的語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務
也必須作適當調整。1986年1月,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國家
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召開了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
議,規定了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和當前的任務。新
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是:「貫徹執行國家關於語言文
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進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推
動文字改革工作,使語言文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
更好地發揮作用。」當前語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做
好現代漢語規范工作,大力推廣和積極普及普通話;研究
和整理現行漢字,制訂各項有關標准;進一步推行《漢語
拼音方案》,研究並解決它在實際使用中的有關問題;研
究漢語漢字信息處理問題,參與鑒定有關成果;加強語言
文字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做好社會調查和社會咨詢
服務工作。」這幾項任務中,最重要的是促進語言文字規
范化、標准化。今後我國的語言文字工作就要圍繞這個中
心進行。
Ⅲ 求"構建和諧語言生活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演講稿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是一項關繫到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的基礎工程,黨中央和國務院對此一向十分重視。1956年國務院成立了以陳毅副總理為主任的中央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並發出《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1986年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將推廣普通話列為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務;1997年國務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同年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確定了2010年以前在全國初步普及普通話的目標;2000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推廣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從此走上法制軌道。
語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一個民族的崛起,除了經濟的強盛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榮。中華民族歷盡滄桑,仍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的薪火相傳居功厥偉。文化不絕,民族就不滅。語言文字是國家重要的、不可再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統文化逐漸走進人們視野的背景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在2007年年初提出了「把推廣普通話和推行規范漢字與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相結合」的工作思路,並將「構建和諧語言生活,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確定為第十屆「推普周」的宣傳主題。
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在協調人類生產和生活方面具有基礎作用。建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迅速發展,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從南方到北方,從沿海到邊疆,從城市到農村,人員流動、商品流動和信息流通的范圍越來越廣,推廣普通話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越來越突出。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的加快,社會交際急遽擴大並更加頻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語言文字發揮維持社會高效協調運轉的功能,需要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字應用環境。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這為推廣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動力。做好國家通用語言的推廣普及工作,對建設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的語文應用水平和綜合素質,促進城鄉和區域協調均衡發展,促進人際和諧相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開展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是新時期推廣普通話的基本措施之一。從1998年起,「推普周」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9屆,在提高公民語言規范意識、法制意識和推廣普通話參與意識方面,取得了喜人成果,在全社會推廣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宣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日漸成為語言文字工作中的一個「知名品牌」,成為廣大群眾積極關注、喜聞樂見、從中受益的語言文化節日,產生了較為廣泛和深遠的社會影響。第十屆「推普周」期間,全國各地各部門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營造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和諧語言生活為目標,全面、深入宣傳國家語言文字法規政策,積極引導人民群眾樹立科學的語言觀念,通過多角度、多層面、多方位的宣傳,充分展示10年來各地推普工作的經驗和成果。國家語委將於「推普周」期間表彰200餘個全國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先進集體和500餘名語言文字先進工作者,並公布表彰首批「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學校」,以此鼓勵先進,充分發揮「推普周」在語言文字工作中的整合帶動作用。
「構建和諧語言生活、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是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使命。我們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樹立主體化和多樣性辯證統一的語言觀,准確把握、全面宣傳國家推廣普通話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規范標准,引導社會正確看待並妥善處理普通話與方言、國家通用語言與民族語言的關系,努力形成以國家通用語言為主體的多語多方言和諧並存、良性互動的語言發展態勢。同時,還要高度重視語言文字在傳承、弘揚、創造民族文化及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方面的作用,將語言作為一種國家資源加以保護利用,妥善處理好漢語與外語的關系,積極引導社會民眾樹立應有的母語自尊和母語認同,重視並加強對蘊含在語言文字中的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使語言和文化互為載體,進一步提高國民語文素質,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的社會應用水平,增強國人對祖國語言文字和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擴大當前推廣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的宣傳聲勢和社會效果,為做好漢語的國際推廣、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作出積極努力。
「十一五」期間,是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啟後的重要歷史時期。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求,大力推廣普及普通話,積極營造主體化與多樣性和諧統一的語言生活。首先,要有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宏觀視野,主動關注各類社會語言現象,對語言文字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行前瞻性思考,切實加強對語言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密切關注並積極開展對語言教育領域的引導和監管。第二,樹立主體化和多樣性辯證統一的語言觀,妥善處理好普通話與方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漢語與外語及語言規范與發展等諸多關系,努力形成以國家通用語言為主體的多語多言並存、良性互動的語言發展態勢。第三,樹立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語文工作觀,進一步加強語言文字法制建設,同時注重體制、機制、制度創新,努力構建符合社會實際、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語言文字管理體系,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格局,堅持管理工作與科學研究的協同和相互支持,不斷開創生動活潑的工作局面。
新時期的語言文字工作主要體現為「建設、推廣、監管、服務」四大任務,並需要主動與文化、教育和信息化三個領域緊密結合。在建設方面,既要做好語言文字語料庫、信息化等資源建設,也要重視加強語言文字工作機構、隊伍和法制、規范標准建設;在推廣方面,要深入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大力推廣普通話和規范漢字,通過宣傳教育,使社會成員牢固樹立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切實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和水平;在監管方面,要針對黨政機關、新聞媒體、教育機構和公共服務行業的語言文字應用不規范問題進行跟蹤分析和研究,及時與有關部門協同制定實施有效的監管措施;在服務方面,要組織協調、整合各種社會資源,積極為社會各界提供語言文字方面的咨詢、培訓等相關服務。為使語言文字工作做到可持續發展,不斷擴大規模和提高工作水平,語言文字工作還必須主動與文化事業相結合,在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同時,積極傳承、弘揚中國優秀和先進文化,努力推進漢語的國際傳播;必須主動與教育發展相結合,重點做好各級各類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並通過學校輻射、帶動全社會提高用語用字規范化水平,提升國民語文素質;必須主動與信息化建設相結合,藉助現代信息技術和科技手段拓展工作領域,進一步提升語言文字工作水平和效率。
推廣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是一項關系國家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意義深遠,做好這項工作我們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持科學發展觀,繼承和發揚50多年來推普工作的優良傳統,自覺把此項工作放到當前中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大局中去思考,齊心協力,努力構建和諧的社會語言生活,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以科學求實的工作態度和知難而上的進取精神,努力開創推廣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新的工作局面,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Ⅳ 少數民族怎樣能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演講稿
重點學習發音不同的地方就可以了,比如有些民族沒有zh,ch,sh,,r的發音不同,還有每個音有四個調,專只要注意這些重點,其他的發音基本相同,單詞都是死記硬背,近意聯想,的屬辦法,文字只要掌握好橫平豎直就可以。
Ⅳ 以「規范語言文字,構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演講稿(600字以上)
使用網路Hi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提問有新回答」「回答被採納」「網友求助」的通知。查回看詳情答
您想在自己的網站上展示網路「知道」上的問答嗎?來獲取免費代碼吧!
投訴或舉報,請到網路知道投訴吧反饋。
功能意見建議,請到知道意見社吧反饋。
Ⅵ 規范語言文字演講稿
如果是找人來代寫代答自,
網路上有許多筆手或寫手是需要付費的,
復制的和原創的價格是不一樣的,
原創的是需要支付稿酬的,
看來你是想空手套白狼嗎?
如果是請別人幫助的話,
應該有句禮貌的語言,
這么旁若無人般的對著電腦大要(演講)作文合適嗎?
再說了大家都素不相識的,
這里又不是你個人的秘書處,
別人憑什麼要按照你的要求為你寫作,
你又憑什麼這樣無償的佔有別人的勞動果實並連一句禮貌的語言都沒有呢?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10-14 16:57
我覺得這位「熱心網友」說的口氣太沖了,幫個小忙而已,再說了,大家都是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何必如此呢?
Ⅶ 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在這個秋意涼涼、五穀豐登的季節,我們迎來了第十三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自1998年開始,每年九月份的第三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本屆「推普周」的主題是「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
推廣普通話是推行以北京語言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推廣普通話,對於消除語言隔閡、增進人際溝通、促進社會發展、維護國家統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國家需要普通話,它體現了語言的魅力,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自身需要普通話,它方便了我們的學習生活與工作,它是我們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作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與繼往開來者,我們有責任提高自身的語言文化素質;作為龍的傳人,我們更有義務規范使用自己的母語。我們希望,大家從自身做起,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字,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為此,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如下倡議:
1. 積極學習和使用普通話,讓普通話成為我們的校園語言;
2. 在各種會議上使用普通話,板書、板報、網站、宣傳欄等使用規範字;
3. 課堂內外、師生之間交流使用普通話,使規范用語成為一種自覺行為,形成良好的交際環境和語言氛圍;
4. 對校園內不規范的語言、文字行為要予以指正,積極成為推廣普通話宣傳員;
5. 維護祖國語言的純潔與健康,把說普通話與愛國主義結合起來,使說普通話成為每個人維護民族榮譽、增強民族凝聚力、崇尚祖國語言文化的自覺行為。
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用普通話化解隔閡,用普通話對接心靈,用普通話學習實踐,用普通話融入社會,用普通話開創新的漢語言文明!
Ⅷ 規范化語言文字演講稿
語言規范化
語言規范化 語言規范是指使用某種語言的人所應共
同遵守的語音、詞彙、語法、書寫等方面的標准和典
范。語言規范化指根據語言發展的規律,在某一種語言的
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分歧或混亂的現象中,找出甚至
確定大家都應遵循的規范,指出那些不合規范的東西,通
過語言研究的著作如語法書、詞典、語言學著作等明文規
定下來,並通過各種宣傳教育的方法,推廣那些合乎規范
的現象,限制並逐漸淘汰那些不合規范的現象,使人們共
同遵守語言規范而進行有效的交際,使語言循著一條統
一的正確道路向前發展。語言規范化是語言規劃的一個
重要內容,其具體工作有:標准語的確定,制訂正音法,術
語的規范化、標准化,出版規范詞典,制定正字法,字母或
拼寫法的改革,字元改革,出版規范語法等。
在標准語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由於方言滲入,其
他語言影響,古語殘存以及使用語言的人常常在習慣愛
好、語言修養等方面的差異等原因,語言中往往存在一些
不合規律的分歧和混亂現象,直接影響人們之間的交際
活動,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不合規范的現象。不規范現
象首先表現在語音上。在漢語普通話里,讀音上分歧很
多,如:血xiě——xuè,削xuē——xiāo,剝bāo——bō,秘
mì——bì等。不合規范現象也常常出現在詞彙方面。首先
表現在一個意義的不同說法,如「暖瓶」可以說成「熱水
瓶」,「看」可以說「瞧」、「瞅」、「
Ⅸ 在學習語文上遇到了什麼困難演講稿
學習好語文,應用好語言文字,保護好語言文字文學是我們中華民族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中學階段是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打好語文基礎的關鍵時期,然而現在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的現狀不容樂觀,社會生活的影響,家庭生活的影響,還有現代教育的評價方法,以及學生自身的一些原因導致很多的學生出現了語文學習困難的問題。
語文,一種解釋就是語言文字。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文字的國家之一,其後無論歷史如何變遷,我們的祖先從沒有放棄對語言文字的追求,所以直至今日我們才能讀到,用到,欣賞到擁有如此優美的外形和豐富內涵的漢字。語言就更是如此了,中國的語言最能表達我們周圍的美景,內心的情感,美好的生活,遠大的理想等等。在華夏子孫的眼裡中國的語言文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最美的,最應該被應用與流傳的文字。
然而語文又不僅僅是語言文字,也可以解釋為語言和文學,這樣它更應該是語言文字所承載的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現代文明所包含的一切的聰明才智。
所以學習好語文,應用好語言文字,保護好語言文字文學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中學階段是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打好語文基礎的關鍵時期,如何讓學生學好語文更是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應該悉心研究的課題與責無旁貸的義務。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是存在著一定的困難與無奈的。
(1)對語文學習的重視不夠。很多的人認為大家都是中國人,誰還不會說中國話啊?這還用學習嗎?對語文學習極度的忽視,這種現象在社會上比比皆是,我調查發現包括很多的家長在內都有這種心理,家長的態度直接影響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於是必然導致學生語文學習的困難。
(2)實際應用和語法規則的碰撞。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於語言的應用是比較靈活的,甚至是出現很多不符合語法規則的語言,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並不妨礙交流,青少年一旦習慣了這種交流方式就會對語文的學習產生較大的不良的影響。
(3)對語文的尊重不夠,語言文字被隨意篡改。電視上、街頭巷尾都充斥著被「改革」過的、簡化了的文字,一旦這些成為生活中的司空見慣的現象的時候,就會被不明真相的學生所模仿,所以在作業本上,尤其是作文本上存在大量的錯字、別字。
(4)電視和網路的引導。現在的學生,學說話看電視,學寫作看網路。電視上的主持人缺少了傳統使用語言的字正腔圓,滿口的港台腔,如果只是腔調的問題似乎還是可以原諒的,關鍵是還有很多的錯字,別字,病句出於一些主持人之口,甚至名主持。雖說我們需要變革,但對於我們的語言文字我還是呼籲大家使用時要帶有一顆對社會的責任心。
關於網路文學,先不說它的好壞,只從實用的角度說,它不適合網路之外的世界,我們任何人都不能整天生活中在網路世界裡。而且從教育的角度說,在考試的作文里是不允許出現網路用語的,而我們的學生她們就是從網路上學習到的語言,這無疑給她們的語文學習帶來不利的影響。其次,網路文學大都是內容空洞無聊,思想深度也不夠,在這樣的熏陶之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我們無法想像她們能有多少對語言、對文字的認識?當然更不用說對文學的認識了。 2.家庭生活的影響導致的語文學習困難
社會原因是很深層次的原因,也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但面對現實之後我們也不難發現在相同的社會背景之下生活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接受程度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畢竟同在一個大的環境中有的學生語文成績優秀,有的卻不太理想,這里就有家庭原因。
語文學習的現狀,值得我們深思,也迫使我們不斷的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關於社會的原因導致的學生語文學習的困難,我們應該看到可能會有人不夠重視語文的學習,但是社會的主流是好的,我們教師自己也要以身做則,要重視自身的文學修養,用自己的對文學的熱愛來感染學生,也要不斷的用正面的例子去教育引導學生,使她們重視語文的學習。
為了幫助學生解決學習語文困難的問題,要建立家校密切聯系的機制,在家庭中多給孩子提供良好的語文學習的環境,在學校里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採用多種教學形式的方式,以此來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要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去影響和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我相信只有教師首先不斷的去思考、去拼搏、去努力才會引導學生愛上語文,進而努力學習語文,我們也才能幫助更多的學生改變語文學習困難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