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員工入職要培訓什麼
新員工來入職培訓,是員源工進入企業後工作的第一個環節。成功的新員工培訓可以起到傳遞企業價值觀和核心理念,並塑造員工行為的作用,它在新員工和企業之間架起了溝通和理解的橋梁,為新員工迅速適應企業環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員工培訓的內容可以是:
1.企業概況:公司歷史、現狀以及在行業中的地位與經營理念、公司企業文化、未來前景、組織機構、各部門的功能和業務范圍、人員結構、薪酬福利政策、培訓制度、歷年重大人事變動或獎懲情況介紹以及新員工關心的各類問題解答等。
2.員工手冊:公司規章制度、獎懲條例、行為規范等。
3.入職須知:入職程序及相關手續辦理流程。
4.財務制度:費用報銷程序及相關手續辦理流程以及辦公設備的申領使用。
5.安全知識:消防安全知識、設備安全知識及緊急事件處理等。
6.實地參觀:參觀公司各部門。
7.介紹交流:介紹公司高層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及公司骨幹與新員工認識並交流懇談。
8.在崗培訓:服務意識、崗位職責、業務知識與技能、業務流程、部門業務、周邊關系等。
㈡ 新員工入職如何進行培訓
對於新員工,如何讓新員安全著落,一門心思跟著組織走?這在入職時就要宣傳到位、培訓到位。公司首先要明確新員工培訓的目標導向是什麼,是通過培訓給員工洗腦,還是通過培訓將企業文化及各種規章制度告知員工,亦或是希望通過培訓,可以使員工真正獲得有益於他們工作和生活的知識。
入職培訓應該是給我們的新員工帶來他們真正想要懂得的關乎他們切身利益的東西,使其了解原來培訓可以帶來那麼多好處,希望獲得更多培訓機會的培訓,同時在入職培訓中,加入規章制度講解等必要培訓課程,做好簽到記錄、上課圖片記錄,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達到公司制度公示的效果。
1.企業文化培訓
企業文化的培訓,主要還是通過HR來實施,本階段以HR為主導,對新員剛開始還是介紹公司的歷史、產品結構、組織架構、經營規模、發展空間、規章制度、福利待遇水平、公司未來規劃等,這是首要的培訓。本階段重點是突出公司的特點是什麼?與其他公司的區別在哪裡?這也是打造軟環境的必要因素。
除去入職基本的培訓後,一周後,會再次召集新員工來進行引導性培訓,對新員工進行一次簡單的法律知識培訓,對新員工關心的問題,以及公司相關的程序進行解釋,和員工進行面對面的溝通。特別是當新員工提出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時,這時候,四個部門可以給出正式的解釋,這樣做,既可以了解新員工實際的工作狀態,和主要關注點,也能及時給新員工以正面的引導。
2.用人部門的技能培訓
一般情況下,新員工的崗位技能培訓,主要還是依靠用人部門來實施,本階段主要有三個途徑:首先是新員工到用人部門後,人事部會在每月的培訓計劃中,列出各部門新員工培訓計劃,要求各部門按時實施,並將培訓內容和記錄、照片送到人事部備案。本階段,主要還是圍繞崗位說明書,部門內部規范、作業流程來培訓,主要讓新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有個全新的了解,及時消化崗位與部門的要求,做好心態調節工作。
其次是崗位技能實戰,新員工接收了本部門的一些理論知識後,再安排專人進行「傳幫帶」,也就是所謂的師傅帶徒弟,至少在短期內要進行手把手的教導,由「師傅「和新員工共同在崗前技能培訓上簽字,並由師傅簽寫考核評語,師傅的結論將直接影響到新員工是否能獨立上崗。這份崗前培訓記錄交到人事部備案,並放入新員工的個人檔案中。
第三是申請外訓,用人部門也可根據新員工的短期崗位表現,向公司申請進行更專業的外訓,只要是為了新員工的成長,和部門的發展要求,公司是會考慮的,接下來會由人事部聯系培訓公司,並讓新員簽訂相關的協議,再安排培訓。當然,這個外訓也要看新員工具體表現如何,是否表現了一定的水準和潛力。畢竟公司的培訓資源也是對儲備人才優先的。
㈢ 新員工入崗培訓教育實踐不少於多少小時
一般按照正常的情況包括崗前安全培訓不少於一周的時間,教育實踐不少於三天的時間,加起來大概就是九天的時間,用小時換算的話就是一天八小時乘以九天的時間,你就是七十二小時,周六周日除外。
㈣ 如何培訓崗入職的員工
新員工入職崗前培訓大體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一、崗位安全培訓。二、企業規章制度回。三、操作技能培訓答。四、質量意識培訓。
對於質量方面的培訓,一般安排的內容大體有:
一、質量的重要性及質量對企業所造成的影響。
二、本企業在質量管理上的有關規定。
三、造成質量低的原因及相關對策。
四、由於員工操作失誤而造成質量差的案例,及關於案例的分析。
五、本企業對質量的要求等。
㈤ 如何簡要編制《新入職員工培訓內容》
關於新員工培訓有各種方案,計劃有許多,根據我的總結不外乎以下這幾大塊
一、心態培訓
首先讓新員工有個良好的心態,只有心態的改變才能擁有成為一名優秀員工的源動力。
二、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目標的認識
確立與企業發展的同一目標,讓企業文化成為今後的工作準則,能讓新員工更快速的融入到企業當中。
三、企業產品知識的培訓或崗位知識的培訓
這點很必要,雖然招進來的人員通常都是本專業畢業的,但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運作方式,讓理論變成實操。
四、創新理念的導入
企業要發展需要不斷的創新,新員工的進入會帶來很多新的信息,這時候導入創新理念更有助於新員工邊學習邊思考。
㈥ 如何給新入職來的員工做培訓
培訓要有這幾點
1對企業的認識,這個就是企業歷史培訓,產品培訓,讓員工知道企業是怎麼發展起來的,都賣那些產品,企業規模是多大,員工多少人等等
2崗位培訓,這個員工具體來公司是做什麼的,
3企業文化培訓,這個有助於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認可企業理念,員工才能更賣力的工作。
4企業規章制度的培訓,讓員工了解企業的規章制度很重要
以上基本包括了新人培訓的內容
至於怎麼做,肯定是要先定框架(比如哪些板塊),再分配人手下去(哪些人負責哪些板塊),建立專門的PPT文稿(具體內容),後續可以一直沿用(定版)。
㈦ 什麼是員工入職三級培訓
【員工入職三級培訓】新職員培訓貫徹三級培訓體系制度:即綜合培訓、專業培訓及「以師帶徒」崗位培訓。
1、綜合培訓(一級培訓)——新員工入職綜合培訓:人力資源部組織一級培訓,內容是:
(1)了解企業概況、員工守則、入職須知、財務制度;
(2)學習安全知識;
(3)觀看新員工職業化教程,培養新員工的職業生涯設計能力;
(4)最後考試。考試合格後進行崗前技能培訓,不及格的要補考。
2、專業培訓(二級培訓)——各部、室專業培訓:
(1)由各部、室負責組織二級培訓即專業培訓;
(2)培訓內容:區分不同的專業實施相關內容。
3、崗位培訓(三級培訓)——以師帶徒崗位培訓:
(1)部門負責人安排新職員的工作崗位,指定新職員「師傅」(以下稱「指導人」),確定培訓目標,向新職員和指導人明確培訓內容、培訓目標。
(2)崗位培訓期間,工作任務由部門下達給指導人負責完成,新職員在指導人的指導下,熟悉業務內容和工作流程。
(3)崗位培訓結束時,新職員提交工作小結報告;指導人和部門負責人對新職員進行評價,部門負責人對指導人進行評價。
(4)指導人必須具備的條件:
①項目經理、高級工程師及以上業務、技術骨幹;
②具有較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較強的科研、業務能力;
③熟悉公司各項規章制度、工作程序和業務流程;
④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
⑤在本崗位工作一年以上。
(5)指導人職責:
①接受來自部門負責人下達的崗位培訓任務;
②對新職員實習項目的指導,工作疑難的解決、指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訓練;
③一般情況下一個指導人只帶一個新職員;
④對新職員崗位培訓進行評價;
⑤對新員工試用期工作能力、業績進行考核。
(6)崗位培訓內容包括:企業文化導入、業務培訓、工作流程、歸檔流程、相關制度等。
(7)時間:崗位培訓時間由部門負責人確定,一般為轉正前1—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