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統戰部幹部如何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如何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對於廣大機關幹部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工作作風來說,是檢驗也是挑戰。機關幹部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在思想上要尊重群眾。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思想認識的深度,決定著工作行動的自覺程度和力度。馬克思主義群眾觀認為,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必然要求廣大機關幹部首先在思想上要牢固樹立這一根本觀點,深刻認識到群眾是我們的靠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力量源泉,從而自覺擺正自己在群眾中的位置,處理好同群眾的關系,切實在內心深處相信群眾、尊重群眾、熱愛群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以平等的身份、謙虛誠懇的態度,與群眾打交道、相交往。要防止在群眾面前擺架子、打官腔,自以為了不起、高高在上,甚至趾高氣揚、盛氣凌人,不把群眾放在眼裡,是要不得的。
二是在感情上要貼近群眾。感情是人與人之間相處、共事的潤滑濟。有了感情,人與人之間就容易溝通,有了矛盾和紛爭,也容易化解和消除。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最終要求是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就必然要求廣大機關幹部要同群眾建立感情,乃至培養起深厚的感情,做到用對待自己親人一般的感情對待群眾。只有以情動人,真情相待,做到水乳交融、心心相映,群眾才能相信我們、支持我們,也才能與群眾打成一片,做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革命戰爭年代,許多群眾舍小家為大家、捨去自己和親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人民子弟兵,共同抗擊敵人,就是黨群、干群間有真厚愛的體現。在改革開放新時期,處於黨群、干群關系這一矛盾主要方面的機關幹部,更應該主動自覺的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增進與群眾的情誼,努力建立起與群眾間真誠純潔深厚的感情,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保持同群眾的血肉聯系。
三是在方法上依靠群眾。工作方法至關重要。方法對路往往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這就要求廣大機關幹部始終堅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多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多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多了解傾聽群眾的呼聲和意願,多善於集中群眾智慧,總之,就是要甘拜群眾為師,善於當小學生,做到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這樣才能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那種自以為是機關幹部,甚至還是擔負一定職務的領導幹部,就覺得本領高人一等、能力高群眾一籌的認識和想法,以及不了解真實情況,一味照本宣科、搞閉門造車,遲早要在工作上碰釘子、摔跟頭。需要指出的是,在方法上要依靠群眾,並不是說機關幹部就可以不動腦筋、一味偷懶圖舒服,凡事都依賴、指望群眾,而是要做深入的調研、深入的思考、深入的總結,即從群眾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就像陳雲同志強調的那樣,工作中要用90%的時間去調研,用10%的時間作決策,這樣才能把本職工作做好,收到好成效。
四是在利益上維護群眾。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根本目的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利益總是體現在個別、具體的實際問題上,體現在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機關幹部不管在什麼部門、什麼崗位,從事什麼工作,都要自覺把群眾的冷暖、苦樂擺在心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立足本職力所能及地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那種對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視而不見、不管不問、漠不關心,是與黨的群眾路線相違背的。當前,對群眾普遍關注的「食品安全」、「環境保護」、「醫療衛生」、「交通兩難」等熱點、難點問題,每位機關幹部,都要結合工作實際,積極出主意、想辦法、提建議,推進問題的解決。雖然這些問題的解決,是長期的、艱難的,也是不斷發展的,但機關幹部至少要把自己擺進去,不要當局外人,而那些身在涉及改善民生問題職能部門的同志,更要真抓實干、勤奮敬業,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利益做出應有貢獻。
㈡ 如何做一個統戰部好乾部
要了解歷史,能講明黨的方針政策。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說服能力。
㈢ 統戰部 是什麼部門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The United Front Work Department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是黨中央主管統一戰線工作的職能部內門,是黨中央在統戰工作方面的容參謀和助手。
中國共產黨建立專門的統戰工作機構是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後開始的。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組織中共代表團駐國民黨統治區武漢,專門負責與國民黨的聯系和談判工作,這是最早的統戰工作性質的機構。
中共中央就為統戰部門確定了「了解情況,掌握政策,調整關系,安排人事」的基本職能。進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的歷史時期後,愛國統一戰線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統戰部門的基本職能內涵加深了,內容更加豐富。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先後發電,決定成立新的「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負責管理「當時國民黨統治區工作、國內少數民族工作、政權統戰工作、華僑工作及東方兄弟黨的聯絡工作」,並具體負責籌備召開新政協的工作。
㈣ 統戰部是幹嘛的!
統戰部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貫徹黨對民主黨派、黨外知識分子、「三胞」及其眷屬的各項政策的的職能部門。
具體職能是:
1、調查研究統一戰線的理論和重大的方針政策,組織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於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向黨委反映情況,提出開展統戰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2、負責聯系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及時通報情況,反映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研究、貫徹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及對民主黨派的方針、政策;落實中央關於發揮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的工作;支持、幫助各民主黨派強自身建設。
3、負責調查研究、協調檢查有關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聯系少數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舉薦工作;協同有關部門與達賴集團等國內外敵對勢力分裂祖國的活動進行斗爭。
4、負責開展以祖國統一為重點的海外統戰工作;聯系海外有關社團及代表人士;做好台胞、台屬的有關工作。
5、負責黨外人士的安排,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培養、選拔、推薦黨外人士的工作。
6、負責聯系全國工商聯,聯系港、澳、台及海外工商社團和代表人士。調查、研究並反映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物的情況,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
7、調查研究黨外知識分子的情況,反映意見,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聯系黨外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
8、負責開展海內外統一戰線的宣傳工作。
9、負責指導地方黨委統戰工作和統戰部門負責人的培訓工作,協調政府各有關部門的統戰工作;代管台聯、僑聯等有關社會團體的工作。
10、完成中國共產黨交辦的的其他工作。
㈤ 統戰部是干什麼的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The United Front Work Department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是黨中央主管統一戰線工作的職能部門,是黨中央在統戰工作方面的參謀和助手。
主要職責
1、調查研究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組織貫徹執行中央關於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向中央反映統一戰線全面情況,提出開展統戰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檢查統戰政策執行情況,協調統一戰線各方面的關系。
2、負責聯系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及時通報情況,反映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研究、貫徹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對民主黨派的方針、政策;落實中央關於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的工作;
為黨中央同民主黨派進行政治協商做好組織聯系工作;受中央委託,向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通報中央精神;支持、幫助各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選拔培養新一代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幫助民主黨派改善工作條件。
3、負責調查研究、協調檢查有關民族和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聯系少數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舉薦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對達賴集團等國內外敵對勢力分裂祖國活動的斗爭。
4、負責開展以祖國統一為重點的海外統戰工作;聯系香港、澳門和海外有關社團及代表人士;協助有關部門對香港、澳門地區統戰工作方針、政策進行調查研究;做好台胞、台屬的有關工作。
5、負責黨外人士的政治安排;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培養、考察、選拔、推薦、安排黨外人士擔任政府和司法機關領導職務的工作;做好黨外後備幹部和新的代表人物隊伍的建設工作;協助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做好乾部管理工作;協助有關部門管理省級黨委統戰部部長。
6、調查研究並反映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情況,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團結、幫助、引導、教育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7、調查研究黨外知識分子的情況,反映意見,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聯系並培養黨外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
8、負責開展海內外統一戰線的宣傳工作。
9、負責指導地方黨委統戰工作和統戰部門負責人的培訓工作,協調政府各有關部門的統戰工作;受中央委託,領導全國工商聯黨組,指導工商聯工作;
代管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黃埔軍校同學會、歐美同學會、中華職業教育社、宋慶齡基金會;領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指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工作;管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10、完成黨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
(5)統戰部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建立專門的統戰工作機構是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後開始的。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組織中共代表團駐國民黨統治區武漢,專門負責與國民黨的聯系和談判工作,這是最早的統戰工作性質的機構。此後,一些中共中央派出機構和某些省委陸續建立了統一戰線工作部。
1938年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各級黨委暫行組織機構的決定》規定,在區委以上各級黨委之下設立統一戰線工作部。
1939年1月5日,中央書記處會議決定「組織中央統一戰線部」,「由王明負責」。
同年3月20日,中央書記處《關於統戰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局、各省委、各特委如「還無統一戰線部的」,必須「迅速成立」,各局、各省委、各特委「必須經常討論和領導統一戰線部的工作」。當時的統戰部負責調查和研究各黨派、軍隊及少數民族的情況。
1943年3月,黨中央決定調整精減中央領導機構,由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下設的中共中央組織委員會統管中央統戰部和其他幾個部門的工作,劉少奇為書記。
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決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主要任務是領導敵占區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中央城工部部長由彭真兼任,副部長為劉曉、劉長勝。抗日戰爭勝利後,各級城工部停止工作。
1946年底,中共中央決定重新恢復城市工作部,其任務是「在中央規定方針下,研討與經營蔣管區的一切工作(包括農工青婦),並培訓這一工作的幹部,部內分黨務、統戰、農村、文教、頑軍五組」。部長由周恩來兼任,李維漢任副部長。
1948年9月24日和26日,中共中央先後發電,決定「將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為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管理國民黨統治區工作、國內少數民族工作、政權統戰工作、華僑工作及東方兄弟黨的聯絡工作」,並具體負責籌備召開新政協的工作。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部長由李維漢擔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中共中央和地方及一些企事業單位黨委中繼續設立統戰部。黨中央為統戰部門確定了「了解情況,掌握政策,調整關系,安排人事」的基本職能。進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的歷史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統戰部門的基本職能的內涵加深了,內容更加豐富了。
㈥ 統戰部是干什麼工作的
了解情況,掌握政策,調整關系,安排人事。「十六字」職能的內涵具體為:
1、了解統戰工作的全面情況,掌握分析統一戰線中的政治、思想動態,反映黨外人士的意見、批評和建議;
2、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對統一戰線大政方針貫徹執行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提出開展工作的意見,供中央和各級黨委決策參考;
3、督促檢查各項統戰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正確協調統一戰線內部的各種關系;
4、考察、培養、安排各方面的黨外代表人士。2000年中央「三定」方案對中央統戰部職能的內涵和要求作了進一步細化。
(6)統戰部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擴展閱讀:
做好統戰工作:
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必須掌握規律、堅持原則、講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是黨領導的統一戰線。
在統戰工作中,實行的政策、採取的措施都要有利於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同時,必須明確,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主要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主要體現為黨委領導而不是部門領導、集體領導而不是個人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要堅定不移,但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尊重、維護、照顧同盟者的利益,幫助黨外人士排憂解難。這是我們黨的職責,也是實現黨對統一戰線領導的重要條件。
㈦ 統戰部都有那些科
根據職責,中共中央統戰部設以下機構:
1、辦公廳負責部內外的聯系與綜合協調工作,保證機關業務和行政工作的正常運轉。
2、政策理論研究室(內設中央統戰部宣傳辦公室)負責統一戰線理論、方針、政策的綜合性研究;協調、組織統戰部門的大型調研活動;主管部內刊物;收集處理統一戰線的信息;承擔統戰工作重要文件、重要文章的起草。宣傳辦公室負責統戰部門的宣傳工作,協調統戰系統的宣傳活動;聯系並利用各種社會宣傳媒介宣傳統一戰線,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海外的統戰宣傳工作;了解全國統戰報刊情況,進行宏觀指導。
3、一局(民主黨派工作局)負責聯系各民主黨派,貫徹執行黨對民主黨派工作的方針、政策;對有關堅持、完善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和民主黨派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行調研並提出意見;協調有關部門落實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各項措施;協助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
4、二局(民族、宗教工作局)負責對民族、宗教工作進行調研並提出政策性建議;國外藏胞的工作。
5、三局(港、澳、台、海外工作局)負責聯系香港、澳門和海外有關社團及代表人物,聯系台灣各界人士;負責台胞定居工作和台胞台屬落實政策工作;聯系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其他有關團體共同做好海外統戰工作,負責中華海外聯誼會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6、四局(幹部局)負責黨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負責擔任政府領導職務的黨外人士的選拔、培養、考察、推薦等工作;負責黨外幹部和統戰幹部的培訓;負責部機關和部屬單位幹部人事的管理。
7、五局(經濟局)負責聯系全國工商聯;開展對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物情況的調研並提出政策性建議,負責對他們的統戰工作;聯系港、澳、台及海外的工商社團和代表人士;會同部內有關職能局共同組織推動民主黨派、工商聯開展對老、少、邊、窮地區的支邊扶貧工作。
8、六局(黨外知識分子工作局)負責聯系各界無黨派代表人物;調查了解黨外知識分子的情況,反映其思想動態;提出有關制定黨外知識分子政策的意見和建議,督促檢查貫徹落實情況;負責教科文衛和國有大型企業中黨外知識分子的統戰工作。
9、七局
負責對西藏的統戰、民族、宗教工作進行調研並提出政策性建議,協調西藏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聯系國外藏胞,聯系並協調藏學研究工作,協調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工作。
10、機關黨委負責機關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和紀律檢查工作,領導機關工會、青年團、婦聯等工作。根據工作需要,中央統戰部還設有一些事業單位,如幹部培訓中心、機關服務中心等。
11、離退休幹部辦公室
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離、退休人員工作的方針、政策,對離、退休人員實行統一管理;認真做好服務工作,並有組織、有領導地發揮離、退休人員在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承擔其他有關離、退休人員工作。
根據工作需要,中央統戰部還設有十個事業單位,包括《中國統一戰線》雜志社、《中國西藏》雜志社、華文出版社、幹部培訓中心、中國光彩事業指導中心、華興經濟咨詢服務中心、機關服務中心、信息中心、台灣會館、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辦公室等。
㈧ 統戰部和組織部有什麼區別
統戰部主要職能是:研究貫徹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對民主專黨派的方針、屬政策;開展以祖國完全統一為重點的海外工作,貫徹執行對台方針、政策,開展對台情況調研;負責黨外人士的政治安排,聯系工商界社團和代表人士,指導工商聯工作;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業,加強民主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組織部主要職能是:指導轄區內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貫徹執行黨的關於幹部隊伍建設的方針、政策,負責幹部培養和選拔工作; 負責黨員的培養與教育管理;負責做好離退休幹部的管理、安置和照顧工作。
㈨ 統戰部是干什麼的部門
一)貫徹執行中央、省委、市委和縣委關於統一戰線工作的方針、政策,並對統一戰線理論和方針政策調查研究;向縣委反映情況,提出全縣開展統戰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檢查統戰政策執行情況,協調統一戰線各方面的關系。
(二)負責聯系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及時通報情況,反映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研究、貫徹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對民主黨派的方針、政策;落實中央、省、市和縣委關於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的工作,為縣委同民主黨派進行政治協商做好組織聯系工作;受縣委委託,向民主黨派、無黨派代表人士通報縣委精神;支持、幫助各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培養選拔新一代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幫助民主黨派改善工作條件。
(三)負責調查研究,協調檢查有關民族和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聯系少數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舉薦工作。
(四)負責開展以祖國統一為重點的海外統戰工作,聯系香港、澳門和海外有關社團及代表人士;做好台胞台屬的有關工作。
(五)負責黨外人士的政治安排;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培養、考察、選拔、推薦、安排黨外人士擔任政府和司法機關領導職務的工作;做好黨外後備幹部和新的代表人物隊伍的建設工作;協助縣工商聯做好乾部管理;協助有關部門管理鄉鎮黨委統戰幹部。
(六)調查研究並反映我縣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情況,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團結、幫助、引導、教育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七)調查研究黨外知識分子的情況,反映意見,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聯系並培養黨外知識分子代表人物。
(八)負責開展海內外統一戰線宣傳工作。
(九)負責指導鄉鎮黨委統戰工作和統戰幹部的培訓工作,協調政府各有關部門的統戰工作;指導國有大中型企業、縣屬學校、科研單位的統戰工作。領導縣工商聯黨組、指導縣工商聯工作;聯系縣民族宗教局、僑辦、僑聯等單位。
(十)管理縣委台灣工作辦公室(縣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領導和管理縣社會主義學校;指導縣台胞台屬聯誼會工作。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