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區委員工作體會:如何做好群眾工作
群眾工作新的特點表明,學會和做好群眾思想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最近幾年,各種社會矛盾越來越多,處理的難度越來越大,因群眾思想工作不到位而導致的惡性事件時有發生,要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了解群眾是前提,取信於民是基礎,科學方法是保證,尤其要做到「七個注意」,講究「八種方法」。
七個注意:
1、注意善調處群眾糾紛。
利益多元化,必然導致群眾間的矛盾糾紛增多。大量糾紛不及時化解,會增加不安定因素,還可能激化演變為惡性案件。因此群眾中有糾紛,應當盡快到場,而且到場後還要善於調解,善於處置。調處矛盾糾紛越多,群眾信任就越多。
2、注意勤關心群眾冷暖。
與群眾交往中,應注意多用文明用語,多講問寒問暖的話,多辦關心群眾的事,這不僅是全面改善和塑造幹部形象的良好平台。
3、注意會運用群眾語言。
實踐證明,不會運用群眾語言,與群眾溝通越來越來難,與群眾距離只會越來越遠,肯定永遠做不好群眾工作。新時期做好群眾工作的關鍵,是要熟悉群眾語言,會運用群眾語言,做到既能說會道,言語又貼近群眾。
4、注意懂掌握群眾心理。
基層幹部接觸群眾最多,每名群眾的心理各有不同,需要學習鑽研,用心去總結、溝通、拉近距離。要掌握群眾心理,首先要熟悉群眾,熟悉轄區的人文和地理環境,熟悉群眾的喜好和需要。只有更加熟悉群眾,掌握群眾心理也就水到渠成,做好群眾工作指日可待。
5、注意多滿足群眾需求。
著力提高群眾工作能力,要堅持從老百姓關心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辦最需要辦的事,真正把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小事做細、實事做實、好事做好,在一點一滴中體現為民之心、愛民之情,通過一件件小事的辦理、一件件實事的落實、一件件難事的解決,累積人民群眾對我們的信任,贏得人民群眾對我們的支持,增進人民群眾同我們的感情。
6、注意少干擾群眾生活。
現實中不少幹部為完成工作任務,急於追求工作效果,不顧群眾的真實感受,不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一味強調工作的實用性,而忽略群眾的習慣習俗,影響干群關系。只有增強群眾觀念,心裡裝著群眾,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想問題、辦事情,盡可能少擾民,少干擾群眾正常生活,才會拉近群眾與我們的距離。
7、注意不傷害群眾感情。
群眾感情是易碎品,一旦傷害很難修補。傷害群眾感情,是每個幹部都不能碰的高壓線。要清醒地認識到,教育管理是關鍵,必須大力破除幹部中的特權思想,從源頭上抓,從制度上抓,從監督上抓,而且必須常抓不懈,務必把各種可能影響群眾感情的苗頭消滅在萌芽,把問題解決在初始階段,確保隊伍的絕對忠誠可靠。
八種方法:
1、學習提高法。
①向書本學習。
領導者是否有書卷氣,從他們的待人處事、言行舉止中就可窺見。富於書卷氣的領導者,給人的總是一種彬彬有禮、鎮定自如、豁達雅量、滿腹經綸的感覺。聖賢由學而成,道德由學而進,才能由學而得。要知道,一個光有感情、熱情而不好學無才情的領導者,是不可能很好地為人民服務的。領導者書卷氣之滋養,是以讀書積淀為底蘊的。書讀得多了,領導者自然就少了俗氣多了清氣,少了媚氣多了骨氣,少了霸氣多了和氣,才能與群眾打成一片,才能與群眾融為一體。
②要向群眾學習。
毛澤東同志曾說過:「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人民群眾在社會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知識和才能,他們是學習知識、增長才能的源泉。我們只有虛心地向群眾學習,運用從群眾中來的方法,把群眾的意見和要求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才能體現群眾的願望,為群眾所接受,最終使群眾受益。
2、實事求是法。
鄧小平同志在回答為什麼要實事求是的問題時,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關於「不爭論」的問題,從小平同志關於「爭論」與「不爭論」的問題主要涉及三種具體情況:學術問題要爭論,思想方法要爭論,沒有本本依據以及事實依據不要爭論,嚴格意義上說,該爭論與不該爭論,並不是主觀思想范圍內所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是要「拿事實來說話」,民警處理治安糾紛問題時對於處理方法、意見可以有所爭論,對於已經查清的事實就不要再爭論,這樣既可以及時處理問題又便於化解矛盾,既可以樹立法律權威又避免與群眾發生不必要的矛盾。
3、真情感召法。
胡錦濤同志指出:「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都要堅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帶著深厚的感情做群眾工作,千方百計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教育心理學的「尊重對等原理」也告訴我們,不尊重聽者,是很難得到聽者的尊重和認同的。如果我們在做群眾工作時,一開口講話,就擺出一副「我講你聽、我說你通」的架勢,居高臨下、盛氣凌人,那就不可能調動群眾的情感,打通群眾的思想,獲得群眾的認同。因此,要多用真摯的感情、平等的心態、和諧的氛圍去提升說服效力,強化教育效果。要努力在「四要四忌」上狠下功夫。
①要親民,忌辱民。
一定要真心真意為民解難事、辦實事,堅決反對愚弄群眾、辱罵群眾、打擊群眾、視群眾為「刁民」、「草民」等傷害群眾感情、挫傷群眾熱情、影響群眾創業激情的錯誤做法,做群眾的熱心人。
②要近民,忌疏民。
基層民警要深入到群眾中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與老百姓拉家常,誠心徵求意見、虛心接受意見、耐心聽取意見,用「真誠」換取群眾的「真心」,縮短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距離,做群眾的知心人。
③要惜民,忌擾民。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民大於天,民深於地,要心裡要時刻裝著人民群眾,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在群眾「最盼」上贏民心,在群眾「最急」上見真情,在群眾「最怨」上改作風,愛惜民力,心繫民生,給百姓撐腰,為群眾壯膽,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患難,做群眾的貼心人。
④要助民,忌壓民。
助民就要講認真,認真就要表現在落實上,說一句算一句,句句算數,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實。要真正做到以民為本,尊重群眾民主權利,集中群眾智慧,不盛氣凌人,不以勢壓人,腳踏實地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讓群眾長期得實惠,做群眾的實心人。
4、兼聽意見法。
在許多民間糾紛之中,特別是家庭糾紛很多情況都是當事人的雙方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讓步才會發生紛爭。我們民警在處理這類問題時要善於「聆聽」,「明察」,分析對錯,找出雙方紛爭的焦點以及當事人的過錯,缺點和不足。明朝大將戚繼光說「居官不難,聽言為難;聽言不難,明察為難」。人不可能是一個事事皆通,樣樣皆能的人,人的思想和其他人也不盡相同,思維方式當然也有差異,所以當事人提出自己不同意見或反駁的看法時,我們民警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不妨聽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在合理的意見中進行解釋說明,紛爭也自然能在兼聽之中得到解決。
5、藝術感染法。
在做群眾工作中,說服教育也是一門藝術。掌握說服教育的藝術,提升啟人心智的思辨能力,培植怡人心懷的幽默才能,講求生動活潑的表達技巧,把握恰到好處的時機火候。把哲趣、情趣和理趣融為一體,用藝術的力量感染群眾,說服教育就會鮮活起來、生動起來,廣大群眾也就會樂於接受。
6、剛柔相濟法。
就是堅持教育與懲戒相結合。所謂柔,就是說服教育群眾,耐心細致地做思想政治工作,所謂剛,就是對一些蠻不講理、違法亂紀的落後群眾,採取相應的強硬措施。應當肯定,我們的群眾絕大多數是好的和比較好的,但是也有極少數群眾對政策法律不是不知道,而是知而不行,對自己應盡的義務不是自覺地履行,而是想方設法地抵制和刁難。對這樣的人和事,首先要做思想工作,盡量用說服教育的辦法解決問題,達到「以柔克剛」的目的。但是也不能全依靠說服教育一種辦法,說服教育並非「萬金油」,對那些屢教不改、拒不履行應盡義務、甚至危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少數人要敢於以硬碰硬,進行必要的處理,給予應有的懲戒。
7、迂迴戰術法。
對群眾工作中的一些疑難問題,尤其是一些脾氣比較暴燥的群眾,不能實打實的去解釋,先要避開矛盾的焦點,可以先拉拉家常,或先說幾句客套話,引開他的注意力,然後先講次要的方面,再慢慢坡地切入正題,告知其實你要辦的事情,不是我們不給你辦,而是限於政策或法律法規的限制,這樣就避免了矛盾的沖突,達到最佳效果。
8、運用彈鋼琴法。
在流行、搖滾、爵士以及古典等幾乎所有音樂形式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譽為「樂器之王」的鋼琴誰也不會陌生,這種由義大利人克利斯托弗根據古鋼琴改制而成的鍵盤樂器,為什麼彈奏的旋律是那樣優美動聽,節奏那樣輕快而舒坦,重要的是彈奏鋼琴的人能夠將十個指頭靈活而又有機地運用,表達各種不同的音樂情緒,或剛或柔,或急或緩,均可恰到好處。高音清脆,中音豐滿,低音雄厚。我們幹部在做群眾工作時也要用十指彈鋼琴法,化解各類矛盾和糾紛,從而也彈奏出和諧的曲子,在群眾中產生共鳴,構建和諧的干群關系。
B. 銀行工作人員去華為學習心得
《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讀後感(中)任正非說華為的管理靠3點:開放,妥協,灰度。妥協與灰度實際上有著重復的意思味道。灰度包含了妥協,但更加偏向於寬容,理解。而對於妥協,作者總共提了三點,對人事任命的妥協,「友商」概念和「心聲社區」。人事的任命權並非任正非一人能決定而是有專門的一個流程。「友商」的概念應該是任正非提出的,其實另外一個詞的意思就是雙贏,讓行業內的公司進入一個良性競爭,華為從未提出要稱霸世界,因為當一個公司走進「霸權」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會像網路一樣,開始墮落。華為提出的是和世界偉大的電信公司一起去良性競爭,促進行業共同發展。「心聲社區」的提出是因為曾經一段時間,華為內部員工在網路上的吐槽,以及部分員工自殺讓整個媒體開始抨擊華為,抨擊華為的「墊子文化」(在公室席地而睡,睡醒工作的早期一種文化)。華為並沒有追查該員工,也沒有禁錮華為員工的思想,而是成立了「心聲社區」,讓員工能在這上面吐露心聲,以一種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展現給世人。而灰度哲學,用太極八卦的圖就很好解釋,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當然這個是有前提,前提就是對人。對事則是按流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對人就需要灰度哲學去看待,人非完人,要多寬容以及包容。作者舉了圖靈的例子,生前是同性戀。舉了喬布斯年輕吸大麻。舉了蘇聯和美國的宇航之父。一切都從辯證角度去看待,反經驗模式,反教條模式。任正非的這三點並非相互獨立的,而是都整合在一起,華為可以說員工都是洗腦的,也都是換腦的,裡面有句話說愛吹牛,靠吹鼓足干勁,工作又是全身心投入。這並不是隨隨便便一本書就可以做到的,正如任正非本人所說,他不喜歡看純管理的書,因為光讀些管理的書根本不能做到管理,實際的管理要復雜的多得多。
C. 社區工作人員學習五起利用名貴特產類資源謀取私利的心得體會有哪些
社區工作人員學習吳綺莉實用名貴特產類資源謀取私利的心得,體會應該杜絕這種現象
D. 社區工作者怎麼學習心理健康教育概論課程學習心得
1、學習中最基本復的一點制,就是要主動。學習是自己的事,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方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方能學有所成。主動地吸取和被動的接受是有本質的區別的,所以要從內心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2、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跟著老師走。上課聽講,下來之後總結、歸納、理解記憶、做題實戰運用。一般來講,老師教授的知識都是根據教學大綱、考試大綱來進行的,所以你想有個好成績,最好還是跟著老師走,他不會害你。
3、提高學習效率。學習中最忌諱的就是一味的苦學,學習必須注重效率,只有高效的學習才能事倍功半。學習效率的高低取決於:學習能力和學習計劃。
E. 社區黨員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網上有的,你下載一下 好了
F. 社區治理創新與工作實務學習心得
一是要帶著責任。責任感是一個人的思想素質、精神境界、職業道德的綜合反映,更是做人要實的重要內涵。責任感雖然無形無狀、難觸難摸,但是力量巨大、影響深遠。一個人有了責任感,就有積極主動的態度、深入扎實的作風、認真負責的精神;就有不甘落後的志氣、百折不撓的勇氣和奮力開拓的銳氣;就會有信心、有決心、有恆心;就可以出思路、出辦法、出成績。就大多數人的工作而言,絕大部分是平凡、具體、瑣碎,看似簡單和容易,而把認為簡單的事情年復一年地都做好,就是不簡單;把認為容易的事情一件一件地落實好,就是不容易。這就需要責任感,有責任感的人受人尊重、令人欣賞、讓人放心。
二是要帶著激情。激情是吹動船帆的風,沒有風,船就不能行駛;激情是工作的動力,沒有動力,工作就難以有起色。如同靈感可以催生不朽的藝術,激情能夠創造不凡的業績。如果缺乏激情,疲沓懶散,很可能一事無成。因此,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雖然感到很辛苦,但是有辛苦就會有收獲。特別是一個人能夠在自己有限的人生中,有好的環境和條件,做一點具體的事情,同時自己也相應地得到提高,也許這不是辛苦而是幸運了。再說,如果大家都能同心同德、盡心盡力,把工作開展得有板有眼、有聲有色,讓人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從這一個角度看,也許又不僅僅是幸運,而是一種幸福了。
三是要帶著感恩。每個人保持正確的心態至關重要。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心態決定一切。它能夠左右一個人的思想、影響一個人的行為,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心態端正就會寧靜而安詳,感到生活溫暖;就會迸發出干勁和活力,感到工作愉悅。如果心態不好,就會在順利時自以為是、傲氣十足、得意忘形,在逆境時怨天尤人、牢騷滿腹、煩躁不安;就會既笑別人不如己,又怕別人比己好,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甚至會為了牟取一己之利而不擇手段,這樣勢必害事業、害組織,最終也會害了自己。因此,要不斷學會以感激的心態對待工作、對待他人、對待組織。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會對你笑。只要你用感恩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就能給你關心和幫助、給你支持和鼓勵、給你提醒和教導,讓你感受到真誠、感受到友誼、感受到溫暖,使你感動、使你感激、使你增添精神支撐。
G. 結合所在社區生活變化的實際,聯系自己工作、生活學習的實際,寫一篇心得體會 (要原創)
哦,從網路上搜集大量的資料可以做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