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有效的展開對農村基層人員的培訓
有目的有步驟有內容有考核的培訓,讓農村基層人員自願有效有收獲。
Ⅱ 農村黨員教育和培訓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農村黨支部加強黨員教育工作,必須採取有效的方式。這是保證黨員教育工作質量的和效果的重要環節。因此,農村黨支部成員特別是黨支部書記,要深入了解黨員群眾的思想和工作實際,熟悉掌握和靈活運用黨員教育的傳統方式方法,也要在黨員教育工作的實踐中不斷發現新問題,探求新情況,開辟新途徑,總結新經驗,並及時地把成功有效的經驗性教育方法加以制度化,以切實加強黨員教育,提高黨員教育的效果。
第一,遵循黨員教育工作規律,堅持黨員教育工作程序。任何一項工作都有其內在的規律,有與其特點相適應的工作程序,黨員教育工作也不例外。遵循規律,執行程序,是保證黨員教育工作增強效果的重要方法。黨員教育工作的基本規律,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因此,黨員教育工作要結合黨員的思想和工作實際,制定黨員教育工作計劃,制定實施計劃的保證措施,及時檢查黨員教育計劃的實施情況,適時進行黨員教育工作總結,才能使黨員教育和培訓工作扎扎實實地健康開展。
第二,廣開黨員教育途徑,提高黨員教育效果。黨員教育工作要提高效果必須找到合適的途徑和載體,一是黨員培訓或輪訓,二是座談討論,三是報告演講,四是參觀考察,五是社會實踐,六是知識競賽,七是遠程教育,等等。
第三,探索黨員教育方法,提高黨員教育水平。在黨員教育方法問題上,沒有千篇一律的一定之規,實踐中各地黨支部都有自己的新探索和新創造,但是黨員教育方法也有共性可言,回顧我們黨歷史上的黨員教育方法,包括:一是用制度來規范黨員教育的方法,其中最突出的是黨支部的「三會一課」制度。二是用目標引導黨員接受教育的方法。三是分類分層次對黨員進行教育的方法。四是堅持正面教育為主的方法。五是黨支部「一班人」特別是黨支部書記以身作則的教育方法。
第四,以黨員發揮作用的情況來檢驗黨員教育和培訓的效果。黨員教育工作的成效,要用廣大黨員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貢獻來檢驗。我們常說,「聽其言,觀其行」,而且「觀其行」比「聽其言」更重要。因此,對黨支部黨員教育工作,也要堅持實踐標准,用每一個共產黨員在改革開放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中做出的成就來檢驗。只有我們的黨員能夠站在改革開放的前列,迎著改革開放的挑戰和考驗,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在工作實踐中有所進步,有所創造,積極為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黨支部的黨員教育工作才有成效。
Ⅲ 我在上班,而且在農村,也就沒有條件上什麼培訓班。請問要怎麼做,謝謝!
自考啊~~~
不需要什麼錢
只要報名費和書本費
但是前提條件是你得自學
很難的
需要背很多
我考過一次
不過只有40幾分!!!
Ⅳ 農牧民培訓的經驗做法
XX鎮農牧民科學種植養殖培訓計劃
為了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廣大農牧民特別是農村黨員幹部、青年農民的科技素質教育,努力實現科技興鎮戰略。結合我鎮實際,特製定XX鎮2011年農牧民培訓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牧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見》,以提高農村黨員、基層幹部科技素質為核心,深入開展以先進實用技術為重點的科技素質培訓以及與時代相適應的相關知識和實用技能的培訓工作,全面提高農村黨員、基層幹部的科學文化技術和帶著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本領,提高廣大農牧民的整體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XX鎮經濟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培訓目標
2011年XX鎮農牧民培訓的目標是:培訓農村黨員、基層幹部和青年農牧民全年達到1000人次;農村黨員和基層幹部培訓達到每人2到3次科學技術培訓,掌握1到2門科學技術;幹部培訓每年不少於15天。通過培訓,真培養一批農村技術骨幹、科技致富能手,造就一支緊跟時代科技步伐,有技術、會經營、懂管理、能致富、能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農村黨員幹部和青年農牧民。
三、培訓對象
一是農村黨員、基層幹部;二是具有初中文化以上的農牧民種植戶、養殖戶、科技示範戶、農村經營管理者、青年農牧民;三是貧困戶、低保戶。
四、培訓內容
1、圍繞牧業增效、牧民增收,開展各種科學養殖和牲畜常見病害防治技術培訓。
2、結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開展以農村勞動力轉移、組織勞務輸出相關技術培訓。
3、開展經濟發展和法律基礎知識培訓。有針對性的在基層幹部中開展財務法規、實用法律知識方面的培訓。
4、廣泛開展現代科技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的教育,普及與群眾生活相關的各種環境、災害以及各種生理醫療健康知識。用科學揭露各種迷信、偽科學、邪教的實質危害,倡導健康、科學、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
五、培訓形式
1、以集中培訓和經常培訓相結合。以月為單位,做到月月有培訓,常年不斷線。
2、集中培訓和個人自覺相結合,利用遠程教育網路,開展各種實用技術培訓,廣泛開展實用技術和科技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3、課堂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下村下片深入開展各種培訓,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培訓。
六、經費安排
2011年培訓工作由鎮政府統一安排管理,受訓人員住宿由政府統一安排,計劃2011年培訓經費5萬元。
為順利完成2011年度農牧民培訓計劃,鎮政府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責任,落實培訓任務,建立培訓檔案、完善規章制度,不斷提高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增強農牧民的致富本領,促進全鎮經濟發展。
Ⅳ 農村幹部培訓一般有哪些標准
各級黨組織應當注重加強農村基層幹部教育培訓,不斷提高素質。縣級黨委每年至少對村黨組織書記培訓1次。
對農村幹部進行培訓要堅持「高要求、高效率、高起點」標准,有效提升農村幹部隊伍履職能力。
高要求、細分類,注重培訓實效。在課程設置、學員選調、後勤保障等方面進行充分准備。按照「按需培訓」的要求,秉持「做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分類分批制定不同的培訓課程,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高起點、大場面,抓實全員培訓。充分依託農村幹部培訓基地,高起點抓好農村幹部培訓工作。
高效率、大格局,提升履職能力。圍繞如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以提高農村支部書記政策理論水平、綜合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開拓視野為重點,採取集中授課、實地參觀、討論交流等多種教學方式開展培訓工作,進一步豐富培訓形式,提高培訓效率。通過培訓,使農村支部書記進一步更新觀念,啟迪思維,開闊視野,達到了學有所得、學有所悟、學以致用的目的。
Ⅵ 農村黨員教育和培訓工作的重要性是什麼
第一,加強對黨員教育和培訓是實現黨的領導的根本保證。黨要發揮政治領導的職能作用,就要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與否,決定黨所領導的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成敗。黨能否確立和堅持一條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於能否實行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尋找出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發展道路。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認真考察、研究和把握本國的國情,具體地解決各國革命所面臨的問題,制定出符合本國實際的政治路線。同時,實現黨的政治領導,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要通過黨的幹部、黨的各級組織對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引導和帶領,通過廣大共產黨員在實踐中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同穩定的關系,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黨員教育和培訓的作用,就在於讓黨員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提高道德品質和思想覺悟,為實現黨的領導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第二,加強對黨員教育和培訓是提高黨員素質的必經途徑。黨員素質的提高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是要通過長期的堅持不懈的教育和培訓才能實現的。黨員的素質主要包括:政治素質,即要有堅定的無產階級政治立場和高度的政治覺悟;思想素質,即要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水平;業務素質,即要有較強的與自己本職工作相聯系的業務能力;作風素質,即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和嚴格的組織紀律性。然而黨員素質不是天生的,黨員素質的提高不會自然而然,而是要通過對廣大黨員的教育和培訓才能實現。特別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和國家面臨著歷史性的重大轉折,給黨員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黨員教育和培訓的任務更為艱巨。
第三,黨員教育和培訓是實現黨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實現這一目標,是一項光榮而偉大的事業,必須通過全黨的積極努力,每個黨員都責無旁貸。然而黨員對自己所擔負的歷史責任的認識,對完成歷史責任所應採取的態度和行為的認識,需要靠黨支部對黨員進行經常性的教育和引導,才能使黨員提高覺悟,自覺行動。因此,各級黨組織都要教育黨員充分認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意義,以激發其建設小康社會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都要努力培訓黨員的專業技能和工作本領,提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能力。
黨員教育和培訓的以上作用,同樣適用於農村黨支部。因此,農村黨支部必須充分提高黨員教育和培訓的意義的認識,特別是要密切聯系農村工作特點和農民黨員的實際,做好黨員教育和培訓工作,為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提高農民黨員素質,實現黨對農村各項工作的正確領導,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進程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