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對紀檢監察派出機構如何開展工作的思考
應城市紀委監察局派出第一紀工委書記、監察分局局長王敏 紀檢監察機關對派出機構進行統一管理,實行監督主體與監督責任的分離,是黨中央為改革和完善紀檢監察體製做出的重大決策,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內監督的一項重大舉措,是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行紀檢監察派出機構統一管理,不僅僅是領導體制的改變,更不是簡單的人員收編。派出紀工委監察分局如何適應新體制、新機制、新形式,有效地開展工作,還有一個逐步探索和不斷完善的過程。首先,要理清工作的基本思路。有思路,才有方向和目標。紀工委監察分局如何針對所轄和聯系單位特點,對照職責要求,對工作進行准確定位,必將促進工作順利有效開展。根據紀工委監察分局工作運行規則,紀工委監察分局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所轄部門的領導班子及其成員、中層幹部、黨員職工,目的是通過巡視督察、監督檢查、督促指導、案件調查,促進黨員幹部加強學習,勤奮工作,勇於創新,並在工作中遵守紀律、提高效率、廉潔公道。圍繞這個目的,紀工委監察分局的基本工作思路應該是「參與重大活動,監督敏感事項,警示關鍵時期,調查違紀違規行為,協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並要圍繞落實這一思路來尋找工作的切入點。其次,要細化工作的形式內容。紀工委監察分局的核心職責是監督監察,有效履行這一職責的關鍵是保障知情權的落實。因此,紀工委監察分局的工作形式和內容必須圍繞這一關鍵來構思、具體化。一是建立日常工作報告制。主要內容是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貫徹落實上級重要指示精神、重大改革方案、重要政策出台情況,全局性工作和年度重要工作安排、年度財務收支預算等。涉及重大事項及突發性事件隨時報告。報告要體現主動性、時效性、真實性、完整性。二是建立列席會議制。凡涉及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等議題的黨委(黨組)會議和行政辦公會議,以及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等會議,要提前向紀工委、監察分局預告,紀工委、監察分局派人列席。三是實施巡視督察制。根據紀工委、監察分局工作計劃,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情況,制定巡視工作方案,並按巡視工作方案開展巡視工作,檢查、測評、考核所轄和聯系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四是實施專項檢查制。針對日常工作報告和巡視督查工作中發現的線索,經核查,確實存在問題且較為嚴重的,以及市紀委監察局部署的不同時期重點領域的專項治理問題或某一時期出現的群眾反映強烈、較為集中的問題,開展專項清理檢查。五是實施問責追責制。針對黨員幹部工作中出現的失職失責、瀆職犯罪等違紀違法行為,依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第三,要明確工作的主要任務。紀工委監察分局是紀委監察局機構的拓展,其綜合性不應是量變了的「小紀委監察局」,其業務工作應是一種質的延伸。因此,在工作任務的承擔上應該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歸納起來,主要工作任務有五項:一是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主要抓三項工作的落實,即督促部門領導落實抓黨風廉政建設的領導責任,認真履行「一崗雙責」;督促部門內設紀檢監察機構和工作人員依照職責做好工作;協助黨組(黨委)抓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分解、責任考核、責任追究,確保責任制落實到位。二是強化對領導幹部的教育和監督。主要抓三個活動的開展,即以黨性黨風教育為重點,督促部門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動;督促部門廣泛開展示範教育、警示教育、崗位廉政教育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經常性開展黨員領導幹部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情況的檢查活動。三是強化對「三重一大」事項的監督。督促各單位根據各自職能和任務,制定「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實施辦法,包括集體決策的內容、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和違反規定的責任追究。紀工委監察分局對「三重一大」事項實行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督檢查和備案管理。四是強化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督促整改。主要是圍繞民主決策、選人用人、政府采購、工程招標、「三公一金」、黨務、政務、財務「三公開」等方面的工作程序、環節、標准、要求,開展制度執行情況督查整改活動。五是堅決查辦各類違紀違規案件。探索建立違紀違規案件揭露、發現機制,及時有效地查處違紀違規的人和事。第四,要處理好三個關系。紀檢監察工作是事關全局的一項工作。紀工委監察分局在履行職能中要始終注意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處理好紀檢監察與政治穩定、發展大局的關系。促進經濟發展,營造風清氣順,穩定和諧環境,是紀檢監察工作的根本點和落腳點。抓紀檢監察工作就是抓政治穩定,抓經濟發展,這一思想認識要到位;紀工委監察分局的工作,必須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進行謀劃和組織,這一具體思路要明確;紀檢監察工作的開展,是必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這一最終效果要體現。二是處理好監督與參與、協助的關系。紀工委監察分局對所轄單位履行監督監察職責,必須突出協作共利的工作機制和目的,因此,要在尊重理解中監督,在溝通協調中監督,在參與服務中監督。既不能無原則地讓感情同化,也不能一方獨大地讓矛盾激化。要做到盡職不失職,參與不幹預,建議不插手;同時,要明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責任主體是部門領導班子集體,「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紀工委監察分局則履行檢查指導、組織協調職責。三是處理好教育與懲治、制度建設的關系。就教育對廉政的影響而言,一種是懲治性教育,一種是制度性教育,而前置性教育應該是制度性教育。紀工委監察分局則要充當促進這兩項教育相互融合的角色。一方面,要通過從嚴查處違紀違規案件,懲治不廉行為,使黨員幹部畏懼不廉,另一方面,要通過建立健全制度和監督檢查機制,使黨員幹部不能不廉,同時,還要通過經常性教育,強化黨性、黨風、黨紀認識,使黨員幹部不想不廉。
② 如何發揮基層紀委案件管理工作作用的思考
案件管理工作是反腐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查辦案件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後進行全過程管理。是查辦案件工作的參謀和助手,是搞好反腐敗工作的一項基礎性、機制性和運籌性工作。切實做好案管工作,充分發揮數據統計、分析調研、組織協調、督查督辦職能,對深入開展反腐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基層紀委案件管理工作的現狀 1、對案件管理工作重視不夠。大部分基層紀委對案件管理工作的認識不到位,認為案件管理工作就是「對案件處分文件的收集、歸檔、統計、上報、查閱」等簡單性工作,因此,對案件管理工作重視不夠,管理不嚴格,資金保障不足,工作人員配備不到位,素質不高,上級要求的工作,下級敷衍了事,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作用發揮不大。 2、案件管理工作體系不健全。據調查,當前基層紀委還沒有建立一套很好的案件管理工作制度,沒有配設專門的案件管理機構。無專門從事案件管理工作的專業人員,兼任案件管理工作的人員工作雜、事務多,對工作不夠深入。案件備案制度、填報制度、考核制度、保密制度、培訓制度、獎懲制度等,沒有嚴格按制度落實。案件管理工作督查、調研,在工作中方法單一,沒有步入規范化、程序化的軌道上來。 3、對案管人員培訓力度不夠,業務不熟悉。基層紀委負責案件管理工作的人員更換頻繁,多數從事案件管理工作的人員從事紀檢監察工作時間不長,對案件管理工作不熟悉,在報送案管材料時常出現錯填、漏報、錯報等問題。 4、案件管理工作創新意識較差。從事案件管理工作的人員對案件管理工作積極性不高,不善於去觀察、思考、調研,沒有真正從案件管理工作的渠道來發現苗頭、隱患性、傾向性腐敗問題,提出創新的措施加以預防和治理。 5、案件管理治本作用發揮不夠。多數基層紀委對案件管理工作方法單一,只是按照上級紀委的要求報送每月的報表,沒有對典型性案件進行分析解剖和提出解決措施。二、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案件管工作能夠為各級領導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決策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隨著反腐敗斗爭工作的不斷深入,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力度不斷加大,各級各部門對案件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視。一是要配設專門的案件管理機構,明確分管領導及辦公人員,把政治素質高、文化功底厚、寫作水平好、分析能力強的紀檢監察幹部充實到案件管理機構中來,以保證案件管理工作高效運轉;二是要保障案管工作經費辦及辦公設施,為案管室配備微機、激光列印機、傳真機、文件專櫃等設施使案件管理工作運轉正常。三是要加強對案件管理工作督查、調研,在工作中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使其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2、健全工作體系,保障工作順利開展。案件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化工作,必須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案件管理工作體系。如案件備案制度、填報制度、考核制度、保密制度、培訓制度、獎懲制度等,並嚴格按制度落實。明確工作職責,明確案件管理工作室在履行各項職能方面的任務。不斷加強制度建設,使各項工作步入規范化、程序化的軌道上來。3、加強業務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對基層紀檢監察系統案件管理人員的培訓。包括全縣、鄉鎮負責案件管理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使從事案件管理人員提高認識和業務水平。4、增強創新意識,注重作用發揮。拒腐防變是紀檢監察機關的一項基本職責。通過案件管理渠道來發現苗頭和隱患,並提出相關治理措施的建議或意見,是案件管理人員的基本職責,為此,對案件管理人員要求具有創新意識,既要擅於觀察和分析外界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特別是阻礙經濟發展的苗頭性問題必須採取措施及時遏制,從源頭上剎住腐敗之風,又要善於查找現行制度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問題,與進俱進,加以修正和完善,善於針對一些久治難愈和新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腐敗問題,通過創新加以預防和治理,才能使案件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務於紀檢監察工作,並發揮其積極作用。5、抓治本發揮,提高工作實效。一是要加強個案分析,督促發案單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形成建議報告;二是對一些典型性問題進行專題分析,挖掘深層次的共性問題,為領導提出從源頭治理和防範腐敗行為的措施和建議;三是強化警示教育,促進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擴大辦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