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工作 > 幼兒語言藝術培訓教案

幼兒語言藝術培訓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7 03:16:27

⑴ 如何給幼兒上舞蹈課

如果已經上開了舞蹈課的話,本人的經驗是這樣上的. 1.開始練基本功 2.讓她們放鬆一下接著復習學過的動作. 3.教新的動作首先從腳步開始然後到手位,反復連幾次再合起來練. 4.老師跟音樂示範一次讓她們聽音樂. 5.老師和她們跳一次,跟音樂來跳等. 6.最後請她們自己跟音樂來跳.中間休息的時間老師自己...撐握.

⑵ 幼兒園五大領域,藝術可以講什麼課

幼兒園教育內容一般劃分為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 藝術分為美術和音樂。 美術又細分為:繪畫和手工。 手工包含:折紙、剪紙、粘貼、拼貼、綜合。 幼兒繪畫包含:簡筆畫、填色、水粉畫、印章畫。 音樂分為:歌唱、打擊樂、音樂欣賞和律動。

⑶ 幼兒3-6歲聽讀游戲識字《打電話》教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邊聽錄音邊瀏覽課文,了解相聲的藝術特點和語言特色。 2.指導學生通讀課文,體會故事中的人說話啰唆的特點,明白簡潔明快地說話的重要性。 3.指導學生了解相聲是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語言表演藝術,培養其對相聲藝術的興趣。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笑聲中得到啟迪,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說得簡練得體。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相聲的表現形式,感受幽默風趣的語言帶給我們身心的愉悅;練習說這則相聲,增強對相聲藝術的理解。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相聲嗎?相聲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春節聯歡晚會、大型文藝晚會上是必不可少的節目。我國也涌現出了一批傑出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你們都知道哪些呢?(學生七嘴八舌地發言。)今天,我們就要來欣賞一則由馬季、郭啟儒合說的相聲《打電話》。 二、學習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讀通順、流利。 2.再次默讀課文,思考:這則相聲講了一件什麼事?(講了一個人打電話約朋友看戲,卻很啰唆,最後甚至還耽誤了看戲的時間。) 3.請同學們和同桌的小夥伴一起合作讀讀這則相聲,看看兩個人的分工有什麼不同。 說說你們各自讀不同的角色的體會。(甲主要是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說的話也特別多,也比較好笑,他的語言推動故事的發展;乙是在一旁針對甲的每一句話發表感慨或作補充的,他的話比較短小,就像一個尾巴似的,但他的話使甲的語言更富感染性。兩個演員的對話互相配合,才能呈現相聲的藝術性。) 三、拓展練習 1.剛才同學們是「讀」相聲,那麼,怎樣才是「說」相聲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則相聲的原創者——相聲大師馬季、郭啟儒的精彩表演。(多媒體播放相聲《打電話》。) 2.看了相聲演員的表演你有什麼體會?(說相聲的時候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動作,可以誇張一點,配合語言表現出它的感染力;兩個人的配合更要默契。) 3.找自己要好的小夥伴合作說說這則相聲。 4.集體交流,評選「最佳搭檔」。 四、總結 今天,我們了解了相聲這種語言表演藝術,從同學們的笑聲中我們體會到幽默風趣的語言能帶給我們身心的愉悅。當然,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化是相當豐富的,同學們可以在學習中積累語言,在學習中運用語言,感受祖國語言的魅力。 五、板書設計

⑷ 小班以成長為主題 五大領域教案一月

標一、健康領域:
(一)、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1、通過適宜有效的活動,使幼兒情緒穩定,逐步適應幼兒園生活,願意來幼兒園。
2、以和藹可親的態度接納幼兒,使幼兒感到溫暖、安全,逐步建立起與教師的依戀關系。
3、關注幼兒的情緒變化,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二)、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1、與家庭密切配合,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引導幼兒掌握
基本的用餐方法,使用小勺獨立進餐,喜歡吃健康的食物,養成經常喝水的習慣。2、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導幼兒學習如廁,養成定時大便,不憋尿的習慣。
3、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逐步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4、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洗手、洗臉方法,
做到飯前便後洗手、飯後擦嘴與漱口,在教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學習早晚刷牙,使用自己的毛巾、水杯和清潔的手絹或紙巾。
(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1、隨時關注幼兒的情緒狀態,鼓勵、教育幼兒知道身體不舒服時告訴成人,配合醫務人員進行預防接種。2、隨時關注並教育幼兒不用臟手揉擦眼睛,不將異物放進嘴、鼻、耳里。
3、教育幼兒知道外出時不離開成人。不接愛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
4、教育幼兒不做危險的事情,知道不攀爬陽台,不玩火,不動電源、開水壺、煤氣灶等。
5、引導幼兒有秩序地上下樓梯以及玩大型運動器械。(四)、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1、充分利用多種自然物、運動游戲材料開民多樣化的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感受運動游戲的愉快。、2、引導幼兒做模仿操、培養幼兒做操的興趣。
3、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在走、跑、跳、投、鑽、爬、
攀登的游戲中,能平穩地控制自己的身體。4、鼓勵幼兒玩球、包、小車等多種中、小型運動器材。
二、語言領域:
(一)、樂意與人交談,講話時自然、禮貌。
在生活中鼓勵幼兒願意用語言與別人交往,喜歡應答。(二)、有良好的傾聽習慣和相應的語言理解能力。1、引導幼兒能夠注意傾聽他人講話。
2、幫助幼兒聽懂日常用語,並能做出相應反應。(三)、敢於當眾講話,能清楚地進行自我表達。
引導幼兒用語言和非語言方式(如動作、表情等)表達自己的需要。(四)、喜歡聽故事、看圖書,理解其中的內容,並有初步的前閱讀和前書寫能力。
1、用適當的方式吸引幼兒喜歡聽故事、兒歌,理解其大意。引導願意跟讀兒歌,復述故事的一部分或短小的故事。2、吸引幼兒喜歡和成人一起看圖書,並願意自己看熟悉的、感興趣的圖畫書。
3、引導幼兒一頁一頁地翻看圖畫書;鼓勵幼兒發現、指認、講述畫面中感興趣的人或物。
4、萌發幼兒愛護圖書的意識,初步學習收放圖書。5、在日常生活和多種活動(繪畫、塗色等)中,鼓勵幼兒學習正確的握筆方法。
(五)、學習和運用普通話。引導幼兒逐步學說普通話。三、社會領域:
(一)、能主動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1、創造機會,使幼兒使用自己的姓名,知道自己的性別、年齡。
2、鼓勵幼兒自己選擇活動,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如穿脫衣
服、收放玩具等,從而感愛獨立做事的快樂和滿足,對自己有信心。(二)、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1、在日常生活中採用示範的方法,使幼兒學會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與成人打招呼。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知道同伴的名字,並創造條件,使其初步學習與同伴分享玩具和圖書。
(三)、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1、利用生活環節(如漱洗、如廁等)引導幼兒學習輪流,
體驗規則的作用,初步養成遵守規則的意識。2、教育幼兒不侵犯別人,用適宜的行為與同伴交往(如不
打人、不咬人、不抓人等),能判斷一些簡單行為的對與錯
(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1、在幼兒遇到挫折、困難時,鼓勵其不要害怕,會尋求幫助。
2、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使幼兒能堅持做完一件事,獲得成功。
(五)、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1、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幼兒喜歡來幼兒園、喜歡老師和同伴,並逐步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2、讓幼兒記住父母姓名,了解他們喜歡做的事,感受他們對自己的愛,知道不打擾父母的工作和休息。
3、引導幼兒認識經常接觸的成人,感知他們對自己的關愛,初步懂得尊重自己服務的人。(六)、初步了解社會常識。
1、利用實地參觀等方法,引導幼兒認識幼兒園和家庭周圍的環境。
2、結合生活經驗,幫助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工具,如汽車、火車、飛機等。
3、開展豐富有趣的節日活動,使幼兒樂於參加。四、科學領域:
(一)、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1、抓住各種適宜的機會鼓勵和滿足幼兒喜歡探索的需要。2、為幼兒簡單的、自發的探究活動(如:敲打物體、將玩
具、樹葉等往器皿里放看如何盛滿;用棋子反復滾著玩等)創造與提供寬松的環境。3、關注幼兒所關注的事物和現象,保護幼兒的興趣和好奇
心(如幼兒關注流水、地上掉落的花籽、花瓣、地上的小洞等)4、引導和鼓勵幼兒積極運用多種感官知周圍事物,使幼兒
對常見事物、現象及其變化,產生興趣與探究的慾望。5、在日常生活與游戲活動中引發幼兒對事物簡單的數、量、「一樣多」、「少」、「許多」「1個」等
(五)、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喜歡、愛護動植物,願意參加飼養小動物、給予植物澆水等活動。
2、利用各種機會,讓幼兒感知四季最明顯的特徵以及下雨、
下雪等自然現象,體會天冷了多穿衣服、熱了少穿衣服等人與自然的關系。3、引導幼兒關注自己身邊環境,從把廢棄物放進指定地點、便後沖水等生活小事入手,對幼兒進行環保意識和行為的培養。五、藝術領域:
(一)、能夠感受並喜愛生活、環境和藝術中的美。
1、支持、鼓勵幼兒對生活中各種聲音感興趣,嘗試探索身
體、自然界、樂器等發出的聲響,初步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的強弱、高低和快慢,並從中獲得美的感受。2、提供優美動聽和形象鮮明的歌曲、器樂曲與舞蹈等音樂
作品,引導幼兒從中獲得美的感受。初步理解其內容和情感,嘗試以自由律動參與欣賞,或用語言、表情、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3、支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常見的、形象突出、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
4、提供條件,引導幼兒從具有鮮明色彩和簡單造型的生活
用品、美術作品及環境景物中獲得美的感受工用語言、表情、動作表達對美好事物的親近和喜愛。
5、為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大自然、建築、攝影傷口等提供機會。
6、支持鼓勵幼兒欣賞歌謠、故事、木偶劇、動畫片、皮影戲、兒童劇、小歌劇等形式的藝術作品。
(二)、積極參加藝術活動,在活動中獲得愉快、豐富的情緒體驗。1、創設輕松、和諧的氛圍,提供優美的音樂、有趣的游戲,
支持、鼓勵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願望,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到愉快。2、支持鼓勵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模仿事物形象和動態的興趣。
3、創設自由、積極的氛圍,提供易於掌握、色彩鮮艷的美
術工具和材料,支持、鼓勵幼兒參加美術活動的願望,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到快樂和滿足。(三)、能夠大膽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富有個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1、創設輕松的氛圍,鼓勵幼兒通過學唱六度范圍內(c1-a1)
五聲音調的歌曲,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2、在生活、游戲中支持、引導幼兒通過隨音樂做簡單律動
進行自我表現,並初步體驗與他人溝通、交往的快樂。3、支持、鼓勵幼兒通過自由探索與嘗試認識幾種易於敲擊
的打擊樂器,學習敲擊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4、鼓勵、引導幼兒對自己熟悉、喜愛的歌曲和樂曲進行即
興表演,自由創編歌詞和動作,初步學支使用表演道具,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5、通過畫線、玩色、撕紙、玩泥等游戲活動,盡可能多地
讓幼兒接觸各種易於使用的工具材料,喜歡操作這些工具和材料,逐步掌握它們的用法,進行自我表現。6、通過命名、講述等方法,引導幼兒進行有意識的表現,運用簡單的圖形和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表現熟悉的事物。7、鼓勵幼兒運用熟悉和喜歡的圖形、材料進行多種簡單裝飾。
8、支持、鼓勵幼兒參與戲劇性表演活動的初步願望,引導
幼兒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觀察,並嘗試加入自己的想像與創造。(四)、具有藝術活動的良好習慣。
1、培養幼兒初步做到用自然的聲音演唱,不喊唱。2、引導幼兒初步養成正確使用樂器的習慣。
3、引導幼兒學習握筆方法,初步養成有序擺放和安全使用工具、材料的良好習慣。
擴展閱讀:幼兒園五大領域發展目標(小班)
幼兒園各年齡班五大領域發展目標
(小班幼兒發展目標)
一、健康領域:
(一)、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1、通過適宜有效的活動,使幼兒情緒穩定,逐步適應幼兒
園生活,願意來幼兒園。
2、以和藹可親的態度接納幼兒,使幼兒感到溫暖、安全,
逐步建立起與教師的依戀關系。
3、關注幼兒的情緒變化,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
(二)、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與家庭密切配合,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引導幼兒掌握
基本的用餐方法,使用小勺獨立進餐,喜歡吃健康的食物,養成經常喝水的習慣。
2、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導幼兒學習如廁,養成定時大便,
不憋尿的習慣。
3、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逐步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睡眠習
慣。
4、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洗手、洗臉方法,
做到飯前便後洗手、飯後擦嘴與漱口,在教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學習早晚刷牙,使用自己的毛巾、水杯和清潔的手絹或紙巾。(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1、隨時關注幼兒的情緒狀態,鼓勵、教育幼兒知道身體不
舒服時告訴成人,配合醫務人員進行預防接種。2、隨時關注並教育幼兒不用臟手揉擦眼睛,不將異物放進
嘴、鼻、耳里。
3、教育幼兒知道外出時不離開成人。不接愛陌生人給的東
西,不跟陌生人走。
4、教育幼兒不做危險的事情,知道不攀爬陽台,不玩火,
不動電源、開水壺、煤氣灶等。
5、引導幼兒有秩序地上下樓梯以及玩大型運動器械。
(四)、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1、充分利用多種自然物、運動游戲材料開民多樣化的體育
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感受運動游戲的愉快。、
2、引導幼兒做模仿操、培養幼兒做操的興趣。
3、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在走、跑、跳、投、鑽、爬、
攀登的游戲中,能平穩地控制自己的身體。4、鼓勵幼兒玩球、包、小車等多種中、小型運動器材。
二、語言領域:
(一)、樂意與人交談,講話時自然、禮貌。
在生活中鼓勵幼兒願意用語言與別人交往,喜歡應答。
(二)、有良好的傾聽習慣和相應的語言理解能力。1、引導幼兒能夠注意傾聽他人講話。
2、幫助幼兒聽懂日常用語,並能做出相應反應。
(三)、敢於當眾講話,能清楚地進行自我表達。
引導幼兒用語言和非語言方式(如動作、表情等)表達自己的需要。
(四)、喜歡聽故事、看圖書,理解其中的內容,並有初步的前閱讀
和前書寫能力。
1、用適當的方式吸引幼兒喜歡聽故事、兒歌,理解其大意。
引導願意跟讀兒歌,復述故事的一部分或短小的故事。2、吸引幼兒喜歡和成人一起看圖書,並願意自己看熟悉的、
感興趣的圖畫書。
3、引導幼兒一頁一頁地翻看圖畫書;鼓勵幼兒發現、指認、
講述畫面中感興趣的人或物。
4、萌發幼兒愛護圖書的意識,初步學習收放圖書。5、在日常生活和多種活動(繪畫、塗色等)中,鼓勵幼兒
學習正確的握筆方法。
(五)、學習和運用普通話。
引導幼兒逐步學說普通話。
三、社會領域:
(一)、能主動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1、創造機會,使幼兒使用自己的姓名,知道自己的性別、
年齡。2、鼓勵幼兒自己選擇活動,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如穿脫衣
服、收放玩具等,從而感愛獨立做事的快樂和滿足,對自己有信心。
(二)、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1、在日常生活中採用示範的方法,使幼兒學會使用簡單的
禮貌用語與成人打招呼。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知道同伴的名字,並創造條件,
使其初步學習與同伴分享玩具和圖書。
(三)、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1、利用生活環節(如漱洗、如廁等)引導幼兒學習輪流,
體驗規則的作用,初步養成遵守規則的意識。2、教育幼兒不侵犯別人,用適宜的行為與同伴交往(如不
打人、不咬人、不抓人等),能判斷一些簡單行為的對與錯
(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1、在幼兒遇到挫折、困難時,鼓勵其不要害怕,會尋求幫
助。
2、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使幼兒能堅持做完一件事,獲
得成功。
(五)、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1、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幼兒喜歡來幼兒園、喜歡老師
和同伴,並逐步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2、讓幼兒記住父母姓名,了解他們喜歡做的事,感受他們
對自己的愛,知道不打擾父母的工作和休息。
3、引導幼兒認識經常接觸的成人,感知他們對自己的關愛,
初步懂得尊重自己服務的人。
(六)、初步了解社會常識。
1、利用實地參觀等方法,引導幼兒認識幼兒園和家庭周圍
的環境。
2、結合生活經驗,幫助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工具,如
汽車、火車、飛機等。
3、開展豐富有趣的節日活動,使幼兒樂於參加。
四、科學領域:
(一)、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1、抓住各種適宜的機會鼓勵和滿足幼兒喜歡探索的需要。2、為幼兒簡單的、自發的探究活動(如:敲打物體、將玩
具、樹葉等往器皿里放看如何盛滿;用棋子反復滾著玩等)創造與提供寬松的環境。
3、關注幼兒所關注的事物和現象,保護幼兒的興趣和好奇
心(如幼兒關注流水、地上掉落的花籽、花瓣、地上的小洞等)
4、引導和鼓勵幼兒積極運用多種感官知周圍事物,使幼兒
對常見事物、現象及其變化,產生興趣與探究的慾望。5、在日常生活與游戲活動中引發幼兒對事物簡單的數、量、形、空等特徵感興趣和有好奇心。
(二)、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1、提供豐富的材料與環境,使幼兒通過感知,擺弄所能接
觸到的事物,體驗事物最明顯的特徵(外形、顏色、功能)
2、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和探究物體的特徵(如,大小、顏色、
形狀、軟硬、粗糙、光滑、滾、轉、停等)及人們對物體的作用方式(如推、拉等)。
3、引導幼兒初步知道常見生活用品的用途及與人的關系。4、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沙、水的特性,體驗事物特徵,如多
少等簡單的量的特徵。
(三)、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1、當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動植物生長、天氣變化、物理
現象等)、特徵以各種表情、身體、動作及聲音表現出好奇和興趣時,給予保護和支持。
2、有充分的機會使每個幼兒可以用多種形式(語言、動作、
藝術形式等)自由表達自己的感知以及操作活動中的感受和發現。
(四)、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長體驗到數學的重要
和有趣
1、提供豐富的材料與環境,使幼兒感知、操作所能接觸到
的事物。2、支持鼓勵幼兒發現環境中圖形的相似之處,進行初步而
簡單的求同和分類活動。
3、提供豐富的材料與環境,使幼兒通過感知、操作比較2-3
個物體間常見量(如,大小、長短、厚薄等)的差異。4、提供成雙成對的物體,幫助幼兒通過操作擺弄體驗物體
的對應關系。
5、在日常生活與游戲活動中,利用環境和提供豐富的材料,
引導幼兒用對應的方法體會物體數量的多與少(4個物體以內)
6、提供豐富的材料與環境,使幼兒通過感知、操作進行比
較、排序等數學認知活動。
7、利用各種機會,支持鼓勵幼兒點數5個以內的物體,初
步感知理解5個以內物體的量。
8、在各種活動中引導幼兒感知體驗「1」和「許多」及它們
的關系。
9、通過與物體的相互作用,引導幼兒感知圓形、正方形、
三角形。
10、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讓幼兒感知、認識白天、黑夜、
早晨、晚上。
11、在生活和游戲中引民幼兒正確辨別上、下等方位。運用
表示空間的語言(在上面)。
12、引導幼兒使用簡單的數學詞彙和語言;如有關多少的詞「一樣多」、「少」、「許多」「1個」等
(五)、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
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喜歡、愛護動植物,願意
參加飼養小動物、給予植物澆水等活動。
2、利用各種機會,讓幼兒感知四季最明顯的特徵以及下雨、
下雪等自然現象,體會天冷了多穿衣服、熱了少穿衣服等人與自然的關系。
3、引導幼兒關注自己身邊環境,從把廢棄物放進指定地點、
便後沖水等生活小事入手,對幼兒進行環保意識和行為的培養。
五、藝術領域:
(一)、能夠感受並喜愛生活、環境和藝術中的美。
1、支持、鼓勵幼兒對生活中各種聲音感興趣,嘗試探索身
體、自然界、樂器等發出的聲響,初步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的強弱、高低和快慢,並從中獲得美的感受。2、提供優美動聽和形象鮮明的歌曲、器樂曲與舞蹈等音樂
作品,引導幼兒從中獲得美的感受。初步理解其內容和情感,嘗試以自由律動參與欣賞,或用語言、表情、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3、支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常見的、形象突出、色彩
鮮明的事物感興趣。4、提供條件,引導幼兒從具有鮮明色彩和簡單造型的生活
用品、美術作品及環境景物中獲得美的感受工用語言、表情、動作表達對美好事物的親近和喜愛。
5、為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大自然、
建築、攝影傷口等提供機會。
6、支持鼓勵幼兒欣賞歌謠、故事、木偶劇、動畫片、皮影
戲、兒童劇、小歌劇等形式的藝術作品。
(二)、積極參加藝術活動,在活動中獲得愉快、豐富的情緒體驗。
1、創設輕松、和諧的氛圍,提供優美的音樂、有趣的游戲,
支持、鼓勵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願望,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到愉快。
2、支持鼓勵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模仿事物形象和動態的興
趣。
3、創設自由、積極的氛圍,提供易於掌握、色彩鮮艷的美
術工具和材料,支持、鼓勵幼兒參加美術活動的願望,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到快樂和滿足。
(三)、能夠大膽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富有個
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1、創設輕松的氛圍,鼓勵幼兒通過學唱六度范圍內(c1-a1)
五聲音調的歌曲,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2、在生活、游戲中支持、引導幼兒通過隨音樂做簡單律動
進行自我表現,並初步體驗與他人溝通、交往的快樂。3、支持、鼓勵幼兒通過自由探索與嘗試認識幾種易於敲擊
的打擊樂器,學習敲擊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4、鼓勵、引導幼兒對自己熟悉、喜愛的歌曲和樂曲進行即
興表演,自由創編歌詞和動作,初步學支使用表演道具,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5、通過畫線、玩色、撕紙、玩泥等游戲活動,盡可能多地
讓幼兒接觸各種易於使用的工具材料,喜歡操作這些工具和材料,逐步掌握它們的用法,進行自我表現。6、通過命名、講述等方法,引導幼兒進行有意識的表現,
運用簡單的圖形和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表現熟悉的事物。
7、鼓勵幼兒運用熟悉和喜歡的圖形、材料進行多種簡單裝
飾。
8、支持、鼓勵幼兒參與戲劇性表演活動的初步願望,引導
幼兒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觀察,並嘗試加入自己的想像與創造。
(四)、具有藝術活動的良好習慣。
1、培養幼兒初步做到用自然的聲音演唱,不喊唱。2、引導幼兒初步養成正確使用樂器的習慣。3、
引導幼兒學習握筆方法,初步養成有序擺放和安全使用工具、材料的良好習慣。
(大班幼兒發展目標)
一、健康領域:
(一)、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1、為幼兒提供寬松、支持的精神環境,使幼兒在多種活動中
情緒安定、愉快。
2、關注幼兒的情緒,鼓勵幼兒主動調節消極的情緒。
(二)、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立能力。
1、培養幼兒健康的飲食習慣,引導幼兒了解基本的營養知識,
進餐時舉止文明。
2、引導幼兒保持服裝整潔,逐步學會根據氣溫的變化一及自
己的冷熱感覺主動增減衣服。
(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身體主要部位的功能及保護方法。2、結合體育活動,引導幼兒引導幼兒了解基本的運動衛生知,
識,知道劇烈運動後不能立即停止、不馬上飲水等。
3、培養幼兒的飲食安全意識,不吃腐爛、變質、過期的食品。4、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會安全地使用易於操作的勞動公
具和用具。
5、與家庭密切配合,利用生活中的事件豐富幼兒的安全意識,教育幼兒不攀爬窗戶,在可能遇到危險或發生意時外,掌握簡單的自護和求救的方法。
6、與家庭密切配合,教育幼兒遵守交通規則,行路時要走人行橫道或靠路邊行走,乘車時不把頭、臂伸出窗外。
(四)、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1、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參加體育活動,養成自主、合作、勇敢、
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
2、引導幼兒理解運動與健康的關系,幫助幼兒養成積極鍛煉
身體的習慣,並逐步提高幼兒對寒冷、炎熱的適應能力。
3、通過簡單的隊行、隊行變基本體操和共同游戲,培養幼兒
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
4、在多種運動游戲中,體驗走、跑、跳、踢、滾、轉、推、
拉、投遠、投准、拋接、攀爬、跳、等不同的運動方式,能靈活協調地控制身體。
5、支持幼兒創造性地進行身體活動,根據活動場地和運動器材的特點,恰當地選擇運動方法,主動探索多種玩法。
二、語言領域;
(一)、樂意與人交談,講話時自然、禮貌。
引導幼兒會發起談話,鼓勵幼兒自然、有禮貌地與人交談、能大但地運用各種語言表達方式(各種句式、語氣等)清楚並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做法和願望。
(二)、有良好的傾聽習慣和相應的語言理解能力。
引導幼兒有意識地注意傾聽,能聽懂所接受語言(同伴的、承人的、媒體的),理解對話和兒童文學作品的主要意思。
(三)、敢於當眾講話,能清楚地進行自我表達。
1、鼓勵幼兒願意當眾表達,表達時自然、從容、自信。2、引領幼兒能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鼓勵幼兒主動發現問
題,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並做到輪流發言,理解並尊重別人的觀點。
3、幫助幼兒在充分感知經驗,發現事物的簡單規律,並用語
言表達出來。
(四)、喜歡聽故事、看圖書,理解其中的內容,並有初步的前閱讀
和前書寫能力。
1、引導幼兒專心閱讀,能想像、理解畫面內容,並能用語言講
述畫面內容和故事清節,會用多種活動(如繪畫、手工製作、表演等)表達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2、引導幼兒在閱讀過程中不打擾別人,愛護圖書,會修補圖書。3、引導幼兒會講故事,會仿編、創編詩歌和進行創造性講述,
會用多種形式繪畫、手工製作、表演)表現並保留自己的作品。
4、引導幼兒喜歡閱讀各類能理解的圖書及其他圖文信息(標簽、
海報、照片等),能利用圖書、電腦、口語交流等多種途徑,發現與學習內容或感興趣事物相關的信息,學習初步收集和使用信息。
5、引導幼兒有認識標記、符號、文字的興趣和願望,培養幼兒對圖形、符號的觀察和辨別能力;能嘗試圖示、符號、輔助材料及其他方式簡單記錄日常生活的經驗,並用相應的語言講述。
6、引導幼兒有書寫文字的興趣和願望,能用正確的筆順書寫
自己的名字,知道書寫和閱讀時的順序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7、通過多種活動(如繪畫、製作、縫紉、編織等)發展幼兒
精細動作,幫助幼兒逐漸增強手對筆的控制能力,學習正確使用鉛筆。
(五)、學習和運用普通話。
在日常生活和積極、熟練運用普通話。

⑸ 如何將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藝術領域,社會健康各領域融入到一節課中的教案

健 康 領 域

小 班

(一)生活衛生

1.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引導幼兒學會獨立進餐,逐漸喜歡吃各種食物,學會正確使用小勺,養成飯前洗手、飯後擦嘴與漱口以及經常喝水的習慣。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養成勤盥洗的習慣,並做到早晚刷牙,使用自己的毛巾和清潔的手絹。

3.引導幼兒學會上廁所,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

4.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學習按次序脫衣服和鞋襪,把它們放在固定的地方,逐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5.隨時關注並引導幼兒不用手或臟手絹揉擦眼睛,不將手或其它異物放進嘴、鼻、耳里。知道沒有成人的同意,不隨便吃東西。

6.引導幼兒知道身體不舒服時告訴成人,能配合醫務人員進行預防接種。

(二)安全

1.利用有效時機,引導幼兒知道外出時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

2.隨時關注並引導幼兒不去危險的地方,不摸危險的東西。

3.引導幼兒上下樓梯以及玩大型運動器械時有秩序,不擁擠。

(三)體能

1.通過有趣的體育游戲,引導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在活動中感到愉快。

2.引導幼兒學習模仿操及簡單的徒手操,動作基本到位。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走步動作自然,上體正直,學會一個跟著一個走,能較靈活地控制走步的方向。

4.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跑步動作自然,不與他人碰撞。

5.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跳起,輕輕落地。

6.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學慣用單手自然地向前上方做擲遠動作。

7.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學習正面鑽以及較自然、協調地爬,鼓勵幼兒學習攀登較矮的攀登設備。

8.鼓勵幼兒嘗試玩各種中、小型運動器材。

中 班

(一)生活衛生

1.引導幼兒愉快、安靜地進餐,學習使用筷子,養成不挑食、不撒飯的良好習慣,主動飲水。

2.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鞏固正確的盥洗習慣,逐步學會自理大小便。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獨立、有序地穿脫衣服和鞋襪,將脫下的衣服整理 好,放在指定的地方,並通過主動探索學會整理床鋪。

4.隨時關注並引導幼兒學會擤鼻涕的正確方法,知道保護嗓子,不大聲喊叫。

5.培養幼兒正確的坐姿、站姿及閱讀姿勢。

6.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維護環境的整潔,不亂扔廢棄物品,不隨地吐痰,不亂寫亂畫。

7.鼓勵幼兒積極配合成人接受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二)安全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記住幼兒園和父母的名字及家庭住址,知道在與成人失散時去找民警幫忙。

2.在種種活動中,引導幼兒學會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並注意不碰傷別人。

3.利用有效時機引導幼兒在遇到危險時知道躲避,會呼喊求救。

(三)體能

1.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2.在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學會做簡單的徒手操和輕器械操,動作較正確、規范。

3.引導幼兒走步時上下肢動作協調,有精神。

4.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跑步時上下肢動作協調,能較靈活地控制跑步的 速度和方向。

5.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跳躍時腳蹬地較有力,落地時較輕,能較好地控制跳躍的方向。

6.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主動學慣用單手向前上方做用力揮臂擲遠動作。

7.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側面鑽,並積極參加各種爬行、攀登活動,在活動中動作較靈敏、協調。

8.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較平穩、輕松地在較窄的平衡板上行走,並保持身體的平衡。

9.鼓勵幼兒主動探索多種運動器材的玩法。

大 班

(一)生活衛生

1.引導幼兒進餐時舉止文明,不暴飲暴食。

2.引導幼兒保持服裝整潔,逐步學會根據氣溫的變化以及自己的冷熱感覺主動增減衣服。

3.在日常生活和各種活動中,引導幼兒養成保持環境整潔的習慣,鼓勵幼兒主動參加簡單的清潔環境和服務性的勞動。

4.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身體各部位的主要功能及保護方法。

(二)安全

1.利用適當時機引導幼兒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志,知道應注意安全。

2.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會安全地使用易於操作的勞動工具和用具。

3.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初步掌握在遇到危險時簡單自救的方法。

(三)體能

1.在日常生活和各種活動中,逐步提高幼兒對寒冷、炎熱、日曬的適應能力,養成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

2.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掌握基本的隊列和隊形變換動作,能較正確、整齊地做簡單的徒手操和輕器械操。

3.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走步時步幅較均勻,能有精神、有節奏地走。

4.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跑步姿勢正確,速度適當提高。

5.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跳躍動作更加靈敏、協調。

6.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參加近距離的擲准活動,投擲命中率不斷提高。

7.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會根據運動器械和障礙物的不同特點,恰當地選擇和運用不同類型的鑽、爬和攀登動作。

8.在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通過主動探索掌握多種運動器材的玩法,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進行身體運動。

9.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了解一些基本的體育衛生知識。

社 會 領 域

小班

(一)社會性情感

1.以關心、愛護的態度鼓勵幼兒保持愉快的情緒。

2.通過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安排豐富多彩的一日生活,引導幼兒愛自己的親人、老師、小朋友,喜歡自己的班級和幼兒園。

3.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體驗親人、老師對[FS:PAGE]自己的愛,初步感知他人的快樂與痛苦。

4.引導幼兒通過觀察、體驗,初步懂得尊重為自己服務的人。

5.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認識並喜愛家庭和幼兒園周圍的環境及北京最主要的風景名勝。

6.在主要的節日期間,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引導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初步感受節日的快樂。

(二)社會性認知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初步體驗基本生活常規、游戲、學習等行為規則和自己行為的關系,初步懂得應遵守規則。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分辯明顯的對與錯。

(三)社會性交往與行為

1.提供幼兒相互交往的機會與條件,鼓勵幼兒之間進行交往。在交往中學習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學習分享與輪流。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愛護玩具、圖書,愛護生活、學慣用具。

(四)個性品質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知道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

2.培養幼兒初步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3.鼓勵幼兒遇到困難、挫折不害怕,知道尋求幫助,共同克服。

4.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會做自己能做的事,並對力所能及的事具有初步的責任意識。

中 班

(一)社會性情感

1.引導幼兒經常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

2.引導幼兒體驗和感激他們對自己的愛,並用簡單的方式(語言動作、表情等)表達自己對周圍人的愛。

3.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關心他人的情緒情感 ,有初步的同情心。

4.引導幼兒尊重周圍的勞動者。

5.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認識並喜愛周圍環境和北京著名的風景名勝。

6.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喜愛中國最著名的風景名勝,認識並尊重國旗。

7.在主要的節日期間,根據幼兒的意願,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其中,初步體驗節日的快樂。

(二)社會性認知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進一步意識到生活、游戲、學習等行為規則和自己行為的關系,知道應該自覺遵守規則與要求。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學會簡單地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初步理解行為的對與錯,做錯了事能承認,並願意改正。

(三)社會性交往與行為

1.提供促進幼兒相互交往的機會與條件,鼓勵幼兒主動和小朋友及熟悉的人交往,與人友好相處,掌握初步的交往技能。在交往中主動使用禮貌用語,有初步的禮貌行為。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愛護公物,不打擾他人活動,具有初步的社會公德行為。

(四)個性品質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知道自己和別人有不同的興趣、需要、情感 。

2.培養幼兒具有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誠實、勇敢、合作、愛勞動的品質。

3.用鼓勵、支持的方法引導幼兒遇到困難、挫折時能在成人幫助下自己嘗試解決。

4.引導幼兒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學會用適當方式宣洩自己的消極情緒。

5.培養幼兒具有初步的責任意識,願意並能夠為自己、他人和集體做力所能及的事。

大 班

(一)社會性情感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以簡單、恰當的方式主動表達感激和愛心。

2.引導幼兒關心他人的情緒情感 ,需要時能主動幫助、安慰他人。

3.引導幼兒尊重勞動者。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知道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喜愛北京的風景名勝。

5.在日常生活和各種活動中,引導幼兒認識並喜愛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認識並尊敬國徽,會唱國歌,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6.在節日期間,根據幼兒意願,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其中,感受深厚的親情民俗氣氛。

7.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知道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尊重少數民族。

(二)社會性認知

1.在日常生活和各種活動中,引導幼兒理解和運用與自己關系密切的社會行為規則,會分析行為的對與錯,給他人講淺顯的道理。

2.在日常生活和各種活動中,引導幼兒初步認識自己和他人的關系,懂得自己的行為不應影響集體或他人。

(三)社會性交往與行為

1.提供促進幼兒相互交往的機會與條件,鼓勵幼兒主動、友好、禮貌地與周圍人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在交往中,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同時能尊重他人的意願。.

2.在日常生活和各種活動中,引導幼兒主動遵守公共秩序,愛惜公物、保持環境整潔。

(四)個性品質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比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自尊、自信、為同伴的進步而高興,學習同伴的優點。

2.培養幼兒具有樂觀、隨和的性格和誠實、勇敢、愛勞動的品質。

3.鼓勵幼兒努力嘗試解決困難,遇到挫折不氣餒。

4.引導幼兒比較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5.培養幼兒有初步的責任感 ,做事認真、有始有終,主動為集體、他人做事。

藝 術 領 域

小 班

音樂

(一)興趣

用優美的音樂、有趣的游戲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願望。

(二)感知和欣賞

1.引導幼兒對生活中的各種聲音感興趣。

2.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聲音的強弱、高低、音色和音樂的速度。

3.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初步感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奏時值。

4.引導幼兒喜歡欣賞音樂,初步感受並理解形象鮮明的歌曲、器樂曲、舞蹈的內容和情感,並以自由律動等活動參與欣賞。

(三)表現

1.歌唱

(1)引導幼兒能夠基本准確歌唱六度范圍內五聲音調的歌曲,並逐步對歌曲的開始和結束作出正確反應。

(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和情感,聲音自然不喊唱。

2.律動、音樂游戲、舞蹈

(1)通過游戲引導幼兒隨音樂做簡單的律動。

(2)引導幼兒參與音樂游戲和帶有簡單舞蹈動作的活動,

(3)鼓勵幼兒在音樂活動中,以動用、表情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並與他人溝通和交往。

3.打擊樂器演奏

(1)在活動區游戲中,通過自由探索與嘗試,引導幼兒認識幾種易於敲擊的打擊樂

器,並學習敲擊方法。

(2)鼓勵幼兒為熟悉的歌曲或樂曲進行簡單的伴奏。

(3)初步養成正確使用樂器的習慣。

4.創造性音樂活動

(1)在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結合語言進行節奏短句的即興創作。

(2)鼓勵幼兒為熟悉的歌曲改編部分歌詞。

美術

(一)興趣

1.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常見的、形象突出並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

2.用支持、鼓勵的方法激發幼兒參加各種美術活動的願望。

(二)欣賞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從具有鮮明色彩和簡單造型的生活用品、美術作品及環境景物中獲得美的感受,並用語言、表情動作表示對美好事物的喜愛親近之情。

2.養成集中注意、觀察欣賞的習慣。

(三)表現

1.繪畫

(1)通過劃線、玩色等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大膽表現感興趣的物體。

(2)引導幼兒均勻飽滿地構圖。

(3)通過有趣味的游戲,引導幼兒對色彩感興趣,願意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4)引導幼兒認識筆、紙等繪畫工具及用途,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養成正確的握筆方法和作畫姿勢,工具、材料擺放有序。

2.泥工

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大膽操作,逐步塑出簡單的物體形象。引導幼兒愛護泥工材料。

3.紙工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隨意撕出各種形狀,並給予命名。

(2)鼓勵幼兒通過自由嘗試,折出簡單的形象。

(3)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用現成的圖形和自然材料粘貼組合簡單形象。

(4)在操作活動中,引導幼兒初步學會用剪刀隨意剪紙,知道安全用剪。

其它藝術形式

1.引導幼兒願意欣賞故事、木偶劇、動畫片、兒童劇、皮影戲、小歌劇等,感受其中的美。

2.鼓勵幼兒在游戲或表演活動中藉助簡單的道具表現自己美的感受。

中 班

音樂

(一)興趣

用支持、鼓勵的方法引導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活。

(二)感知和欣賞

1.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聲音的強弱、高低、音色及音樂的漸快、漸慢。

2.引導幼兒區分節拍與節奏,在活動中感知並初步掌握十六分音符、附點音符、四分休止符的節奏時值。

3.鼓勵幼兒感知和表現歌謠、歌曲中的節奏,並較好地模仿四拍長度的節奏短句和旋律短句。

4.以游戲形式引導幼兒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5.在游戲和音樂活動中,引導幼兒體驗和分辨進行曲、舞曲、搖籃曲、勞動音樂的形象和情緒特徵,並在歌曲、器樂曲和舞蹈的欣賞中獲得美感。

6.在游戲和音樂活動中引導幼兒通過樂曲的情緒變化感知音樂的段落(樂段、樂句)。

(三)表現

1.歌唱

(1)引導幼兒能夠基本准確[FS:PAGE]歌唱八度范圍內的歌曲。

(2)培養幼兒歌唱姿勢正確、吐字清楚。

(3)引導幼兒感知理解二拍子和三拍子歌曲的區別和特點。

(4)鼓勵幼兒感知、發現並表現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感。

2.律動、音樂游戲、舞蹈

(1)通過游戲引導幼兒隨音樂做身體運動、模仿動作和簡單的舞蹈動作。

(2)引導幼兒逐步做到動作與音樂合拍、協調、優美,能夠表現音樂的速度、力度變化和情感 。

3.打擊樂器演奏

(1)在活動區游戲中,通過自由探索與嘗試 ,引導幼兒認識幾種打擊樂器、學習敲

擊方法。

(2)在音樂活動中,引導幼兒按照簡單節奏譜進行打擊樂合奏,並能保持住自己聲部的穩定速度和節奏型。

(3)鼓勵幼兒為熟悉的歌謠、歌曲做固定節奏型伴奏。

(4)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具有初步的多聲部協調配合能力,並逐步學會集中注意看指揮、反應敏捷。

4.創造性音樂活動

(1)在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結合語言、歌謠即興表演自編的節奏、旋律短句。

(2)在音樂活動中,引導幼兒用打擊樂器設計簡單的固定節奏型,創造性地為歌曲、舞蹈做即興伴奏。

(3)在生活和游戲中,鼓勵幼兒隨音樂做自編的律動、舞蹈動作,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像。

美術

(一)興趣

1.在生活中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尋找和觀察周圍環境中的美好事物。

2. 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美術活動。

(二)欣賞

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從形象鮮明的生活用品、美術作品、節日裝飾、環境布置及四季景色中獲得美的感受,並用語言、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像。

(三)表現

1.繪畫

(1)引導幼兒用各種線條和簡單形狀表現觀察過的物體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徵。

(2)鼓勵幼兒在畫面上簡單地布局,根據自己的想像畫一些輔助物,表現簡單的情節。

(3)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對色彩的混合及變化有興趣,大膽使用多種顏色,逐步做到 均勻。

(4)在日常生活和美術活動中,引導幼兒認識幾種繪畫工具,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和作 畫姿勢,養成工具、材料擺放有序的習慣。

2.泥工

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大膽塑造出物體的主要特徵。引導幼兒學習獨立取放泥工材料、工具。

3.紙工

(1)提供一定條件並鼓勵幼兒通過主動探索學習簡單的折紙方法,並折疊出簡單形象。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使用材料組合各種形象,掌握正確使用粘貼工具、材料

的方法。鞏固用剪技能。

4.製作

鼓勵幼兒利用自然物或廢舊材料,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像大膽表現。

其它藝術形式

1.引導幼兒欣賞周圍環境中美的事物,如建築、園林、攝影等。

2.引導幼兒欣賞故事、詩歌、木偶劇、動畫片、兒童劇、皮影戲、小歌劇等,並感受其中的美。

3.在游戲或表演活動中,鼓勵[FS:PAGE]幼兒藉助簡單的道具大膽表現自己的感受。

大 班

音樂

(一)興趣

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參加音樂活動,並在活動中感到愉悅。

(二)感知和欣賞

1.在活動和游戲中,引導幼兒感知八分音符、切分節奏和弱起拍。

2.在游戲中引導幼兒模仿、記憶節奏短句和旋律短句。

3.在音樂活動中,引導幼兒感知和體驗歌曲、樂曲和舞蹈的不同風格。

4.引導幼兒感知發現樂句、樂段中的相同與不同。

5.在生活和游戲中,鼓勵幼兒用語言、圖畫、動作表演等大膽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想像、聯想和情感體驗。

(三)表現

1.歌唱

(1)在生活和音樂活動中,引導幼兒歌唱時音調、節奏准確。

(2)引導幼兒體驗與大膽表現不同歌曲的情緒情感。

(3)引導幼兒樂於個人獨立歌唱和集體表演,能簡單地評議同伴的歌唱。

(4)通過兩聲部輪唱和簡單的二聲部合唱,培養幼兒的聽覺能力和協調、配合能力(有 條件的可以嘗試)。

2.律動、音樂游戲、舞蹈

(1)在律動、音樂游戲、舞蹈中,引導幼兒動作與音樂合拍、協調、優美。積極體驗和 大膽表現對音樂的感受和美好的情感。

(2)在游戲和音樂活動中,引導幼兒初步掌握幾種舞蹈的基本語匯和律動的組合形式。

(3)鼓勵幼兒通過自由探索,初步學會使用各種表演道具。

3.打擊樂器演奏。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通過自由探索,逐步掌握幾種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

(2)在音樂活動中,引導幼兒按簡單的節奏譜進行打擊樂合奏,並具有初步的多聲部協調、配合能力。

(3)鼓勵幼兒自己嘗試製作樂器,並喜歡用自製樂器參與音樂活動。

(4)引導幼兒養成正確使用樂器的良好習慣。

4.創造性音樂活動

(1)鼓勵幼兒以即興歌唱和表演等方式表達情感及與他人交流。

(2)在律動、音樂游戲、舞蹈、打擊樂器演奏中,培養幼兒即興創作的興趣和初步能 力。

美術

(一)興趣

1.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尋找和發現周圍環境中的美好事物。

2.鼓勵幼兒主動選擇各種美術活動,參加活動有始有終。

(二)欣賞

1.在生活中,引導幼兒欣賞繪畫作品、工藝品、建築、節日景色、自然風景的美,鼓勵幼兒用語言、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像。

2.鼓勵幼兒評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三)表現

1.繪畫

(1)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方法表現自己的經驗和想像。

(2)引導幼兒根據主題組織形象,構成簡單的畫面情節。

(3)引導幼兒辨別深淺不同的顏色,並大膽使用它們。

(4)引導幼兒會利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材料,掌握正確使用它們的方法,鞏固正確的握筆姿勢和作畫姿勢,保持桌面工具材料的秩序。

2.泥工

(1)鼓勵幼兒通過探索與嘗試,學習簡單的泥塑方法,學會使用簡單工具和輔助材料。

(2)引導幼兒鞏固良好的泥塑習慣。

3.紙工

(1)提供一定條件並鼓勵幼兒通過主動探索學習簡單的折紙方法,並能根據自己

的想像對作品進行添畫、組合等。

(2)引導幼兒用自己剪出的圖形和自然材料創造性地粘貼組合各種形象,組成簡單的情節。

4.製作

(1)鼓勵幼兒通過主動探索與嘗試,用紙、繩進行簡單的編織。

(2)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將現成的物品修改、添加、組成有趣的形象。

(3)引導幼兒通過主動探索與嘗試,將現成的材料修改成印章,製作豐富多彩的印畫。

其它藝術形式

1.引導幼兒欣賞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如建築、園林、攝影等,並能進行簡單的評價。

2.引導幼兒欣賞故事、詩歌、散文、動畫片、木偶劇、兒童劇、小歌劇、電影、京劇、及其它中國傳統戲劇等,能談出自己的感受。

3.支持、鼓勵幼兒在游戲和表演活動中進行大膽的藝術表現。

語 言 領 域

小 班

(一)傾聽

1.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安靜地聽別人說話,喜歡聽故事。

2.在生活和游戲中 ,引導幼兒分辯普通話中容易混淆的語音。

3.在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能聽懂簡單的語言指令,並能按簡單的語言指令行動。

4.引導幼兒聽懂淺顯的兒歌和故事。

(二)表達

1.鼓勵幼兒願意用語言與人交往。

2.鼓勵幼兒正確發出普通話中大部分語音。

3.鼓勵幼兒運用能理解的常用詞。

4.在生活和游戲中,引導幼兒運用簡單句表達自己的請求和願望,並回答別人提出的簡單問題。

5.鼓勵幼兒轉述簡單句,朗誦簡短的兒歌,並願意在教師的幫助下復述簡短的故事。

6.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簡單描述人或物。

(三)早期閱讀

1.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喜歡聽成人講圖畫書,對閱讀圖書感興趣。

2.在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知道從前向後一頁一頁地看,並獨立辨認圖書中的人或物。

⑹ 大班語言藝術教案《熱鬧的天空》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是如何將風箏飛上天的過程以及美麗、熱鬧的天空寫具體的。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課文五、六節。

教學准備

多媒體幻燈片(五張)

(1)各式圖案的風箏、說話練習題一道。

(2)兩段對比的話。

(3)風箏隨風飄盪的情景(伴隨優美的音樂)。

(4)輔助背誦的兩段話。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導語: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新詞,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重點學習了課文一、二節,了解到作者從體育場上人很、風箏的樣式多、放風箏前的喜悅心情這幾方面來具體寫的。

2.朗讀一、二節。教師引讀:

到體育場來放風箏的人可真不少……風箏花花綠綠,各式各樣……我跟哥哥說……

3.出示多媒體幻燈片(1)

(1)仔細觀察:除了書上描述的以外,天上還有哪些風箏?

(2)說話練習:

天上有(),有(),有()…就是沒有()。

二、發現學習(一)

1.過渡:望著天上各式各樣的風箏,「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想讓風箏飛上天。課文(三、四節)具體描寫了放飛風箏的經過。

2.出示多媒體幻燈片(2):哥哥拿著線軸,向前跑。我拿著風箏。哥哥收住腳,「大蜻蜓」飛上了天空。

3.這兩段話有哪些不同?課文第三節是怎樣將放風箏的經過寫具體的?

圍繞這兩個問題開展四人小組學習。

要求:

1)每位組員都要發表意見。

2)學習組長組織組員交流。

3)組長最後歸納總結。

4.學習組長交流學習結果,教師適時點撥。

5.朗讀三、四節,讀出高興的語氣。

三、發現學習(二)

1.過渡:成功地將風箏放飛上天,給「我」和哥哥帶來了快樂。欣賞風箏在天上隨風飄盪的情景,更是一種無窮的樂趣。

2.出示多媒體幻燈片(3),隨著優美的音樂欣賞風箏在天空中隨風飄盪的情景。

3.多美麗的天空,又多熱鬧的天空。聽老師讀課文,老師讀得好嗎?為什麼?

一會兒,又飛來幾只小鳥,它們圍著「大蜻蜓」嘰嘰喳喳地叫。我正看得入神,西邊又飛起一隻美麗的「大蝴蝶」。

4.學生評價教師的朗讀。

教師追問:這些語句為什麼不能去掉?體會作者是如何將美麗的天空寫具體的。

5.有感情朗讀第五節。

6.分工讀第六節,在朗讀中體會並總結相似的句式:

什麼,怎樣,好像在干什麼。

7.再次出示多媒體幻燈片(3),用以上句式練習說話:

那美麗的「花蝴蝶」,( ),彷彿( )。

那灰褐色的「蜈蚣」,( ),好像( )。 那碧綠的「大蜻蜒」,( ),猶如( )。

8.有感情朗讀第五、六節。

9.背誦五、六兩節。

(1)出示多媒體幻燈片(4),輔助背誦:

一會兒,又飛來幾只小鳥,它們圍著「大蜻蜒」嘰嘰喳喳地叫( )。我正看得入神,西邊又飛起一隻美麗的「大蝴蝶」( )。

天空中的風箏越來越多,熱鬧極了。那金黃的「小蜜蜂」,( ),好像( )。那鮮紅色的「大金魚」,( ),好像( )。還有那精緻的「小衛星」,( ),彷彿( )……

(2)獨立背誦。

(3)集體背誦。

四、總結全文

1.總結語:「天空中的風箏隨風飄盪,襯著瓦藍瓦藍的天空,顯得更加鮮艷,更加美麗。」多麼美麗的風箏,多麼美麗的天空,多麼快樂的心情。放風箏,其實放飛的更是一種心情:舒暢、滿足、快樂、無憂無慮……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⑺ 誰有小學生語言藝術課教案,謝謝

小學生語言藝術課教案
語文教案的內容,
一般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
教學時數等。

⑻ 語言藝術心肝寶貝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兒歌,有表情地會朗誦兒歌。
2、通過觀察圖片、手指等游戲了解兒歌。
3、感受同伴之間的游戲樂趣。
活動准備:
1、手指畫一張。2、幼兒用書一套。3、磁帶。
活動過程:
 通過講述故事的形式來引導幼兒的趣味性,然後提問幼兒故事中所包含的幾個問題。
如:故事中講述的手指媽媽有幾個寶寶,寶寶的名字叫什麼。
 展示幼兒圖書,手指畫面提問有關手指的問題。
如:第一幅小孩指的哪個手指,手指叫什麼名字。
 通過簡筆畫,加深幼兒對手指的認識。
如:畫個手指畫,提問幼兒手指的名字。
 通過場景、變換等魔術等形式來引導幼兒玩游戲、念兒歌,反復練習。
 放磁帶讓幼兒伴讀,之後一邊伴讀一邊作動作。
 幼兒與幼兒之間分角色表演,為鞏固幼兒對手指的認識,以至於達到會說會唱兒歌的最終目的。
 仿編兒歌。
如:小手指一起伸,看看手上幾個寶。
1、2、3、4、5。
寶寶寶寶真可愛,媽媽緊緊把手摟。
大拇哥最懂事,二拇弟、四小弟都聽話。
小妞妞最淘氣,認為自己是老小。
總是欺負大拇哥、二拇弟、四小弟。
媽媽就是中三娘,每天摟著寶寶唱兒歌去看戲。
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⑼ 大班語言藝術教案《熱鬧的天空》

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內根據所教知容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⑽ 高中鑒賞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認識救護車的外形和用途;

2、知道打特殊電話120找救護車。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救護車

閱讀全文

與幼兒語言藝術培訓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