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助理社會工作師如何進行網上報名
1、進入報名登錄頁面,點擊「注冊」按鈕,進入報名協議瀏覽界面;專
⑵ 助理社會工作師報考條件是什麼
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報名條件
(一)取得高中或者中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4年;
(二)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大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2年;
(三)社會工作專業本科應屆畢業生;
(四)取得其他專業大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4年;
(五)取得其他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2年。
參加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的本科應屆畢業生,在報名時應提交能夠證明其在考試年度可畢業的有效證件(如學生證等)和所在學校出具的應屆畢業生證明。
(2)助理社會工作師培訓擴展閱讀:
助理社會工作師的出現背景
社會工作師考試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推出的,適時而且必要,是中國社會工作發展歷史具有標志性和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從2008年起,中國將開展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首次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於2008年6月29日舉行,該考試由國家人事部、民政部共同實施。考試每年舉行一次,設初級、中級兩個級別,初級分為社會工作實務和綜合能力兩個科目。
中級分社會工作實務、 綜合能力和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三門課程。參加初級社會工作師考試的人員,必須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
中級社會工作師考試成績實行二年為一個周期滾動管理辦法,參加考試的人員應在連續二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方可獲得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證書。
⑶ 助理社會工作師證在哪裡領
不用去專門的培訓,你去買考試用書和試題做下就行,助理社會工作師德考題還是比較容易的。
⑷ 怎麼考取社會工作師資格證
是什麼?人力資源師報考條件分那些情況?讓三才來為各位解答人力資源師報考條件的有關問題。
三才
老師說人力資源師報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四個等級,人力資源師報考條件根據個人學歷高低、從業時間長短、獲得證書情況已培訓課時差異,報考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有所差異。具體的人力資源師報考條件可以咨詢我們三才工作人員。
三才告訴我們,參加人力資源師培訓的目的是幫助人力資源管理從業人員全面熟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塊功能,系統掌握理論知識,加快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從業人員的理論水平、專業素質和能力技巧,從而幫助從業人員通過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知識技能考核獲取相應的資格證書。能勝任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等職業崗位,工作效率有顯著提高。
人力資源師報考條件除了明文列出的條條框框,其實更重要的是大家的理論知識和實務水平。不管是從企業層面出發和個人角度出發,取得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都能促進報考人員在求職、認知、晉升方面更具優勢力。
雖然說一個證書並不能說明一個人具備怎麼樣的能力,但是我們還是需要很多證書去向那些並不熟悉我們的人展示我們能夠勝任的范圍。如果你想在職場有更好的發展,那麼就來三才咨詢一下是否符合人力資源師報考條件吧,符合人力資源師報考條件的就趕快抓住機會,給自己充充電,不要浪費了符合人力資源師報考條件的機會。
⑸ 助理社會工作師如何參加再教育如何再登記
你去所在地民政局問問,社工繼續教育歸民政部門管理。
民政部關於印發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辦法的通知 民發〔2009〕123號
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辦法
第一條 為推進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工作,根據人事部、民政部《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暫行規定》(國人部發〔2006〕71號)要求和國家有關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社會工作者,是指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的人員,包括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和高級社會工作師。
第三條 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的目的是使社會工作者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斷更新、補充知識,提高專業水平和能力,提高服務質量。
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和高級社會工作師應當按照本辦法要求接受繼續教育,在申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再登記時提交有效的繼續教育證明。
第四條 民政部負責全國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包括:
(一)制定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政策和管理辦法;
(二)組織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示範培訓;
(三)指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工作。
第五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負責本地區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的組織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包括:
(一)制定本地區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二)對本地區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培訓機構實施繼續教育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檢查。
第六條 社會工作者所在單位應當鼓勵社會工作者參加繼續教育,並在時間、經費等方面給予保障。
第七條 助理社會工作師在每一登記有效期(3年)內接受社會工作專業繼續教育的時間累計不得少於72小時。社會工作師、高級社會工作師在每一登記有效期(3年)內接受社會工作專業繼續教育的時間累計不得少於90小時。
第八條 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內容要適應其崗位需要,以提高社會工作者的理論水平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主,注重針對性、實用性和科學性。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專業價值觀和倫理;
(二)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及政策;
(三)社會工作實務;
(四)相關理論知識。
第九條 社會工作者可以自願選擇參加以下形式的繼續教育:
(一)在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主管部門備案並予以公布的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機構所組織的社會工作培訓;
(二)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社會工作培訓;
(三)國家承認的社會工作專業學歷教育;
(四)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的其他形式。
第十條 社會工作者接受繼續教育的時間計算方法如下:
(一)參加社會工作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明的,接受繼續教育時間按實際培訓時間計算;
(二)參加社會工作專業學歷教育,取得學歷或者學位的,一次性記90小時;未取得學歷或者學位的,接受繼續教育時間按考試合格的專業課程實際授課時間計算。
第十一條 參加社會工作培訓的繼續教育時間,由舉辦單位出具相關證明。參加社會工作專業學歷教育,取得學歷或者學位的,以學歷(學位)證書作為證明;未取得學歷或者學位的,以單科成績單和學校出具的面授課時表作為證明。
第十二條 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機構應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相應的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開辦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或者開展社會工作職業培訓3年以上;
(二)具有承擔培訓工作所需的專業師資隊伍,其中,社會工作實務經驗豐富的教師應佔1/3以上;
(三)具備承擔培訓工作所需的教學場所和設施;
(四)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三條 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機構應當根據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要求,科學開發繼續教育培訓課程,合理設置培訓內容,有效改進培訓方式,提高繼續教育培訓質量。
第十四條 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機構應保存培訓記錄至少3年,培訓記錄包括被培訓人員名冊、培訓內容、培訓時間、考試或者考核成績等材料。
第十五條 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合理收取培訓費用並公開收費項目,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第十六條 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機構開展繼續教育情況進行檢查、評估,並將檢查、評估結果以適當的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十七條 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由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主管部門予以通報批評並取消備案:
(一)採取虛假、欺詐等手段招攬生源的;
(二)出具虛假繼續教育學時證明的;
(三)以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名義組織境內外公費旅遊或者進行其他高消費活動的;
(四)違反本辦法的其他行為。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⑹ 今年只有資格考助理社會工作師,考什麼內容
助理社工資格證(初級社工資格證)考試包含兩部分內容:
一、社會工回作綜合能力考點:
社會工作的目標、對象答及領域
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倫理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個案工作方法
小組工作方法
社區工作方法
社會工作行政
社會工作研究
社會政策與法規
二、社會工作實務考點:
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
兒童社會工作
青少年社會工作
老年社會工作
婦女社會工作
殘疾人社會工作
矯正社會工作
優撫安置社會工作
社會救助社會工作
家庭社會工作
社區社會工作
醫務社會工作
企業社會工作
考點看起來很簡潔,實際上針對這個考試有專門的備考書籍,或者也可以根據每個考點的小標題查閱相關的資料進行備考;可以先用一套真題自測一下自己大概的水平,然後一邊復習一邊做題檢查遺漏的知識點也是個不錯的方法(吐舌)。備考可以微信搜小程序:社工考試寶典
考試形式都是選擇題,滿分100分,兩門均達到60分,即算作通過,頒發助理社工資格證。
⑺ 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與助理社會工作師的區別
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認證分為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和高級社會工作師三個級別:職業資格分為社會工作者四級、 社會工作者三級、 社會工作者二級、社會工作者一級(分別相當於國家職業資格四、三、二、一級)。
《社會工作者》屬於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推出的職業,2004年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式確定國家新職業,並於同年7月1日作為第九批新職業正式向社會頒布國家職業標准,並收編入國家職業大典。
《社會工作者》(四級)主要進行社會工作直接服務和社會工作行政中的輔助性工作;
《社會工作者》(三級)要求能夠獨立完成各個領域內一般類型的直接服務,並具備基本的項目開發與管理能力;
《社會工作者》(二級)除了在直接服務領域具備高超或特殊的能力外,還能夠從事社會工作督導,並具備基本的社會工作行政與研究、培訓能力;
《社會工作者》(一級)則要具備高水平的社會工作行政與研究、培訓能力。
不同等級的社會工作者在就業領域及層次上有著較大的差異:
《社會工作者》(四級)作為一個過渡級別,主要包括目前在民政、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社區管理與社區服務等領域內的基層工作者。
《社會工作者》(三級)包括那些具備社會工作專業教育背景,在社區、學校、醫院、司法、民政、企業、社會服務等領域內,為兒童、青少年、老年、家庭、殘障人士、吸毒和社區矯治人員等提供專業服務的人員。
《社會工作者》(二級)主要是指某些社會工作領域內的資深人員或社會工作督導人員,以及社會工作機構的管理者與研究者。
《社會工作者》(一級)主要指社會工作、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領域內的管理者、決策者,以及高水平的社會工作研究與培訓人員。
《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每年安排兩次鑒定,鑒定合格頒發《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社會工作師》屬於民政部2007年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推出的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 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評價實行全國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時間、統一組織的考試制度,每年舉行一次。 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科目為《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初級)》、《社會工作實務(初級)》。 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科目為《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級)》、《社會工作實務(中級)》和《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 考試合格者,將頒發人事部和民政部共同用印的《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⑻ 助理社會工作師那個證有什麼用能找怎麼工作
社會工作師
社會工作師成為新的職業資格,《全國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大綱》日前已獲人事部審定通過,這意味著社會工作者首次被納入國家專業技術人員范疇。
中新社援引民政部副部長李立國在該考試大綱出版發行新聞發布會上的介紹說,社會工作一般指由那些掌握專業化的科學知識、方法與技能的職業社會工作者,通過為社會成員提供專業化社會服務以及相關的福利保障,調整社會關系,促進社會穩定發展的一項專門事業和一門學科。在編寫考試大綱時,在確保專業性的同時,盡量迴避過寬、過深、過難的內容,文字表述力求通俗易懂,言簡意賅。考試更注重社會工作從業人員應用相關知識,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據悉,目前事業單位從事民政社會工作的有40萬工作者,全國社區從業人員約有40多萬,加上基層的民政助理員、民政幹部5萬人,這些工作者都將是考試的對象。通過考試的考生將獲得人事部、民政部頒發的不同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
項目背景:
目前,我國的社會工作師大多活躍在社會福利、社區矯治、司法等各個領域,並開始逐步向衛生、教育、社會保障、心理輔導等廣大領域擴展。他們發揮的維系社會良好秩序的作用如今日益得到社會的認可。
一 職業定義:
社會工作師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價值理念,利用各案、社區、行政等專業方法,以幫助機構和他人發揮自身潛能,協調社會關系、促進社會公正為職業的社會服務人員。
二 職業概況:
目前,我國的社會工作師大多活躍在民政、婦聯、慈善機構、社會團體機構、社區服務機構、街道辦事處等各個領域,並開始逐步向衛生、教育、社會保障、心理輔導等廣大領域擴展。他們發揮的維系社會良好秩序的作用如今日益得到社會的認可。
全國有200多所高校開設社會工作專業,每年培養的社工人才約為10000人,盡管按照社會需求,這些人遠遠不夠用, 但實際上卻僅有10%-30%的學生選擇了相應的社會工作,其他相當部分則進了機關、企業等單位從事「不對口」的工作。不少社工專業的學生覺得自己「就業前景太不樂觀」了,專家認為,造成這種「不樂觀」的主要原因在於:我們的專業化走在了職業化的前面。
社會工作人員,相當於政府的雇員。目前,這一新興專業作為一門職業受到社會的「冷淡」,每年能被民政部錄取成為專業社工的本專業學生不過百分之一二,甚至有的學校該專業的畢業生專業對口率為零。社會工作專業就業率低和公務員考試的火暴從另外一個側面證明,要實現「大市場、小政府」,我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烽火獵聘職位招聘統計顯示,廣州目前有政府支付薪酬的社會工作者近2萬人,其中,廣州市市區社會工作者人數達到了8000多人。主要在協助青少年教育、婦女工作和殘疾人康復輔導等領域開展工作,以社區居委會為主要工作平台。
盡管如此,我國很多實質上從事社會工作的人仍面臨尷尬的境地,社會工作為專業從事社會工作的職業,目前的從業者多不具備相關的專業素養和技能;另一方面,社工的資質認定標准在我國剛剛起步,社工的定義尚不明朗,做著社會工作的人難以稱為嚴格意義上的社工。
社會急需大量社工,而社會工作專業的就業率又低得可憐,這兩種情況為什麼會同時存在呢?一是社會專業畢業生的最大僱主——政府將工作機會給了公務員們。二是全社會的社工意識沒有形成。社會工作的學生去應聘,十有八九會不得不跟招聘方解釋什麼是社會工作。他們參加工作後,又往往被當成護理或乾脆是雜工來使用。這樣又產生一個問題:他們根本不知道社會工作的專業性(在國外需要執證),更願意花很少的錢去找便宜的非專業勞動力。
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社工體系已經非常完善和專業,社工們是維系社會健康運轉的重要力量。他們在預防犯罪特別是預防青少年犯罪、老人陪護等扶持幫助社會弱勢群體方面,已經是社會不可缺少的一環。在香港,平均每1000人中就有1人是社工。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許多社會問題也隨之增加。可以說,社會工作者職業涉及的面極其廣泛,醫院內從事病人心理疏導工作的人員、司法機構處理和疏導家庭糾紛的人員等,均屬於社會工作者范圍。按照「大市場,小政府」的發展趨勢,以及參照上海正在實行的「政府購買服務」等政策(由政府通過招標,聘請民間服務機構幫助社區矯正人員、吸毒人員和問題青少年等邊緣人群回歸社會等),上述社會工作終究會從民政、司法、衛生等執法系統中剝離出來市場化、社會化——這都會提供大量的社會工作機會。
專家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公民將慢慢形成社工意識,而政府也將隨之出台配套政策。社會工作,這個新興的職業將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根據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的統計,全國30餘萬工作人員中三分之一學歷在大專以下。僅按上海市政府規定為全市近3000個居(村)委會配備兩名就業援助員和社會救助員一項,就需要6000人。
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從事社會工作是一項非常崇高和體面的工作,報酬也很不錯。近在咫尺的我國香港地區,社會工作者收入穩定,一般初級社工月薪在1.2萬元-1.8萬元港幣,高級社工年薪能達到40萬元以上。
而在內地,情況則大大不同,目前社工的薪資還沒有統一的標准體系。除了每年民政部以公務員等形式招聘的一部分畢業生可以旱澇保收之外,其他職位例如福利院或街道辦的社工,其待遇不過和普通護理工作人員差不多,而且,由於人事編制問題,他們的很多戶口、住房等都很難解決。
在浦東新區禁毒、社區矯正、青少年事務社工」試用期內大專、本科學歷的社工月薪分別為800元和1000元。試用期滿,大專學歷的社工月薪約1500元,本科學歷的月薪約2000元。根據工作考核情況,社會工作者的收入按工作年限逐步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