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動產登記為什麼要進行數據整合
明晰產權,方便同意管理。
2. 不動產登記數據整合摘要論文怎麼寫
[摘 要]一直以來,我國的不動產登記工作由多部門協作完成,由於各政府部門所採用的登記程序與信息系統存在著較大差異,從而影響了不動產登記工作的質量與效率。筆者結合工作經驗與相關理論知識,在本文中研究了不動產登記信息數據整合及管理基礎平台建設措施,供有關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不動產 登記工作 管理基礎平台
中圖分類號:F7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7-0134-01
由於不動產登記工作分散在多個政府部門,各個政府部門獨立地對不動產登記工作進行管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工作的發展。近年來,我國正加緊研究不動產登記信息數據整合及管理平台建設研究工作,該工作對不動產登記的發展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有效地促進了不動產信息登記管理工作的發展。
1.平台建設思路
1.1 頂層設計
在充分調研和研究分析已有的不動產(土地、房屋等)調查、登記簿冊、圖件成果、軟體系統、和資料庫成果的基礎上,以《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和現行有關法律、法規、標准和規范為依據,通過梳理土地、房屋、相關權利登記業務流程,結合土地、房屋等不動產統一登記的管理需求,建設不動產登記發證系統,實現不動產登記業務全流程網上運行;通過制定不動產登記數據整合、建庫、交換等方面的標准和規范,基本形成標准統一、內容全面、覆蓋全市、時序清晰、相互關聯、布局合理、實時更新的不動產登記數據資源體系;實現不動產登記信息與審批和交易信息網上實時互通共享;實現向同級公安、民政、財政、稅務、工商、金融、審計、統計等部門共享的信息完備、准確、可靠;最終實現各類不動產從分散登記到統一登記的轉變,實現對不動產的全面、統一的監管,保障不動產交易安全,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1.2 開展不動產數據整合工作
按照中央和省政府的相關工作部署,為全面完成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在對《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遵循《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和信息化建設標准要求,以建設實用性、規范性的應用系統和資料庫為目標,實現土地、房屋等不動產信息的統一確權登記。目前關於不動產整合的基礎數據主要集中在不動產登記局。存在著土地檔案數據未電子化、房產數據無矢量坐標、土地登記數據無固定坐標基準等諸多問題。要求不動產數據整合工作實現:統一整合標准,規范建設方案;加強整合力度,深挖數據價值;加強檢查力度,確保數據質量;數據的繼承性與可持續性。
不動產登記數據整合建庫整體流程如下圖1所示:
2.不動產登記管理基礎平台的實現
2.1 基礎平台的總體框架
以國家級《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總體框架為指導,構建不動產登記數據匯交整合服務和不動產登記發證系統,對不動產登記資源、應用服務進行整合,統一配置、集中管理與調度,提供服務。不動產登記數據匯交整合和不動產登記發證系統的建設將採用Oracle、ArcGIS等成熟可靠的軟體產品,基於面向服務的體系架構(SOA)進行設計,運用優秀的企業級軟體開發框架開發建立系統應用框架。採用C/S與B/S結合的多層架構進行組織,確保系統的優越性。總體框架如下圖2:
2.2 部署模式
採用大集中的部署模式,即不動產業務應用系統和不動產資料庫均部署在不動產登記局,系統在部署上採用網路分布的B/S運行模式通過不動產業務專網實現不動產登記業務管理和不動產數據共享,縣級不動產登記機構通過不動產業務專網連接到市級開展不動產業務辦理、信息共享查詢等工作。在不動產業務專網的基礎上,提供不動產登記數據的共享、查詢分析服務,為房產等相關審批交易部門提供數據推送共享服務。系統通過國土資源業務網,實現不動產登記數據上報省級平台。通過與互聯網對接,提供公開查詢功能,為社會公眾提供公開查詢服務(見圖3)。
2.3 登記發證系統建設內容
2.3.1不動產登記權籍調查及應用管理系統
系統實現對所有不動產登記管理所需要的空間信息、屬性信息等各類數據管理,支持不動產單元圖形處理、數據分類查詢等功能,為不動產登記提供數據支撐。提供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的後台管理功能,包括:許可權管理、流程管理、圖形配置管理、統計分析配置管理及數據共享服務管理等。
2.3.2不動產登記發證及檔案管理系統
系統實現不動產登記申請、受理、審核、登簿、繕證、繳費發證、歸檔全流程的網路化、信息化管理。通過不動產檔案管理的標准化和規范化,實現電子檔案的有效整合、檔案數據安全的有效管理、檔案信息的高效共享利用。
2.3.3不動產登記資料庫管理系統
不動產登記資料庫管理系統是按照特定策略組織存儲的覆蓋不動產登記結果數據的數據集合,對不動產登記信息相關的空間數據、屬性數據、圖片等各類數據進行統一組織、存儲、管理、維護和更新,滿足不動產登記數據的檢查入庫、組織管理、查詢檢索、導入導出、數據分發、專題製作、更新維護、日誌管理、監測預警等要求。
2.3.4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查詢分析系統
面向國土、住建、林業、農業等交易審批部門,實現不動產登記-審批-交易信息實時互通共享。同時系統面向公安、民政、財政、稅務、工商、金融、審計、統計等部門,提供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服務,滿足這些部門日常管理工作對不動產登記信息查驗需求。
3. 結語
新的發展形勢下做好不動產登記信息數據整合及管理基礎平台建設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廣大平台研發人員應當積極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善於總結借鑒優秀的技術經驗,在實際工作中秉持認真嚴謹的精神,從而促進我國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長足進步。
參考文獻
[1]何歡樂,姜棟,張鵬.切實推進中國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新思路――解決分散登記問題的過渡期方案[J].中國土地科學.2013(07)
[2]車娜.如何迎接「統一」到來――不動產登記研討會述評[J].中國土地. 2013(06)
[3]成建國.在探索中前行的動態樣本――深圳市不動產登記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土地.2013(06)
3. 不動產登記「大數據」整合究竟難在哪
數據不好歸整 而且信息不好整合。
4. 不動產權證已做到數據整合還有多久拿證
辦理流程
1、申請人到不動產所在地的不動產登記部門申請權籍調查
2、申請人到不動產所在地的不動產登記窗口遞交申請材料
3、屬地不動產登記機構受理、初審後報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審核
4、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核准並將登記事項記載於登記簿
5、申請人到不動產所在地的不動產登記窗口領取《不動產權證書》
所需資料
(1)《東莞市不動產登記申請書》;(2)當事人的身份證明;(3)不動產權屬證書(已有土地使用證)或土地權屬來源證明;(4)《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5)《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6)《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7)《竣工驗收備案證書》;(8)經審查的不動產權籍調查結果(不動產權籍調查表、界址點坐標成果表、不動產測量報告、宗地圖、查丈表、牆界表、房產分層分戶平面圖等);(9)相關稅費繳納憑證;(10)其他必要材料。
辦理時限
根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第二十條規定,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自受理登記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辦結不動產登記手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30個工作日是上限,並不是必須辦理30個工作日。
需要注意的是,符合規定的申請材料才能受理,審查時限不包括公告時間。為了方便群眾和企業,登記機構將會進一步優化辦事程序,盡可能提高工作效率,縮短辦事時限。
舊證換新證辦理流程
1、申請人提交申請資料,不動產登記部門進行權籍調查或數據整合。
2、申請人到不動產所在地的不動產登記窗口遞交申請材料;
3、屬地不動產登記機構受理、初審後報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審核;
4、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核准並將登記事項記載於登記簿;
5、申請人到不動產所在地的不動產登記窗口領取《不動產權證書》。
舊換新所需資料
(1)《東莞市不動產登記申請表》;(2)申請人的身份證明材料;(3)不動產權證書或其他房地產權屬證書。(4)補發不動產權證還需提供:刊登遺失聲明的公告材料(刊登的遺失聲明需滿15個工作日)。
費用
在國家尚未出台不動產統一登記收費標準的情況下,本著不增加企業、群眾負擔的原則,不動產統一登記收費項目和標准仍按現行政策執行。具體費用要結合辦理的業務類型和面積等來具體核算。
辦理時間
一般情況下,不動產登記窗口上班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如適逢節假日需調整時間的,則按國家有關節假日安排執行。上班前兩小時內為窗口收件高峰期,建議市民盡量提早前來排隊取號。
5. 為什麼在開展不動產登記發證前必須整合相關數據
作為一個已經搞定幾個地方不動產整合數據的人告訴你,因為要房地合一,而且內不動產登記以後會在國土局,房管數容據和國土數據很多地方沒有關聯的,整合的目的在於把房管的數據和國土的結合,讓數據在不動產登記的軟體裡面更加符合業務流程,以便以後只需要在國土局就能完成不動產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