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學紅十字會計劃書 在線等
數計學院紅十字會(08學年上)學期計劃
紅十字會以發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促進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為宗旨。宣傳紅會知識,加強大家的健康意識。培訓新的紅會會員。讓新會員將學習的知識用到實踐中,熟悉紅會的工作,作為本學期的學期主要目的。
學期具體活動如下:
(一) 新學期第一次納新
本著志願平等的原則向08級納新。辦公室策劃本次活動,宣傳部,網路部,實踐部,外聯部做好各個部門的宣傳工作。各部門選出08級學生的管理人員和各部門幹事確定人員名單和數目,並歸結給辦公室主任。
活動目的:接收紅會新的會員,宣傳紅會「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促進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的宗旨與「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理念。為第二次大規模的納新作準備。
(二) 10月份對新會員知識培訓
新老會員在周末時間參加紅十字會組織的衛生救護培訓。了解生活中的救護常識。學習中宣傳紅會知識,加強大家的基本生活常識,宣傳紅會精神。
活動目的:通過培訓讓會員了解一些常見的急救知識,如包紮,止血等簡單的技巧。學會保護同時也了解紅十字會的一些歷史發展等。
(三) 社區宣傳紅十字會知識
利用周末時間進入社區(待定),宣傳紅十字會。志願活動,服務大眾,奉獻社會,服務與知識結合,鍛煉自己的社會活動能力
(四) 走訪特殊學校如福州市聾啞學校等。
(三)(四)活動目的:讓會員將學習的知識具體運用到實踐中,宣傳救助衛生常識,發揚紅會博愛精神。
(五) 10月份下旬第二次納新
經過近一個月的活動和宣傳紅會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可以進行再次納新。主要由各個班級為對象納新達到30%以上的成員要求。
活動目的:增加新成員,壯大紅會的隊伍
(六) 在10月初的學院運動會中發揚紅十字精神,我們將在田徑場設置備有常用葯箱兼提供失物招領的服務台,並安排志願者到比賽現場關注運動員的安全,屆時我們還將准備一些海報,宣傳常規運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七) 12.1世界艾滋病日在學院內部舉行「防艾」圖片展,一方面宣傳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日常生活中正常人應具備的「防艾」常識,另一方面也教育同學們要平等友好地對待艾滋病人。
(八) 增加學校「博愛超市」物質儲備
學院(或配合學校紅會)組織數計學院內的全體學生捐款捐物。如舊書,舊電器等(實用性物品以免浪費)。將活動所得全部用於增加「博愛超市」物質來源
活動目的:增加博愛超市物質來源,減輕貧困生的生活壓力,發揚紅會奉獻的精神。增加會員的活動經驗
備註:在學期活動過程中積極配合學校紅十字會活動,如12.1防艾宣傳周的活動及有需要緊急幫助時可組織緊急活動,如捐款義賣等。整體活動宣傳紅十字會「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紅十字會辦公室
2008-06
這是我做的我們學院紅會的學期計劃,你看看咯,可以參考一下,具體活動依學校情況而定,主要是寫明活動預測的時間地點還有活動目的就ok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在預防艾滋病培訓時講師曾提到過有一種人不會感染艾滋病! 原因是這類人(1/千萬)細胞壁無開口!怎麼解釋
小部分高加索人 他們的祖先得過天花 死了逃生 基因就開始進化的更完善 不感染艾滋
Ⅲ 職業培訓學校中有計劃生育和預防艾滋病的部分是什麼
為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48號)精神,結合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制定本行動計劃。一、防治現狀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艾滋病防治的一系列決策部署,落實各項綜合防治措施,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勢頭有所減緩,病死率有所下降,社會歧視有所減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下簡稱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下簡稱病人)的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基本實現了《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6-2010年)》的總體目標。但是,當前艾滋病流行形勢仍然嚴峻,社會歧視廣泛存在,局部地區和高危行為人群疫情嚴重,還有相當數量的感染者和病人未被發現,梅毒等性病疫情上升,艾滋病傳播的危險因素廣泛持續存在,感染者陸續進入發病期,病人明顯增多,死亡增加。防治工作面臨一些新的挑戰:性傳播已成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播方式更加隱蔽,男性同性性行為人群疫情上升明顯,配偶間傳播增加,未開展預防母嬰傳播項目地區的母嬰傳播率處於較高水平;抗艾滋病病毒治療耐葯增多加大了治療的壓力和難度。同時,一些地區和部門對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視不夠,政策落實不到位,防治措施覆蓋面不足;現有的防治技術、手段和能力尚不能滿足工作需求,防控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基層基礎工作有待加強。防治工作出現的新問題與原有問題以及難點問題交織並存,情況更加復雜,防治任務十分艱巨。二、目標和工作原則(一)目標。減少艾滋病新發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減少對受艾滋病影響人群的歧視,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質量。到2015年底,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勢頭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新發感染數比2010年減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數控制在120萬左右。1.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包括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知識和無償獻血知識)知曉率,15-60歲城鎮居民達到85%以上,農村居民達到80%以上;出入境人群、流動人口和15-49歲婦女達到85%以上;高危行為人群和青少年達到90%以上;監管場所的被監管人員達到95%以上。所有普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每學年按照規定要求開展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專題教育或宣傳教育活動;各級主要新聞媒體刊播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公益廣告占公益廣告的比例達到5%以上。人口獻血率達到10/千人口,各省(區、市)獻血量和獻血人次的增長水平不低於當地醫療服務需求的增長水平。2.高危行為人群有效干預措施覆蓋率達到90%以上,接受艾滋病檢測並知曉檢測結果的比例達到70%以上;所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發放和推廣使用安全套;95%的賓館等公共場所擺放安全套或設置自動售套機;高危行為人群安全套使用率達到90%以上;登記在冊阿片類物質(主要指海洛因)成癮者500人以上的縣(市、區)建立戒毒葯物維持治療門診及其延伸服葯點,為70%以上符合條件的成癮者提供戒毒葯物維持治療服務;參加戒毒葯物維持治療人員艾滋病年新發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靜脈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比例控制在15%以下。3.孕產婦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率達到80%以上,高流行地區達到9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及所生嬰兒抗艾滋病病毒葯物應用比例達到90%以上,接受綜合干預服務後的孕產婦艾滋病母嬰傳播率降低到5%以下;孕產婦梅毒檢測率達到70%以上。100%縣級及以上醫療衛生機構主動為有艾滋病感染風險的就診者提供必要的艾滋病和梅毒檢測咨詢服務,70%以上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艾滋病檢測,95%的監管場所將艾滋病檢測列為新進被監管人員常規檢查內容。4.符合治療標準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規范抗艾滋病病毒治療比例達到80%以上,治療持續12個月的比例達到85%以上;90%以上的感染者和病人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結核病相關檢查,符合治療條件的雙重感染者接受抗結核菌和抗艾滋病病毒治療比例達到80%以上;符合標準的病人服用預防機會性感染葯物的比例達到80%以上;累計接受中醫葯治療的人數比2010年增加70%。梅毒患者和感染梅毒的孕產婦接受規范診療的比例均達到80%以上,全國一期和二期梅毒年報告發病率增長幅度控制在5%以下,先天梅毒年報告發病率降至30/10萬活產數以下。(二)工作原則。堅持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依法防治、科學防治;堅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擴大覆蓋、提高質量。三、防控措施(一)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加強對社會公眾的宣傳教育。宣傳部門協調指導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部門,將宣傳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作為各級各類新聞媒體的重要任務,加大刊播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和公益廣告的力度。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和互聯網、手機等媒體,通過相關節目或開設專門欄目,不斷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充分發揮有社會影響的公眾人物作用,鼓勵和動員受艾滋病影響人群參與宣傳教育工作,營造反對社會歧視的良好氛圍。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等要將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教育納入本單位從業人員的崗前或崗位培訓,支持員工參與艾滋病綜合防治宣傳活動。將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和政策納入黨校、行政學院、團校等機構的培訓內容。將防治知識和政策掌握情況、宣傳教育工作力度作為領導幹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強公共場所、社區、邊遠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宣傳教育。交通運輸、鐵道、衛生、質檢、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繼續在車站、碼頭、機場、出入境口岸、公園等公共場所以及旅客列車、民航飛機、載客船舶等公共交通工具顯著位置,設立艾滋病綜合防治公益廣告宣傳欄,放置宣傳材料或播放宣傳信息。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要設置固定宣傳設施,經常開展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宣傳和咨詢。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要將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教育納入基層文化建設內容,對轄區群眾開展宣傳教育。科技、農業、文化、衛生等部門要將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工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支農、惠農活動相結合,在農村相關培訓中增加艾滋病綜合防治教育內容,突出加強對高流行地區、邊遠貧困地區農民的宣傳教育。要結合當地的民風、民俗特點,組織志願者有計劃地深入邊遠貧困村莊和少數民族村寨,加強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宣傳。開發通俗易懂和民族語言的宣傳材料,發揮宗教人士和少數民族中有影響的公眾人物作用,開展對少數民族群眾的宣傳教育。加強流動人口、青少年、婦女、被監管人群等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商務、質檢等部門要加強出國勞務人員等出入境人員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宣傳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要將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教育納入農民工相關培訓。在流動人口較為集中的城鎮地區,衛生、公安等部門要加強流動人口居住聚集區域或社區的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工商部門和工商聯等單位要積極引導用工單位在其負責管理的農民工集中居住場所擺放宣傳材料和安全套,開展同伴教育活動。人口計生部門要充分發揮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路的優勢,向流動人口和育齡人群宣傳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勞務輸出組織、用工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將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教育納入職業技能培訓和安全教育。教育、公安、衛生、共青團等部門和單位要在青少年中開展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教育、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建立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在醫學院校、師范院校相關課程中納入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教育內容,在初中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