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平涼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園
涇川王母宮景區
崇信龍泉寺
華亭秦皇祭天廣場
靈台荊山公園
潘原古城 ,位於崆峒區四十里鋪鎮曹灣村和蘆寨村境內,距平涼城區20公里,據1982年發現的劉自政墓誌推測舊城在涇河北岸,小蘆河東岸,至今廟底下自然村的古城址,另有新城在蘆寨村境內,現存於涇河北岸的城址呈現三角形,東西約1500米,北牆沿至山坡牆厚約6米,夯層厚在9—11厘米之間,夯窩圓形。牆土中含有仰韶和西漢時期的陶片,遺址內瓦礫堆積甚厚,多為漢、唐磚瓦瓷片,間有子母磚。民國30年(1941),洪水曾沖出石函、石桌、石徑幢等石器。1949年後,曾發現一些造像石方塔,刻有飛天、三世佛、經變等佛經故事。其中有一石刻鐫有「景明四年」(503)字樣,為北魏遺物,1973年,在城北中央出土數百斤藏崇寧等宋代銅幣。樂平王妃墓位於四十里鋪鎮曹灣子,系與樂平王合墓,有壙志記其身世。
平涼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現已發現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 465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5處。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區)、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涇川縣)、人文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靜寧縣)、西周第一台--古靈台(靈台縣)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 (靈台縣)、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涇川縣),被譽為"中華之最"。平涼也是祖國針灸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靈台縣),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靈台縣), 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庄浪縣),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崆峒區)的故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崆峒山和王母宮、溫泉、柳湖、南石窟寺、龍隱寺、蓮花台、紫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以及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遊、避暑休閑的好去處。旅遊業有望培育成我市新興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