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開個中小學生培訓班,前期應該准備哪些工作
在哪開,如果沒房子要在學校附近租,有的好看地理位置好不,然後就是拉學生,最主要的是你的名氣一定要打出來
2. ISO9001認證前期需要哪些准備工作
策劃設計階段
(1)體系診斷
①系統地調查組織的組織機構及各部門職能;
②總結現有組織結構存在的問題;
③系統地總結現有文件、記錄應用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④了解最高管理者經營觀念和對品質系統的期望;
⑤提供系統診斷報告;
⑥確定認證需裁剪的內容。
(2)制訂計劃
①結合組織實際情況,安排詳細的取證咨詢時間表;
②安排相關人員及資源;
③提出對咨詢方的要求;
④與組織相關人員討論和修改認證咨詢方案;
⑤由最高管理者批准認證咨詢方案。
(3)建立取證組織機構
①由最高管理者確定管理者代表及ISO認證小組;
②初步確定質量管理體系職能部門;
③與管理者代表討論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初步方案;
④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4)進行職能分工
①准備職能分工表;
②制定職能分工草案;
③與管理者代表初步討論;
④各部門負責人開會討論;
⑤最高管理者審定批准正式職能分工表。
(5)列出文件清單
①列出質量手冊框架;
②列出程序文件清單;
③列出工作文件類別;
④與各部門討論文件清單;
⑤表格記錄歸納整理。
●培訓輔導階段
(1)全員培訓
①准備ISO9000培訓教材。
②培訓內容:
a.什麼是ISO9000?
b.實施ISO9000有何作用?
c.ISO9000實施要點?
d.ISO9000實施步驟?
③現場培訓及問題疑答。
(2)骨幹培訓
①准備教材;
②培訓內容:
a.ISO9000條款理解要點;
b.ISO9000條款實施要點。
③現場培訓及問題疑答;
④討論手冊和程序文件框架。
(3)文件編寫人員培訓①准備教材;
②確定文件編寫人員;
③培訓內容:
a.質量手冊編寫;
b.程序文件編寫;
c.工作文件編寫;
d.記錄表格編寫。
④案例;
⑤疑答。
●文件編寫階段
(1)制訂計劃、分配任務
①確定文件編寫責任部門;
②確定文件編寫人員;
③安排文件編寫時間;
④分配編寫任務;
⑤與相關部門人員討論文件編寫計劃;
⑥由管理者代表批准文件編寫計劃;
(2)提供樣本編寫指導
①提供質量方針及質量目標樣板;
②提供質量手冊樣板;
③提供程序文件樣板;
④提供工作文件編寫要求;
⑤編寫過程答疑。
(3)顧問修改體系文件
①顧問修改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
②修改要點:
a.體系要素及要求是否齊全?
b.各部門介面有無問題?
c.各層次文件是否一致?
d.記錄與文件體系是否一致?
③記錄和歸納所有需修改內容。
(4)相關部門評閱文件
①顧問與相關部門討論手冊、程序需修改的內容;
②由相關部門文件編寫人員進行修改;
③顧問確定修改是否符合要求;
④各相關部門傳閱文件,提出需修改內容;
⑤由顧問、各相關部門討論決定文件修改。
(5)領導審批文件
①質量手冊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②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或相關部門負責人批准;
③工作文件及記錄由各部門負責人批准。
3. 安全生產標准化前期准備工作有哪些(化工行業)
5.1負責人與責任
1、主要負責人安全承諾書
2、生產班組安全承諾書
3、關於發布安全生產方針的通知
4、關於發布2009年安全生產目標的通知
5、2009年安全工作規劃
6、各級組織安全目標責任書
7、各部門安全工作計劃
8、安全目標完成情況及考核卡
9、關於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的通知
10、安全生產會議紀要
11、公司組織機構圖
12、安全費用台帳
13、工傷保險繳納證明
5.2風險管理
1、建立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2、關於開展風險評價的通知
3、風險評價記錄
4、重大隱患項目檔案
5、重大危險源辨識
6、重大危險源檔案
7、重大危險源備案證明
8、風險評價結果列入培訓計劃
5.3法律法規與管理制度
1、法律法規清單
2、法律法規符合性評價報告
3、關於下發「三項制度」的通知
4、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5、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6、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5.4培訓教育
1、安全管理人員培訓檔案
2、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檔案
3、三級教育檔案(包括試卷)
4、廠內工作調動人員培訓檔案
5、外來人員培訓檔案
6、班組安全活動計劃
7、班組安全活動記錄
8、培訓需求調查表
9、2009年安全培訓計劃
10、2009年安全培訓記錄(包括培訓簽到表、培訓成績登記表、培訓效果評估表、考試試卷)
11、培訓計劃變更記錄表
5.5生產設施及工藝安全
1、生產設施建設及日常管理資料(消防驗收書、安全評價報告、安全設施設計、土地租賃協議、安全生產許可證、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檢查表等)
2、安全設施台帳
3、安全設施檢查記錄
4、關於安全設施的檢維修計劃(可以列入設備檢維修計劃)
5、監視和測量設備台帳
6、特種設備台帳及檔案
7、對特種設備的檢、維護保養記錄
8、企業應將安全檢驗合格標志置於或者附著於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9、企業操作人員應掌握工藝安全信息,提供培訓記錄、考試卷
10、工藝過程風險分析記錄
11、生產裝置開車方案、停車方案、生產裝置緊急情況處理措施
12、關鍵裝置及重點部位檔案(包括台帳、各級檢查記錄等)
13、關鍵裝置及重點部位檔案應急預案及演練記錄
14、設備年度檢修計劃及記錄(包括檢修前風險分析記錄)
15、設備日常檢修記錄(包括檢修前風險分析記錄)
16、生產設施安全拆除計劃或方案
17、設備巡檢記錄
5.6作業安全
1、各項安全作業證(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破土、吊裝、臨時用電、高處作業、斷路作業、設備檢修、抽堵盲板作業等)
2、現場警示標志(安全標志;重大危險源現場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限速、限高、禁行等標志;職業危害警示標識,、告知牌;風向標)
3、監護人員考試卷、監護許可證
4、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區、罐區現場相關手續;阻火器
5、危險化學品專用倉庫應當符合相關技術標准對安全、消防的要求,設置明顯標志
6、劇毒化學實行雙人收發、雙人保管的記錄
7、供應商名錄及資質檔案
8、承包商(施工及設備安裝等)名錄及資質檔案;安全協議書
9、變更管理的各項審批記錄
5.7產品安全與危害告知
1、危險化學品登記(http://www.nrcc.com.cn/)
2、根據危險化學品登記情況建立危險化學品檔案
5.8職業危害
1、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縣安監局
2、建立職業衛生檔案(包括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責任制、安全衛生操作規程、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職工健康體檢等)
3、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准
5.9事故與應急
1、安全事故台帳、檔案
2、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綜合性)
3建立應急指揮系統
4、應急救援器材台帳
5、有毒有害崗位配備救援器材櫃
6、應急預案演練計劃
7、應急預案的演練記錄
5.10檢查與績效考核
1、安全檢查計劃
2、綜合性檢查(公司級)
3、綜合性檢查(車間級)
4、專業性檢查
5、季節性檢查
6、日常檢查
7、節假日安全檢查表
8、隱患整改通知單
9、安全檢查台帳
10、隱患排查情況檢查記錄
10、自評記錄
11、自評報告
4. 進行培訓課程的前期准備工作包括( ) 。
【答案】A、B、C、D、E
【答案解析】在新的培訓項目即將實施之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備工作,是培訓成功實施的關鍵。前期准備工作包括:①確認並通知參加培訓的學員;②培訓後勤准備;③確認培訓時間;④相關資料的准備;⑤確認理想的培訓師。
5.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簡答 培訓前期准備步驟
一、培訓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
(一)面談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培訓者與培訓對象之間面對面進行交流,充分了解相關信息
(二)重點團隊分析法;指在培訓對象中選出一批熟悉問題的員工作為代表參加討論,以調查培訓需求信息
(三)工作任務分析法;以工作說明書、工作規范、工作任務分析記錄表作為確定員工達到要求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依據,將其和員工平時工作中的表現進行對比,判定員工要完成工作任務的差距所在。
(四)觀察法;指培訓者親自到員工身邊了解員工的具體情況,通過與員工在一起工作,觀察員工的工作技能、工作態度、了解其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搜集培訓需求信息的方法。
(五)調查問卷。
二、簡述需求分析的基本工作程序。
(一) 做好培訓前期的准備工作;1、建立員工背景檔案;2、同各部門人員保持密切聯系;3、向主管領導反映情況;4、准備培訓需求調查。
(二) 制定培訓需求調查計劃;1、培訓需求調查工作的行動計劃;2、確定培訓需求調查工作的目標;3、選擇合適的培訓需求調查方法;4、確定培訓需求調查的內容。
(三) 實施培訓需求調查工作;1、提出培訓需求動議和願望;2、調查、申報、匯總需求動議;3、分析培訓需求;4、匯總培訓需求意見,確認培訓需求。
(四) 分析與輸出培訓需求結果;1、對培訓需求調查信息進行歸類、整理;2、對培訓需求進行分析、總結;3、撰寫培訓需求分析報告。
三、如何運用績效差距模型進行培訓需求分析?
1、發現問題階段;理想績效與實際績效之間的差距的一個指標是需要培訓來改善的地方
2、預先分析階段;對問題進行預先的分析與直覺判斷及應用何種工具收集資料
3、需求分析階段。任務是尋找績效差距,包括對目前的績效和未來的績效
四、簡述培訓規劃的主要內容。
(一)培訓項目的確定;按培訓的優先順序,目標群體及其規模及其在組織中的作用來考慮設計目標及課程
(二)培訓內容的開發;堅持「滿足需求,突出重點,立足當前,講求實用,考慮長遠,提升素質」的基本原則
(三)實施過程的設計;合理安排培訓進度與各個學習單元之間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順序、時間,形成培訓進度表;培訓環境盡量與工作環境相一致。
(四)評估手段的選擇;考核培訓的成敗和對效果進行評估
(五)培訓資源的籌備;包括對人、財、物、時間、空間和信息的籌備與使用
(六)培訓成本的預算。
五、簡述制定員工培訓計劃的步驟和方法。
(一)培訓需求分析;
方法:需求分析可以運用從純粹的主觀判斷到客觀的定量分析之間的各種方法。
(二)工作說明;
方法:工作說明的方法包括直接觀察熟練工的實際工作,收集熟練工自己的介紹等間接資料。
(三)任務分析;
方法:一種方法是列出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實際表現,進而對它們進行分類,並分析它們的技術構成。另一種方法是列出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心理活動,然後進行分類和分析其技術構成。
(四)排序;
方法:排序依賴於對任務說明的結果的檢查與分析。任務說明的結果能顯示出任務之間在層次、程序上的聯系,這些是排序的基本依據。基於這些聯系,再考慮到其他一些因素(如費用、後勤等),排序就能完成。
(五)陳述目標;
方法:設計者依靠工作說明的結果進行轉換,就成了目標。
(六)設計測驗;
方法:測試學
(七)制定培訓策略;
方法:設計者回顧前幾個步驟的結果,分析必須適應的問題環境。培訓策略就要適應這些條件,最好的策略能在這些條件和對應措施間進行最適宜的搭配。
(八)設計培訓內容;
方法:通常的方法是根據工作要求確定培訓內容的性質和類型,然後對這些內容進行分析,將其分解成一個個細節,並根據受訓者的心理發展規律、內容之間的聯系來確定各個細節的先後順序,再選擇適宜的工具和方式來展現這些細節。
(九)實驗。
方法:實驗的對象要從將要參加培訓的學員集體中選取。實驗的環境條件、方法步驟、內容形式、設備工具要盡可能和真正的培訓一樣。
六、簡述培訓課程的實施與管理工作的三個階段。
(一) 前期准備工作
1、確認並通知參加培訓的學員。2、培訓後勤准備。3、確認培訓時間。4、相關資料的准備。5、確認理想的培訓師。
(二) 培訓實施階段
1、課前工作。2、培訓開始的工作。3、培訓器材的維護、保管。4、知識或技能的傳授。5、對學習進行回顧和評估。
(三) 培訓後的工作
1、向培訓師致謝;2、作問卷調查;3、頒發結業證書;4、清理、檢查設備;5、培訓效果評估。
七、簡述培訓效果的信息種類及評估指標。
種類:
(一)培訓及時性信息;(二)培訓目的設定合理與否的信息;(三)培訓內容設置方面的信息;(四)教材選用與編輯方面的信息;(五)教師選定方面的信息;(六)培訓時間選定方面的信息;(七)培訓場地選定方面的信息;(八)受訓群體選定方面的信息;(九)培訓形式選擇方面的信息;(十)培訓組織與管理方面的信息。
評估指標:
1、認知成果;2、技能成果;3、情感成果;4、績效成果;5、投資回報率。
八、簡述培訓效果跟蹤與監控的程序和方法。
(一)培訓前對培訓效果的跟蹤與反饋;(二)培訓中對培訓效果的跟蹤與反饋;1、受訓者與培訓內容的相關性;2、受訓者對培訓項目的認知程度;3、培訓內容;4、培訓的進度和中間效果;5、培訓環境;6、培訓機構和培訓人員。(三)培訓效果評估;(四)培訓效率評估。
九、如何根據培訓的目的和培訓課程的實施與管理准備工作培訓的內容,選擇培訓方法。
(一)確定培訓活動的領域;
對企業培訓的領域進行整理和分類,並把他們與培訓課程相對照,研究選擇適當的培訓方法和技巧,以適應培訓目標所設定的領域。
(二)分析培訓方法的適用性;
培訓方法是為了有效地實現培訓目標而挑選出的手段和方法。它必須與教育培訓需求、培訓課程、培訓目標相適應,同時,它的選擇必須符合培訓對象的要求。
(三)根據培訓要求優選培訓方法。
應根據公司的培訓目的、培訓內容以及培訓對象,選擇適當的培訓方法。
1、 保證培訓方法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即針對具體的工作任務來選擇。
2、 保證培訓方法與培訓目的、課程目標相適應。
3、 保證選用的培訓方法與受訓者群體特徵相適應。分享受訓者群體特徵可使用(1)學員構成(2)工作可離度(3)工作壓力三個參數。
4、 培訓方式方法要與企業的培訓文化相適應。
5、 培訓方法的選擇還取決於培訓的資源與可靠性(設備、花銷、場地、時間等)。
一、直接傳授型培訓法
(一)講授法;(二)專題講座法;(三)研討法。
二、實踐型培訓法
(一)工作指導法;(二)工作輪換法;(三)特別任務法;(四)個別指導法。
三、參與型培訓法
(一)自學;(二)案例研究法;1、案例分析法;2、事件處理法。(三)頭腦風暴法;(四)模擬訓練法;(五)敏感性訓練法;(六)管理者訓練。
四、態度型培訓法
(一)角色扮演法;(二)拓展訓練法;1、場地拓展訓練;2、野外拓展訓練。
五、科技時代的培訓方式
(一)網上培訓;(二)虛擬培訓。
六、其他方法。如函授、業余進修、開展讀書活動、參觀訪問。
十、簡述培訓制度的內容及各項培訓管理制度起草的要求
內容:
1、制定企業員工培訓制度的依據;2、實施企業員工培訓的目的或宗旨;3、企業員工培訓制度實施辦法;4、企業培訓制度的核准與施行;5、企業培訓制度的解釋與修訂許可權的規定。
要求:
(一)培訓制度的戰略性;培訓本身要從戰略的角度出發,以戰略的眼光去組織培訓,不能只局限於某個培訓項目
(二)培訓制度的長期性;培訓是一種人力資本投資活動,具有長期性和持久性
(三)培訓制度的適用性。針對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保證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可以照章辦事。
各項制度:
(一)培訓服務制度;
包括培訓服務條款和協約條款兩部分
培訓服務條款
1員工正式參加培訓前,根據個人和組織需要向培訓管理部門或部門經理提出的申請
2、在培訓申請被批准後履行的培訓服務協議簽訂手續
3、培訓服務協議簽訂後方可參加培訓
協約條款
1、參加培訓的申請人
2、參加培訓的項目和目的
3、參加培訓的時間、地點、費用和形式
4、參加培訓後達到的技術或能力水平
5、參加培訓後在企業服務的時間和崗位
6、參加培訓後如果出現違約的補償
7、部門經理人員的意見
8、參加人與培訓批准人的有效法律簽署
(二)入職培訓制度;
1、培訓的意義和目的;2、需要參加人員的界定;3、特殊情況下不能參加培訓的解決措施
4、入職培訓的主要責任區(部門經理還是培訓組織者) 5、入職培訓的基本要求標准(內容、時間、考核)
6、入職培訓的方法
(三)培訓激勵制度;
1、完善的崗位任職資格要求
2、公平公正客觀的業績考核標准
3、公平的晉升規定
4、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分配原則
(四)培訓考核評估制度;
1、被考核一語道破估的對象;2、考核評估的執行組織;3、考核的標准區分;4、考核的主要方式
5、考核的評分標准;6、考核結果的確認7、考核結果的備案 8、考核結果的使用
(五)培訓獎懲制度;
1、制度制定的目的;2、制度執行組織和程序;3、獎懲對象說明;4、獎懲標准;5獎懲的執行方式
(六)培訓風險管理制度。
1、企業根據勞動法與員工建立相對穩定的勞動關系
2、根據具體的培訓活動情況考慮與受訓者簽訂培訓合同,從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
3、培訓前,企業要與受訓者簽訂培訓合同,明確企業和受訓者各自負擔的成本、受訓者的服務期限。保密協議和違約補償等相關事項
4、根據「利益獲得原則」請投資誰受益,投資與受益成正比關系,考慮培訓成本的分攤與補償。
6. 我和同學想辦一個培訓班,這個培訓班策劃書怎麼寫.前期的准備工作需要准備些什麼
建議你先搞好當地的教育局工商局的關系。培訓班不是那麼好辦的。 而且如果你們是第一年辦,先不要以營利為目的,最好吸收經驗。
7. 辦武術培訓班前期做什麼准備工作
生源估計,
道館裝修,
教練預備,
線上線下宣傳。
8. ISO培訓認證前期工作要怎麼做呢
親親,咨詢老師做什麼用的,咨詢用的嘛,就是因為你不懂,所以才有他出場的機會呵呵,你可以打電話問問他嘛,看你們要做點什麼,不過據我所知,咨詢公司那邊會過來幫你們做資料呵呵
9. 中小企業上市前期需要做那些准備工作
1.為什麼要上市?分析上市與不上市的利弊,得出結論。
2.自查企業家底,產權是否明析,股權結構是否合理,管理團隊是否穩定、是否目標一致。
3.募集資金規模,投向哪些項目,以及盈利預測、風險控制。
4.到哪裡上市——境內外、主板市場、中小企業板或創業板?
5.預計上市時間、上市費用、機會成本。
6.如何選擇中介機構及合作夥伴,企業內部由誰來負責上市全過程的總協調?
7.哪些是不確定因素以及防範措施?
8.當前宏觀政策是否有利促進企業上市,如何整合上市資源,突出企業上市優勢,爭取順利通過核准上市?
二、董事會秘書是企業上市的先行官
董事會秘書作為企業高管,其定位具有角色的特殊性,董事會秘書的職業操守包括專業素質直接影響著企業上市工作的成功與否。因為董事會秘書是企業融資、企業上市的主要策劃人之一,也是具體的執行人。在選擇中介機構、企業改制設立、申請及報批、發行上市等上市前的各環節中,始終起著關鍵作用。所以工作中,常常把董事會秘書定義為企業上市的先行官。《公司法》第124條規定:「上市公司設董事會秘書,負責公司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會議的籌備、文件保管以及公司股東資料的管理,辦理信息披露事務等事宜。」董事會秘書由董事長提名,經董事會聘任或解聘,董事會秘書應對董事會負責。
擬上市企業的董事會秘書在上市運作的整個過程中都應以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的工作標准來要求自己,接受董事會秘書的專業培訓,熟悉相關法規政策,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審時度勢,為企業擬訂上市規劃並報企業決策層審議通過後操作實施,同時配合中介機構進場協同作戰。
三、企業上市籌備階段的工作協調
企業上市一般分為五個階段,即:上市籌備階段、聘請中介機構、企業股份制改組階段、上會核准申報材料製作及申報階段、股票發行上市階段。
1.上市籌備階段,由企業一把手掛帥,正式成立上市領導小組,全面負責上市工作,由擬選董事會秘書代理執行具體工作。
設立上市籌備組,主要成員單位有:辦公室、財務部、法律部、生產部、市場銷售部、科研開發部、後勤部等部門負責人及企業候選的董事會秘書等,各成員之間互相配合協同作戰,其主要工作有:企業財務部配合會計師及評估師進行公司財務審計、資產評估及盈利預測編制工作;企業分管領導及董事會秘書負責協調企業與省、市各有關政府部門、行業主管部門、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以及各中介機構之間的關系,並把握整體工作進程;法律部與律師合作,處理上市有關法律事務,包括編寫發起人協議、公司章程、承銷協議、各種關聯交易協議等;生產部、市場銷售部、科研開發部負責投資項目的立項報批工作和提供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董事會秘書完成各類董事會決議、申報主管機關批文、上市文件等,並負責對外媒體報道及投資者關系管理。
2.聘請中介機構。企業股份制改組及上市所涉及的主要中介機構有:會計師事務所、證券公司及保薦人、資產評估機構、土地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等。這些機構主要由董事會秘書及企業高管負責溝通與協調。與中介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後,企業便在中介機構指導下開始股份制改組及上市准備工作。
3.企業股份制改組階段,其工作重心就是確定發行人主體資格及公司法理、規范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