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iOS,沒有工作經驗的人現在很難找工作嗎
iOS的行情就是這樣,從2015年底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主要的原因除了是前幾年iOS過於火爆,造成培訓機構在短時間內培訓出大量的初級iOS開發工程師走向市場,造成就業壓力。但更重要的一方面也是和互聯網政策的發展也有很大的關系的。稍微關注互聯網市場的人可能對這種情況有所了解,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大量的中小型互聯網企業宣布破產。很多開發人員也就失去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所以,對於iOS開發工程師來說,已經有工作的也輕易不敢跳槽,而沒有找到工作的,要麼轉行,要麼還在苦苦的等待,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實習機會也不會輕易的放棄。而作為我們這些剛從培訓機構出來的,就更不知道何去何從了,2016年上半年學完iOS後,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待業期,根本找不到工作,後來千鋒的老師打電話讓我們回去又學的PHP或者Java。現在這批iOS學員基本也都找到工作了。現在,還是放棄iOS吧,該學其他的還是不是很晚,畢竟有編程的基礎了,學習其他的編程也快!
B. 非計算機專業,參加了IOS培訓,找工作簡歷如何寫才好,照實說還是包裝一下(之前工作兩年,已交過五險
這個我看過我哥的簡歷,上面寫了老多他參加的項目。我問他為啥這樣寫,他說參加的項目多,你懂的多,工資自然高。希望我的回答能解決你的問題!
C. 花了兩萬塊學了個ios開發 學出來找工作 兩星期了還沒人要 天天去面試 我該怎麼辦
很正常啊,我都工作六年了,辭職了找工作都需要大半個月。
D. 去找工作學IOS 要學什麼程度才能找到工作,先學那些後學那些
你好,對於你的問題:
1、一般來說IOS和安卓二選一就行了,因為兩者開發使用完全不專同的語言和屬環境
IOS游戲開發,主要是用C++、Object-C語言
安卓游戲開發,主要是Java(J2ME)語言
2、學習順序
一般來說:
先學編程語言,IOS就學C++,安卓就學Java(Java相對C++要簡單)
學好語言後,開始學習相關開發類庫
掌握了類庫,開始學習具體的游戲開發知識,如演算法、游戲引擎、建模、游戲圖像等
最後就可以動手開發項目了
3、需要什麼基礎
有高中數學基礎一般就行,計算機軟體開發對數學要求高主要體現在演算法設計上
而英語只是方便你讀懂國外的技術文章
4、建議
游戲開發學習建議從一個項目自己開始做,邊做邊學,單單學習理論知識過於枯燥
另外就是要堅持!
E. 我是女生,學ios開發,好不好找工作
重點不在男女來,還是看你學習的如自何,IOS掌握如何,實際項目經驗如何。
C語言是所有語言的基礎,如果還有其他面向對象語言(C#、Java等)經驗的話,轉IOS很好轉的,個人認為IOS最好學,最好用了。
PS:我也和你一樣,雖然沒有畢業,現在一樣找到了IOS工作。
F. ios開發怎麼那麼多人,找工作好難
誠然,就像大家所聽到的那樣,ios開發現在太多了,可是,真正擁有兩年以上開發內經驗的依然很少,市場還是供容不應求的,這一點從各大招聘網站上的招聘需求就能夠看出來,所有的行業需求都像波浪曲線一樣,忽高忽低,現在低迷,不代表將來就不好,如果將來行情變好,臨時再去學習,恐怕就來不及了吧?如果喜歡做開發,並且基礎很差甚至零基礎,建議從ios開始,畢竟ios還是比較容易入門,並且ios開發的薪資還是很高的;技術總是要慢慢積累的過程,如果想要從事開發,還是要靠堅持!本人也是ios出身,找工作的時候確實找了好久才找到,外事開頭難,但找到了就是一個好的開始,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我現在已經達到了自己想要的薪水。付出總會有回報的,如果想做開發拿高薪,就看你會不會堅持自己的選擇。
G. 為什麼ios程序員工資高但特別不好找工作 安卓程序員就特別好找
現在iOS開發的市場越來越小了,從蘋果的封閉經營策略就決定了這一點。
如果蘋果公司的銷售業績持續走高,那麼就會帶動開發者跟蹤蘋果的技術,市場上就會大量需要蘋果的App,但一旦其業績下降,那麼App的需求量馬上會體現出來,也隨之下降。
Android則不同,這個開放的平台,除了能夠做手機的App,還有很多其他場合都可以用,例如嵌入式開發的前端顯示,再比如智能電視、車載音響等。
路子寬了工作自然好找啊。
H. 現在學ios開發以後,出來找工作怎麼樣
有能力的工作自然好找,但是今年聽說移動端開發人員太對了,實習生的工作比較難找。
I. 學習Android好呢還是IOS好 哪個更好找工作
iOS與Android,兩個不同的開發體系結構,一個封閉一個開放,是所有開發者繞不去的大山。而我們在開發過程中,也感受到了這其中的細枝末節。
一,開發環境對比
首先在開發環境的配置上,二者就表現出了極大的差異。
1,配置過程
iOS的開發環境非常完美,下載完官方提供的Xcode之後直接安裝即可就可以開發了;而安卓則需要先下載Java環境,然後去Windows裡面做好配置環境,然後下載eclipse這個環境再在裡面做各種復雜的配置操作,才可以配置好開發環境。當然在2013年的時候谷歌終於推出了Android Studio開發工具,可以縮減配置過程,但我們的技術跟我說,現在主流還是復雜的eclipse為主,Android Studio尚不成氣候。
從配置過程來看,iOS簡單,安卓極其復雜。
2,跨平台適應性
蘋果的開發環境是極其霸道的,必須用Mac電腦的OS X系統才可以開發iOS,而Windows是無法做iOS開發的,除非做虛擬機,但是真正做iOS開發的時候是不可能用虛擬機搭建OS X來做開發,這樣速度會及其緩慢,無法開發任何大型程序。
而安卓雖然安裝起來復雜,但是具有很好的適應性,不僅能夠在Windows上開發,也能在Mac、Linux系統上開發,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從跨平台的適應性來說,蘋果更像一個自我生長的大樹,而安卓就像苔蘚,可以附著在任何平台上生長。如同當年的Windows可以安裝到任何PC上一樣,安卓勝。
3,真機調試
安卓在真機調試上就遠遠優於蘋果,安卓開發者只需要打開調試開關然後就可以調試手機了,但是iOS則不同,iOS需要證書、描述文件、Apple ID、開發者賬號,搞半天才可以進行調試,過程實在吐血,有興趣可以看這里。
這一步依然是安卓勝。
總結:
在開發環境的對比上,蘋果表現出了強硬的態度:「只准用我的」,而安卓則表現出了很強的適應性,順勢而為。當然,這對於開發者而言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從一個側面我們看到了兩家公司的不同文化。蘋果更自我,谷歌更擁抱開放。
二,推送機制問題
由於我們也是初次創業,APP本身結構也不是特別復雜,所以很多東西就都開始想當然,在APP的結構設計上沒有考慮到推送機制,所以我們一開始都是讓程序做的心跳連接,通過不斷向伺服器做請求,來更新數據。
我們早期沒有經驗所以是直接讓我們的應用做心跳去請求伺服器信息的,這樣持續不斷的發送請求,不僅耗電量大,而且對網路流量都是有很大消耗的。隨後我們意識到問題,開始著手第三方的推送機制。
第三方的推送我們研究了谷歌官方的GCM、蘋果的APNs、網路雲推送、個推、極光推送。我們最後選擇了網路雲推送作為統一平台。原因在於網路的「共推」機制,只要用戶安裝了任何網路系應用以及使用帶有網路雲推送的應用,網路都會進行統一的推送服務,而不需要單獨的應用程序進行心跳操作,只需要交給網路系即可。
而對於iOS的話,則後台不需要再去研究APNs就可以進行統一的推送。
總結:
在推送問題上,由於iOS和安卓推送機制各自為政,所以開發者更希望有一個大一統的推送平台來管理這二者。同時加上IOS和安卓在國內推送上的水土不服,也給了第三方推送機會,而在第三方推送正好抓住了這個機會。
三,適配尺寸,版本問題
雖說蘋果的真機調試比較復雜,但是蘋果一共需要適配的機型也就兩種尺寸,3.5和4.0英寸並且iOS的版本升級率遠遠大於安卓,所以在適配上,iOS的優勢就明顯了。庫克在發布會上也拿系統升級率向安卓開火,安卓在這塊確實沒做好。
根據統計,截止去年10月統計,iOS 7的升級率為73%,而根據去年5月的統計,安卓雖然早就已經發布到4.X版本了,但2.X版本的市場卻依然占據了39%的市場,所以我們在安卓的適配上做的非常痛苦。
先說尺寸問題吧,安卓適配需要同時適配各種解析度的手機,從240*320到1280*800,最常見的就有十幾種解析度需要做適配,並且最要命的是控制項問題。iOS經過早期的各個開發者的經驗匯聚,加上蘋果公司的重視,蘋果公司已經做好了官方控制項,iOS程序員只需要直接調用即可,但是安卓做的控制項就復雜了,需要去github等開源網站上找到相應的項目,然後自己改寫代碼以適配,但最後這些做完的控制項放到不同解析度的機型上又會出現超出屏幕范圍,或者太小等等諸多問題,完全不兼容,需要一個個調整過去,很是痛苦。
另外這里再說一下真機雲測試,凡是那種需要登錄賬號的APP,雲測試是壓根沒用的,只能一個個手機自己測試過去!
接著再談機型適配問題,其實說到底還是版本適配的問題,我們安卓版剛剛提交到應用商城後就有一堆用戶來吐槽說居然無法注冊,後來發現原來是調用頭像的API介面太新而無法適應老版本導致的,接著我們跑去舊手機市場花了150元在那邊邊測手機邊改,終於把問題解決了。但第二次提交後,居然又有人吐槽無法打開的問題,後來我們發現原來是版本太老導致的json格式解析問題,後來又去測了半天......
辛酸啊,不過還有更辛酸的公司,據我所知那個做智能電子秤的叫PICOOC的公司,由於電子秤需要藍牙適配所以必須有真機測試才行,他們曾經因為用戶的一個韓國手機無法兼容而不得不買了一個韓國手機來做,還有類似那些低版本的用戶需要一個個試過去,還有些最辛酸的就是明明剛剛適配好了小米3系統的藍牙了,結果小米官方系統升級後導致原來的藍牙通道不對,需要重新再拿手機來重寫代碼做更新和沒更新系統的選擇性適配,最後還又被用戶投訴了......
總結:
適配的問題上iOS讓開發者感受到了iOS的魅力。同時,在版本和尺寸的配上,安卓機亂糟糟的生態讓開發者們不得不只去選擇主流的機型去滿足而無法顧及更多邊緣需求。在適配這個問題上,iOS大獲全勝。
四,應用商店提交
關於應用商店提交又是一個令人不得不說的事情,由於安卓是開放生態,所以自然應用商店也是一個開放而混亂的生態環境,除了網路,360,豌豆莢,騰訊,安智這樣的大頭,其他應用市場實在無法恭維,具體我寫過一篇從提交安卓應用一窺市場格局,不再多說。
那麼再談iOS,iOS的提交就非常狗血了,需要應用ID,發布證書,配置文件,生成設置,部署目標.......過程極為復雜而冗長。但是當我們提交完畢之後,有一種徹底的征服感。
總結:
在應用的提交上,iOS的提交雖然極其麻煩,但是只要搞定一次就可以一勞永逸,而安卓則不同,由於其開放而混亂的超級生態,導致我們提交上的種種麻煩。
結語
最後感慨下,比較了那麼多。我們感受到了蘋果作為一體化的優勢在於適配、推送、提交,而安卓的優勢在於跨平台、以及生態多樣化。但是無論他們好壞,最苦逼的還是創業公司,無論是iOS還是安卓都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