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少兒美術培訓理念是什麼啊
面向全體學生是由義務教育的性質所決定的,面向全體學生是建立在一個基本信仰之上的,即每內個學生都具有學習容美術的潛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 美術學習活動的過程能給學生帶來快樂。美術學習的結果能夠使學生獲得一種滿足感和成功感,他們就會發自內心地喜歡這項活動。關注文化與生活,強調文化是美術教育的國際趨勢,更是社會發展的需求。美術課程與文化的關系體現為通過整體文化特徵了解不同群體的美術和通過不同群體的文化了解整體文化的特徵。
㈡ 成都市新亞藝術學校的學校宗旨與承諾
學校始終堅持「以誠取信、以德積譽」的辦學宗旨,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不斷版創新的教學理權念,系統及人性化管理模式,力爭讓每一位學生考入理想滿意的高等藝術院校,是你提高專業水平、挖掘藝術潛力、實現藝術夢想的搖籃!
學校承諾對每一位學生負責到底,學生入學即與我校簽訂詳細培訓協議(包括充分確保學生上課量及師資力量及安全協議),保證學生通過當年四川省藝術高考專業控制分數線(學生在我校學習期間,須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及授課安排)。凡經該校培訓後未達要求者,學校將一次性退還學生100%學費或下期免費培訓;學院簽約班學生須通過入學考試合格,簽定合同超小班教學,保證學生通過當年相關重點院校本科控制分數線;省外學生,學校保證通過當年四川音樂學院或本省聯考本科專業控制分數線!
㈢ 少兒美術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兒童美術與美育社會
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提出「美育代宗教」說,經過多少世代的努力,我們一直還在探索,在兒童美術教學長期實踐中,通過和家長廣泛的討論,與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接觸,發現和孩子交流時,可以將美從一張畫紙里跳出來,以更廣泛的視野來向孩子們解釋美,美也就變的從狹義的理解擴展到廣義的范疇,這對孩子的思維發散、想像力都有很大的助益,為了說明的更加清楚,我們來舉個範例:當孩子拿著一張畫興高采烈的找我們家長看畫時,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孩子,你這張畫里學到的構圖,非常的美,媽媽覺得可能把這種構圖學習,將來用在城市規劃當中,你想,一張紙不就是一個城市嗎?你在紙上畫畫,就像在城市中規劃,說不定你將來是一個偉大的城市設計大師,也或許我們將來變成地球村,你可以規劃整個地球讓它變的更美,我們將來沒准移民到火星,你可以規劃星際城市,整個宇宙就是你的畫紙,每個星球就是畫中的元素,你覺得呢?」同樣的還有:在畫面中學到的點線面的關系,可能會像喬布斯一樣將這種美用在手機電路板的設計當中,在畫面中孩子的色彩學習可能用在一條愛馬仕圍巾的色彩藝術里,在畫面中學到的造型可能會讓孩子將來對產品設計情有獨鍾等等,所謂美育,難道不是有關一切美的教育嗎?而非僅僅局限於美術范疇,按「美育代宗教」中所說,還包括文學、音樂、舞蹈、雕塑等等。這樣,畫畫就從一張在紙上塗滿顏料的畫(狹義的美,或是藝術教育,培養孩子對藝術的審美能力與創造能力等)進行無限的拓寬(廣義的美,或者是實質美育,它強調將對美的欣賞、創造滲入到學習與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來,或者是職業當中來),進而從狹義和廣義兩個維度培養孩子對美的認識、體驗、感受、欣賞以致創造創新的能力,從而使孩子們具有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格、優秀的素養。那麼我們的孩子將來長大,所處社會定是充滿美的,充滿想像力的,充滿愛的,楊帥把那個未來的社會稱之為「美育社會」,那個社會可能有點遙遠,但是我相信它是會可以實現的,馬英九先生曾在2012新年致辭說:我深深體認一己的微小,短暫,只願更謙卑地面對下一個百年。在歷史的長河裡,每個人,每一代都是滄海一粟,都是感念的後輩,都是謙虛的學生」,我想通過世代的努力,美育社會終究會實現。
㈣ 溫州甌海藝術學校的辦學理念
學校秉承文化和抄藝術並襲重的發展宗旨,追求文化藝術雙豐收,主張品德和技藝共同發展。
文化課程按照國家規定課程標准,音樂藝術課以民樂為主,兼納聲樂、舞蹈、西洋盛行樂器;美術按照年級、年齡層次開設兒童畫、想像畫、素描、色彩;努力打造特色、精品、名牌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人才戰略。
校訓:求美——欣賞美、感悟美、美的欣賞和創造將使世界更美好 。
㈤ 青島藝術學校的教育理念
學校堅持「嚴格管理、科學育人」的教育理念,強調教師的敬業精版神,強調對學生的權德育教育。學校具有優秀的校風和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傳統。95年以來,該校學生在國內外藝術比賽中獲得41枚金牌,為祖國贏得了榮譽,受到國內外同行和新聞媒體的關注。學校經常接待各國來賓和重要貴賓來校參觀。學校還為俄羅斯、越南、韓國、日本、法國、美國、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培養了多批留學生。北京文藝事業發展「十五」規劃提出:要把北京市國際藝術學校辦成全國藝術中專示範學校。
㈥ 藝術的宗旨是什麼
西遊記》是一部運用浪漫主義表現手法創造出來的具有深刻的現實主義批版判意義的巨著。它以權奇詭的想像編織出超人間的神話故事,使廣大讀者為之著迷;同時,故事中隱喻著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從而賦予了作品很高的思想藝術價值。其主題,主要在於它對封建社會的丑惡現實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諷。
㈦ 少兒美術培訓有哪些基本理念是什麼
面向全體學生是由義務教育的性質所決定的面向全體學生是建立在一個內基本信仰之上的,即容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潛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美術學習活動的過程能給學生帶來快樂。美術學習的結果能夠使學生獲得一種滿足感和成功感,就會發自內心地喜歡這項活動。關注文化與生活,強調文化是美術教育的國際趨勢,更是社會發展的需求。小央美美術教育,希望可以幫到你!
㈧ 潭州教育藝術學院的創立宗旨是什麼
潭州藝術學院以傳承中華古典文化,挖掘藝術精彩,讓藝術融入生活,人人都能成為藝術的受益者
潭州藝術學院 不僅僅是滿足人們的藝術夢想·同時也激發了學員的興趣愛好·也讓很多人生活變的更加幸福
㈨ 以什麼樣的理念推進學校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作為學校實施美育的最重要內容和途徑,其獨特的功能和價值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對美育和藝術教育在認識上的局限,一直是制約學校藝術教育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一些地方和學校沒有把藝術教育擺在應有的位置;有的存在著重視少數特長生而忽視全體學生,重視藝術競賽而忽視課堂教學,重視技能訓練而忽視人文素養,重視成果展示而忽視教育過程等傾向;有的存在著追求「專業化」、「成人化」、「時尚化」的現象;還有的只是把藝術教育當成一種營造宣傳效果的「擺設」和「櫥窗」。因此,樹立正確的藝術教育理念,是應該引起重視、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強美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並提出了「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探索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等重要的教育理念,這對學校藝術教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科學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藝術教育包括普及藝術教育和專業藝術教育兩個領域,本文討論的是前者。 公平:面向全體學生 學校藝術教育包括藝術類課程、藝術實踐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三個方面。是實施美育的基本途徑,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學校藝術教育不是針對少數有藝術天賦學生的精英教育,也不是以謀職為目的的職業技能教育,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具有規定性、普及性和奠基性的特徵,應該符合各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 現在,教育公平的理念已經被廣泛認同。學校藝術教育不是要培養藝術家,而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我們的學校應該讓每一個學生都享有公平的接受優質藝術教育的機會,學校的藝術活動和演出不僅僅是展示的舞台,更是教育的平台,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需求,為他們提供滿足個性發展需要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提高我們民族的素質和修養,體現教育公平。當前在全國范圍深入進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農村學校藝術教育改革實驗,以及中央音樂學院組織的「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培訓班」等案例,正是在實踐和傳遞著這一理念。 導向:有鮮明的價值取向 學校藝術教育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鮮明的導向性。學校藝術教育不同於社會大眾藝術、流行娛樂藝術,應該凸顯育人特質,用人類優秀的文化藝術來引領青少年「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兒童的天真爛漫、少年的朝氣蓬勃、青年的意氣風發,這些美好的精神氣質正是學校藝術教育應當保護、表現並著力彰顯的審美取向。 學校藝術教育對於青少年學生來說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哺乳,具有潛移默化的濡染功能。學校藝術教育要讓青少年從小就得到高尚健康的文化藝術的營養滋潤,在靈魂中植入真善美的基因。學校藝術教育的宗旨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礎,因此不僅應該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傳授基本的知識技能,培養對藝術感悟、解讀和鑒賞的能力,而且應該注重引領學生提升審美品位、構建精神家園。學校藝術教育應摒棄浮躁,遠離功利,引導學生進入一種自由崇高的精神狀態,享受審美的愉悅和詩意的快感。 目前一些地方、學校、家長讓未成年的學生學習拉丁舞、倫巴舞、肚皮舞,參加一些兒童模仿成人秀的節目,這些內容和形式是否符合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值得我們認真地思考。 創新: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新意識 藝術教育是審美教育,也是發展形象思維、激發創新意識的教育。研究證明,藝術教育有助於開發大腦右半球的潛能,在培養直覺、想像力和創新意識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許多著名科學家都十分強調藝術教育對創新人才培養的作用。西方發達國家也都十分重視藝術教育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價值。以美國為例,1960年蘇聯衛星上天,引發了美國對教育的反思,隨即制定了「曼哈頓零點計劃」——加強藝術教育,培養創新能力;2011年,美國的一份調查報告認為,藝術教育是進行教育改革的最佳突破口,藝術教育能夠培養創新型人才,而創新型人才是美國「贏得未來」的希望。 學校藝術教育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和實踐性,應該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藝術實踐活動,親身感悟藝術的魅力、不斷豐富審美體驗。要通過各種藝術活動鼓勵奇思異想,培養思維的主動性和獨創性。 傳承:努力傳承民族優秀文化 文化藝術是一個民族生存的精神土壤,也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非物質紐帶。文化藝術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最為持久的因素。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用人類文明成果哺育青少年,是學校藝術教育責無旁貸的職責。藝術教育具有重要的化育、熏陶、浸潤的作用,對一個人的終身發展具有長遠的、基礎性的影響。同時,也是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藝術的最重要的途徑和最有效的載體,對於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我們要通過藝術教育,對廣大青少年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薪火不斷、世代相傳。(萬麗君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