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生動物養殖與保健協會個人工作計劃
2015年畜牧產業發展的思路、主要目標及重點工作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發展生產保供給、嚴格監管保安全、綜合施策保生態」的要求,以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環保型畜牧業為方向,以提升畜牧綜合生產能力為核心,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為目標,以調整優化畜牧產業結構為主線,做大做強生豬業、加快發展牛羊業、穩步推進家禽業,積極推進畜牧產業「布局區域化、養殖規模化、生產標准化、經營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進程。重點抓好規模養殖、科技推廣、龍頭培植、疫病防控、執法監管、循環發展工作,著力實施生豬、牛羊、家禽養殖基地建設、高原生態牧場建設和畜牧龍頭企業培植,努力把XX區建成優質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實現全區畜牧業跨越發展。
(一)主要目標。2015年,全區圍繞「四個翻番」和「兩個倍增」計劃,實現畜牧業產值達28.21億元,同比增長11.68%,其中:豬肉產值達21.15億元,同比增長11.67%。生豬存欄115萬頭,同比增長13.11%;出欄肥豬163.7萬頭,同比增長14.87%。實現肉類總產量16.37萬噸,同比增長14.8%,其中:豬肉產量13.82萬噸,同比增長13.46%。
(二)重點工作。
1、抓規模養殖,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一是提升生豬生產能力。依託2014年中央財政投資656萬元的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220萬元的生豬標准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以及「菜籃子」產品建設等項目的實施,重點抓好萬谷永坤農牧公司、潞江牧寶、瓦窯寶周、蒲縹龍朝、河圖石洞山、辛街開升、瓦渡楊品方、瓦房熊紹龍、XX勤豐食品公司、富衡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等10個生豬養殖場的建設及XX區良種豬繁殖場異地搬遷建設,完善瓦馬鄉大正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萬頭生豬養殖小區建設,鞏固提升漢庄鎮團山核桃箐科學養豬示範村建設,扶持東山片西邑鄉竹林子、丙麻鄉河西、瓦渡土官扶貧開發生豬養殖示範村3個。力爭年內全部建成投產,新增肥豬出欄21.19萬頭,全區出欄肥豬達163.7萬頭以上、豬肉產量達13.82萬噸以上。二是加快草食畜發展。實施好2014年中央財政支持300萬元的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肉牛產業項目,新建XXX區偉農肉牛養殖場,完善XX區犇達千頭肉牛養殖場,扶持XX區達欣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肉牛養殖場以及瓦馬鄉黑岩窪村、掌上村和芒寬鄉吾來村、新光村、空廣村5個肉牛養殖示範村建設。同時,實施好瓦馬鄉泡核桃樹下種草養羊項目,大力推廣種草養畜,改善養殖條件。三是穩步推進家禽發展。大力推行家禽規模化養殖,完善良種供應、技術服務、運銷服務等環節,進一步提高家禽生產能力。加快對「XX麻雞」的保種、選育和開發利用步伐,做好遺傳資源調查分析及國家畜禽品種保護名錄的申報工作,確保在保種數量、發展規模上取得新突破。
2、抓科技推廣,促進畜牧業提質增效。一是抓良種繁育推廣,提高良種覆蓋率。加快良種豬繁育體系和肉牛凍精改良步伐,狠抓120頭良種公豬、2500頭LY母豬、1000頭長保母豬以及150隻奴比亞種公羊的推廣落實工作。依託2014年中央財政補助140萬元的生豬良種補貼項目,不斷鞏固完善鄉鎮14個豬人工授精網點建設,加快推進生豬良種化及其人工授精技術進程,並依託肉牛凍精改良補貼項目,不斷鞏固和完善全區20個肉牛凍精改良點,以省級肉羊標准化養殖示範場金牧公司努比亞種公羊純繁場為帶動,加快奴比亞種公羊改良本地「雲嶺黑山羊」的推廣步伐。二是抓畜牧科技推廣,提高養殖水平。實施畜牧技術進村入戶工程,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各規模養殖場(小區、大戶)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推廣先進實用的生產技術,提高科學養殖水平;建立專業技術人才定期培訓機制,採取進村就地培訓和集中理論培訓兩種方式,積極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和養殖場(小區、大戶)參加各類培訓、交流會議。全年完成技術培訓和指導1500人次以上。三是抓養殖示範場創建,提高帶動能力。為確保國家、省、市、區「四級聯動」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五化要求,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以標准化生豬、肉牛、肉羊、家禽規模養殖場為重點的區級、市級、省級、國家級畜禽養殖標准化示範創建活動。計劃力爭創建國家級標准化示範場1個、省級標准化示範場1個、市級標准化示範場2個、區級標准化示範場3個。
3、抓龍頭培植,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一是要進一步加大招商、融資力度,落實畜牧業用地、金融支持等優惠政策,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和個人投資發展畜牧業。二是支持畜牧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生豬外調及畜禽屠宰、加工、分級、儲運和連鎖銷售。重點打造萬谷永坤農牧科技有限公司、XX勤豐食品有限公司、XX偉農農牧有限公司、三嘉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上規模、產品創品牌、經營出效益,以此推進畜牧業產業化經營進程。三是抓好涉牧專業合作組織培育。按照「民創辦、民經營、民受益」和「互惠、互利、自願」的原則,鼓勵適度規模養殖場(小區、戶)組建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積極穩妥地發展各種形式的養殖業行業協會,強化合作組織「為民服務、教農學技、帶農入市、助農增收」的功能。通過建立高效的合作社和協會,大力推行「統一品種改良、統一規范生產、統一技術培訓、統一免疫服務、統一市場營銷」的機制和「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組織和帶領社員以市場為導向,加強生產引導、技術培訓、畜禽防疫、信息交流、市場開拓、品牌創建等工作的開展,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生產程度和產業化經營水平。
4、抓循環發展,推進生態畜牧業建設。一是狠抓現代農庄建設。在大力推進畜牧業規模化、標准化的基礎上,以規模養殖場(小區)養殖企業為骨幹,將畜牧業的生產、休閑、消費等功能結合於一體,積極創建集綠色、生態、休閑觀光和科技示範等多功能的畜牧業庄園。重點培植XX萬谷永坤天怡生態畜牧庄園和XX區潞江熱經所高原特色農牧業示範庄園。二是加快生態牧場建設。繼續落實好中央財政補助317.35萬元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進一步鞏固完善2013年中央財政投資100萬元的瓦馬鄉香柏場生態牧場草原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項目,實施好2014年中央預算內投資53萬元的瓦窯鎮、西邑鄉小河流域石漠化綜合治理草食畜牧業發展項目,不斷提高草原載畜量,推進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同時,做好牧草試驗、示範和推廣,引進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高產、優質牧草品種,實施林草協作,認真開展好林—草、果—草、煙—畜、畜—沼結合和草畜配套推廣工作,大力推廣農作物秸稈青貯利用技術,最大限度地發揮種養循環經濟效益。三是以畜禽養殖污染物生態化利用和減量化排放為目標,大力推廣農作物秸稈過腹還田技術,鼓勵大中型養殖場應用養殖污染物綜合利用技術,推行「畜—沼—肥—果(菜、煙)」循環發展模式,實現產品清潔生產、資源高效利用、產業協調發展。
5、抓動物疫病防控,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一是認真落實「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工作責任制,轉變防疫觀念和免疫方式,全力推進農村散養戶春秋兩季「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進」和適時補針的免疫制度,確保重大動物疫病應免密度達100%,免疫抗體合格率達70%以上。二是在整村推進搞好防疫的同時,對規模養殖場、種畜禽場、養殖小區、養殖大戶等養殖密集區,全力推行程序化免疫工作,確保畜禽常年處於有免疫保護狀態。三是認真組織好重大動物疫病和免疫監測工作,加強重點地區和重點疫病的監管,加大監測范圍和頻率,多渠道了解掌握境外疫情動態,嚴防境外疫情的傳入。四是完善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機制,搞好物資儲備,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按照「早、快、嚴、小」的原則,採取「五強制、兩強化」措施,及時消除疫情隱患,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
6、抓執法監管,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一是規范飼料、獸葯經營管理。切實加強飼料、獸葯市場的監管和質量檢測,嚴厲打擊銷售使用違禁的「瘦肉精」和「抗生素」等葯物以及假劣飼料、假劣獸葯違法行為,保障獸葯、飼料等畜牧業投入品質量安全,確保獸葯GSP規范管理面達70%以上,畜產品獸葯殘留監測合格率達98%以上。二是抓好產地和屠宰檢疫監管。加大對牲畜販運戶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販運病死畜禽的違法行為,做到上市必檢、有宰必檢,確保產地檢疫率和屠宰檢疫率達100%。三是加強乳製品監管。依法規范生鮮乳生產、收購和運輸行為,嚴厲打擊生鮮乳生產、收購和運輸環節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質的行為,確保群眾喝上「放心奶」。通過採取強有力的安全生產監管措施,不斷提高我區畜產品安全水平。
② 如何提高養殖實用技術培訓效果
1培訓要結合實際,找出當前農民的不足,使培訓有目的性、實用性,既能夠滿足農民需求,又能從當前形式指出盲目發展的敝端在長期以來的培訓過程中,我發現一個普遍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很多人都有一個通性,就是發現某個行業一旦找錢,就盲目跟進。以養豬為例,我們分析一下2005年以來的市場情況,2005年至2008年三年間,養豬市場持述低迷,此時養豬產業出現了很少有人關注的情況,沒有人想過要發展養豬業,政策扶持也沒有,成為了一個典型的賤豬時期;2008年下半年開始,肉價持續上漲,仔豬價格上升,從此刻起,人們開始感覺到養豬能賺錢,因而人們紛紛康慨解囊,大量資金進入了養豬行業,由於之前三年的持續低價,豬的再生資源母豬已被大量淘汰,使得豬源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加上政府的鼓勵政策,並出台了扶持措施,造成2009年到2011年間,供需嚴重失衡,造成了豬價出現了百年不遇的新高,成為了典型的金豬時期。後來經過養豬業的快速發展,又一度造成了豬價的下滑。如此循環,都是民眾盲目發展的結果。根據民眾發展養殖產業的盲目性,因此,在近幾年來的培訓中,我總是在養豬培訓開篇就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首先是市場,任何農民如果不了解市場,不分析市場,那養殖就存在風險,存在運氣,只有認真地了解市場,分析市場,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但如何分析市場,了解市場,又是一門技術,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摸索,不斷總結,才能在發展養殖中找准方向,確定好發展思路。接著,對什麼是市場,怎樣分析市場,進行了重點闡述,由於講課分析到了實質問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夠滿足當前需求,使得農民聽課屏聲靜氣,認真思考。其次是技術,養殖技術也是關繫到養殖成敗的關健環節,所以,如何讓農民在培訓中掌握技術,也是一個關健環節,培訓技術也要有目的性,要能滿足當前參訓人員的需求。
2培訓技術也要有目的性,要找准切入點當前養殖戶雖然大家都熟悉自己的養殖動物,簡單地說,都會養,會尊循日常飼養中的一些習慣來進行飼養,但真正能把握為什麼這么養,怎樣養才能獲得最佳的養殖效果,真正能理解飼養的核心實質則不然。所以,在講述技術時,我力求注意實用性,讓大家明白為什麼要這么做,如何做。如:在講述技術的開始,我就引出一個健康問題,養殖技術包括了種、養(料)、管、防幾大環節,但應當明白,每一個養殖者,首先關心的應當是自己所購動物的健康問題,只有健康的畜禽,養起來才順利,大家明白自己已有或者即將飼養的動物是健康的嗎?然後再對健康進行闡述:精神:家畜健康與否,首先從精神狀態進行觀察,精神活躍,活動自如,反應敏捷者大多是健康畜禽,如果精神沉鬱,反應呆滯大部為病畜;其次是眼神:健康畜禽眼神明亮而活潑,眼角無眼屎等痕跡,反之則為病畜;第三是被毛情況:健康畜禽大部分被毛順滑而光亮,有光澤,病畜則被毛枯燥、凌亂、無光澤;第四是運動情況:健康畜禽運動有力,運動呈直線進行,病畜則運動遲緩,運動呈不規則的曲線進行;最後再告訴大家如果會獸醫的話,可以從糞尿、體溫、呼吸等進行檢判定畜禽是否健康。
3培訓技術要找出當前飼養中容易被忽視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如:鎮雄屬於典型的高寒山區,氣候地理類型復雜多變,因此,畜圈建設在養殖中佔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有許多地方不結合實際,按以前的養豬八改要求進行改圈,沒想到改圈後出現了豬只凍死、只吃不長的情況,所以提出了合理建設圈舍,保證畜舍冬暖夏涼的建圈要求,並提出了自己在圈舍建設上的觀點。在圈舍建設上應該把握兩個環節:首先是如何合理設計通風窗口。根據不同的山區,如何合理設置通風口,這是促使圈舍環境能夠保持冬暖夏涼是一個關健環節。如在羅坎,應設置兩個通風口,大通風口是畜圈地面面積的五分之一,還有一個小通風口,小通風口只有30*750px,在炎熱的夏天,通風口全部打開,冬季則密封大通風口,只留小通風口進行透氣;其次是在建圈材料上及建築方式上,更加值得探索。在什麼地方用什麼樣的材料建圈更理想,在嚴寒的山區,建圈材料選擇尤為重要,對於豬舍,更應結合其喜拱土的特性,在其易接觸到的地方,如地面和一米以下牆壁應選擇軟硬適中且耐磨的材料進行建築,在一米以上的牆壁和屋頂則需進一步考慮其保溫性能。
4培訓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搞好技術跟蹤指導服務如在青貯飼料實際操作中,許多農戶在課堂上學習後,還是一知半解,等到接觸到實際問題後,才發現有許多地方是不懂的,還需要進一步進行學習,所以,理論培訓後的一個服務過程就顯得尤其必要,一定要親自指導才行,讓養殖戶真正青貯技術的幾大關健環節:青貯窖的建設、青貯原料含糖量的高低、水分含量的測定與掌握、裝貯時的踩壓情況以及密封。培訓後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跟蹤指導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技術環節。
5小結養殖培訓是我縣當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長期進行的一項工作,如何行之有效地進行農業科技培訓推廣工作,是值得大家進行探計的一個課題,經過農廣校近20多年來的養殖培訓工作,需要總結的培訓經驗較多,但總的概括為一點:就是深入實際,隨時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加快其推廣步伐。
李清倫 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鎮雄縣分校
③ 養殖場在冬季要注意哪些問題
1、晝來夜溫差大:這自是我們應該注意的第一件事。對於育肥豬,還可以小小抵禦些,但對於哺乳豬和仔豬,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2、豬舍的隔熱和通風:在豬舍保溫的同時,要注意加強通風,防止空氣污染。同時,有必要在溫度高時選擇通風。
3、保持豬舍乾燥:豬舍的濕度越大,豬感覺越冷,豬引起皮膚病、呼吸道疾病、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可能性就越大。為了防止泄漏,讓豬定點排尿,並保持豬的清潔和乾燥。
4、防好下面幾種疾病:
(1)傳染性胃腸炎和豬流行性腹瀉
(2)風濕病,該病主要受賊風、豬舍潮濕、寒冷因素影響,突然發病。
(3)流感,多發生在冬季密閉的環境中。豬得了流感以後,往往成為「百病之源」,特別是體溫升高,咳嗽等症狀。
(4)口蹄疫,老生常談的問題,主要靠疫苗防控,加強飼養管理和環境消毒,對症下葯。
④ 冬季養雞應該怎麼養
大家都知道天氣寒冷,需要給雞保溫,但是過猶不及,適當的才是最好的,過於保溫也是不利於養雞的。冬季養雞,除了給雞保溫,還有那些是需要注意的呢?跟著小編去看看吧!
冬季養雞這幾點不能忽視
1、防寒保暖。冬季氣候寒冷多變,給養雞生產帶來許多不便,特別是低溫對產蛋雞的影響十分明顯。在一般情況下,可採取適當增加飼養密度,並閉門窗,加掛草簾、飲用溫水和火爐取暖等方式進行禦寒保溫,使雞舍溫度最低維持在3-5之間,不能低於這個溫度。
冬季養雞這幾點不能忽視
2、適度通風。冬季由於氣溫較低,雞舍門窗關閉較嚴,通風量減少,但雞排出的廢氣和雞糞發酵產生的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卻依然存在,易誘發雞的呼吸道等疾病。因此,要切實處理好通風與保暖的關系,及時清除雞舍內的糞便和雜物。在中午天氣較好時,應開窗通風,使舍內空氣清新,氧氣充足。
3、因為冬季的氣溫比較低,因此很多雞舍的封閉性會很強。這就會導致雞舍的通風量下降很多,粉塵相對也會很多。另外,雞的糞便會產生大量的氨氣以及二氧化碳。雞舍不能保證好的空氣流通,就會使雞舍內積累大量的有害氣體,並不能及時的排出,這就很容易引發很多細菌性的疾病。所以,在冬季的飼養管理中,一定要將舍內的環境保持好。首先就是對雞舍的環境做好消毒工作,同時將衛生管理做好。
4、減少潮濕。冬季雞舍內通風量小,水分蒸發量減少,加之舍內的熱空氣接觸到冰冷的屋頂和牆壁會凝結成大量水珠,造成雞舍內過度潮濕,給細菌和寄生蟲的大量繁殖創造了條件。因此,一定要強化管理,注意保持雞舍內的清潔和乾燥,及時維修損壞的水槽,加水時切忌過多過滿,嚴禁向舍內地面潑水等。
冬季養雞這幾點不能忽視
5、定期消毒。消毒工作應貫穿養雞的全過程。冬季氣溫較低,細菌的活動頻率下降。但冬季氣候寒冷,雞的抵抗力普遍減弱。若忽視消毒,極易導致疾病暴發流行。
6、增強體質。冬季雞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別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進行預防接種。根據實際情況也可定期投喂一些預防性的東西,適當增加飼料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冬季養雞,除了保溫,還有通風、衛生管理、消毒以及預防生病等措施,可見想要想好雞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小編祝願大家的養殖都能順利開展,想要了解更多的養雞知識,請關注我們。
⑤ 冬季養殖山雞需要注意什麼
想讓山雞長的更好,就必須嚴格的遵循一些條件,冬天飼養山雞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
掌握進苗時間
按消費習慣,雄性肉山雞95日齡~105日齡上市,體重2斤~3斤,羽毛豐滿,出現「七彩」外觀;而雌性肉山雞上市要求不嚴格,體重約為1.5斤~2斤,所以常以公雞為准計算上市日齡(即95天~105天)。根據養殖周期准確計算進苗時間,捕捉商機,如春節上市山雞,可在農歷九月上旬進苗。
適時飲水與開食
雛雉出殼24小時開食,開食前先用雛禽開食補鹽飲水,同時飲用0.1%高錳酸鉀溶液或0.3%硫酸新黴素,3天~6天內喂適口性好的濕拌料,少喂多餐。第一周每天喂5次~6次,第二周每天喂3次~4次,第三周以後每天喂3次。
溫濕度調控
由於冬季天氣寒冷,日夜溫差大,保溫工作非常關鍵。1日齡~3日齡為35℃~34℃,4日齡~7日齡為34℃~32℃,2周齡為31℃~28℃,3周齡為26℃~24℃,4周齡為23℃~22℃。第5周後,如天氣正常,可脫離保溫,如遇強寒流天氣,5周齡~6周齡的山雞,還應適當保溫或採取其他防寒措施。相對濕度1日齡~10日齡可高點,為65%~70%,11日齡以後為55%~65%。
解決好通風與保溫的矛盾
按目前山雞養殖情況看,山雞相當部分疫病都是因受寒和舍內有害氣體引起的。為便於採光、通風,最好選擇背西北朝東南雞舍,牆體、天花板導熱絕緣性能要好,密封性能要好。通風可採用負壓通風系統,必須控制通風口,使氣流直接流向天花板,充分吸收天花板日照熱能。加熱保溫最好採用室內紅外線燈,也可用煤爐等保溫方式。
疫病的有效控制
根據雞場情況及周圍環境、疫情情況等,建立科學的免疫接種制度,實行程序化免疫,以保證產生和維持可靠的抗體水平。值得提倡的是:因山雞生長期長,高日齡時慢性新城疫時有發生,50日齡~60日齡山雞可用新培靈飲水一次,加強免疫效果。如今較多見的細菌疾病有霉形體、沙門氏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其中以霉形體、大腸桿菌病及其並發症最為突出;霉形體病特效葯有泰樂菌毒、泰妙菌素(支原凈)、北里黴素、普樂健,這幾種葯按標示量使用,效果不錯。由於霉形體經常經母體垂直傳播,有的用戶在雛雞10日齡~15日齡飲0.1%泰農溶液,對預防後來霉形體的發生有較好效果。使用泰妙菌素應注意毒性反應,據了解多數飼料都加了莫能菌素、鹽黴素、馬杜黴素等葯物。飼用添加了上述葯物的飼料,是千萬不能使用泰妙菌素的,大腸桿菌病用普樂健(氟甲碸黴素)0.1%飲水,或特號禽菌凈0.2%飲水。眼型大腸桿菌病可同時塗人用金黴素眼葯膏。對於大腸桿菌與霉形體病混合感染,可用泰樂菌素與慶大黴素合用飲水,雞喉凈拌料(按標示量)。或用0.1%特號禽菌凈加0.1%金剛呼喘清飲水,對於病情復雜、頑固的疾病,應配合葯敏試驗指導用葯。
合理使用添加劑並適當斷喙
使用添加劑可以促生長,減少應激,減少啄癖,促進羽毛豐滿。為使山雞有較好的外觀,使用添加劑非常重要。常使用的添加劑有:應激靈、胺基維他、植酸酶等。具體做法:雛雞1周齡~2周齡用胺基維他0.1%飲水,斷喙轉群時,用應激靈0.2%飲水,4周齡~10周齡用植酸酶0.2%拌料,適當使用上述添加劑,可使山雞毛色光亮,羽毛豐滿,肉肥體壯。斷喙應以淺斷多次為原則,不要斷得太深,發現啄癖再斷喙,有的飼養密度小,飼養管理完善,較少出現啄癖,當然不需斷喙
⑥ 冬季怎樣科學的飼養牛羊
牛羊驢吃的是草、秸稈、玉米秸、稻草、小麥秸、豆秸、花生滕、地瓜秧等農作物下腳料,而這些又是牛羊最好的飼料,養殖等於用草來換肉,用廢棄的秸稈換錢。政府提倡、地方支持,因此養殖業是發展農村經濟,引導農民致富的捷徑。我們是一個開放性的平台,是一個成就夢想的地方,我們真誠歡迎您來山東做客,一起共創輝煌。養牛養羊養驢業在畜牧家禽行業里算是比較不錯和有保障的。目前豬、雞是市場最不穩定的。而牛和羊 驢卻一直很穩定。沒有出現過非常不正常的價格呼高呼低的變化。牛羊養殖不受季節的影響,一年四季都可以養。現在一般正規廠的家都是按正規檢疫和防疫的。
就全國的情況看,牛羊驢養殖前景非常看好,牛羊驢是反芻動物,牛羊驢食草經過反芻、倒沫、促使體格健壯,得病概率低,因而要比養豬省事。此外,牛羊以食粗飼料為主,成本低。從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糧食利用率高,而糧食作物的秸稈利用率較低,這也為發展養牛、養羊提供了方便條件。從目前我市養殖的情況看,現有的牛羊生產規模,連市場需求的三分之一也滿足不了。從這個角度說,農戶們可以放心發展牛羊養殖業。但是,傳統的放牧、散養,有啥吃啥,長不長隨它去,這樣牛羊驢長肉慢,時間長,因而不僅產量有限,而且利潤也低。因此,舍飼是養牛、養羊、養驢的發展方向。 高中明場長提醒您:先考察,後引種,引種還是要到正規單位。
⑦ 冬天養豬要掌握哪些養殖技術
一、及時整修豬舍,寒冷天氣到來之前,應對豬舍進行全面檢查,及時修繕壞、危、漏專豬舍,塞上屬風洞,泥好裂縫,以防賊風入侵;門口掛草簾,舍內鋪上墊草,以增強保暖效果。
二、應用塑料暖棚,可提高舍內溫度,使釺免受低溫的危害,減少維持需要和寒冷應激,吃得好,睡得香,生長發育加快,飼養周期縮短。
三、飼喂高能飼料,冬天的飼料配方應在保持蛋白水平不減的情況下,增加能量飼料10%-30%,可採用玉米、稻穀等含能量較高的原料,必要時可添加動植物油脂。有試驗證實,在日糧中添加2%-3%的動植物油脂,可使豬增重提高12%-15%,每千克增重節約飼料8%-10%。
⑧ 養殖技術:冬季蛋雞飼養管理上要注意什麼
一、防寒保暖。冬季氣候寒冷多變,給養雞生產帶來許多不便,特別是低溫對產蛋雞的影響十分明顯。在一般情況下,可採取適當增加飼養密度,並閉門窗,加掛草簾、飲用溫水和火爐取暖等方式進行禦寒保溫,使雞舍溫度最低維持在3℃-5℃之間。
二、適度通風。冬季由於氣溫較低,雞舍門窗關閉較嚴,通風量減少,但雞排出的廢氣和雞糞發酵產生的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卻依然存在,易誘發雞的呼吸道等疾病。因此,要切實處理好通風與保暖的關系,及時清除雞舍內的糞便和雜物。在中午天氣較好時,應開窗通風,使舍內空氣清新,氧氣充足。
三、減少潮濕。冬季雞舍內通風量小,水分蒸發量減少,加之舍內的熱空氣接觸到冰冷的屋頂和牆壁會凝結成大量水珠,造成雞舍內過度潮濕,給細菌和寄生蟲的大量繁殖創造了條件。因此,一定要強化管理,注意保持雞舍內的清潔和乾燥,及時維修損壞的水槽,加水時切忌過多過滿,嚴禁向舍內地面潑水等。
四、定期消毒。消毒工作應貫穿養雞的全過程。冬季氣溫較低,細菌的活動頻率下降。但冬季氣候寒冷,雞的抵抗力普遍減弱。若忽視消毒,極易導致疾病暴發流行。
五、補充光照。冬季夜長晝短,蛋雞由於光照不足會引起產蛋率下降。為了克服這一自然缺陷,可採用人工補充光照的方式進行彌補。在一般情況下,每天光照的總時間不應低於14個小時,也不能超過17個小時。例如,白天的自然光照為12個小時,每天就需要人工補充光照2-5個小時。
六、增加能量。雞靠吃進體內的飼料獲得熱能來維持體溫,外界的氣溫越低,雞作用於禦寒的熱能的消耗就越多。據測定,冬季雞的飼料消耗量比其他季節增加l0%。因此,在冬季雞的飼料中必須保證能量充足,除保證蛋白質的一定比例外,應適當增加含澱粉和糖類較多的高能飼料,以滿足雞的生理和生產需要。
七、增強體質。冬季雞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別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進行預防接種。根據實際情況也可定期投喂一些預防性葯物,適當增加飼料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⑨ 動物養殖,訓化
」好養殖網」上有朋友在養殖,月下獨酌,你可以上去看看,大家互相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