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培訓課程開始前應做好後勤准備工作,確認( ) 。
【答案】A、B、D、E
【答案解析】在新的培訓項目即將實施之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備工作,是培訓成功實施的關鍵。准備工作包括:①確認並通知參加培訓的學員。如果先前的培訓計劃已有培訓對象,在培訓實施前必須先進行一次審核,看是否有變化;②培訓後勤准備。確認培訓場地和設備,須考慮的相關因素如下:培訓性質,交通情況,培訓設施與設備,行政服務,座位安排,費用(場地、餐費)等;③確認培訓時間。須考慮的相關因素如下:能配合員工的工作狀況,合適的培訓時間長度(原則上白天8個小時,晚上3個小時為宜),符合培訓內容,教學方法的運用,時間控制;④相關資料的准備。包括:課程資料編制,設備檢查,活動資料准備,座位或簽到表印製,結業證書等;⑤確認理想的培訓師。盡可能與培訓師事先見面,授課前說明培訓目的、內容。須考慮的相關因素如下:符合培訓目標,培訓師的專業性,培訓師的配合性,培訓師的講課報酬在培訓經費預算內。
㈡ 幼兒園後勤人員需哪些培訓
一,在園長的領導下,負責幼兒園的後勤管理工作。 二,根據幼兒園工作計劃和教育教學的需要,制定後勤工作計劃,組織實施,並做好學年總結。 三,抓好後勤隊伍建設,負責後勤人員的業務培訓,指導他們履行崗位職責,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做好學年考核評估。 四,指導保育員開展保育工作,組織保育員的業務學習,檢查落實保育工作質量.並做好其它臨時工的錄用,合同簽定,考核評估等管理工作。 五,協助園長安排落實基建修繕計劃,並做好驗收工作.督促有關人員管理好園舍,設備。 六,負責指導教玩具,資料,檔案等管理人員的工作,每學期進行一次檢查反饋.每學年組織有關人員整理,裝訂幼兒園檔案,並做好年終各類報表的填寫工作。
㈢ 武漢理工大學後勤職業培訓中心
古往今來,民以食為天。選擇學習廚技(白案、紅案、中西式糕點)就意味著小可養家糊口,沒有了溫飽之憂,經濟上還會有盈餘。大可立業,憑著自己的一技之長,無論是掌勺執瓢,還是自己開飯店,攤點。都會有一份豐厚的收入。電視、電影裡面說不盡的廚師話題;武漢廚師最高工資待遇也到每月論斤計算(一斤為一萬元人民幣);在全國范圍內廚師人才供不應求;……這一切無不說明從事飲食行業的「錢」途無限,前景美好。
每天上下班我都要經過武漢理工大學後勤集團培訓中心,當我看到武漢理工大學後勤集團培訓中心的烹調學子們穿著整潔的工作服,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心的練習;看到一隊隊學員練習切土豆,刀起絲出,聲音錯落有致;看到下晚自習後干凈清潔的教室,一排排凳子整齊地放在課桌上……莫名地我總是有種感動,我彷彿看到一組組精緻的雕龍舞鳳,一盤盤色香俱備的美食佳餚,一籠籠熱氣騰騰的各式面點……從他(她)們的巧手而出。一個學校能在細節上做到如此之好,他一定在冶學育人上做得更嚴謹認真,後來我看到武漢理工大學培訓中心學生會考,更是應證我這種想法。一張張大的案台擺滿了學生做的各種大菜、拼盤、雕刻、麵食、糕點。拼盤、雕刻美侖美奐,栩栩如生,大菜,麵食,糕點給人是一個視覺享受,色香味俱全。當我問及中心的學員如何才能達到這點時,學員們說無非是多學多練,而武漢理工大學培訓中心又具備這種其它學校無法具備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大學食堂每天都會送來東西供我們練習刀功刀法,人人都有動手的機會,老師講的實在實用,學得充實緊湊!培訓中心由國家著名高校後勤集團公司主辦,信譽高、實力強。學生在校學習面廣,紅案、白案、中式面點、中西式糕點樣樣齊全,精品教學,強化訓練。品種多,花樣全,可靠到位!
培訓課程:今年學廚哪裡好 理工大學最可靠武漢職業技能培訓
單位名稱:武漢理工大學後勤集團培訓中心
所在地址:武漢理工大學西區
乘車路線:804,710,729,576,786,66,591到武工大站下回行50米即到
咨詢電話:金老師 027-87164355
㈣ 後勤部培訓計劃 內容:時間 人物 地點 經費 培訓項目
這個問題似乎有點不太明確,我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來進行一些解答:
1、培訓主題的確定。任何一場培訓,必須要首先確定好培訓的內容,即培訓主題。培訓主題的確認,一般採取的調查法,通過對受訓對象和其負責人的了解,確定培訓的主題。
2、時間的確定。時間確定應該考慮這樣幾個因素:首先明確受訓者的工作時間,全體人員脫崗參加培訓,顯然不合適;還要考慮到講師的時間;再就是要考慮工作的 緊迫性,假如企業變革之後,需要一定的培訓讓員工了解新的體質,因此這樣的培訓對時效性要求很高。除此之外呢,還要大概確定培訓的時長。
3、人物。其實人物包括了講師跟受訓者。講師一般有外聘講師和內部講師構成。如果培訓內容比較專業的,一般會採取外聘講師,這樣培訓效果較好;而關於技術,崗位須知類的培訓,一般是又內部講師當擔任的。人物還包括受訓者,就是必須要參加培訓的人。
4、地點。地點的選擇,跟培訓的主題和人數是密切相聯系的。地點一般就是有外租會議室和內部會議室。
5、 經費。
經費主要是受這兩個方面影響,其一就是講師的安排。根據達成的協議,外聘講師和內部講師的費用是差距很大的;其二就是i,地點的安排。一艘是培訓地離單位較遠的,還要安培受訓著食宿。4、
㈤ 天澤培訓校長策劃書 關於1.團隊組建 2.招生宣傳 3. 教學管理 4. 後勤管理 5. 安全管理
1980年,經省市縣檢查評估,洞口一中被認定為省屬重點中學。1984年9月,洞口一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辦事處資助,在中國進行「中學人口理論教育」第二周期(1984——1989年)湖南試點。
1984年11月,原教育廳長、湖南師范學院院長劉壽祺來校視察,並題字、題詞和賦詞。1987年,學校成立雪峰文學社,創辦「雪峰之春」社刊。該社於1988年獲全縣優秀中學生文學社稱號。
1988年10月,趙林副校長代表省「人口教育」試點學校赴泰國曼谷考察學習。12月,洞口一中學生代表參加省委、省電視台的全省「中學生人口理論知識大賽」,獲筆試第一名,總分第二名。
1990年,洞口一中被定為湖南省德育整體改革試點中學。
1992年7月,趙林被評為中學語文特級教師。
1994年,洞口一中被定為省「中學生心理優化及主動發展教育」實驗學校。
1996年lO月,省委副書記鄭培民來校視察,並題詞:「堅持素質教育,培養四有人才」。
1997年3月,洞口一中被邵陽市定為現代技術教育實驗學校。
1998年4月,原副省長唐之享來校視察並題詞「發奮讀書,報效祖國」。
1998年10月,劉長林被評為中學語文特級教師。
1998年9月,湖南省教委授予洞口一中「湖南省重點中學」牌匾。11月舉行盛大掛牌慶典。
1998年10月,趙林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模範教師。
自1991年到1993年,在邵陽市教科所的大力支持下,洞口一中進行了「德育整體改革實驗」,使學校德育工作從傳統經驗向理論方面轉化,學校遵循《系統論》中的相關原理,建立了德育工作的三級系統:第一級是德育整體改革;第二級是班級德育系統;團隊工作系統,學校德育系統和環境德育系統四個方面;第三級就有16個系統,如班級系統中又分為班主任工作系統,班級建設系統,班級管理系統和班級評價系統。形成了一種管理育人,教學育人,服務育人和環境育人的多渠道,多層次,多方式的立體交叉的德育整體網路。這一成果在1992年獲市教改成果一等獎,省教改成果二等獎。《邵陽日報》,《湖南日報》均報導了這一實驗。1993年9月,省教委的全省德育整體改革課題研究總結會在洞口一中隆重召開。
1995年,洞口一中推出了《洞口一中學生德育活動系列》和《深入開展法制教育的方案》。
1998年,又總結出「德育八法」,即「明理激情,師德垂範,榜樣激勵,活動促進,環境熏陶,學科滲透,學校、家長、社會結合,督導評優」。這一方法,在市創建文明學校工作現場會上作為經驗介紹。
1994年,學校推行依法治校,建立了「一、三、三」行政指揮系統。逐步形成了一個管理中心、三個管理渠道、三個管理層次的行政管理系統。
1997年,學校又融進了「非理性管理」。這樣,更加協調了學校各部門、各方面的關系,調動了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因而在1997年和1998年兩年內,學校在管理方面22次獲省、市、縣級獎。1997年學校被評為「湖南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體育工作,碩果累累:
1981年,洞口一中被定為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1984年,獲省重點中學田徑運動會初中女子團體第三名。
1984年,獲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田徑賽團體總分第一名。
1985年,獲省廣播體操紅旗單位稱號。
1985年下期,邵陽地區首屆田徑運動會在洞口一中召開。
1986年,獲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集體。
1987年10月,國家教委、國家體委授予洞口一中「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獎牌、銅匾。
1987年,獲「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先進單位稱號。
1987年到1992年,五次被省評為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單位。
1988年,獲省體育達標先進集體稱號。
1988年,獲省《修改鍛煉標准》先進單位稱號。
1993年8月,獲《全國中學貫徹優秀學校》的獎牌。
1994年8月,男女籃球隊參加省重點中學邵陽賽區比賽,女隊獲冠軍,男隊獲第三名。女籃在長沙決賽中獲第二名,得銀牌。
1985年8月,全國業余體校田徑分區賽,漯河賽區,胡紅兵跨欄獲第一名,短跑四項第一名。
1985年5月,全國田徑協作賽,肖頌文(女)獲100m跑第三名,200m跑第三名,接力4×100m獲第二名。
1985年8月,曾立志獲全國業余體校田徑分區賽衡陽賽區跳遠第一名。
1988年9月,曾立志獲全國業余體校田徑分賽區,佛山賽區跳遠第二名。
1992年10月,曾立志獲省田徑錦標賽三級跳第一名。
自1982年到1999年,一中運動員,共受國家級一等獎4次、二等獎2次、三等獎3次;省級一等獎34次、二等獎38次、三等獎192次;市級一等獎183次、二等獎146次、三等獎79次。先後培養國家一級運動員2人、二級運動員60人、三級運動員201人。
教育教學花滿園,一中在德育和行政管理改革的同時,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增加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了教學質量。
1997年,一中被定為邵陽市現代技術教育試驗學校。
在教育教學中涌現了大批優秀教師:
1983年,肖龍飛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
1987年,肖克海被評為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工作者;
1987年,陳英棟被評為全國優秀歸僑和港澳台回歸的優秀知識分子;
1989年,陳小柏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1991年,楊祖蘭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1998年,趙林被評為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模範教師;
先後被評為省級先進人物的,自1985年到1998年達19人。
在教育教學的摸索過程中,1991年出版了《洞口一中教育教學論文集》;1994年出版了《洞口一中電化教學論文集》;1998年出版了《洞口一中優秀論文集》。均反映了一中教師研究性教學的成果和水平。
教師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末的十餘年中,撰寫教育教學論文980多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達190餘篇。在26部著作中,擔任主編或副主編。出版專著12部。王宏山任編寫的《中國歷代文學精華譯注》一書,被定為高校文科教材和中學語文教師參考用書。青年教師李迪淼,堅持教學改革試驗,先後在國家和省級數學專刊上發表論文36篇。
在九十年代的近十年中,學生參加各學科競賽等活動中,獲得國家級獎49人次,省級獎55人次,市級獎150多人次。
在1995年到1998年的畢業會考中,平均合格率達%,平均優秀率達%。
自1979年到1998年的十八年間(1983年因改制無高中畢業班),培養合格畢業生9000餘人,為高校輸送合格新生2000餘人,本科以上1000餘人。
在歷屆會考、高考中,均獲優異成績。在1991年到1993年,高中畢業會考中合格,連續為全市第一名,1993年高考為全市第一名,1994年為全市第二名。1992年,雷運龍為邵陽市高考文科狀元,1998年曾昕獲邵陽市高考文科狀元。
1999年到2002年,一中投資160萬元,完備了學校的電教設施:建立了多媒體電教中心、電視演播系統、多功能語音教室、多功能報告廳、電子備課和配有200台高檔電腦的電腦室、有功能齊全的校園廣播系統和電子監控系統、整個校園網路系統,終端連接到每間教、辦公室、教師住宅與寬頻接通。加上九十年代安裝的兩套地面接收站的彩電、收錄機、投影儀三大設備到班的電教網路及遠程教育網站。一中的電化教學設備達到了國家教委頒發的I類標准。
2002年11月,一中被定為「湖南省中小學現代技術教育實驗學校。」
1999年12月,一中被評為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先進單位。
2000年8月,一中被評為邵陽市勤工儉學先進學校;9月被評為省園林式學校和綜合治理先進學校。
2001年3月,全市高中建設現場會在洞口縣召開,一中為主會場。
2001年,一中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中優秀考點、成人高校招生優秀考點,被省人民政府評為安全文明校園。
2002年4月,學生伍敏在中央電視台全國中學生希望杯英語辯論賽中,獲周賽冠軍,月賽冠軍。
2002年7月,在全省九運會上,一中學生王雄、伍晶、匡黎獲兩金、八銀、三銅獎牌。
2003年8月,省教育廳下文,再次確定一中為省重點中學。I1月2日,一中舉行盛大隆重的省重點中學掛牌慶典。
2003年到2005年高考,三年一年一個新台階:2003年本三以上上線321人,本二以上126人,張翼飛以634分的優異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
2004年高考,本科上線488人,上線率達76%,其中,重點本科128人,本二232人,上線率達40%。全縣總分600分以上34人,一中佔29人;文科本二上線人數居全市重點中學第一名,總分600分人數居全市第二,本二上線率居全市第三名。彭飛艷以655分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其數學146分,為全市之最。
2005年高考,本科上線639人,上線率達88%,居邵陽市第一名,本二以上306人,上線率達%居邵陽市第一名,唐斌以657分,獲全縣第一名,邵陽市第二名;王鍾堂以648分的成績與兄弟學校一考生並列全縣理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學錄取。
2003年9月13日,副省長許雲昭來一中視察並題詞:「全面創新教育,爭創三湘名校」;9月14日,省教育廳廳長張放平來一中指導工作,高度肯定了一中的辦學成績。
2003年9月,一中獲「湖南省雷鋒式學校」的匾牌。
2003年12月,一中檔案室被評為「湖南省一級檔案室」,並掛牌。
2003年10月,一中「雪鋒文學社」被評為全國「百優」中學文化審社團,周述喬老師榮獲「校園園丁獎」,並被聘為省少年作協特邀指導老師。
2004年,在全國第二十一屆生物奧賽中,劉堅獲國家二等獎,另一同學獲國家三等獎;段紹鵬獲全國高中數學聯合賽二等獎,張政獲三等獎。一中教師劉任山獲三項國家殊榮: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師德先進個人。
離洞口一中25公里的山門鎮,山上有一塊地,常年散發出香味,被周圍老百姓捧為神仙地,年年去地里燒香祭拜。這個事情傳到了一中學生的耳里,引起了學生們的好奇,高一科技活動小組的甘霄坤、曾慧敏、向萱文三個學生決心查出地里冒香氣的原因,於是向學校申請去考察,得到了學校的支持。在老師的率領下,他們利用假日五進香地,採集了樹葉,滲水,岩石,土壤,鮮苔,氣味,多次進校實驗室和赴長沙科研所化驗,最後發現香氣是岩石深處一種學名叫「甲苯」的氣體隨水流帶出散發的。因此還推論出香地下面可能蘊藏有煤資源。省內有關專家高度肯定了這三個學生的探索精神,他們的探索成果被評為市一等獎,在省2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又榮獲二等獎。
2004年,《洞口縣一中》校報,獲省級優秀校報(全省僅19家)稱號。
一中獲1998年到2003年度湖南省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曾廣增校長評為湖南省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個人。
2005年5月16日《湖南日報》載文報導一中,題為《好大一棵樹》。
2005年5月,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蔣建國來一中視察指導工作。
洞口一中已成為一所具有較大規模,巨大潛力,正在闊步前進的完全中學。謝謝採納我的答案,。,
㈥ 行政後勤管理的工作內容
1.負責本部門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務,協助總經理搞好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落實公司規章制度,溝通內外聯系,保證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報,負責對會議文件決定的事項進行催辦,查辦和落實,負責全公司組織系統及工作職責研討和修訂。
2.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
1) 組織架構的設計`崗位描述`人力規劃編制`考勤管理的工作。
2) 招聘使用:提供工作分析的有關資料,使部門人力資源計劃與組織的戰略協調一致,對申請人進行面試作最終錄用和委派決定,對提升`調遷`獎懲和辭退做出決定職務分析和工作分析的編寫,制定人力資源計劃,通過這些使企業內部「人事相宜「即採用科學的方法,按照工作崗位要求,將員工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來實現人力資源合理配製。
3)工作報酬: 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按勞付酬,論功行賞,通過報酬`保險和福利等手段對員工的工作成果給予肯定和保障。其次,促進員工提高士氣和生產效率的各種激勵策略也是對員工工作績效的一種有效報償。
4)培訓開發:現在的市場無疑應是產品質量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一個企業整體素質的競爭。一個產品質量的好壞,也是一個企業所有崗位技能的集中體現,所以應把全員培訓作為企業立業之本,追求全員卓越,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制定並實施培訓開發計劃,主要指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品質的培訓,為員工發展提供咨詢,規范在職培訓開發的指導,通過培訓開發來「提高員工能力」和「發揮員工能力」以此改進員工的行為方式,達到期望的標准。
5)人員考核: 工作考核,滿意度調查,研究工作績效考核系統和滿意評價系統,制定紀律獎懲制度,以工作職責來制定績效考核標准,通過這些活動公平的決定員工的地位和待遇,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和合理利用,並且提高難度維持公司的經營的高效率。
3.公司各項規章制度的修訂,制定及檢查監督運用剛柔並濟的管理模式,制定一套符合公司自身的管理制度,運用權利和組織系統,強行進行指揮`控制`命令`硬性管理來達到目的。
4、總務管理 沒有後勤的保障,就保證不了生產穩定正常的進行。首先要制定相關制度。加強對宿舍`食堂`水電`辦公用品`零星修繕`部分固定資產` 衛生、環境、車輛的管理。
5、強調公司精神,創建公司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不但能反映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戰略目標,群體意識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還能凝集企業員工的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企業員工為企業和社會的發展而努力,同時企業文化還具有兩種約束力,一種是硬的約束力制度,一種是軟的約束力`無形的,就是活躍企業的文化生活,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業余文化生活。
6、塑造企業形象
1) 企業精神形象,它對於員工有強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導力和約束力,能增加員工對企業的信任感,自豪感和榮譽感.
2) 企業環境形象因為創造良好的企業環境,是企業生產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和基礎,而充分認識企業環境的特徵又是創造良好企業環境的基礎.
3)企業員工形象制定<<員工日常行為規范>>,困為良好的員工素質和形象,是企業形象的重要構成要素,也是企業文化的具體落實.員工良好的儀表裝束、言談舉止、工作能力、科學文化水平、精神風貌、工作效率等都會給社會公眾一個整體印象.
㈦ 為什麼沒有企業後勤管理培訓視頻
後勤管理培訓視頻的確不好找,但相關的文案類還是比較多,可以找百專度;
培訓行業現在很亂屬,都在追求當下流行的事件,如網路營銷類,成功激勵類多入牛毛;為什麼呢?追求流行東西他們賺錢快!這就好比當初一些高校,在10幾年前,計算機熱門的時候,連一些農業學校都開設計算機專業一樣,問題是他們連相關的師資設備都沒有,更不要說具備專業的資質;這就是目前社會浮躁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