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族和宗教工作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怎麼寫啊特別是結尾啊
認識到 民族問題是個大問題,是關系國家安定團結 和諧的大問題。宗教問題要嚴肅謹慎對待,尊重信仰,弘揚科學。
2. 集中教育學習 心得體會
通過學習,我進一步體會到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民族的進步,有賴於文明的成長。全面准確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踐行的根本前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停留在說的階段,現在就要做起來。
張春賢指出,要堅持以群眾工作為統領,切實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宗教工作。要在各族群眾特別是各族青少年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加強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識普及教育;創新宣傳內容的形式,適應現實需要;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做民族團結的表率和模範;要突出依法治疆。堅持是什麼問題就按什麼問題處理,思想的問題要用思想的方式去解決,文化的問題要用文化的方式去解決,習俗的問題要用尊重的態度去對待,暴力的問題要用法治和嚴打的方式去解決。
為全面落實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著力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水平,同時做好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教學工作,培養德才兼備、民漢兼通的人才,增進民族團結,滿足廣大群眾期盼接受民漢兼通教育的需要。根據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的安排部署,2014年秋季我校被確定為小學一年級就近入學、統一編班的試點學校之一。統一編班要堅持五個原則,即堅持統一性與多元性相結合的原則。堅持語言開放與互動的原則。堅持積極穩妥、有效推進的原則。堅持民漢兼通培養、民漢教學並進的原則。堅持從幼兒抓起、從教師抓起的原則。
在此次秋季就近入學、統一編班的工作中我們本著廣泛宣傳、積極溝通的工作原則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在工作的開展中注重工作經驗的收集與積累,為明年全區實現一年級新生就近入學、統一編班的工作提供可復制的經驗與可推廣的做法。目前已經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宣傳力度,做好和教師、家長溝通工作
1.開學初對學校教職工進行就近入學、統一編班的宣傳和培訓,達到思想統一,保證教育教學順利開展。
2.向家長進行宣傳引導,在報名時宣傳的基礎上,開學初繼續做好和家長的溝通工作,校領導、班主任、任課教師全力以赴,關注民族學生學習狀況,及時和家長聯系,有困難積極幫助。學校解決不了的要及時向上級部門反應,統一協調解決。
二、調整師資配備,確保教育質量
1.為保證統一編班教學順利開展,選拔骨幹教師和中青年教師擔任一年級教學工作。
2.區教育局對母語教師、援助教師的配備為統一編班工作打好基礎。
三、科學設置課程,加強教師聯動。
1.保證一年級每周5節母語課和1節維吾爾口語課的開設,及時給有需求的學生予以援助。
2.積極參加上級教研部門開展的教研和學習研討活動,校內組織教師就統一編班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探討、交流和反思改進。
3.校內組織全體教職工學習維吾爾口語,為今後統一編班打下良好基礎。
通過《致全區教師的一封信》的學習,我認識到學校是社會主義文化教育陣地,是教書育人的場所。「三股勢力」千方百計把觸角伸向學校,向學校進行滲透。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和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在涉及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大是大非問題上,作為教師要認清事件的真相,看清暴力恐怖分子的兇殘面目,深刻揭露「三股勢力」的險惡用心和罪惡本質,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自治區的指示精神和要求決策部署上來,為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為維護自治區社會大局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我是一名教師,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為己任,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自覺追求教師職業理想,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薄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道德高尚,作風正派,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處處是學生的表率楷模。要把堅持真理,求真務實作為自己的崇高職責和治學的最基本態度,自覺維護學術生態,努力營造以遵守學術道德為榮、違反學術道德為恥的良好學術氛圍,堅守社會正義,堅守學術誠信,修身正己,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蝕。
3. 學習《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心得體會
全面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應當堅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實效、與時俱進的原則,使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祖國統一成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這些原則,是多年來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經驗總結,也是今後民族團結教育應當遵循的規律。
積極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要講求實效、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採取集中教育與經常教育、重點教育與普及教育、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學習先進典型與弘揚先進精神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增強教育活動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和說服力。
自治區穩定、發展的新形勢,對法治宣傳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打擊「三股勢力」等等,這些內容都需要通過法治宣傳教育的內容,強化責任,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黨中央要求把黨的十七大提出「弘揚法治精神」,「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權益。
(3)民族工作培訓體會擴展閱讀
法治宣傳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標志著自治區對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依法管理邁出了重要步伐。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積極主動地履行地方立法職權,為新疆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取得的一項可喜成果。
4. 學習《如何加強民族團結》心得體會
民族團結是我們從未忽視的問題。五月的和風伴著我們迎來了自治區第個民族團結教育月。今年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顯得尤為重要。
民族團結從中國上千年的歷史中從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為少數民族打開了向漢族學習的大門。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歷時十八年,考察了許多國家,把西域的自然環境、風土人情、政治、經濟等都向漢武帝作了詳細匯報,為漢朝反擊匈奴創造了有利條件,加強了中原與西域的相互了解與來往。大漠的駝鈴聲記錄著遙遠的文明。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有一批愛國的少數名族為祖國的事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之後千萬同胞們的幸福生活。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所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數民族同胞的權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個民族能夠像一家人一樣相親相愛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中所展現的民族團結精神深深烙印進了人們心中:忘不了全國各族人民為汶川遇難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樹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國慶節天安門前那56根民族團結柱。這是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有血濃於水得親情。
我們學校是一個各民族學生與老師和諧相處的大家園。學校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回族,蒙古族等多個民族的同學。學校在學習生活方面也給予少數民族同學很多的關心,而我們也應該用一種團結、友愛的態度來對待學校里的每一位少數民族同學。只有關系的和諧才能創造出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校園。
無論從哪一方面說,和諧都是發展的前提。09年的「7.5」事件使生活在新疆的我們更加體會到穩定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了團結我們很有可能成為那個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國,實現中國的偉大復興就會成為空談,變成一個遙遙無期的夢想。面對國內外嚴峻的形勢,我們更應做到團結,用一種全新的姿態面對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們防患於未然,能讓我們見證一個蒸蒸日上的新家園!
回望歷史,我們擁有輝煌的華夏文明;我們共同書寫中華的傳奇!展望未來,我們擁有美好的明天,我們共同仰望同一片藍天!
我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全國共有56個兄弟民族勞動、戰斗、生活在這片遼闊而富饒的土地上。各個民族都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並各有自己的文化傳統、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盡管各個民族之間在歷史上曾經存在矛盾與不和,發生過沖突和戰爭,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歷史的主流。中華各民族之所以能夠融合成為團結的整體,並經歷幾千年的變故與動盪而永不分離,根本原因就是愛國主義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著作用。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這個統一多民族國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續和發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礎。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愛國主義的旗幟指引下,我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趕走了帝國主義侵略者才誕生的。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浴血奮戰的結果。
社會主義祖國的成立,使我們統一多民族國家發生了質的變化,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視,實現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團結,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在社會主義大家庭里,在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共同斗爭中。各民族之伺交往與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時候都無法比擬的。正是這種民族的大團結,大統一、大交流,有力地促進了各民族經濟和文化的迅速發展,大大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
民族的聯合和國家的統一,符合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盡管在新中國建立以前,總的說來這種聯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統一也只是相對的,仍保留著某種封建割據狀態。但是,它畢竟給人民帶來和平建設的環境,減少了某些民族統治者為爭權奪利而挑起民族仇殺的機會,排除了分裂時期許多人為的障礙,為各族人民順利開展經濟文化交流創造了條件,從而有利於促進民族團結和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抵禦外來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必然表現為為維護統一、反對分裂而斗爭。古代史上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兩次大分裂以後又分別重歸於統一的事實,是中華民族偉大向心力的生動表現。漢族的隋文帝、宋太祖,蒙古族的元世祖,滿族的康熙帝,都為中國的統一建立了不朽功績。
到了近代,愛國主義的精神力量,更支撐著我國各族人民的愛國力量,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同帝國主義肢解中國領土、破壞民族團結的陰謀;同民族敗類的分裂主義活動,展開了英勇的斗爭。
歷史一再證明,反對分裂,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是我國人民愛國主義優良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國際上的敵對勢力,一直蓄意挑撥我國各兄弟民族之間的親密關系,企圖分裂、肢解我們統一的社會主義祖國。極少數民族分裂主義分子,也極力鼓吹民族獨立,脫離社會主義祖國這個大家庭。他們分裂陰謀雖然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反對,不可能得逞,但他們的破壞活動也決不會停止。在當前世界上許多地方民族沖突加劇,民族戰亂不斷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要從中華民族的大局出發,從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從維護我國多民族統一的傳統出發,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堅決同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作斗爭。我們一定要認識到,由於我國各民族已經形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因而民族發生分裂,必然引起社會動盪,甚至導致戰爭發生,這樣對國家、對民族、對每個人都會帶來損失乃至災難。相反,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環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有利於各民族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共同發展。民族團結就發展,民族分裂就倒退,這也是我國幾千年歷史發展所得出的結論。
5. 為什麼要學習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淡淡心得體會1000字以上)
可從自己學習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的感受,學之前的理解和學之後的改變,並從這些改變中具體說明為什麼會變,學習這些理論對於個人國家、民族有什麼好處,例文如下:
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為指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民族政策,開創了適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我們建立了新中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四分五裂的局面,實現了國家的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的翻身解放;引導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確認五十六個民族成份,實現了各族人民共同當家作主、管理國家事務;建立、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實現了空前的民族大團結;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實現了民族自治地方在國家統一領導下自主管理本地區內部事務的權利。
支持和幫助民族地區發展生產力,實現了少數民族群眾生產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歷史性飛躍;大力發展民族地區社會文化事業,實現了少數民族群眾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全面提高;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和人才,密切了黨同少數民族群眾的聯系。
新中國成立近六十年來,不管面對什麼樣的風險和考驗,我國始終保持了民族團結、政治安定、社會穩定。
黨的民族政策,既全面考慮了我們這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基本事實,又全面考慮了我國五十六個民族在發展水平和文化風俗上存在多樣性與差異性的基本事實;既深刻總結了我國歷史上處理民族問題的經驗教訓,也積極借鑒了世界上一些國家處理民族問題的經驗教訓。
既保持基本原則、基本理念的穩定性、一貫性,又隨著工作重心的轉移和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充實、不斷更新、不斷完善,因而具有歷史和現實的科學依據,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感召
力。
我們黨的民族政策,凝聚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處理民族問題的智慧和心血,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國家民族工作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不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
嚴格執行民族政策,直接關繫到黨在少數民族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影響到黨的民族工作的成敗,直接決定著民族之間的信任和團結。
歷史經驗證明,我國的民族關系和民族團結,只有在全面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前提下,才能得以真正搞好和切實加強;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也只有在搞好
民族關系、加強民族團結的基礎上,才能得到真正的貫徹執行。
凡是民族政策執行得好的時候,民族關系就健康發展,民族團結就不斷鞏固;凡是民族政策執行得不
好的時候,民族關系就遭遇波折,民族團結就受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