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南昌雅言播音主持培訓中心怎麼樣
雅言,如果你是職業培訓還好,如果是高考培訓,建議還是選其他的。
② 南昌話和上饒話區別
在近日紅爆大江南北的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方言對白幾乎貫穿全劇,有專家甚至高呼「方言母語劇」的時代來臨。被熱切關注的方言,正是中國民間思想與情感最樸素的表現形式,不過,作為侵入中國各城各村肌理的方言語態,也逐漸出現了瀕危消失的可能。那麼,在江西存在著哪幾大方言?
A、詳解江西五大方言
《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各種方言如同一曲交響樂章,實際上,作為江西省主要的方言贛語、客家話、官話、吳語和徽語同樣可以說得舌燦蓮花。從漢高祖時設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轄十八縣,遍布今江西四方。既有人口就有語言和方言,這個時期也就是江西方言形成的開始。
■贛語
南昌大學贛學院副院長、客贛方言與語言應用研究中心主任胡松柏教授是眼下省內研究江西方言的中堅力量。18日的下午,記者來到他辦公室時,他正計劃到弋陽等地作方言調查。「贛語是江西省最主要的方言,它不僅覆蓋了全省面積和人口的三分之二,甚至還分布在湖南、湖北、安徽、福建等鄰省的部分地區。」胡松柏說,而省內的贛語區可分為昌靖片、宜瀏片、吉茶片、撫廣片和鷹弋片。
而其中以南昌話為贛語代表或標准音,同時,贛語內部的各方言之間互通程度也非常高。例如形容很甜,南昌市、新建、鉛山叫鮮甜,都昌、景德鎮叫辛甜,宜春市、宜豐、高安、撫州市、臨川叫津甜;形容很酸,都昌等叫浸酸,南昌市、峽江、景德鎮、宜春市、宜豐、高安、撫州市、南城叫揪酸。
■客家話
客家話是僅次於贛語的第二大江西方言,主要集中在贛南。
「不過,客家話也有區分。」胡松柏說。客家話的形成,從宏觀上來說,當然是來自歷史上幾次大規模的中原人民南遷的結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明清以前南遷至江西,並且隨後在江西定居下來的客籍,由於年代久遠,他們在江西深深地扎了根。他們的後代今天並不把自己稱作客家人,也不把自己的方言叫做客家話。而我們今天所說的江西客家人,都是原先南遷後,已在廣東福建一帶定居,到了明末清初時期,由於廣東福建一帶社會動亂,又重新遷回江西的。這些客籍具有強烈的客家意識,他們稱自己為客家人,把自己的方言叫做客家話。
客家話和贛語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它們之間的區別還是非常清楚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自我意識上的方言區別。客家話地區的人不論老少都說自己的話是客家話,稱自己是客家人。他們許多人都知道自己的祖上是什麼年代從什麼地方遷來本地的。
■官話
官話通稱北方方言,即廣義的北方話。在漢語各大方言中,官話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響。不僅近1000年來,中國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在北方話的基礎上創作的,在歷朝歷代的官場上,長袖善舞的交際者都使用北方話,因而有「官話」的名稱。
胡松柏說,江西的官話分南北兩種,贛北長江沿岸的九江市、九江縣、瑞昌市的大部分鄉鎮說江淮官話,贛南的贛州市城區、信豐縣城及城郊部分農村說西南官話。但是,它們都分別受附近的贛語或客家話的影響,帶有贛語或客家話的某些特徵。
■吳語
南宋辛棄疾曾在上饒一帶長期居住,留下了「醉里吳音相媚好」的著名詞句,說明上饒一帶說吳語已有悠久歷史,也有了「吳儂軟語」的好名聲。胡松柏說,贛東北的上饒市和上饒、玉山、廣豐三縣說吳語。這里自古以來與浙江衢州吳語區一帶交往密切,交通便利,浙贛鐵路由此通過,經濟文化上的聯系十分密切,方言上的相通也就是順理成章。
■徽語
胡松柏介紹,贛北偏東的浮梁、婺源、德興一帶的徽語是全省最難懂的方言。徽語的詞彙和附近的贛語、吳語等方言並沒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在語音方面,特別是韻母,徽語與其他方言卻有著相當大的差別。
「贛語、客家話、吳語、官話和徽語,這是分片區比較明顯的幾大方言,江西省還有一些分布比較零散的方言存在。」胡松柏說,這就我們常說的方言島。例如,江西全省各地還有一些較晚時期從外省遷入的移民說不同的漢語方言,主要的有「福建腔」(閩南話),分散在贛東北的幾個縣,此外還有少數民族的語言。
B、一個鄉有9種方言
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十多種方言交織在一起的場景令人忍俊不禁。在生活中,多種方言共存會是怎樣的奇特場景?在上饒縣鐵山鄉境內,就擁有9種截然不同的方言,《探索江西》記者曾來到當地,一天之內聽到各種各樣的方言,頗有南腔北調群英薈萃的感覺。
③ 南昌雅言播音培訓學校好嗎
你好
我們是南昌搜課網
你是要學播音主持嗎?一個學校好還是不好只有自專己去體驗,去參與才知道屬
江西做播音這塊的學校很多
如天翔啊
映山紅啊
等等
你也可以到我們網站來提交培訓需求,學校會主動找你的
到了學校一定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