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工作 > 江山市名人藝術培訓學校

江山市名人藝術培訓學校

發布時間:2021-01-12 07:05:22

㈠ 於魁智的《江山萬年》描述的是哪位歷史名人

描述的是 劉伯溫
《江山萬年》為電視劇《帝師劉伯溫》的主題曲 網路上可以搜到的

另外 樓上那位朋友很囧誒 劉伯溫的主題曲不是為劉伯溫寫的 而是為袁崇煥寫的?....

㈡ 關於贊美國家大好江山的名人名言

1.長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回
星垂平野闊,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2.黃河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3.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3.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桂林山水》
漢碑看山東,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語)
4.杭州
描寫杭州的詩詞多是圍繞西湖的: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描寫西湖的平湖秋月: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

㈢ 浙江江山有哪些名人

周恩來。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立下好好讀書的遠大志向!

㈣ 江山出過的名人150字簡介

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從小志高,12歲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範學校上學。這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出劇烈變動的時期。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剛剛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很多人,特別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沒有明確的理想追求,沒有人生奮斗的目標。校長講「立命」,就是給學生講怎樣立志。
魏校長講到精彩處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麼讀書?」
教室里靜靜的,沒有一個學生回答。
「如果沒有人回答,我就一個個問了!」
魏校長走下講台,指著前排一同學說:「你為什麼而讀書?」這個學生站起來挺著胸脯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就是為了光宗耀祖。」魏校長又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為了明禮而讀書。第三個被問的學生是一個靴鋪掌櫃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
校長對這些回答都不滿意,搖了搖頭又到周恩來面前,問道:「你是為什麼而讀書?」
周恩來在學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剛剛成功,他在同學們中第一個剪掉了長長的辮子,這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滿清政府規定,所有漢人男子都必須像滿族人一樣留長辮子,以表示忠於清朝朝廷,不留辮子就要殺頭。周恩來是第一個剪掉辮子的學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來站起身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來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話,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
魏校長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出眾的學生,非常高興。他示意讓周恩來坐下,然後對大家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意思是說,有志氣的青年,都要向周恩來學習啊!

㈤ 浙江省江山市的歷史偉人

國時期,江山市國民黨將軍名錄!

王松流 峽口鎮王村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陸軍軍長。
王登科 石門鎮江郎村人,國民黨軍隊中將,曾任炮兵學校校長。
王問楚 賀村鎮羨家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旅長,交警第一縱隊隊長、浙贛鐵路警務處副處長。
王庚白 江山市區溪東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黃埔軍校第4期畢業,曾任國民黨軍隊參謀長、副師長、代師長,解放後當選為浙江省二、三屆人大代表,浙江省四屆政協委員。
王蒲臣 江山市市區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軍統局機要室主任、川康區副區長、北平站督察長。
毛人鳳 賀村鎮水晶山底村人,國民黨軍隊中將,後追認上將,曾任軍統局甲室主任、軍統局副局長、保密局局長。
毛鍾書 保安鄉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保密局一處副處長、南越站站長,赴台後任保密局香港區區長、「國防部」情報局第二副局長。
毛鍾新 保安鄉人,國民黨軍統少將,曾任國民政府國防部情報局二處處長。長
毛繼和 江山市市區人,國民黨軍統少將,曾任上海監獄主任。
毛 森 石門鎮琚家崗村人,國民黨軍隊中將,曾任軍統局杭州站站長、東南辦事處特派員、上海警察局局長、廈門警備司令。
毛萬里 賀村鎮水晶山底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軍統局東南辦事處主任兼浙江站站長、浙贛鐵路警備處處長,赴台後任內湖訓練班主任兼任中美聯合辦公室主任。
毛鏡秋 江山市市區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國民政府國防部副部長。
毛應章 江山市市區人,國民黨軍隊中將,曾任台灣基隆要塞區司令部參謀長、副司令。
毛揮鵬 江山市市區人,國民黨軍隊少將,職務不詳。
葉開伍 峽口鎮王村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黃埔軍校副教授。
李祖衛 江山市市區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戰時貨運管理局督察長。
朱中夫 江山市市區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嘉興團管區司令。
吳海龍 賀村鎮明星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軍統局鷹壇辦事處主任、浙贛鐵路警務處副處長。
何芝園 江山市市區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保密局處長、機要室主任、成都行轅調查科科長、「國大代表」,赴台後任「國防部」情報設計委員兼憲政研究會委員。
何芝崗 江山市市區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警察總局專員。
陳崇威 大橋鎮人,國民黨軍隊少將,職務不詳。
劉方雄 賀村鎮耕讀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作軍統局上海站站長、香港站站長,國民黨忠義救國軍調查室主任。
陸劍如 江山市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軍統局專員。
陸江根 清湖鎮和睦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保密局二處處長、駐泰國外交官。
張冠夫 保安鄉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軍統局總務室主任、軍統局五處處長。
周洵飛 鳳林鎮卅二都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國民黨安全局處長。
周建國 新塘邊鎮三十六都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國民政府國防部二廳廳長、國民黨軍委會機要室主任、安全局辦公室副主任。
周浩陽 清湖鎮清一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國民黨空軍某部負責人。
周養浩 賀村鎮後源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貴州息烽監獄長、貴州保安司令部情報處處長、重慶衛戍總司令保防處處長、西南特區副局長。
周念行 賀村鎮青塘尾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湖北省黃陵縣縣長、浙江省遂安縣縣長、安徽省貴池縣縣長、軍統局局長辦公室主任秘書。
周啟才 賀村鎮青塘尾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重慶朝陽學院教授、青年軍政治部視導。
周文新 江山市市區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國防部」交警旅長、交警總隊隊長。
周儒文 賀村鎮嚴麻車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軍隊教育處主任。
周庭槐 張村鄉秀峰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陸軍師長。
周大榮 張村鄉秀峰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國防部」黨政考核委員會幹事,台灣省營建局科長、總務部主任。
胡鳳族 廿八都鎮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陸軍軍長、吉林省財政廳廳長、台北航空司令。
徐之潤 峽口鎮王村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湯恩伯部獨立團團長。
徐之恭 峽口鎮王村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胡宗南部師長、副軍長。
徐之佳 峽口鎮王村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陸軍軍長。
胡務熙 江山市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台灣省政府警務處處長。
徐達 大陳鄉早田坂村人,國民黨軍隊中將,曾任國民黨中央軍校陝西第七分校縱隊隊長,胡宗南部旅長、副軍長、軍長。
徐振昌 大陳鄉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國民黨政府國防部參謀、台灣公賣科科長、衢州同鄉會理事長。
徐鶴林 江山市區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軍統局調查室主任、雲南站站長、台灣空軍政戰部主任。
徐一士 江山市市區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國民黨空軍司令部作戰署組長。
姜獻祥 新塘邊鎮人,國民黨軍隊中將,曾任國民政府國防部總政戰部副主任。
姜毅英(女)新塘邊鎮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軍統局機要組組長、保密局情報處處長、台灣雨聲小學校長
姜宗渭 新塘邊鎮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淞滬警備司令部督察。
姜達緒 新塘邊鎮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軍統局專員。
姜文錦 峽口鎮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國民黨陸軍司令孫立人隨從副官,後任國民黨軍隊某部師長、副軍長。
姜占洛 新塘邊鎮永豐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國民政府交通部交通警察總局專員、國營招商局督察主任。
姜超岳 江山市市區人,國民黨軍隊少將,赴台後曾任「總統府」機要科科長、「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首席參事。
姜紹謨 廿八都鎮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浙江省法政專門學校校長、國民政府教育部總務司司長、軍統局渝特區區長、滬二區區長、軍統局設計委員會委員、立法委員、雨農中學校長。
姜朝龍 鳳林鎮鳳二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保密局貴州站站長。
姜水紋 江山市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東南戰時幹部訓練第二團總教官。
姜益盛 新塘邊鎮東陳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台灣海軍要塞司令,人稱「飛龍將軍」。
姜成美 鳳林鎮二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職務不詳。
姜守全 廿八都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國民政府財政部貨運管理局局長、吉林省財政廳廳長、青年救國軍二縱隊隊長。
楊明祿 清湖鎮二村人,國民黨軍隊中將,曾任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主任秘書。楊增柏 鳳林鎮南塢村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陸軍師長。
楊戍生 鳳林鎮南塢村人,國民黨軍隊中將,曾任台灣海防要塞司令、海軍黨校校長。
曹思齊 江山市人 國民黨軍隊中將,曾任陸軍司令部參謀長、「總統府」二局局長。
戴笠 保安鄉人 , 國民黨軍隊少將,後追認中將,曾任國民黨復興社特務處處長、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副局長、代局長、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主任。
戴春榜 保安鄉人 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甘肅省景泰縣縣長、忠義救國軍參議、軍統局專員。
戴藏宜 保安鄉人,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江山縣第一屆參議員、忠義救國軍參議、京滬杭鐵路警務處處長、軍統局專員。
戴夏民 保安鄉人 ,國民黨軍隊少將,曾任軍統局軍醫主任、軍統局四一醫院院

㈥ 浙江省江山市自古以來出過哪些有名的人物

江山地傑人靈,文化厚重。歷史上出過9個尚書、240多名進士,民國有赫赫有名版的(三毛一戴)權戴笠、毛人鳳、毛森、毛萬里,全部是中華民國時期的重量級人物,對中國的抗日戰爭做出過偉大的貢獻!!!現有江山籍「兩院」院士5名。 有歷史文化古鎮——廿八都,鎮連三省,方言13種,姓氏140多個,明清古建築群保存十分完整。有堪稱中國制瓷工藝活化石的三卿口古瓷村。始編於北宋江的《清漾毛氏族譜》,被確定為首批國寶級珍貴檔案遺產,由國家檔案館收藏。

㈦ 聽說浙江江山是個不錯的地方,請問有出過哪些名人和有

根據《清漾毛來氏族譜》毛 澤 東是自江山清漾毛氏後裔。(國家檔案局邀請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組對一批文物進行鑒定,首批確定48件文物為國家級珍貴遺產檔案,《清漾毛氏族譜》便在其列。據悉,清漾村歷史上曾出過6個尚書,80個進士。)
胡仁宇, 物理學家 ,1931年7月20日生於上海, 籍貫浙江江山.
毛人鳳(1898年——1956年12月11日),字齊五, 原名毛善余, 化名以炎, 上將。
戴笠(1897—1946), 字雨農, 原名戴春風 ,中將。
毛萬里(1903—1982),少將。
毛森(1908—1992),原名毛鴻猷, 少將

㈧ 中國統一江山的名人是誰

第1位,秦始皇。

第2位,統一三國的司馬炎。

第3位,隋文帝楊堅。

第4位,元世祖忽必烈。

第5位,中華一千多年來3次外族入侵,唯一一次勝利的 蔣介石。

㈨ 江山代有才人山!與我同姓的歷史名人及光榮事跡潘欣悅

季孫:中華潘姓其中一宗系的受姓始祖。季孫公,周畢公高之四子也,畢公高歷相文武成康封於畢,世子襲爵,季孫公食采潘地,從而得姓,是為潘氏始祖。
潘崇:春秋楚成王時太師,助楚穆王繼位有功,被穆王封為太師,兼掌上環列之尹。
潘璋:字文珪,東郡發干(今山東冠縣東)人。
潘岳:字安仁,滎陽中牟(今屬河南省)人,西晉文學家、名臣。善綴辭令,長於鋪陳,造句工整,充分體現了太康文學講求形式美的傾向,所以在當時與陸機受到同樣的推崇。
潘綜:晉代烏程(今屬湖州)人。孫恩起義,與父驃路遇兵。
潘尼:潘岳之侄,官至太常卿,在文學上與潘岳齊名,世稱「兩潘」,其詩注重詞藻,多應酬贈答之作,明人輯有《潘太常集》。
潘正夫:唐代駙馬,尚懿宗長公主,拜駙馬都尉,官至少傅,封和國公,歷事四朝。
潘美:大名(今屬河北省)人,北宋名將,在滅南漢、南唐、北漢時立下奇功。宋太宗雍熙三年(即九八六年)攻遼,潘美因指揮失當,使名將楊業陷敵犧牲,而受降級處分。
潘仝:字會道,漢族,祖籍河南滎陽。宋朝廣州觀察推官(三品)升秘書閣學士(一品)。
潘任:字肩宏,漢族,潘仝之孫。宋景炎元年從丞相文天祥起兵抗元,受封扶駕征討大將軍;宋祥興元年趙昺帝晉升其為兵部尚書。宋亡後絕食而終,明太祖朱元璋頒謚「忠節」。
潘良貴:(1094—1150)字義榮,一字子賤,號默成。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宋代官吏、學者。
潘宗亮:宋代官吏,仕至太常卿,進士。遷居杭州(今屬浙江)。
潘閬:大名人,宋太宗時進士,其詩詞筆調清新,往往有出塵之語。
潘翼:青田人,宋代學者,學貫諸子百家,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門。

潘璋:字栗夫。金華人。明·成化八年進士。歷任工部營繕司主事、都永主事,四川按察司僉事,陝西按察副使。
潘耒:江蘇省吳江人,清初學者,博涉經史及歷算聲韻之學,曾參與纂修《明史》。
潘大臨:黃崗人,宋代詩人,與弟大觀皆以詩名,有《柯山集》遺世。
潘自中:宋代松陽人。曾江州司理,不媚上,不誣人,力雪冤案。
潘季馴:字時良,號印川,浙江省烏程(今吳興)人,明代著名水利家。
潘之恆:歙縣(今屬安徽省)人,明代文學家,撰有《敘曲》、《吳劇》等劇評,並有詩集《涉江集》。
潘振承:福建龍海市白礁村人,廣州十三行首商,十八世紀世界首富。
潘檉章:江南吳江(今屬江蘇省)人,明末清初學者,著有《國史考異》,顧炎武推其精審。
潘平格:浙江慈溪人,明清之際思想家,強調在日用實際上去追求真理,提出「渾然一體」、「見在人心」的理論,著有《求仁錄》。
潘亦雋:江蘇省蘇州人,清初畫家,其族弟潘奕鏊、潘奕鈞、潘奕蔭、潘奕藻等都是知名畫家。
潘作梅:字肖野,號戒平。清代烏程(今屬湖州)人,安吉籍。雍正元年拔貢。官海寧學正。冷官二十年,不慕榮利。博學多藝,精書法。畫山水得倪雲林逸致。
潘澤:字惠昔,清代山東省東昌府冠縣(今山東冠縣)人,其祖先自山西洪洞遷來至此。
潘清:雍正四年間與翁岩、錢堅創立清幫,史稱青幫,為青幫三祖之一。
潘世恩:乾隆五十八年狀元。(1769-1854)清朝大臣。
潘祖蔭:字伯寅。江蘇吳縣人。年十七應順天鄉試挑取謄錄。
潘宗耀:字繩武,號虹橋。清代永嘉人。嘉慶六年舉人。歷丹徒、江浦知縣,士民愛戴。有《五梅一研齋詩鈔》。
潘峰:潘峰(1915-1994),安徽省六安市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4年1月19日因病逝世,終年79歲。
潘焱:潘焱(1916-1999),河南省新縣卡房鄉老葉灣村潘家下灣人。1929年參加紅軍游擊隊編入光山縣獨立營。1988年7月被黨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潘世征:潘世征(1916-1961),湖南省寧鄉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著名文學家周立波作序,給予這本遺著很高的評價。
潘壽才:潘壽才(1906-1974),河南省新縣人。1928年參加光山縣游擊隊。1974年2月9日因病逝世,終年68歲。
潘振武:(1907-1988),湖南省常德縣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參加常德縣秋收暴動。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88年9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81歲。
潘虎:潘虎(1900-1930.12),湖南省瀏陽縣人。1930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時期,1926年參加國民革命軍第8軍,隨軍北伐,因作戰勇敢,相繼升任排長、連長。
潘濤:潘濤(1911-1937.6.23),福建省仙游縣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潘驥:(1896-1931.5),江西省余干縣人。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6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大革命時期,1925年參加國民革命軍,在第5軍隨營學校學習
潘一福:(1911-1932.6),安徽省金寨縣人。學徒出身,1929年參加革命,從事地方工作。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先後在紅1軍、紅4軍12師36團當戰士。1932年調入紅25軍75師225團2營4連當文書。
潘月明:(1904-1932.5),湖北省陽新縣人。早年家庭貧苦,從小在煤窯做工、拾煤。1926年10月七約煤礦工人成立工會,常去參加開會。後參加了海口農民軍。1927年5月任七約山農民協會委員會會長。1932年5月率部在四季山與敵作戰,不幸犧牲,時年28歲。
潘心元:(1903-1930),又名潘心殷、潘心員,化名彭清泉。湖南省瀏陽縣人。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從事工農運動和武裝斗爭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潘世雅:(1903-1937.2.28),浙江省蒼南縣五鳳鄉上村人。1934年參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在福鼎黃仁加入赤衛隊,任交通員。
潘永階:(1910-1934),湖北省大悟縣人。1930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潘幼卿:(1912-1935.1),湖北省大悟縣人。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潘壽德:(1900-1931),河南省新縣人。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受農民土地革命運動的影響,嚮往革命。1928年10月,參加弦南革命紅學會。192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黨和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潘克忠:(1882-1929),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
潘伯成:(1908-1934.11),福建省福安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潘忠汝潘忠汝(1906-1927),原名潘汝庭,湖北省黃陂縣人。出生於農民家庭。192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最後因傷勢過重,被戰友們抬出城門後壯烈殉職,時年21歲。
潘河瑜:(1901-1932.10),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1927年參加革命,積極參與組建七里區防務會,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
潘榮初:(1902-1931),安徽省金寨縣人。出生豪門家庭。1925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時期,1925年在南京金陵大學讀書時參加革命。
潘遐林:(1909-1929.4),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少年時期當過學徒。1927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以做裁縫為掩護,宣傳革命主張,發動農民革命,發展黨的組織,組織農民協會。
潘瑞吉(1945.10-—),浙江省永嘉縣渠口鄉泰石村人。1963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1992年晉升為少將軍銜,2002年晉升為中將軍銜。
潘子忠:廣西岑溪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9年參加廣西百色起義,擔任中國紅軍第七軍的基層幹部,隨部投入創建和鞏固右江革命根據地的斗爭。
潘鼎新:名毓,又名平界,字祖義。華容人。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率兵響應萍瀏澧起義,事敗逃亡日本,入同盟會。次年8月,參與組織共進會。1908年回國,參與創辦《商務報》。
潘天壽:浙江省寧海人,當代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擅寫意花鳥和山水畫,布局善於「險、破險」,筆墨有金石味,樸厚勁挺、氣勢雄闊,熔詩、書、畫、印於一爐,亦能人物,並長於指畫。著有《中國繪畫史》、《治印談叢》等。
潘漢年:宜興歸徑人。1925年入黨。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機關報《國民軍日報》總編輯。

閱讀全文

與江山市名人藝術培訓學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