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機械電子工程有些什麼課程
主幹課程:
工程力學、機械原理及機械零件、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專熱屬加工工藝基礎、熱加工工藝設備及設計、檢測技術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礎。
教學注重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依託光、機、電、計算機、信息控制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提供計算機測控系統、自動化儀表及裝置、機電工程智能檢測、光電轉換與通信技術等系列選修課程,供學生自主選讀。
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設計、開發各行業所需的測控系統及測試儀器。
培養要求:
該專業主要學習力學、機械學、微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信號處理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現代設計方法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機電產品的設計、開發、製造、運行、試驗與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相近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化工製造、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等。
Ⅱ 天然氣流體計量在職培訓
1
1.天然氣是指動、植物通過生物、化學作用及地質變化作用,在不同地質條件下生成、轉移,在一定的壓力下儲集,埋藏在深度不同的地層中的優質可燃氣體。 燃氣的種類: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人工煤氣、沼氣
天然氣一般可分為五種:氣田氣、油田伴生氣、凝析氣田氣、煤層氣、礦井氣 2.天然氣用途
天然氣主要可用於發電,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燃氣輪機電廠的廢物排放水平大大低於燃煤與燃油電廠,而且發電效率高,建設成本低,建設速度快;另外,燃氣輪機啟停速度快,調峰能力強,耗水量少,佔地省。我國工業燃料占天然氣總消費量的35%,天然氣主要用於鍋爐燃料、金屬、冶煉、瓷磚類建材燒制等。
天然氣也可用作化工原料。化工領域是天然氣的第二用戶,近四分之一的天然氣被用作化工原料,其中90%以上用於生產化肥。以天然氣為原料經合成甲醇進一步生產烯烴(乙烯、丙烯及丁烯)的MTO工藝已成為國際各大石油公司技術投入的熱點,它在21世紀可與傳統的石油路線競爭。以天然氣為原料的一次加工產品主要有合成氨、甲醇、炭黑等近20個品種,經二次或三次加工後的重要化工產品則包括甲醛、醋酸、碳酸二甲酯等50個品種以上。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生產裝置投資省、能耗低、佔地少、人員少、環保性好、運營成本低。
天然氣廣泛用於民用及商業燃氣灶具、熱水器、採暖及製冷,也用於造紙、冶金、採石、陶瓷、玻璃等行業,還可用於廢料焚燒及乾燥脫水處理。
因為天然氣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量」的計量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歐美等工業化水平較高的發達國家,對天然氣計量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早,投入的資金及科技力量較大,尤其是對貿易天然氣的計量十分重視。因為天然氣經過計量儀表以後,就轉化為量,就是錢,經流量儀表流轉財富為數甚巨,就以勝利油田生產兩億立方米天然氣的交接計量,流轉的財富能到3-4億元,1%~2%計量損失就高達幾百萬元。天然氣流量計量已經成為天然氣工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是天然氣使用中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由此可見,計量工作是多麼的重要. 現在流量儀表精度雖已提高到0.1~0.2級,似乎還不滿足,還要精益求精,儀表價格再高還是願意購置。
在流量標准方面,各國流量工作者花費了大量時間,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在分析總結大量的實驗和應用數據的基礎上,相繼推出具有代表性的標准如天然氣流量標准孔板計量標准(AGA No.3)、氣體渦輪流量計標准(AGA No.7)、天然氣及其他烴類氣體的壓縮性和超壓縮性標准(AGA No.8)、用氣體超聲流量計測量天然氣標准(AGA No.9)、用差壓裝置測量流體流量標准(ISO5167)、氣體渦輪流量計標准(ISO9951)、氣體超聲波流量計標准(ISO/TR12765)以及天然氣壓縮因子計算標准(ISO/DIS12213)等,這些標准規程對天然氣
http://wenku..com/link?url=-F1MuSrNv2VD4ChySE4SVpTZPNqqq_uWNkQMl1SN6_HlrRqo5MeRsVrvdSbKavhn7x_
Ⅲ 人人素材解壓密碼 Realflow流體動力學高級培訓視頻教程
等花錢買了教程的人共享密碼出來吧。估計有得等了
Ⅳ 鄧稼先個人資料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於安徽懷寧縣的鄧家祖屋,也叫鐵硯山房的祖居內。中國著名的科學家、核物理學家、兩彈元勛。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由於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
鄧稼先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於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2歲。
(4)流體技術培訓擴展閱讀:
1958年10月,他和一大批科學家被調去研究原子彈。到了北京郊區一片陽光普照的高粱地後,隱姓埋名,突然從中國的大地上「消失」了。
起初,他們准備接受蘇聯專家的培訓,但不久,蘇聯撕毀協議、撤走專家,鄧稼先只好率領著28位平均年齡只有23歲的新畢業的大學生,開始了向神秘的原子王國的艱難跋涉。
作為核武器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和中國原子彈理論設計的總負責人,他一方面辦起「原子理論掃盲班」,親自講課、輔導並組織翻譯、學習外文資料,一方面思考原子彈研製的主攻方向。
他正確地選定了中子物理、流體力學和高溫高壓下的物質性質三個方面作為主攻方向並運用算盤這樣簡單的工具進行相關的繁重數學計算。在原子彈總體力學的計算中,有個參數即原子彈爆炸時內部所要達到的大氣壓的數值對探索原子彈原理有著決定性的重要作用,為此,鄧稼先帶領他領導的一班青年人夜以繼日地輪班進行緊張的計算,用特性線法得出了與蘇聯專家結論完全不同的突破性結論。
該結論最終被從蘇聯回國的物理學家周光召從物理學的角度科學地加以證實,從而成為指導原子彈研製的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關鍵性理論成果。
Ⅳ 誰有人人素材 Realflow流體動力學高級培訓視頻教程的解壓密碼
這個教程在直線教程網就有,根本不用自己購買解壓,我買過以後才發現的,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