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微生態制劑技術培訓

微生態制劑技術培訓

發布時間:2021-01-04 23:59:05

⑴ 1齡幼蟹高效生態培育應掌握哪些關鍵技術

河蟹齡幼蟹高效生態培育,是指利用河蟹大眼幼體在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下育成規格適宜的蟹種,並取得優質高產高效的過程。

(1)培育條件

①環境條件:要求交通便捷,水源充沛,水質良好,周邊生態環境適宜,沒有污染源,水利設施良好,不會發生易旱易澇,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基本配套的地方。

②養殖池條件:培育池要求土壤保水力強,以壤土和沙壤土為好,面積5~15畝,池埂截面底寬2.6~3米,面寬0.8~1米,高0.8~1.1米,塘口呈長方形,東西走向。

(2)苗種放養

①放養前的准備工作:一是清塘和水草種植、移栽;二是培肥池水。

②蟹苗放養:一次性放養大眼幼體的放養密度掌握在每畝1500克,實際放養量根據放養時間、苗的質量、水質、天氣等情況來確定。一般4月下旬或5月上旬放苗密度可適當高一點,5月下旬或6月初放苗密度要低一些。苗的質量好,可減少放養密度;苗的質量稍差,要增加放養密度。水質、天氣好有利於幼體培育,可適當降低放養密度;反之,要增加放養密度。控制大眼幼體合理放養密度的基本准則是,做到經過培育Ⅴ期幼蟹在塘數量為6萬~8萬只。

③大眼幼體質量要求:優質大眼幼體生產必須對繁殖的親本蟹及其培育、交配、抱卵、孵化、幼體培育和淡化等過程有嚴格的要求,要求親本蟹為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最好是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原種場提供的親本蟹,雌蟹規格125克以上,雄蟹規格150克以上。親本蟹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並盡量避免近親交配,對每批大眼幼體的質量確認,要從抱卵親蟹的掛簍、幼體的變態發育、餌料投喂、病蟲害的防治、水質調控等方面進行詳細了解,實施全程跟蹤,綜合評價。

④大眼幼體運輸:採用苗箱干法運輸,運輸主要在晚上或夜間,陰雨天白天也可以運輸,運輸過程中要進行保濕和保證空氣流通,高溫運輸裝運密度要降低,盡量保持育苗池水溫和培育池水溫一致,大眼幼體到達目的地後,用養殖池水淋浴2~3次後才可放入池中。

(3)飼養管理

①飼料種類:河蟹大眼幼體至1齡幼蟹培育過程中的飼料,有天然餌料與人工飼料兩大類。天然餌料有浮游動物、水蚯蚓、蠕蟲、底棲生物、浮萍和水草等;人工飼料主要有煮熟的魚糜、蛋黃、豆漿、豆餅、豆粕、麥麩、小雜魚、顆粒飼料和南瓜等。

②飼料分配:育成規格蟹種1千克,約需動物性飼料(小雜魚等)1~2千克,精飼料(豆粕、顆粒料等)2~4千克,粗飼料(南瓜)1~2千克,青飼料(水草等)1~5千克。

③投喂方式:Ⅴ期幼蟹前,主要投喂顆粒料、豆餅、麥麩及少量煮熟的小雜魚,並輔以浮萍等青飼料,精飼料和小雜魚的日投餌量占池中幼蟹體重的10%~15%,每天投喂2次,上午佔20%~30%,傍晚佔70%~80%。

Ⅴ期幼蟹至蟹種階段,以豆粕、顆粒飼料為主,輔以適量麥麩、小雜魚,增加浮萍、南瓜、水草等青粗飼料投喂量,精飼料與動物性飼料的日投餌量占池中幼蟹體重的8%左右,高溫季節幼蟹攝食量減弱,要適當減少投餌量,投喂方式仍是多點投喂,重點在池塘四周,每天投喂數量應根據在塘幼蟹的總重量,結合天氣水溫、水質及攝食等情況綜合確定。

④水質管理:一般每隔1~2天加水10厘米,每次大變態前換水1次,換水量占池水總量的30%左右。7~8月是水質調節的重點,通過加水、換水、潑灑生石灰和使用微生制劑等,調優水質。高溫季節和越冬期間,要保持池塘淺水區水位達80厘米以上,蟹種培育後期每10天左右換水1次,換水量占池水總量的30%~50%,一般隔15~30天潑灑1次生石灰水,每畝用生石灰5千克化水全池潑灑,但要避開幼蟹蛻殼高峰期。

⑤日常管理:要堅持每天早晚巡塘,觀察幼蟹的攝食和活動變化情況,檢查池埂是否滲漏,攔隔設施是否嚴密,杜絕幼蟹逃逸,嚴防野雜魚苗進入培育池,對進入培育池中的青蛙、黃鱔、老鼠等要及時清除,要及時撈除池中飄浮的臟物,清除池埂雜草,保持塘口整潔,做好塘口檔案。

(4)病害防治

1齡幼蟹培育過程中,病害防治要突出一個「防」字。首先是投放的大眼幼體要健康,不能帶病,沒有寄生蟲。Ⅰ期幼蟹上岸往往是大眼幼體帶有纖毛蟲等引起。二是餌料投喂要優質合理,霉爛變質飼料不能用,餌料要新鮮適口,顆粒飼料蛋白質含量要高,以保證幼蟹吃好,吃飽,體質健壯。三是水質調控要科學,要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7月水質變肥,可用微生態制劑來改善。微生態制劑主要有光合細菌、枯草芽孢桿菌和EM菌等,一般可在Ⅴ期幼蟹以後的培育過程中使用微生態制劑3~5次,可有效降低池底的氨氮與亞硝酸鹽含量,但不得與殺菌葯物及生石灰同時使用。1齡幼蟹培育一般不用化學葯物,但蟹種出現纖毛蟲病,可使用硫酸鋅等進行殺滅。

⑵ 大連工業大學微生態制劑中試基地是做什麼的詳細查詢www.dlgywstzjzsjd.icoc.cc

大連工業大學水產微生態制劑中試基地位於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謝屯鎮泉回眼村,是大連海洋與漁業局答科技興海基地合作單位,是大連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技術推廣示範單位,協助單位有大連海洋大學等。基地建有菌種繁育中心、化驗室、菌種繁育發酵罐, 主要從事適應當地海水有益菌的選育以及低溫菌種的研發。 基地 以「生態養殖,健康食品,生物技術,造福民生」為宗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推廣科學、生態養殖理念,為廣大海參養殖戶提供技術服務、水質檢測,定期組織專家講課培訓和現場指導,提供適應當地海水的 微生態制劑 。

⑶ 應用家兔微生態制劑注意哪些問題

(1)微生態制劑的添加方式

一般粉狀飼料使用微生態制劑效果較好,顆粒飼料和膨化飼料在加工過程中,其高溫高濕可造成10%~30%的芽孢桿菌的損失,腸球菌可損失90%以上,乳桿菌幾乎全部被殺滅,酵母的活細胞損失達99%以上,因此在制粒飼料中不宜用微生態制劑,但可使用耐熱(90~100℃)、耐擠壓的芽孢桿菌制劑。乳酸菌不耐高溫,因此應採用凍干後包被或採用噴霧乾燥的方式製成的乳酸菌制劑,活菌數量高,保存期長。

(2)微生態制劑的保存

微生態制劑均為活菌制劑,應密封保存於陰涼避光處,儲存時間不宜過長,有效期根據所選用的菌種不同,差異較大,芽孢桿菌類型的微生態制劑的有效期相應比其他類型的有效期長,可達1年左右。

(3)微生態制劑不宜與抗生素同時使用

使用微生態制劑的前後2天應停止使用抗生素,也不宜用吸附劑、酊劑、鞣酸等,以防降低效果或失效。

(4)微生態制劑的適宜添加量

微生態制劑添加到飼料中的比例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兔的胸腺、脾臟對微生態制劑的耐受有一定范圍,過高反而是一種應激。不同的微生態制劑應用於不同品種、年齡、健康狀況的兔,須達到一定數量才能形成微生物的生物屏障,過多過少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其適宜的劑量有待進行規范化、標准化。

(5)復合微生態制劑中各菌種間的配伍

乳酸菌與酵母共生,它們之間具有協同作用,應用兩種微生物製成的微生態制劑屬於簡單復合微生態制劑。但是有些復合微生態制劑含有多種菌種。多菌種之間是否均起協同作用,菌種的種類、含量配比如何才能使制劑的效果達到最佳,在保質期內它所發揮的作用是否穩定等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6)影響使用效果的氣候因素

在高溫、高濕的夏天,微生態制劑的使用效果要比在氣候宜人的季節使用效果更明顯。喂微生態制劑的兔排出的糞便比對照組的乾燥,從而減少糞臭味,也減少了應激。

(7)使用微生態制劑存在的誤區

需要明確的是微生態制劑不是靈丹妙葯,並不能包醫百病,對某些發生機理尚不清楚,尚無有效療法的兔病,寄希望於微生態制劑來完全解決,是缺乏科學依據的。多種實驗表明,微生態制劑的預防效果要好於治療效果。在當前飼養環境及飼養技術仍不完善的條件下,抗生素在治療疾病方面仍起作用,但是隨著條件的改善,微生態制劑作為綠色添加劑在家兔養殖業中的作用將日漸突出。

(8)應用前景

盡管我國對微生態制劑的研究和應用比一些發達國家起步晚,但起點比較高,它的開發和應用對我國畜牧業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且潛力很大。微生態制劑不僅具有營養保健作用,而且避免了抗菌葯物等在動物體內的殘留,是一類綠色環保產品,用了微生態制劑的兔,不僅生長發育快,疾病少,飼料報酬高,而且其產品品質也好。

⑷ 微生態制劑育雛寶效果怎樣

微生態制劑育雛寶是由多種復合維生素、地衣芽孢桿菌、蠟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等六株益生菌及載體通過特殊雙包被技術處理的復合微生態制劑。可補充畜禽在生產過程中所缺乏的氨基酸、維生素不足,最大限度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使其生產效能發揮到最大,尤其在受到應激、疾病感染的情況下,育雛寶可以迅速調理動物的生理功能,盡快恢復正常生產性能。
產品功效: 1. 小雞育雛:由於小雞前期胃腸功能不健全,處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期,機體所需營養物質絕大多數由卵黃供給。然而,一方面卵黃營養供給有限,另一方面受外界應激、疾病介子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導致吸收利用度降低,從而使苗雞的均勻度較差,成活率降低。平衡的氨基酸可被機體直接吸收利用,全面的維生素可以幫助卵黃盡快吸收,極大提高雞苗的均勻度和成活率。 2. 抗應激:機體在各種應激因子(氣候變化、運輸轉群、免疫接種、高溫高濕等)情況下,將消耗大量維生素、氨基酸及基本抗體,及時補充平衡的氨基酸、全面的維生素,為抗體的維持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促進腸道有益菌群的增值,保證腸道微生態的動態平衡,防止畜禽下痢。 3. 疾病恢復:機體在各種疾病狀態下,能量消耗增加,合成能力降低,從而及時補充必要的能量和平衡的營養,加快疾病盡快恢復。 4. 提高生產性能:給予可直接吸收利用處於游離狀態的高濃度、全面平衡的營養物質,為處於高生產性能的動物機體提供足夠的營養需求。從而提高並維持種禽的產蛋率、受精率、孵化率,改善料肉比、雞冠紅、羽毛亮,增強賣相。 用法用量: 1、飲水:本品500g兌水200kg可供10000隻成雞, 1次/日。 2、拌料::全價料按0.5‰比例添加。 規格: 500g/袋

⑸ 十萬火急「微生態制劑中固液態發酵工藝流程

固態發酵技術文獻不多,反應器也多樣化,可以認為技術不是很成熟,
液態的發酵技術成熟,沒有什麼可以講的。

⑹ 什麼是微生態制劑

微生態制劑又稱益生菌、益生素、利生菌、活菌制劑,是指在微生態理論指導下採用已知的有益微生物,經培養、復壯、發酵、包埋、乾燥等特殊工藝製成的對動物有益的生物制劑或活菌制劑,有的還含有它們的代謝產物或(和)添加有益菌的生長促進因子,具有維持宿主的微生態平衡,調整其微生態失調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功能。對建立良好的水域微生態環境(包括養殖對象體外和體內的微生態環境),進行健康養殖具有重要的作用。
依據不同標准,微生態制劑可以分為:
(1) 按使用目的劃分,有生長促進劑、免疫促進劑和水質改良劑等。
(2) 按菌種不同劃分,有芽孢桿菌制劑、乳酸菌制劑、酵母菌制劑、光合細菌制劑、硝化細菌制劑等。
(3) 按菌種組成劃分,有單一制劑和復合制劑。復合型制劑能適應各種條件和多種宿主,效果最好,是目前的發展趨勢。
(4) 按物質組成劃分,有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等。
益生菌(probiotics):指一類通常分離自動物體內的正常菌群而製成的生物活性制劑,它可以通過動物消化道發揮其生物的競爭性排斥作用,幫助建立有利於宿主的腸道微生物區系,從而預防疾病,促進生長,提高免疫力。
益生元(prebiotics):指低聚糖類物質等一些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卻能有選擇性地促進動物體內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代謝和增殖,從而改善動物健康的有機物質。
合生元(synbiotics):是益生菌和益生元結合的生物制劑,可以同時發揮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作用。
(5) 按劑型不同劃分,有液體劑型、固體劑型、半固體劑型等。

⑺ 蛋雞專用微生態制劑使用注意事項,有哪些好處

蛋雞專用微生態制劑使用注意事項:

1、微生態制劑的選擇尚有盲目性

蛋雞微生態制劑的分類多種多樣,使用對象和目的也各不相同,實際生產中往往忽略種屬性,加之市面上廠家宣傳方式多樣,很多使用者認識單一,認為含量高的、種數多的就是好的產品,在應用中我們要看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效果,微生物種類多會互相制約,反而消弱了作用效果。市面上很多微生態制劑是復合制劑,我們在選擇時要充分考慮使用對象,對不同動物不同日齡的動物要區別對待。

2、使用過程中操作不規范,無統一技術標准

實際應用與保存中操作不規范,致使微生態制劑應用效果不明顯。無統一的技術標准,使用者看說明書或是聽推廣人員介紹之後使用比較粗放,存放地點也很隨意致使其收到污染,無法保證微生態制劑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3、使用者憑經驗選擇產品而不以質量為主

使用者對微生態制劑認識不足,往往憑著自己的喜好購買一些微生態制劑,而不考慮產品的組成成分、含量等。一些生產者利用使用者往往不會拿著產品去第三方做檢測在微生態制劑的菌種含量和質量上做文章來節約成本。

4、缺乏有效的質量監管

自微生態在動物中的廣泛應用以來,很多企業把矛頭對准了微生態制劑,各種產品隨著出現,質量參差不齊,目前我們也沒有一個完善的質量監管機制,綠色無污染的微生態制劑以後的路越走越遠,更需要合理規范的管理和相應的法律法規和質量標準的保駕護航,保障微生態制劑行業的穩步發展。

蛋雞專用微生態制劑的好處

1、提高飼料轉化率,促進家禽生長

很多專家學者研究表明,在禽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能提高家禽的增重和飼料報酬,增強消化酶活性,改善菌群平衡,增強機體抵抗力,降低死亡,減少糞臭味,改善產品品質。Nurmi[18]在1973年用小雞飼喂母雞糞便試驗中證實腸道微生物區系的保護作用,限制了沙門氏菌在盲腸中的定植。此後Goren、Mulder等相繼報道,通過口服活菌制劑預防非宿主特定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在雞腸道中的定

植,從而有效防止了雞白痢、大腸桿菌等胃腸道疾病的發生。蘇志勇等用復合微生態制劑飼喂蛋雞試驗發現:試驗組產蛋率比對照組提高5.7%,產蛋量提高9.1%,飼料轉化率提高10%。張曉梅等[22]報道,雛雞早期飼喂微生態制劑可顯著提高腸道消化酶的活性。崔西勇等[23]試驗表明:添加不同微生態制劑,產蛋率分別提高5.93%、5.82%和5.93%,料蛋比分別降低7.53%、7.55%和5.97%,差異顯著(P<0.05)。白子金[24]試驗表明使用復合微生態制劑可提高蛋雞的產蛋率和平均蛋重,降低不合格蛋率和料蛋比。任景樂的復合乳酸菌制劑對蛋種雞育雛期生長性能、免疫機能和盲腸微生物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日糧中添加適宜的復合乳酸菌制劑可以提高日增重,顯著降低料重比。李相前試驗表明使用微生態制劑HGB有助於增加蛋雞體重、提高蛋雞對飼料的利用率,並能改善蛋雞的生產性能,也可改善試驗蛋雞的飼養環境。

2、提高產蛋率,改善雞蛋品質

在蛋雞養殖中應用微生物飼料添加劑,除了能夠防治疾病提高生產性能和飼料報酬外,還對蛋品質量具有改善效果。研究表明,蛋雞日糧中添加微生物飼料添加劑,可提高雞蛋的哈氏單位,降低雞蛋的膽固醇含量,並具有改善蛋殼厚度減少軟殼蛋等效果[23、27]。劉宏遠等在蛋雞飼料中添加EM制劑也發現蛋重和產蛋率均有提高,並且降低了耗料量。田永植等[29]用EM作蛋雞飲水試驗,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產蛋率提高10.4%,產蛋量提高1.1%。王啟軍[30]在海蘭褐蛋雞中微生態制劑試驗結果表明在蛋雞飼糧中添加微生物制劑,能夠顯著提高蛋雞的產蛋率(<0.05)、哈氏單位(<0.05),顯著降低蛋雞的料蛋比(<0.05)、破軟蛋率(<0.05),有提高蛋殼強度的趨勢(<0.05)。

3、分解有害氣體,改善舍內環境

畜舍臭氣的成分十分復雜主要由甲烷有機酸各種醇類氨硫化氫、吲哚和糞臭素等組成由畜禽糞尿經微生物分解產生。目前畜禽舍除臭主要通過抑制臭氣產生和直接減少有害氣體和臭氣濃度,微生態制劑中因含有多種有效的微生物菌群發揮其抑制腸道分解糞尿微生物的繁殖和分解臭源化合物的作用[31]。趙晨曦等[32]從新鮮雞糞中分離出5株微生物菌株混合應用於雞糞發酵處理,可分別降低氨氣和硫化氫氣體釋放量66.58%和54.44%,減少氮素損失51.0%,水分降低至31.25%,取得了滿意的雞糞無害化處理除臭效果。

⑻ 微生態制劑行業標准誰有

我有,但粘貼附件,系統自動收論壇幣。你可以到網上下載。NY/T 1444-2007 微生物飼料添加劑技術通則。 查看原帖>>

⑼ 哪裡有微生態制劑的技術

提供枯草芽孢,地衣芽孢,納豆芽孢,乳酸菌,酵母菌種,並提供技術指導。

閱讀全文

與微生態制劑技術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