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發電廠及變電站電氣運行專業課程有哪些專業課程的名字都是什麼謝謝!
課程設置及教學要求
(一) 文化基礎課程
1.德育(185學時)
(1) 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32學時)
本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指導。其任務是:使學生了解職業、職業素質、職業道德、職業個性、職業選擇、職業理想的基本知識與要求,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掌握職業道德基本規范,以及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途徑,陶冶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業、競爭上崗等符合時代要求的觀念;學會依據社會發展、職業需求和個人特點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的方法;增強提高自身全面素質、自主擇業、立業創業的自覺性。
(2) 法律基礎知識(34學時)
本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法律基礎知識教育。其任務是:使學生了解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中與學生關系密切的有關法律基本知識,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指導學生提高對有關法律問題的理解能力,對是與非的分析判斷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維護權益、依法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實踐能力,成為具有較高法律素質的公民。
(3) 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68學時)
本課程的任務是:根據馬克思主義經濟和政治學說的基本觀點,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對學生進行經濟和政治基礎知識的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常見的社會經濟政治現象,提高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活動的能力,為在今後的職業活動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打下基礎。
(4) 哲學基礎知識(51學時)
本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及基本觀點的教育。其任務是:通過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的社會實踐、人生實踐和職業實踐密切相關的哲學基本知識;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分析最常見的社會生活現象;初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將來從事社會實踐打下基礎。
2.語文(232學時)
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現代文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強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加強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和日常口語交際水平。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接受優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
3.數學(232學時)
在初中數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必學與限定選學內容:集合與邏輯用語、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數列與數列極限、向量、復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計初步。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基本計算工具使用、空間想像、數形結合、思維和簡單實際應用等能力,為學習專業課程打下基礎。
4.英語(234學時)
在初中英語的基礎上,鞏固、擴展學生的基礎詞彙和基礎語法;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使學生能聽懂簡單對話和短文,能圍繞日常話題進行初步交際,能讀懂簡單應用文,能模擬套寫語篇及簡單應用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繼續學習的能力,並為學習專門用途英語打下基礎。
5.計算機應用基礎(98學時)
在初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常用操作系統的使用、文字處理軟體的使用、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處理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信息獲取、整理、加工能力,網上交互能力,為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6.體育與健康(168學時)
在初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體育與衛生保健的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掌握科學鍛煉和娛樂休閑的基本方法,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培養自主鍛煉、自我保健、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意識,全面提高身心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終身鍛煉、繼續學習與創業立業奠定基礎。
7.文化基礎選修課(168學時)
文化基礎選修課是為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而開設的,具體安排見選修課程及時間安排表。各校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靈活設置,由學生自主選修,必須修滿168學時。
(二) 專業課
8.工程制圖(64學時)
講授制圖的基本知識、識圖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電氣設備中一般零件圖和電氣圖的識讀和繪制。培養學生工程圖的識讀、繪圖技能。
9.鉗工實習(30學時)
以鉗工工藝實習為主,掌握一般鉗工的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學會鋸割、銼削、鏨切、攻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10.電工基礎及測量(136學時)
講授直流電路、單相和三相交流電路,過渡過程簡介,磁路和鐵芯線圈。通過實驗,使學生熟悉常用電工儀表的使用方法,電磁量和電氣量的測試方法等。教學中著重基本概念的講解和基本計算、操作技能的訓練。
11.認識實習(60學時)
了解發電廠的基本生產過程,了解電氣主系統、廠用電系統及其設備布置,了解鍋爐、汽機的主要系統及布置,了解機、爐、電主要設備的作用。
12.電子技術基礎(119學時)
講授常用電子器件、集成組件及其外特性,典型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電力生產中電子應用電路等內容。通過實驗,使學生掌握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學會常用電子器件的辨別和測試方法。本課程實踐性較強,應盡量採用講授、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13.電工工藝實習(60學時)
本實習內容包括內外線電工安裝的基本工藝訓練,實用照明和小型動力負載配電線路布置、安裝、接線,10kV及以下外線架設的基礎知識。
14.電機(102學時)
講授變壓器、同步電機、非同步電機及直流電機的基本原理、結構、運行特性,單相非同步電動機實用控制,以變壓器和同步電機為主。本課程應與「電機檢修與試驗實習」相結合,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15.電機檢修與試驗實習(60學時)
通過拆卸、重裝,使學生掌握變壓器、非同步電機的基本檢修工藝和試驗方法。要求學生到現場參觀,了解同步發電機的結構和常規檢修、試驗項目。本課程應與「電機」課程相結合。
16.發電廠變電站電氣設備(102學時)
講授電氣一次主系統及中性點運行方式,廠用電系統,高壓電器的基本結構和作用原理,配電裝置,過電壓及保護設備;無限大容量電力系統短路電流計算,操作電源,測量、控制和信號迴路,同期迴路,重合器、分段器的作用及控制,微機型小電流接地系統選線裝置,直流系統絕緣監察裝置,變壓器冷卻系統控制迴路,機、電、爐保護聯鎖裝置,防誤閉鎖迴路,二次接線圖的識繪等。本課程應與「電器檢修與試驗實習」相結合。
17.電器檢修與實驗實習(60學時)
通過實習,使學生獲得電氣設備的結構、檢修、調整和預防性試驗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實習應與「發電廠變電站電氣設備」課程相結合。
18.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136學時)
本課程主要講授輸電線路和各主要電氣元件保護的工作原理,保護的配置,保護的功能、特性、投退及整定的基本原則;自動調節裝置、自動操作裝置、故障錄波裝置的功能、基本結構、工作原理、特性、投退及整定的基本原則;各保護之間、保護與自動裝置之間的配合;常用繼電保護裝置和自動裝置的試驗方法;繼電保護裝置和自動裝置原理圖、展開圖和邏輯框圖的識圖;微機型保護和自動裝置的運行、維護的一般知識和技能。
19.電力系統(68學時)
講授220kV及以下電力系統穩定、功率平衡及調整計算的基本知識。主要內容有:電力網及電力系統概念,元件參數及等值電路,架空線路,開式網潮流計算,系統穩定,調頻調壓的概念,經濟運行的概念,簡介遠距離超高壓輸電、直流輸電知識。
20.電力系統綜合自動化(68學時)
講授可編程序控制器,檢測與感測技術基本知識,發電廠計算機監控系統,變電站綜合自動化與無人值班,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裝置的功能、基本構成方式、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
21.電氣運行(102學時)
本課程是一門綜合課程,在本專業課程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結合《電氣運行規程》和《事故處理規程》,講授電廠及變電站的電氣系統和主要電氣設備的運行、操作、維護及處理事故的技術問題。本課程應在接近於現場的環境中完成教學。通過邊講邊練、演練結合,使學生掌握電氣運行的基本技能。
22.電氣運行實習(120學時)
本實習應在模擬電廠和模擬機上完成,通過實習,學習有關安全規程、運行規程和有關電氣設備、電氣實際接線和電氣圖紙。熟悉電氣運行的正常操作,培養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學習各種事故的分析和處理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應變能力,獲得較復雜的操作技術和較復雜的事故分析處理的能力。
23.電業安全(34學時)
結合《電業安全規程》講授電力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使學生牢固樹立安全生產觀念。主要內容有:電氣運行、檢修、安裝的安全知識,電氣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識,人身安全防護及急救,安全用具及器材使用,安全事故及處理對策。
24.二次迴路裝配實習(90學時)
本實習內容包括:繪制二次線安裝接線圖、按圖配線、接線、連盤整組試驗。通過實習,使學生掌握二次迴路裝盤、配線及接線的基本工藝和二次迴路調試的基本技能。本實習應與「發電廠變電站電氣設備」課程相結合。
25.畢業綜合實踐(360學時)
(1) 崗位實習(180學時)
崗位實習是在學生學完全部綜合理論知識和已具有一定實踐能力的基礎上到現場進行,根據不同的崗位要求,學生在車間、班組師傅的指導下,進一步掌握電氣運行、維護的正常操作和事故處理的技能,鞏固和深化所學的專業知識;熟悉現場生產設備、運行的組織管理,以達到上崗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2) 綜合練習(120學時)
通過綜合練習,完成發電廠及電力系統中較簡單的生產實際課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3) 技能考核(60學時)
在理論和實踐教學結束後,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和就業的需要,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相關規定,通過應知、應會考試,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進行綜合考核,確定相應的職業資格或技術等級。
26.專業選修課(170學時)
專業選修課是為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滿足市場就業需求等方面的要求而開設的,具體安排見選修課程及學時安排表。各校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設置,由學生自主選修,必須修滿170學時。
② 如何快速的學習電廠電氣專業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
多問,多跑現場,有了感性認識後再學習理論會更快,最好找個好師傅帶帶
③ 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專業,需要掌握哪些技能知識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目標,旨在培養具備發電廠及電力系統電氣一次、二次運行、檢修、安裝、調試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適應電力系統生產、服務和管理等第一線需要的檢修、運行、設計及管理方面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
二.基本要求: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知識和能力:
1 、具有扎實的數學、外語、電子技術、電機等電氣類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 2 、具有扎實的電氣設備及系統工作原理、結構的專業理論知識;具有扎實的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設備和電力系統正常運行、故障處理、安裝、檢修、調試、試驗等方面的專業知識。
3 、掌握與本專業相關的熱能動力部分的基礎知識。 4 、具有一定的技術經濟分析和生產管理知識。
5 、具有一定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知識。
6 、具有電氣運行、電氣檢修、電氣設備試驗和安裝調試的能力。 7 、具有電氣設備與系統局部工程設計和技術改進的能力。 8 、具有一定的閱讀、翻譯本專業英文資料的能力。
9 、具有扎實的計算機應用知識;具有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10 、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工程制圖和專業識圖能力。
三.主幹課程:
高等數學、英語、計算機文化基礎、工程制圖、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機學、發電廠動力部分、電氣設備、電力系統自動裝置、高電壓技術、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能計量與電測儀表、電氣控制技術與PLC。
四.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金工實習、認識實習、電工工藝實習、模擬電子課程設計、數字電子課程設計、電力系統分析課程設計、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課程設計、電氣設備課程設計、儀表安裝與調試實習、變電運行模擬實習、設備數字模擬實習、專業技能實訓、畢業設計。
五.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
知識結構:掌握較扎實的自然科學知識、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掌握必需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較好的掌握本專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能力結構:具有下列專業技術能力,發電廠及電力系統的設計能力、發電廠及變電所電氣運行能力、電氣設備安裝調試及檢修能力、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專業知識和技術的綜合應用能力。
六.專業特色:
以就業為導向,以突出崗位群能力培養為宗旨,突出「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開發,注重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④ 發電廠電氣專業培訓計劃
一、學習電工基礎知識及基本電氣專業知識。
二、了解電氣設備一次系統圖中各設專備的屬作用(如:開關、變壓器、避雷器、CT、PT的作用)。熟悉一次系統圖(如雙母線接線的優缺點)
三、了解現場配電櫃的操作方法,了解開關櫃的原理及構造。
四、了解二次接線原理圖(何謂操作迴路等)
五、了解兩票三制管理辦法以及如何使用兩票填寫兩票。
六、學習電氣運行(或檢修)崗位規程
七、學習保護原理及簡單保護整定計算
⑤ 自考本科問題,專業電氣工程與自動化,10月份打算報兩門課程,發電廠電氣部分和電力系統自動裝置這兩門課。
隔行考要看你的個人毅力了,得堅持住,有興趣。
學電嘛,得從基礎一點點學起。
如果想順利的話去報個培訓班也可以(不是打廣告哦)
⑥ 電廠電氣人員培訓計劃
安全教育-技能鑒定培訓。沒有積分我就說這些了!需要詳細的追加積分後回答。
⑦ 發電廠電氣攻關項目
其中主要涉及到復電氣工程及其自製動化涉及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電機電器技術信息與網路控制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諸多領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主要特點是強弱電結合,機電結合,軟硬體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元件與系統相結合,使學生獲得電工電子、系統控制、電氣控制、電力系統自動化、電氣自動化裝置及計算機應用技術等領域的基本技能。電氣評職論文發表,九品論文網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