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果樹種植技術培訓

果樹種植技術培訓

發布時間:2021-01-01 12:00:38

⑴ 學習果樹栽培技術怎麼樣

學習果樹栽培技術怎麼樣,如果學習的好的話,肯定是非常有前途的。

⑵ 我想學習種植果樹成都哪裡能培訓

首先種植抄中葯材要避免做襲急功近利的事(其實其它行業也是同理)——按照媒體或所謂朋友推薦的短線品種(一二年收),這樣大部份是要失敗的。
其次,要應地制宜,規模化科學種植,可以承包連片山地種植黃梔子(3年投產)、枳殼(8-10年投產)或吳茱萸(3年投產),這些品種相對穩,如梔子現在畝收入可達3000元,前期投入少,管理粗放,可以大面積種植,成規模效益。

⑶ 果樹栽培技術

果樹是龍何示範區幾年來重點發展的經濟植物(表30)。據統計,2002年~2005年,龍何示範區種植的果樹種類(品種)包括火龍果、無核黃皮、牛心李、桂華李、澳洲堅果和酸梅等,總株數達43618株,合計面積33.50hm2。在此期間,科技人員對部分種植地採取集約型的栽培管理技術,探索出石漠化地區種植這些果樹的基本技術。

表30 龍何示範區經濟植物調查統計表

(一)火龍果

火龍果屬仙人掌科,具肉質莖,自然狀態下匍匐於地面生長,支撐力差,根系分布較淺,耐旱力強,產量較低,而採取柱式栽培或棚架栽培則能夠大大提高火龍果的產量(陳振東等,2001)。火龍果具有成活率極高、恢復期短、生長迅速和結果期早等特點,對水肥的需求量較多。火龍果耐旱忌澇,移栽成活率幾乎達到100%,在定植15 天後即開始萌發新芽,每年抽芽5次以上,並且在定植當年即有部分植株開花結果,第3年即進入盛產期,最高產量可達到1500kg/畝。

龍何示範區採用柱式栽培。定植前,先在定植點固定一個高2m(含入土40~50cm)、寬10cm的四方形水泥柱,然後深翻(深30cm、寬60cm)其周圍的土壤,放入10~15kg漚熟的農家肥拌勻。定植點之間的株、行距3m×4m,每畝55株。

充足的水肥供應是火龍果速生、豐產和優質的重要前提。火龍果的施肥分基肥和追肥,每年施基肥兩次,即生長季前(3月)和采完果後(9月)各一次,每次20~25kg/坑。「早、薄、勤」是火龍果追肥的基本原則。「早」是指在其成活萌芽後不久即開始施肥;「薄」是指以麩水、沼氣水等水肥為主,濃度要低;「勤」是指間隔期要短,次數要多,每隔10~15天一次,在其開花前至采完果後還要適當縮短間隔期。

綁扎和修剪對促進火龍果生長和提高產量十分必要。在其枝條尚未伸長至支架前,只保留生長最好的1個芽節靠在水泥柱上並用布繩綁住,以後每隔30~40cm綁扎一節,使其肉質莖順著水泥柱向上蔓延和生長。待其長至水泥柱頂的支架後,一般只修剪掉一些生長較差的弱枝,其他則盡量保留。產季結束後,將已結果過的老枝或者過於密集的枝條剪掉,讓其重新萌發新枝。

在龍何示範區,每年7月初為火龍果的初花期,然後陸續開花和結果至9月中旬,持續時間較長,開花數量較多,但在自然狀態下座果率較低和果實較小。為提高座果率和單果重,採取疏花疏果、人工授粉以及增加施肥和灌溉次數等技術措施,即在其開花初期摘去生長弱小的花芽或花蕾,每一結果枝(節)只保留1~2個花蕾;而在開花後,用毛筆蘸花粉後再輕觸柱頭進行人工授粉。在開花結果期間,除保證水分供應外,每隔半個月淋施水肥(沼氣水+復合肥)一次。

(二)無核黃皮

無核黃皮屬芸香科,是由黃皮發生變異而成的一個優良品種(吳健華等,2004年),具有果大、味甜、產量高和適應性廣等優點。無核黃皮忌濕,有較強的耐旱能力,不宜種在地下水位高或易受水淹的地方(徐炯志等,1998)。平地栽培的株、行距為3m×3m,每畝74株;在寬度較窄的梯地,根據梯地走向布置定植點,相鄰兩行的定植點呈「品」字形排列,株間距離可適當減小為2.5m。定植坑寬80cm、深60cm,挖好後按先表土、後底土的方式回坑至離地面1/3處,再放入20kg的農家肥並與土拌勻。定植後在離地面35~40cm 處截頂,並在樹盤蓋草或薄膜以減少水分蒸發而提高苗木成活率。

無核黃皮生長快、結果早,一般每年可抽生4~5次新梢,定植後第3年即可開花結果。為培育良好的豐產樹形,龍何示範區對無核黃皮的早期管理採取了「定干、抹芽、施肥、修剪」等技術措施。定干是定植時在植株離地面50~60cm 處截頂;早抹芽是在苗木成活後首次抽生的多個新芽中,只保留3~4個不同方向且生長良好的新芽培育主枝,其他則予以除去;在苗木成活後第1次新梢老熟前後及其每次抽梢前,開淺溝撒施尿素、復合肥或淋施沼氣水等,每年2~3次,每株用量0.5~1.5kg,此外每年冬末春初施放基肥,沿樹冠滴水線挖一寬20~30cm、深30cm左右的環溝,每株施農家肥5~15kg加少量復合肥。每次新梢老熟後,結合採用摘頂芽、輕修剪等措施,使樹冠逐步形成有利於豐產的自然圓頭形(吳耕民,1979)。

保花保果對提高無核黃皮產量和果實品質非常重要,其基本措施包括施足基肥、勤追肥和勤除新梢等。無核黃皮開花量較大,座果率也較高,但其生理落果早、次數多、數量大,如管理不夠極易造成低產或者絕收,因而重施基肥、勤追肥和防治蟲害十分必要。2004年,對開始掛果的幼樹基肥每株10kg+復合肥0.25kg,2005年略有增加,每年追肥2~3次,每次復合肥0.25kg+尿素50g;在第1次生理落果前後各噴一次2%的磷酸二氫鉀+0.5%尿素水或「保果靈」溶液,果實成熟前還不定期地抹除全部新梢和疏除生長不良的小果等,並根據蟲害情況噴灑敵敵畏(800倍)或樂果(1000倍)等。

(三)牛心李、桂華李

兩者均為薔薇科李屬落葉果樹,是近年發展較快的優良果樹品種,具有品質好、結果早、產量高和適應性強等特點,也是今後岩溶地區值得重點發展的果樹品種。牛心李和桂華李的定植密度和技術與無核黃皮相近,只是兩者定植後截頂高度以70~80cm為宜(果樹整形修剪,1983)。

牛心李和桂華李成活率高,恢復期短,在定植後15 天左右即開始萌發新梢。與無核黃皮相比,兩者在一年內的生長期較短,每年抽梢2~3次,但其每次新梢的生長量較大,間隔也較短,因而其每年的生長量也較大,對水肥需求也較多。一般是每年每株施基肥2次,冬天和夏天各一次,每次5~10kg;追肥2~3次,每次復混肥0.5~0.75kg,結果樹可適當增加施肥次數和數量。

牛心李和桂華李修剪分夏剪和冬剪,以冬剪為主。修剪時根據樹體狀況和枝條位置及長勢等採取重剪或輕剪,幼樹和弱枝輕剪,大樹和強枝重剪。

牛心李和桂華李開花結果早,一般定植後第2年即有部分植株開花,但掛果很少,第3年後即大量開花,第5年將進入盛產期。在龍何示範區,牛心李於2003年定植,2004年即有少量植株開花。2005年,牛心李開花的植株占定植總數的95%以上,開花量也很大,而且在現蕾期和盛花期各噴一次2%的磷酸二氫鉀或「保果靈」,但由於適逢低溫陰雨天氣,持續時間較長,因而座果率很低。

(四)澳洲堅果

澳洲堅果屬山龍眼科,原產澳大利亞,是近年來引進的適宜我國華南地區種植的一種常綠果樹(杜麗清等,2004),因其營養價值高、生長快和適應性廣而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澳洲堅果根系較淺,須根較多,但主根不明顯(陸宗超等,1997),忌濕,樹體和冠幅較大,其株行距、定植坑規格以及基肥用量等均要略高(大)於無核黃皮等果樹。澳洲堅果的株、行距為4m×4m,畝植42株;定植坑寬度和深度均為80cm,每株施農家肥20~25kg。定植苗選用2年生嫁接苗,由於澳洲堅果存在較高的自交不孕性的特點,龍何示範區選擇廣西熱帶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兩個優良品種「695」、「900」混種,混種比例為1∶1。

由於澳洲堅果的生理期較長,始果期較晚,一般在定植後第5~6年才少量開花,同時它又是較粗生的樹種,水肥需求量較少,病蟲害也不多,管理技術比較簡單。在龍何示範區,澳洲堅果從定植到現在主要是確保其植株的營養生長,每年2月和7~8月各施1次有機肥,每次5kg/株,同時在抽梢前(促梢肥)和抽梢後(壯梢肥)各追施化肥一次,每株用量為復合肥25g、尿素50g和鉀肥15g。2005年,澳洲堅果開花率約佔25%,掛果植株約佔10%,表明其已經開始進入結果期。

⑷ 我想學習如何種植果樹,有沒有啥有經驗的網站供我學習

早上好我的來朋友,有的,你可以源學習一下全保果樹辨證管理技術,官方網址:http://www.liuquanbao.com/ ,《全保果樹辨證管理技術》能使果樹增產3-5倍,沒有大小年之分,成本降至 1/3-1/5,管理非常簡化,產出生態果品,適用所有果樹,也適用老果樹改造,其果園模式是「行間能過車,株間能過人。不分大小年,基本不動剪。枝枝光合好,壯枝三十萬。生態效益高,地上草肥田。優質超高產,輕松管果園。」很不錯的呢。

⑸ 學習農業技術去哪學呢

現在學汽修有前途。
當前擁有車的人越來越多,好多人都在以車代步。
車總是要保養維護。內車壞容了總是要修的。
所以說學汽修是有前途的。但是一定要學得技術過硬才行。因為這個社會是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將來隨著我國的經濟繼續向前發展,車在中國的數量會更多,汽修這個行業是不會垮的。只要你喜歡並愛好這個行業,你會在這個行業有所作為的。
如果你學得相當好就不用去擔心前途的問題。做出了選擇後你就去努力吧。

⑹ 給果農培訓果樹種植技術培訓內容有哪些

果樹種植技術培訓內容有:果樹品種的選擇、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整形修剪、花期管理、套袋栽培、分級包裝、市場營銷等等。

⑺ 想去農校學習種植養殖技術,出來後自己搞果園種水果,可我擔心的是出來後沒什麼大前途,那麼多農民都沒賺

大多數農民沒有太多的錢賺,但是仍然有不少人通過流轉土地種植糧食、蔬菜、水果和發展養殖業發家致富。只要你能潛心學習、認真經營,我相信你會成功的。

⑻ 在哪裡學果樹栽培技術

http://zz.ag365.com/zhong/guoshu/zaipeijishu/zhong_119_23.html

果樹- 栽培技術 - 中國種植技回術網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9%FB%CA%F7%D4%D4%C5%E0%BC%BC%CA%F5

果樹- 栽培技術 - 視頻答

⑼ 想學習種植果樹

早上好我的朋友,有的,你可以學習一下全保果樹辨證管理技術,官方網址:http://www.liuquanbao.com/ ,《全保專果樹辨屬證管理技術》能使果樹增產3-5倍,沒有大小年之分,成本降至 1/3-1/5,管理非常簡化,產出生態果品,適用所有果樹,也適用老果樹改造,其果園模式是「行間能過車,株間能過人。不分大小年,基本不動剪。枝枝光合好,壯枝三十萬。生態效益高,地上草肥田。優質超高產,輕松管果園。」很不錯的呢。

⑽ 果樹的種植技術

果樹種植技術包括的內容很多,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講清楚的。這里只簡單價紹一下果樹實生苗的培育:

果樹實生苗的培育

凡由種子播種培育出來的苗木稱為實生苗。果樹育苗,除核桃、板栗常用實生苗直接培育果苗外,一般多培育砧木實生苗,然後嫁接。由於實生苗種子來源多,方法簡便易行,便於大量繁殖,因此生產上普遍採用砧木實生苗來發展果苗。

一、砧木種子的採集與貯藏

培育豐產優質的果樹,必須有健壯的苗木,要有健壯的苗木,必須有優良的砧木,各類砧木的特性不同,適應性也不一樣。選用的砧木椋應該是這樣:對當地環境適應性強,如比較抗旱、抗寒、耐澇、耐鹽鹼等根系發達,生長健壯,易於大量繁殖,對當地主要病蟲害抗性較強;栽培品種嫁接親合力好,成活率高;嫁接樹生長良好,結果、豐產,因此,要根據本地自然條件,選用當地最佳砧木種類,搞好砧木區域化。

1、種子的採集。種子的好壞,是培育優良、健壯苗木的重要環節。不良的種子生活力弱,發芽率低,幼苗也容易造成枯萎現象。若種子良莠不齊,則難以掌握播種量,出土後缺苗斷壟,給育苗工作帶來困難。因此,要採集良種,培育壯苗,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選擇優良母樹種子的遺傳性狀與母樹的優劣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在采種時,應選擇對環境條件適應性強、生長健壯、無病蟲為害的母樹。
(2)採集時間有些果樹種子,其生理成熟和形態成熟在時期上幾乎是一致的。生產上所說的成熟是指形態成熟。一般果實從綠色變成其固有的色澤;果肉變軟;種子含水量減少,充實飽滿,種皮色澤加深即表示達到成熟期,也就是已經到了採收期。有些果樹種子形態成熟之後,隔一定時期才能達到生理成熟,還有的樹種,種子形態成熟的時候,胚還沒有成熟,需在採收後再經過一段後熟期,種子才有發芽能力。過早採收,種子未成熟,種胚發育不全,貯藏養分不足,生活力弱,發芽率低。
環境條件對果樹種子成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是氣溫越高,成熟越。同一緯度條件下,種子成熟期也有差異,一般平原、山區晚;陽坡早、陰坡晚。通常從果實外形、果皮色澤可看出其種子發育的情況,一般果實肥大,果型端正,果色正常,種子也飽滿。
(3)採集方法砧木果實要在無風的晴天採收;母樹高大,上樹採收,要注意安全。果肉有利用價值的,要盡量減少果實碰傷,以增加經濟收益。低矮的母樹,可用梯子或高凳站在上面採收。
果樹砧木果實的果肉,一般不能自然裂開,需要人工剝除後才能取出種子。剝除果肉多用堆積軟化法,即果實採收後,放入缸內或堆積起來,使果肉軟化。堆積期間要經常翻動,切忌發酵過度,溫度過高,影響種子發芽率。果肉軟化後取種,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後鋪在背陰通風處晾乾,不要在陽光下曝曬。板栗、櫻桃等種子,一般在乾燥後發芽力降低,取種後應立即砂藏或播種。近幾年發現商品種子煮沸處理,造成重大損失,應廢止。凡果肉可以利用的果實,加工溫度必須低於45℃,否則,將影響種子的發芽率。

2、種子的精選與貯藏。去肉晾乾的種子常混入果肉,果皮碎屑、空粒,破碎種子和其他雜物。這類東西過多,種子在貯藏過程中容易霉爛變質。所以在貯藏前必須清除雜物,精選種子,以提高種子的純度和質量。
經過精選的種子要標明品種或樹種名稱,嚴防混雜,然後妥善貯藏,以保持種子的生活能力。貯藏過程中,要經常注意貯藏場所的溫度,濕度和通風狀況,發現種子發熱霉爛要及時處理。另外,還要做到防鼠、防蟲等項的工作。

二、種子後熟與層積處理

一般落葉果樹砧木的種子與果肉分離之後,並不能隨時萌發,而需要一定時間和一定的低溫等條件,才能完成後熟。種子的後熟,是系統發育過程中避免冬季不良氣候條件而形成的生物學的特性,形態成熟的種子,不能隨時發芽的現象,通常叫作休眠。而後熟只是休眠的一種表現。休眠期的長短因樹種而異。層積處理是目前生產上最常用的最可靠的一種人工促進種子後熟,或者叫作完成休眠過程的重要手段。
如果採用秋播法,播後立即進入冬季,種子可以在土壤中通過休眠階段,因此,秋播種子不需要層積處理。如果在春季播種,播後即進入夏季,沒有種子休眠所需要的低溫條件。因此,必須在前一年冬季進行層積處理。砧木種類不同,所需要的層積的天數也不一樣。
層積材料主要是干凈河砂,用量為種子的容積的3~5倍。一般用砂量可多不可少。砂在濕度以手捏成團,不滴水,鬆手即散開為度。層積方法是先在木箱或盆底部鋪一層濕砂,再將與濕砂混合均勻的種子裝入,上面用濕砂蓋好,放入窖內或埋在背陰的地方。
如果種子量大,可採用挖溝層積法。一般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背陰的地方挖溝。溝深60~80厘米,寬50~100厘米,長度隨種子多少而定。貯藏種子時,先在溝底鋪10厘米的濕砂,再放入與濕砂混合均勻的種子,堆到距離地面10~20厘米為止。上面再鋪10厘米厚的濕砂,最後覆土,成屋脊形。層積溝的四周要挖排水溝,以防積水。另外,最好沿溝長方向,每隔1~2米豎插一束從溝底到溝頂的秫秸把,作為通氣孔道。春節後,溫度開始回升必須注意檢查種子萌動情況。

三、種子質量檢驗

新種子生活力強,播種後發芽率也高,幼苗生長健壯,陳種子則因貯藏條件和年限不同,而失去生活力的程度也不一樣。特別是目前果樹種子商品性生產,多渠道經營,新、陳種子混雜不清,購入種子時又不經檢驗,往往出苗率很低,甚至育苗失敗。因此,播種前必須經過種子質量的檢驗和發芽試驗。

1、目測法用肉眼或擴大鏡觀察種子內外部,以試別種子優劣。凡有發芽力的砧木的種子,具備固有的形狀,小均勻,籽粒飽滿,其色澤、氣味、硬度均能正確試別。為了進一步地檢查種子內部形態,可先將種子浸泡,使其吸水膨脹,剝去種皮。凡胚和子葉呈乳白色,不透明,有彈性的種子為有生活力的種子,反之,則不能發芽。

2、擠壓法小粒種子可用水煮10分鍾,再用兩塊小玻璃片擠壓,飽滿的種子,能擠出種仁,空粒種子只能出水,變質的種子種仁呈黑色。有油性的種子,可放在兩張紙之間,用瓶子壓,顯示油點為好種子,無油的為空粒種子或次劣種子。

3、染色法將砧木種子浸入水中12~24個小時,使種皮柔軟,然後剝去種皮,放入1%靛藍胭脂紅中,染色為1小時,再將種子取出,用水沖洗。凡胚和子葉全部染色的,為無生活力的種子,胚和子葉部分染色的,為生活力較差的種子,胚和子葉沒有被染色的,為有生活力的種子。

4、種子純度和發芽率。種子質量的檢驗,主要是種子純度和發芽率兩項。為了確切了解種子的優劣,根據上述質量檢驗的結果,在播種前還應該用下列檢辦法計算種子純度和發芽率。
(1)種子純度,就是純潔種子的重量占被檢驗種子總重量的百分率。種子純度越高,其品質越好。檢驗時,先稱出種子的總重量,然後將種子鋪在玻璃板上或潔白的厚紙上,把完好的種子揀出來放在一邊稱其重量下列公式計算種子的純度。
種子純度(%)=純潔種子重量
(2)種子發芽率是指種子在適宜條件下的發芽數佔全部試驗種子的百分率。它是確定播種量大小的一個重要依據。發芽試驗一般是把經過層積處理的種子,放在鋪好濕紗布的發芽皿或磁碟上,種子要排列整齊,互不接觸。以便檢查計數。種子上面也用濕紗布蓋好。桃,杏種子應砸開種殼,用種仁作發芽試驗。核桃則只需沿種殼縫合線輕輕砸開一條裂縫即可。按各類砧木種子發芽所要求的溫度把發芽皿放在恆溫箱內,或其他溫度適宜的地方。發芽試驗中,要適時給以水分,切忌乾燥,泡水和在太陽光下曝曬。其計算公式如下:

四、浸種與種子催芽

播種前的種子催芽處理,通常是指將層積過的種子,移到溫度適宜的地方使其發芽,以提高出苗率和出苗整齊度。近年來,由於果樹苗木商品化生產的發展,有時購入種子較晚,錯過了層積時期,這種情況下,亦可采特殊的浸種,催芽處理方法,打破種子休眠,但是這種方法必竟不太可靠,生產上應該慎用。
1.冷水浸種核桃、桃等大粒種子,可放入冷水中浸泡5~7天,每天換水一次,供給種子必須的氧氣,並排除有害的二氧化碳氣體。然後撈出種子曝曬2~3個小時。以後每浸泡一天,曝曬2~3個小時,這樣反復進行,有40~50%的種殼開裂即可播種。
2.兩開一涼熱水浸種大小粒種子均可放入兩份開水兌一份涼水的熱水中,不斷攪拌,水溫降至室溫時停止攪拌,繼續浸泡,每天換水一次,2~3天後撈出,移到溫度適宜的地方催芽。有10~20%的小粒種子露白或大粒種子種殼開裂時,即可播種。
3.開水燙種也叫變溫浸種,適於大粒種子。先把種子倒入開水中燙種並不斷攪拌,5分鍾後立即撈出倒進冷水中浸泡,每天換水一次,2~3天撈出種子催芽,部分種殼開裂即可播種。

五、播種

播種是決定育苗工作成敗的關鍵,必須熟悉果樹砧木的生長特性,正確掌握播種時期,播種方法和播種量,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1.播種時期果樹砧木種子的播種時期,有春播和秋播兩種。採用春播和秋播,要根據當地的土壤,氣候條件和砧木種類來決定的。
春播在初春土壤解凍後進行,是生產上常用的播種季節。其優點是種子在土壤中停留的時間中以減少鳥、獸、病蟲等為害。同時,春播地表不發生板結,便於幼苗出土,適時春播,幼苗不易受低溫、霜凍等自然災害,但要注意種子出土所需天數,方可正確掌握播種的遲早。
秋播是秋末初冬地表尚未結凍之前播種。其優點是種子在地里越冬,不必進行層積和催芽處理,第二年出土早而整齊。但冬季風大、嚴寒、乾旱地區、土壤粘重地塊和容易受凍害的種子不宜秋播。
2.播種方式與播種方法播種方式有直播和床播兩種。直播是直接播種於苗圃地,床播是先播在苗床上,出苗後再移到嫁接圃地。
播種方法有條播,撒播和點播三種,條播是在施足苦肥,灌足底水,整平耙細的畦面上按一定的距離開溝,溝內坐水,把種子均勻地撒在溝內。播種後要立即覆土、鎮壓,並因材加覆蓋物保濕。這是小粒種子播種常用的,也是可靠的一種方法,覆土厚度應根據種子大小,苗圃地的土壤及氣候等條件來決定的。一般覆土厚度為種子大小的2~3倍。粘重土壤覆土要薄一些,沙質土壤土要厚一些,秋播覆土要厚一些,春播要薄一些,播後床面地膜覆蓋要比不覆蓋的薄一些,天氣乾旱、水源泉不足的地方覆土要稍厚一些,土壤粘重容易板結的地塊,可用沙、土,腐熟馬糞混合物覆蓋。春季乾旱,蒸發量大的地區,畦面上應覆草或覆蓋地膜保濕。確保種子附近的水分供應,是播種出苗的關鍵之一。
冬播適於直播。為了苗床的管理方便,床播也可用條播法。
撒播主要用於床播。但在種源缺,圃地不足的情況下,為了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單位面積產苗量,小粒種子亦可在直播時採用撒播法。但出苗後會給追肥澆水、中耕鋤草、嫁接抹芽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生產上很少應用。
點播多用於核桃、杏、桃、板栗等大粒種子直播,播後也要覆土鎮壓。為了節省種子,管理方便,大粒種子床播也有用點播法。
3.播種量播種量的大小,因土壤的狀況,種子質量和播種方法而異。播種量在很大程度上關繫到苗木產量和經濟效益。為了便於掌握,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4、施用種肥種肥是結合直播施入的速效肥料,以供給苗木生長初期所需要的養分。施入種肥的種類和數量,要根據土壤、地力和砧木種類來決定。

六、實生苗的管理

1、間苗與定苗直播種子土以的後,一般在幼苗2~3片真葉時,開始第一次間苗,過晚影響幼苗生長。要做到早間苗,晚定苗,及時進行移植補苗,使苗木分布均勻,生長良好。間苗應在後或灌水後,結合中耕除草分2~3次進行。土壤孔隙度大的間苗後應進行彌縫,澆水,以保護幼苗根系。定苗時的保留株數可稍大於產苗量。當幼苗受到某種災害時,定苗時間要適當推遲。

2、澆水澆水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乾旱少雨地區能否及時澆水,往往是育苗成敗的關鍵。因此,凡有條件的地方,都要按照各類苗木檔同生長階段對水分的要求和氣候,土壤狀況合理澆水。一般說來,播種前應灌足底水,出苗前盡量不要澆頭水,以防土壤板結和降低地,影響種子發芽出土。幼苗初期,床播應用噴壺少量灑水,直播也要少澆,出真葉前,切忌漫灌,但檢求穩定的濕度。旺盛生長期形成大量葉片需水量大;秋季營養物質積累期,需水量小。一般苗木生長期需澆水5~8次。生長後期要控制澆水,以防貪青徒長,否則不利於越冬。
進入雨季,應請注意排水防澇,這是苗圃管理中的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如果苗木較長時間處於積水的狀態,往往造成根系腐爛,病害發生,甚至死亡。

3、中耕除草中耕可以疏鬆土壤,減少蒸發,起到抗旱保墒作用。對於輕鹽鹼地,鬆土還可以阻止鹽分上升,改變土壤理化性狀。中耕結合除草,多在澆水或降雨後進行,一般4~6次,雜草多的地方,應鋤7~8次。雜草不僅與苗木爭奪肥水及陽光,還是病蟲繁殖產所,只有經常中耕除草,苗木才能健壯生長。拔除幅內雜草時,操作要細致,不要傷苗。

4、追肥苗圃追肥要分2~3次進行。前期可施用氮肥,每次每畝施尿素5~10公斤,後期應施用復合肥,每次每畝8~10公斤,以加速苗木生長和木質化進程。追肥不可過晚,至遲不能超過8月下旬,否則砧木貪青徒長,推遲休眠期,容易受到凍害。施肥的方法,可把化肥均勻地撒在畦面上,隨澆水,爾後結合除草,中耕1~2次。或在苗木行間開溝施肥,然後覆土澆水,再淺鋤一次即可。另外,大雨後土壤中的氮素大量流失,若能立即追施速效氮肥,肥效是比較明顯的。
5、摘心抹芽與副梢處理砧木摘心能促使植株加粗生長和提前嫁接。摘心應在夏季,植株旺盛生長結束前進行。摘心過早,常刺激植株下部大量萌發副梢,影響嫁接,過晚則失去作用。一般芽接前一個月,苗高達30~40厘米時摘心為宜。
砧木苗抹芽是指及早抹除苗干基部5~10厘米以內萌發的幼芽。嫁接部位以上的的副梢應全部保留,以增加葉面積,促進苗木加粗生長,副梢過多過密時,也可以少量間除,但保留基部功葉,採取摘心,要芽和副梢處理措施,能提高當年砧木嫁接率和苗木質量。

6、病蟲害防治苗木受到病蟲為害,輕則影響苗木生長,降低苗木質量,重則引起缺苗斷壟,甚至成片死亡,民育苗失敗,因此在培育果樹苗木過程中,必須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採取有效措施,控制發生,損失,保證苗木正常生長,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可參照附表4進行。

七、塑料薄膜覆蓋育苗
塑料薄膜覆蓋育苗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項果樹育苗新技術,生產上大量應用的是地膜育苗和小拱棚育苗,塑料大棚育苗則應用較少。
1、地膜覆蓋育苗地膜覆蓋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濕度,防止雜草生,為種子發芽,幼苗出土和要系生長提供良好條件。地膜透光性好,光照強度大,在同一條件下,比砂粒覆蓋地增高1.6~3.1℃,比爐渣覆蓋地溫增高2.4~3.9℃。同時,覆蓋可厘米以下的土壤水分向上移動,並到上層聚集。地膜內表面凝結的水珠受到重力的作用,又逐漸回滴到土壤表面,使表土始終保持濕潤狀態,地膜育苗的主要技術措施有以下幾點。

(1)覆膜方法有打孔和不打孔兩種。打孔播種,是把按株行距打好孔的地膜覆蓋在地表,每孔播小粒種子3~4粒,覆土1~1.5厘米,大粒種子每孔播1~2粒,覆土2~3厘米。不打孔播種的方法是先播種後覆蓋,幼苗出土時,在地膜上摳孔引苗,或將地膜撕開一條裂縫,也可在幼苗出土時,完全揭掉地膜。不打孔地膜覆蓋比打孔地膜內的溫度高,有利於早出苗,打孔地膜出苗較晚,但可以避免高溫苗,覆膜要在無風無雨天進行,做到地膜蓋平、拄緊、壓嚴、防止透風,否則難以達到預期目的。
(2)防霜保苗地膜覆蓋,出土較早,而地膜又不能起到防霜作用。因此,一定要防止晚霜危害。防霜辦法有兩個:一是適當晚插,避開晚霜,二是提前做防霜的准備。採用床播地膜育苗時,防霜比較容易,但一定要等晚霜過後才能在露地定植。
(3)根外追肥地膜覆蓋幼苗出土早、生長快,揭膜前又不能進行土壤追肥,因此,在底肥不足的情況下,可用0.1%尿素或0.15%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追肥,以防幼苗早衰。
(4)配用除草劑地膜覆蓋對防止雜草孳生有一定作用,若能配合化學除草劑,效果更好。播種後可用除草醚或滅草隆可濕性粉劑0.5公斤,加水25公斤地面噴霧,覆蓋地膜時,不要踩踏噴過葯的畦面,保持葯的膜層完整,這樣既可控制生育期雜草,又能保證苗木出土後的安全。
(5)清理地膜地膜是聚稀高分子化合物,在土壤中不能分解,殘存於土壤中,對下茬作物生長影響極大,要及時清除使用後的廢膜,以免污染農田。

2、塑料小拱棚育苗塑料小拱棚育苗也叫棚膜育苗,通常用軟樹枝、細竹竿等物料做成拱架,再覆蓋塑料薄膜。床播育苗時,往往地膜、棚膜同時使用。直播育苗時,棚膜加地膜成本較高,多見於快速育苗,在無霜期短,幼苗易受到晚霜為害的地區,採用小拱棚育苗,可延長苗木生長期,提高苗木質量。
棚膜覆蓋以後,土溫回升較快,棚內溫度可高於露地5~10℃,對幼苗出土和前期生長十分有利,但溫度升高,同時也為病蟲害的發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此要特別注意防治病蟲害。
棚膜設置以後,不能隨意揭膜,必須請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從播種到幼苗一片真葉,膜內應有良好的溫濕度環境,一般保持25~30℃,高溫利於細胞分裂,促進早出苗,早紮根。
幼苗生長到2~3片真時,膜內溫度一般保持25~28℃,超過30℃,要立即在棚架兩頭通風降溫。
幼苗生長到3片真葉以上,生長迅速,組織柔軟,抗逆性差,要逐步擴大通風面積,加強煉苗,為床播移栽或直播揭膜作好准備。

3、塑料大棚育苗近幾年來,生產上開始試用塑料大棚培育果樹苗木,因為在大棚內的小氣候比較優越,平均氣溫一般比露地高2~14℃,相對濕度可達70~90%,所以種子發芽快,幼苗生長迅速,但目前成本較高,技術性較強,不易掌握。
塑料大棚有拱形和屋脊形兩種,南北走向,跨度4~6米。播前7~10天扣棚,棚內播種多採用平畦條播形式。為培育壯苗,可在大棚內的畦面上增加地膜覆蓋,為提高大棚空間利用率,可在棚內設置數層框架,採用容器育苗,然後定植於露地。
棚內苗木是在比較優越的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為了使苗木適應外界環境,撤棚前要注意苗木鍛煉。

閱讀全文

與果樹種植技術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