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惠州幹部網路培訓課程

惠州幹部網路培訓課程

發布時間:2020-12-31 15:39:28

① 惠州市網路幹部學院怎麼學分較快

哈哈,復看來是體制內制的人啊,這個看情況了:
1、如果你有一官半職,那好辦,你找你馬仔給你聽。現在一天只能聽8分,也體諒一下自己的下屬,他們上班也有自己的事情,下班有私人生活,一天給你聽個3~5分就差不多了,周末有空自己聽一下,沒空就算了。
2、如果自己也是幹活的,那隻能自己聽。或者淘寶找個人聽,我也是找人聽的,40塊錢2個星期就搞定了。有舍才有得,80個學分太浪費時間了,可以干點別的事情。

② 惠州兩委幹部儲備人員考試錄取率高嗎

惠州兩委幹部儲備人員考試錄取率當然不會很高,因為職位就那麼少,報名人數有很多

③ 惠州市幹部培訓學院點擊進去為什麼無法答題

哪裡沒有弄對吧,我可以處理,想縮短學習時間的朋友,我可代勞,質優價廉

④ 惠州市有專業的幹部培訓和紅色教育機構嗎

除了政府認定的官抄方機構和襲黨校,真正做得好又專業的民間機構不太多,我之前參加過政府組織的支部書記培訓班和重走長征路學習,組織執行的機構感覺挺專業,師資力量雄厚,關鍵學習氛圍非常好。講學習十九大及黨課的教授都非常資深,結合工作實際出發很生動。不像前些年,隨便找個旅遊公司走線路走過場。當然,可能因為這機構負責人也是國內業界頗有影響力的老師吧,專業做培訓,所以學習過程設置才比較專業合理。機構全名不記得了,可以網上搜搜咨詢一下,應該是叫天縱達學習機構,名片找不到了。希望能解決您的疑問。謝謝!

⑤ 求一份惠州市軍轉幹部安置辦法,謝謝

第一條 為了做好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促進惠州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暫行辦法》(中發[2001]3號)和《廣東省接收軍隊轉業幹部條件》有關規定,結合惠州市的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在惠州市范圍內計劃安置的軍隊轉業幹部。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幹部按《惠州市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幹部安置管理的意見(試行)》(惠市軍轉[2002]16號)執行。
第三條 成立惠州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簡稱軍轉辦)。軍轉辦為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領導小組日常辦事機構,負責接受省軍轉辦下達的軍隊轉業幹部安置任務,擬定和落實我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方案,做好軍隊轉業幹部的跟蹤服務工作。
第四條 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貫徹公開、公平、公正和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盡其才、各得其所的原則。黨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按時完成軍隊轉業幹部的安置任務。軍隊轉業幹部應當服從組織安排,按時報到。
第五條 接收軍隊轉業幹部條件
(一)軍隊轉業幹部原籍惠州市或從惠州市入伍(入伍時常住戶口在惠州市,下同)的,一般由其原籍或者入伍時所在的縣、區安置。
(二)軍隊轉業幹部的配偶隨軍前或結婚時的常住戶口在惠州市的,可到配偶隨軍前或者結婚時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
(三)配偶已隨軍到惠州市的軍隊轉業幹部,可到配偶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
(四)父母身邊無子女或者配偶為獨生子女的軍隊轉業幹部,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在惠州市有常住戶口的,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的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未婚軍隊轉業幹部的父母戶口在惠州市的,可到其父母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
(五)軍隊轉業幹部的父母雙方或一方為軍人且在邊遠艱苦地區工作滿10年,父母原籍、入伍地或離退休安置地在惠州市的,軍隊轉業幹部可選擇到父母原籍、入伍地或離退休安置地安置。
邊遠艱苦地區是指國辦發〔2001〕14號文件確定的的邊遠一、二、三、四類地區和國發〔1989〕14號文件規定的一、二類島嶼范圍。
(六)配偶、父母或配偶父母、本人子女常住戶口在惠州市的軍隊轉業幹部,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本人子女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
1.在邊遠艱苦地區或者從事飛行、艦艇工作滿10年的;
2.戰時獲得三等功、平時獲得二等功以上獎勵的;
3.因戰因公致殘的。
(七)夫婦同是軍隊幹部且同時轉業,其中一方符合配偶隨軍條件且安置進入惠州市的,另一方可以到配偶安置地安置;一方轉業,留隊一方在惠州市且符合配偶隨軍條件的,轉業一方可到留隊一方所在地安置。
(八)經省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辦公室同意,具有博士學位或者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軍隊轉業幹部。
(九)配偶不符合隨軍條件,但在惠州市工作,且有惠州市常住戶口,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軍隊轉業幹部,可到配偶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
1.配偶已被聘任為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
2.配偶系國家承認的碩士以上學位獲得者;
3.配偶系處級以上管理人員。
(十)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予接收:
1.未列入安置計劃的;
2.擔任團職以下職務,年齡超過50周歲的;
3.提升領導職務不滿一年的;
4.患有嚴重疾病,不能堅持正常工作的;
5.受審查尚未作出結論或者留黨察看期未滿的;
6.受刑事處罰的;
7.根據有關政策,不符合轉業安置條件的。
第六條 軍隊轉業幹部分配到市直或縣、區安置的原則
軍隊轉業幹部的分配去向,除市委、市政府和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領導小組討論決定對軍隊轉業幹部安置任務在市直和縣、區之間作適當調整以外,按以下原則確定。
(一)凡屬下列情況的軍隊轉業幹部由市直單位(含省垂直管理單位,下同)安置:
1.配偶雙方為軍人,一方留隊,另一方轉業且符合在惠州市安置條件的;
2.配偶戶口在惠城區,且在市直單位工作的;
3.配偶戶口在惠城區,且在部隊服務社、幼兒園等部隊所屬單位工作的;
4.父母戶口在惠城區且未婚的軍隊轉業幹部。
(二)凡屬下列情況的軍隊轉業幹部由惠城區安置:
1.原籍或入伍地在惠城區,其配偶不在市直單位工作的;
2.配偶戶口在惠城區,在市直(含省垂直管理)單位和部隊服務社、幼兒園等部隊所屬單位以外的單位工作和無工作單位的。
(三)凡屬下列情況的軍隊轉業幹部分別由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安置。
1.原籍在上述縣、區或從上述縣、區入伍,且配偶戶口不在惠城區的;
2.符合本辦法第五條規定,隨父母、配偶父母、本人子女戶口應由上述縣、區安置的。
第七條 市直單位安置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方案的審批方法
由市委組織部或市軍轉辦擬定的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方案,經審批下達各單位後,各單位應無條件接收,按規定時間和幹部任免許可權上報定職定位意見。
(一)達到相應安置條件(截至當年3月31日,任職滿3年的領導幹部,下同)的正團職幹部由市委組織部擬定方案,報市委審批。
(二)未達到相應安置條件的正團職幹部和達到相應安置條件的副團職幹部由市軍轉辦擬定方案。安排副處級單位副職領導的,報市委組織部審批;安排正科級領導或非領導職務的,報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領導小組審批。
(三)未達到相應安置條件的副團職幹部和營職以下幹部由市軍轉辦擬定安置方案,報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領導小組審批。
第八條
達到相應安置條件的正團職幹部一般安排副處級領導職務。當年接收正團職幹部數量多、領導職數空缺少時,可安排副處級非領導職務;達到相應安置條件的副團職
幹部一般應安排正科職領導職務。因無職位空缺,不能安排正科職領導職務的,可安排正科職非領導職務,如本人同意,也可以安排副科職領導職務。
第九條 營職幹部參照上述規定,合理安排。
第十條 非軍隊轉業幹部本人志願,不能安排軍隊轉業幹部到企業工作。
第十一條 機關、事業單位接收軍隊轉業幹部時,如沒有空編,可採取增加臨時編制的辦法予以解決。在按本辦法第八、九條給軍隊轉業幹部定職時,可不受本單位領導職數和非領導職數比例的限制。
第十二條
凡省人事廳下達有接收軍隊轉業幹部計劃的省垂直管理的單位,應及時與市軍轉辦聯系,採取雙向選擇的辦法,完成好接收任務;省人事廳未下達安置計劃的省垂直
管理單位,要積極主動地按市軍轉辦下達的計劃,接收安置好軍隊轉業幹部。各縣、區和市直單位要堅決執行市軍轉辦下達的安置計劃,不能以專業不對口、年齡偏
大、職務偏高等理由拒絕接收軍隊轉業幹部。
第十三條 政法系統接收安置營職以下軍隊轉業幹部,採取雙向選擇的辦法進行,由市軍轉辦統一審查資格條件、組織考試,選派合符條件的軍隊轉業幹部到公安、檢察、法院、司法、國安等部門工作。
第十四條 軍隊轉業幹部報到後,各接收單位應盡快按規定給軍隊轉業幹部套改工資。各項補貼按套改工資的執行時間執行。
第十五條 軍隊轉業幹部的隨調配偶隨同軍隊轉業幹部列入計劃安置范圍,各接收單位應合理安排。省人事廳下達給省垂直管理單位的接收軍隊轉業幹部計劃,同樣適用於接收隨調配偶。隨調配偶由市軍轉辦擬定安置方案,落實後分別由人事和勞動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第十六條 各級政府應加強對接收安置軍隊轉業幹部工作的管理與監督。對拒絕接收軍隊轉業幹部或者未完成安置任務的部門和單位,組織、人事、編制等部門可暫緩辦理其人員調動、錄用和編制審批事項。

⑥ 惠州市政府與深圳市政府是否同一行政級別

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深圳市政府和惠州市市政府是同一級別,都是屬於地級市。非副省級城市

閱讀全文

與惠州幹部網路培訓課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