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勞動法關於培訓費的規定
沒有具體范疇,包含崗前培訓,專項培訓兩方面。
一、勞動合同法對培訓費的規定,在什麼情況下,用人單位都不能收取勞動者培訓費;
1、崗前培訓,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不得收費,更不得約定違約金和服務期;
2、專項培訓,也叫專業技能培訓,企業應墊付培訓費,但是可以和勞動者約定服務期和違約金,如果勞動者在服務期內離職的,用人單位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該勞動者按照雙方的約定支付相應違約金
二、《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因此,用人單位不能單純地認為只要為勞動者提供了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了專業技術培訓,在雙方勞動關系解除時,就可以向勞動者要回雙方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支付的培訓費用。
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支付雙方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的培訓費用,首先應當同時符合三個法定條件: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培訓前簽訂了培訓協議
2、培訓協議中,依法明確約定了服務期和違約責任
3、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
其次,應符合下列情況之一:
1、勞動者在培訓期內,主動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勞動者違反培訓協議有關服務期約定,在培訓結束後,不進入或中斷履行服務期,主動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3、勞動者在服務期內,因嚴重違紀或其他有損用人單位利益的違法行為,被用人單位依法解除勞動關系。
2. 培訓費費用屬於營改增范圍嗎
培訓費屬於服務業范圍,列入營改增范圍。
試點行業:
(一)、交通運輸業:包括陸路、水路、航空、管道營業稅改增值稅運輸服務
(二)、部分現代服務業[主要是部分生產性服務業]
1、研發和技術服務
2、信息技術服務
3、文化創意服務(設計服務、廣告服務、會議展覽服務等)
4、物流輔助服務
5、有形動產租賃服務
6、鑒證咨詢服務
暫時不包括的行業: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和生活性服務業
應稅服務年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標准(500萬)的納稅人為一般納稅人,未超過規定標準的納稅人為小規模納稅人。
根據《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的規定,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適用11%的稅率,租賃有形動產等適用17%稅率,其他部分服務業適用6%稅率。
3. 公司的職員培訓費記入什麼會計科目
公司的職員培訓費記入職工教育經費會計科目。
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來源在統一單位和統一核算的公司(包括施工企業),可在工資總額1.5%的范圍內掌握開支,直接列入生產成本(流通費)。
如有不足,其不足部分,屬於企業開發新技術、研究新產品的技術培訓費用的,可直接在成本中列支;屬於其他的職工培訓費用,則仍在企業稅後留利中開支。
工會經費中的職工業余教育費,仍然用於職工業余教育方面。基層工會一般可在其留成經費(行政撥交工會經費的60%部分)的25%范圍內列入工會預算掌握使用。
原規定由企業成本或營業外開支的有關職工教育的經費,都改在工資總額1.5%范圍內開支,營業外不再列支。
本建設單位舉辦職工教育的經費,在基本建設投資中開支。
(3)技術培訓費是什麼費用擴展閱讀
舉辦職工教育的企業、基本建設單位和行政、事業單位,按下列范圍開支職工教育經費:
1、公務費。包括教職員工的辦公費、差旅費、教學器具的維修費等。
2、業務費。包括教師教學實驗和購置講義、資料等費用。
3、兼課酬金。是指聘請兼職教師的兼課酬金。
4、實習研究費。學員在本單位生產實習和經批准到外單位實習研究,以及畢業設計所發生的費用,如有生產實習產品收入的,應以收抵支。
5、設備購置費。主要是指購置一般器具、儀器、圖書等費用。
6、委託外單位代培經費。是指本單位職工選送到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或上級主管部門和兄弟單位代為培訓,按國家規定應支付的進修培訓費。
4. 培訓費屬於勞務費還是服務費
培訓費屬於應付職工薪酬中的職工教育經費。
會計分錄為: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經費
貸:庫存現金
借:管理費用
貸: 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經費
企業培訓費屬於"職工教育經費"核算的內容,根據會計准則規定記入當期損益,期末結轉至本年利潤。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可以當期抵扣,但超過部分則在以後期間抵扣,需要做納稅調整確認遞延。
(4)技術培訓費是什麼費用擴展閱讀:
培訓費社會集資:
1、可由政府通過稅收的方式徵收培訓費。其次,由國家組織、社會統籌各企業出資贊助。
2、新加坡政府規定,所有企事業單位,都要向國家上繳技能發展基金,凡開展員工培訓的,則可向國家申請技能發展基金,培訓多得到的經費也多。不培訓的則白繳技能發展基金,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新加坡企事業單位的培訓工作。
3、美國聯邦政府用於公共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的經費主要來源於失業保險金(加拿大稱為就業保障金)。另外,美國還將財政預算的3%用於就業服務。作為就業培訓的重要的戰略之一。為鼓勵小企業培訓,目前,美國政府正在嘗試通過提高部分資金資助,鼓勵中小企業聯合辦培訓。
4、美國和加拿大政府,在培訓資金使用方式上主要採用政府制定培訓就業項目,公司的培訓只有參加這些項目才能得到培訓經費;這種投入方式帶來補貼或「購買」的特徵,相當靈活。
5. 員工培訓費計入管理費用什麼科目
如果是來公司承擔的源可以記入管理費用,也可以記錄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因為在現在的柔性管理中,企業組織的職工培訓已經逐漸歸入到了職工福利這一部分,當然它也可是視為是企業經營管理的費用,所以計入管理費用,如果是職工自己承擔的話就計入其他應收款賬目。所以科目處理應該是:借:管理費用-職工培訓費
或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其他應收款-**
貸銀行存款
現金等
如果計提了職工教育經費,就在職工教育經費列支,如果沒有計提職工教育經費,直接在管理費用--職工培訓費列支。
6. 給其他公司做的培訓費對應什麼稅收分類編碼
稅收編碼:3070201020000000000
1、貨物和勞務名稱:非學歷教育服務。
2、商品和服務簡稱:生活服務。
3、包括:學前教育、各類培訓、演講、講座、報告會等。
如果是技術培訓,則如下:
1、稅收編碼:3040102000000000000。
2、貨物和勞務名稱:技術咨詢服務。
3、包括:對特定技術項目提供可行性論證、技術預測、技術測試、技術培訓、專題技術調查、分析價報告和專業知識咨詢等業務活動。
(6)技術培訓費是什麼費用擴展閱讀:
結構形式:分類編碼系統的結構形式。
在成組技術中,碼的結構有三種形式:樹式結構(分級結構), 鏈式結構以及混合式結構。
1、樹式結構 碼位之間是隸屬關系,即除第一碼位內的特徵碼外,其它各碼位的確切含義都要根據前一碼位來確定。如圖4-1a所示。樹形結構的分類編碼系統所包含的特徵信息量較多,能對零件特徵進行較詳細的描述,但結構復雜,編碼和識別代碼不太方便。
2、鏈式結構 也稱為並列結構或矩陣結構,每個碼位內的各特徵碼具有獨立的含義,與前後位無關,如圖4-1b)所示。鏈式結構所包含的特徵信息量比樹式結構少,但結構簡單,編碼和識別也比較方便。OPITZ系統的輔助碼就屬於鏈式結構形式。
3、混合式結構 系統中同時存在以上所說的兩種結構。大多數分類編碼系統都有用混合式結構,例如OPITZ系統、KK系統等。
7. 報銷業務培訓費是計入什麼科目呢
報銷業務培訓費是計入管理費用-職工教育經費科目。
借:管理費用-職工教育經費
貸:應付職工薪酬
職工教育經費的提取和使用在「應付職工薪酬」賬戶進行核算。
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來源在統一單位和統一核算的公司(包括施工企業),可在工資總額2.5-5%的范圍內掌握開支,直接列入生產成本(流通費)。
如有不足,其不足部分,屬於企業開發新技術、研究新產品的技術培訓費用的,可直接在成本中列支;屬於其他的職工培訓費用,則仍在企業稅後留利中開支。
工會經費中的職工業余教育費,仍然用於職工業余教育方面。基層工會一般可在其留成經費(行政撥交工會經費的60%部分)的25%范圍內列入工會預算掌握使用。
原規定由企業成本或營業外開支的有關職工教育的經費,都改在工資總額2.5%范圍內開支,營業外不再列支。
基本建設單位舉辦職工教育的經費,在基本建設投資中開支。關停企業和基本建設停緩建單位舉辦職工教育的經費,在關停企業清理維護費和停緩建單位的維護費中開支。
(7)技術培訓費是什麼費用擴展閱讀:
企業應當在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根據職工提供服務的受益對象,將應確認的職工薪酬(包括貨幣性薪酬和非貨幣性福利)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同時確認為應付職工薪酬。生產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記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勞務成本」等科目。
管理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記入「管理費用」科目,銷售人員的職工薪酬,記入「銷售費用」科目,應由在建工程、研發支出負擔的職工薪酬,記入「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等科目,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
記入「利潤分配——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科目。計量應付職工薪酬時,國家規定了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的,應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計提。國家沒有規定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的,企業應當根據歷史經驗數據和實際情況,合理預計當期應付職工薪酬。
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大於預計金額的,應當補提應付職工薪酬,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小於預計金額的,應當沖回多提的應付職工薪酬。企業以其自產產品作為非貨幣性福利發放給職工的,應當根據受益對象,按照該產品的公允價值,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
同時確認應付職工薪酬,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等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科目。將企業擁有的房屋等資產無償提供給職工使用的,應當根據受益對象,將該住房每期應計提的折舊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
並且同時借記「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租賃住房等資產供職工無償使用的,應當根據受益對象,將每期應付的租金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並確認應付職工薪酬,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等科目。
貸記「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科目。難以認定受益對象的非貨幣性福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和應付職工薪酬。
8. 技術的培訓費大概是多少錢
看你學什麼專業,應該是幾百到萬不等吧。
9. 公司對勞動者進行技術培訓的費用包括哪些
現實困惑
2012年7月,小張所在公司組織市場部的全體人員到某市參加業務拓展技能的培訓。在小張等人准備去參加培訓前,公司告知培訓所產生的費用先由個人墊付,各項費用要留有發票,以便培訓結束後報銷。有公司的這句話小張等人便沒有了後顧之憂。經過一周的培訓,小張確實學到了很多專業技能,受益匪淺,同時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培訓費和差旅費每人共計三千元。但是,在報銷過程中,財務告知只能報銷培訓費用,差旅費不能報銷,要由自己承擔。小張等人覺得公司不是這么規定的,但是公司解釋道,培訓不單是為了公司利益,而且也讓員工有了一技之長,雙方都是受益方,所以需共同承擔。那麼,該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呢?公司對勞動者進行技術培訓的費用包括哪些?
律師答疑
本案中,小張等人的業務技能培訓是公司組織的,根據《勞動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由此可知,給員工提供職業培訓是用人單位的義務,其費用理應由用人單位支付,該公司要求費用由雙方共同支付是不合法的。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培訓費用,包括用人單位為了對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而支付的有憑證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用以及因培訓產生的用於該勞動者的其他直接費用。因此,小李等人的差旅費在法律規定的培訓費用范圍之內,應該由公司承擔。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培訓費用,包括用人單位為了對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而支付的有憑證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用以及因培訓產生的用於該勞動者的其他直接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六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
法理薈萃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在培訓過程中產生的費用應由用人單位承擔。
10. 請問新勞動法中關於培訓費的詳細解讀是什麼
培訓必須是公司組織的外部培訓,培訓費需要有外部培訓機構的發票證明,否則一般的公司內部的入職培訓是不作為勞動法中規定的培訓的。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