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qc的培訓方案
先要明確培訓目的、培訓對象、培訓時間、地點、師資、費用。培訓內容分以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進行公司規章制度、崗位要求、企業文化方面的培訓;(提高職業素養)第二階段:進行產品性能、技術要求、質量要求方面的培訓;(提高對產品的了解)第三階段:進行加工設備、加工工藝、識圖能力方面的培訓;(提高專業技能)第四階段:進行測量器具的使用、檢驗規范、檢驗判定方面的培訓;(提高業務能力)第五階段:進行效果評估。(如安排必要的考試) 各階段培訓時間長短按產品復雜程度而定;
㈡ 質檢部Qc培訓的哪些內容對我幫助大
那得看培訓的內容在你工作當中有沒有用到
幫你在工作中能用到並且提高工作效率的內容就是對你有幫助的
內容有很多,你要仔細看看學習學習
㈢ qc最基本的要培訓什麼
QC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簡稱,中文意義是質量控制,其在ISO8402:1994的定義是「為達到質量要求所採取的作業技術和活動」。
產品經過檢驗後再出貨是質量管理最基本的要求。質量控制是為了通過監視質量形成過程,消除質量環上所有階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滿意效果的因素。以達到質量要求,獲取經濟效益,而採用的各種質量作業技術和活動。在企業領域,質量控制活動主要是企業內部的生產現場管理,它與有否合同無關,是指為達到和保持質量而進行控制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動。質量檢驗從屬於質量控制,是質量控制的重要活動。
有些推行ISO9000的組織會設置這樣一個部門或崗位,負責.........
管新七大手法,也叫品管新七大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用較便捷的手法來解決一些管理上的問題,與原來的「舊」品管七大手法相比,它主要應用在中高層管理上,而舊七手法主要應用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因此,新七大手法應用於一些管理體系比較嚴謹和管理水準比較高的公司。
一、起源
新舊七種工具都是由日本人總結出來的。日本人在提出舊七種工具推行並獲得成功之後,1979年又提出新七種工具。之所以稱之為「七種工具」,是因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陣作戰時,經常攜帶有七種武器,所謂七種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種武器。
有用的質量統計管理工具當然不止七種。除了新舊七種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還有實驗設計、分布圖、推移圖等。
二、舊七種工具
QC舊七大手法指的是:檢查表、層別法、柏拉圖、因果圖、散布圖、直方圖、管制圖。
從某種意義上講,推行QC七大手法的情況,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司管理的先進程度。這些手法的應用之成敗,將成為公司升級市場的一個重要方面:幾乎所有的OEM客戶,都會把統計技術應用情況作為審核的重要方面,例如TDI、MOTOROLA等。
三、新七種工具
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關系圖法、KJ法、系統圖法、矩陣圖法、矩陣數據分析法、PDPC法、網路圖法。
相對而言,新七大手法在世界上的推廣應用遠不如舊七大手法,也從未成為顧客審核的重要方面。
㈣ 怎樣寫qc培訓心得
經過周末連續兩天的奮戰,QC七個工具的培訓終於結束了,哇,真是長出一口氣啊,我今年的第一個項目總算做完了。昨天冷靜下來思考一下,總結以下幾點:
培訓前的需求調查。需求調查是課程的基礎,決定了課程的內容、方式和質量,萬萬不可模糊化、簡單化。這次QC的培訓需求是根據年度訪談直接提出的,在此基礎上簡單訪談了幾名學員,經過和老師確認情況後確定為QC老七個工具的,應該說與需求基本吻合。不過這次培訓屬於工具類培訓,如果換成管理類該怎麼樣操作?
培訓前的人員確定。雖然各子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提出了這次的培訓需求,可是對於參加人員方面理解卻有偏差,甚至有一個公司派了個搞研發的博士來。這是我的工作失誤---沒有進一步強調是適合一線主管學習的課程,也充分說明了我在與人溝通上還有很多誤區,。另外,為了操作方便,我簡單的按照子公司來劃分參加人員批次,忽略了學員中本科/專科導致的知識背景差異,而出現了一批人說很簡單另外一部分人卻覺得聽不太明白、時間太短的不良效果。考慮不周!
培訓前行政事項沒有確認:
作為收費培訓,首先就涉及到一個是按照報名人數收費還是實際參加人數收費的問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報的少,臨時想參加到的卻很多,導致課堂人數太多,影響效果;另一種是報名人數多,課堂參加少,然後要求按照參加人數交錢。下一次培訓是不是要求預付費?人數也要求不可發生變更?嘻嘻,下次試試,用培訓效果來影響一下大家的情緒試試看。
行政專員忘記給我訂飯了。555,周六中午那麼熱,俺急匆匆從公司跑到萬客隆,從萬客隆跑到千禧,又從千禧跑到仙鼎,才終於找到了飯桌啊!以後千千萬萬在培訓前一天把這些事情都確認一遍!這個經驗俺肯定永生不忘啊!
培訓中的記錄。那天看金針松的一個感慨,忽然想起剛接觸培訓時,自己總是認真地記錄培訓課程,可是現在已經丟失了這個好習慣。其實記錄真是個好東西,不僅可以記錄下老師的思想老師的案例老師的風格,還可以鍛煉自己的總結提煉能力,何樂而不為?
培訓後的總結。以後要總結的不僅僅是學員的反應,還應該有自己學習到的東西和對這個課程的理解,以及要內化的進度、重點和難點,最後還有對這個課程後續工作的計劃。
現在說說後續工作,第一步,准備在這周末給大家發考卷,嘿嘿,考一把,讓他們回想一下內容;第二步,跟各培訓主管商量怎麼樣組建質量管理小組;第三步,下半年做QCC。
就這些吧,以後繼續總結嘍!
㈤ 如何寫QC培訓心得體會
QC小組的質量管理是一個全員參與的過程,不僅小組成員都要參與質量控制,還要動員全體使用人員參與管理,這樣經過一段時間持之以恆的數據糾錯並改正,我們工程質量會越來越高,質量提高了,成本也就提高了。這就是在學習中領悟到的知識,通過這次的培訓,讓其領悟到了QC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它能促進企業良好的發展,降能降耗,提高工程質量。為此,將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盡最大能力將QC做好,管理好班組的質量在工程過程中進行全程式控制制,首先確認收集的數據比較准確,仔細的根據現場情況、理論數據,進行可行性分析。通過現場復查,要用數據和事實證明出要因所在。針對所確定的要因,嚴格按照要求來做好,QC小組也是在生產或工作崗位上從事各種勞動的員工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質和經濟效益為目的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開展活動的小組!
㈥ qc小組活動診斷師需用考嗎怎樣考
qc小組活動診斷師需要考試合格後,才能獲得證書。參加當地質量協會等舉辦的診斷師培訓,培訓考試合格,就能獲得相應的證書。省級質量協會發省級證,市級發市級證。培訓內容幾乎一樣,考試也不難,基本就是QC基礎和QC工具。
質量管理(QC)小組
在生產或工作崗位上從事各種勞動的職工,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質和經濟效益為目的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去開展活動的小組。
級別設定——初級診斷師、中級診斷師、高級診斷師。
要求及條件:
初級診斷師: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專以上學歷,三年以上從事與質量相關的專業技術或管理崗位的工作經歷,具有初級以上技術職稱,並通過中國質協組織的全國質量管理小組活動診斷師考評,考試合格並取得證書。
中級診斷師:具備初級診斷師資格,近三年內至少參加一次由中國質量協會組織的質量管理小組活動診斷師提高班,考試合格並取得證書。能力要求近三年內需具備以下條件之一:擔當省、直轄市、行業QC小組成果發表會評委;擔當省、直轄市、行業QC小組活動培訓班講師3次以上; 指導QC小組活動8個以上,其中2個以上成果獲全國優秀獎,3個以上成果獲省、直轄市、全國行業優秀獎。
高級診斷師:具備中級診斷師資格,近三年內至少參加一次由中國質協組織的質量管理小組活動高級診斷師研討班,考核合格並取得證書;獨立撰寫兩篇以上有關質量管理論文並在全國性刊物發表,或為正式出版書籍的主要作者。能力要求近三年內需具備以下條件之一:擔當全國QC小組成果發表會評委;擔當全國QC小組活動培訓班講師;指導QC小組活動10個以上,其中4個以上成果獲全國優秀獎,5個以上成果獲省、直轄市、全國行業優秀獎。
㈦ 關於公司QC培訓需要涉及到那些內容
恭喜你,成為企業內部講師了!
如何進行培訓,要看對像,與你所講的內容,還有你本人.
因此,
培訓對像:QC檢驗員
培訓內容:培訓工作職責與流程,檢驗標准,常出現的錯誤,QC檢驗方法與技巧
培訓者:就是你
這種情況下的培訓如何做得更好.
建議:
首先你理下你的思路,你的培訓主題,你的同事他們需要什麼,中間的差距是怎樣?他們適用於哪些方式?他們中哪些是問題學員(愛挑刺,破壞課堂氛圍的)
做到你心中有數,
然後你聽聽看你的學員(也就是你的同事)他們對工作職責,工作流程,檢驗要領,檢測標准,有哪些不清楚,有哪些有誤?與大家的溝通,一方面印證你的想法,另一方面這種溝通也是一種培訓與學習,與你,你的同事都是.
有了以上的基礎後,你再回憶下以前工作中的情景,或發生在其它同事身上的故事,如漏檢,或抽樣等案例,前車之鑒,可以參考的.
第四步,你開始要做你的課程的綱要了,內容與時間分配,看是否中間設計點參與的娛樂活動.
第五步,收集整理資料(QC員的工作職責與流程,即工作內容,最好參考公司的職位說明書,看是否有不一致的地方,)並變成PPT,設置動畫放映,記憶你講義,把變成你授課與同事的方式,語言要簡潔.
第六步,PPT進行修改與刪減,符合邏輯,並具有趣味.
內容准備好了,你需要思考下你的開頭與結尾的方式了.
這中間的培訓方法很多,
圖片案例說明(需要你平時下功夫收集了),
引經據典(比如你也可拿IPC610之類的標准與依據等)
用參與式培訓法,小組討論發表,(比如,你可以把你培訓的要點整理成幾個問題,先做簡要現像說明,然後分組進行討論,大家把想法寫在大白紙上進行發表,然後小組進行點評與補充,最後你做問題小結,表明一個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