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語語法不懂怎麼辦
熟悉復合句的三大基本類型,定語從句和名詞性從句要做形式多樣的造句練習,內填關系詞及連接詞練習容,單句改錯練習,同異句比較練習及長難句分析練習等。2. 輔導孩子學英語心得體會
你是家長?
我的孩子已經上初中了,這幾年,我唯一堅持並且跟進的就是孩子的英語學習。每個人、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家長本身就很精通英語,自己能輔導,或者對老師就要求很高。我呢,自己是個啞巴英語,畢業幾年不用,就全還給老師了,完全不能輔導孩子,因此,我能做的就是選教材,選老師,課後跟進。
我所了解的各種教材
1、劍橋少兒英語:外面能查到的介紹我就不說了,我的感覺就是體系化,而且聽說讀寫全練到。在孩子初學的時候調動興趣、入門很有好處。而且引進時間長,老師的培訓體系很完善、教學經驗豐富。有相應的考試可以驗證學習效果,其實家長只要跟上老師的要求,可以很省心。劍少也並不簡單,劍少三能學好,新一基本就不用學了。我們家孩子是在劍少三上學完時考過的公一。
2、朗文:教材也不錯,他的好處是每一課一個語法現象反復出現,對語法掌握的比較扎實。對聽說練習的多寫,寫作的要求少。進度比較慢。
3、 劍中:知識涵蓋面大,天文、地理、生物。。方方面面的都有,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正常教學要求應該是全英文授課,對教師要求較高。對孩子聽說訓練比較多,讀寫要求不高。目前常用的理解,劍中1、2學完可以考KET,劍中3、4學完可以考PET。離FCE的跨度還很大。比較適合初中孩子學,科普詞彙的積累對以後考SSAT\SAT有幫助。如果小學高年級孩子英語基礎扎實,沒有小升初的壓力,也可以學,幫助孩子打開另一扇窗戶。
4、新概念:比較傳統的教材,有人覺得很經典,有人覺得很陳舊。新一是入門級,我個人覺得就沒有劍橋和其他的活潑了;新二、基本涵蓋初高中語法,如果認真學完新二,基礎扎實,高考語法都沒問題;新三,側重於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體會句型的精煉、優美、實用,並使用於英文寫作中;新四,涵蓋了文化、經濟、哲學、藝術、體育、政治、美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倫理學、天文學等幾十個學科門類,全面提高文化素質。缺點是對聽說練習的少。
5、BETS:為了應試,模仿的劍中和FCE教材,不建議使用。
要不要考級?我的觀點是「以考促學」。考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檢驗、評價孩子學習效果的一個有效手段。適當的選擇考試,讓孩子通過努力取得好成績,對他的學習也是一個促進。但不要為了考試而考試,不要為了拿證而考試,那樣,只會盲目拔高,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初學階段,可以參加劍少的考試,他和教材的聯系比較緊密,評價標准不是按分數,而是按程度,可能錯5個才扣一個盾(我記得),可以保護孩子的積極性。鼓勵孩子取得優秀的成績,不是為了應試,而是跟孩子在學校爭取小紅花一樣,鼓勵他們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小學中高年級,可以參加KET、PET的考試。這個考試也是聽說讀寫全都練到,要求孩子全面掌握英語運用的能力。關鍵還是,不要一味拔高,選擇合適的級別,讓孩子跳一跳夠得著,這樣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悅。
要不要參加三一口語考試?可以~~同樣不是為了小升初。三一口語低級別的基本不用參加,到了4、5、6級別,就有了對某一話題展開討論的要求。同樣,根據孩子情況選擇適當的級別。參加這個考試,是為了訓練孩子思維的邏輯性、開拓性和判斷性的能力。在小學階段,我們的傳統教育,一直是讓孩子分析段落大意,分析中心思想,孩子沒有自己的觀點。通過這個學習,可以讓孩子學到談論一個話題表達觀點的技巧,同時,因為是跟考官互動,也可以學習到溝通的技巧,學到如何把話題引導到自己擅長的部分。這對孩子英語的溝通運用是一個提升的過程。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到了6級的話題,基本涵蓋了小學階段所有英語口語競賽的話題。也不用為競賽單獨准備了。
我的體會
1、英語考試是個水平考試,不管學什麼教材,只要程度到了,稍加練習,就沒問題。每個教學體系都有自己的框架結構,打亂了,就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沒有完整性和連貫性。因此選個合適的教材體系,並堅持學完很重要,切忌頻換換教材。但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適當調整。比如,我的孩子現在已經學到新三中,但由於心智比較單純,思想深度不夠,盡管每次測驗都是班級的第一第二,但我還是決定先給她沉一沉,先學一年劍中,正好也和新初中生活相呼應,擴充一下知識面和視野,再返回來學新三的中和下。這一點,需要家長隨時跟老師主動溝通,才能准確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