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黑木耳養殖技術培訓

黑木耳養殖技術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25 01:48:16

❶ 跪求黑木耳養殖技術。

首先要問你是哪裡的,因為每個區域都有每個區域的種植方法。我是吉林東部,長專白山腳下小鎮上屬的,我們那裡已經成為了木耳基地,每年都會有大量的人工種植規模。准備工作有好多,從年後到播種之前都要忙這個,另外人少了還不行,忙不過來。從選適合木耳生長的鋸末(家那邊有木片廠什麼的,所以有專門送鋸末的)到裝袋,蒸熟,接菌,上架,室內發酵,移到戶外寬敞有充足日照的地方,保證水分(自動化澆水),再到撿木耳,削根(根部有鋸末,所以削掉,如果等曬幹了就非常難削),根據選中的不同,出來的木耳有大有小,大的要手工掰開,等完全曬干後裝袋,存放於陰涼之處就可以了。反正如果想弄明白,我建議你還是先去已經做過的基地去打工,打一次工就可以學到技術(如果你上心的話),這個活就像弄小孩子一樣,它非常嬌氣。

❷ 黑木耳養殖技術

一、栽培時間與培養料配製

1.栽培的時間 代料栽培黑木耳,從接種到出菇只要45~55天, 生產周期100~120天,比原生產時間縮短50%~60%,將原來1年長1 季改為春秋長兩季:春季2~3月接種,9~10月子實體生長;秋季8 ~9月接種,10~11月子實體生長,但要避開高溫;早春氣溫低,可 加溫調節。黑木耳菌絲生長以22~30℃,子實體生長以20~25℃最 適宜。

2.培養料的配方,因地制宜選用

第一:木屑78%、麥皮20%、蔗糖1%、石膏粉1%、尿素0.4%、水 1∶(1~1.3),每kg的原料加水100kg,材質疏鬆、吸水量大的木 屑,可加水130kg,pH值自然。

第二:棉籽殼80%、麥皮18%、石膏粉2%、石灰0.3%,料與水比 例1∶(1.2~1.3)。

第三:稻草66%、米糠32%、石膏粉1%、過磷酸鈣1%,每100kg稻 草用水130~160kg。

第四:玉米芯50%、棉籽殼28%、麥皮20%、蔗糖1%、石膏粉1%, 料與水比例為1∶(1.2~1.3)。

培養料配製時,含水量掌握在60%以內,以手握成團,放開鬆散 為宜;稻草、甘蔗渣為原料的含水量是以手握指縫有水紋,不下滴為度。

二、裝袋滅菌與室內發菌

1.裝袋栽培袋用低壓聚乙烯、聚丙烯塑料薄膜袋,規格為: 袋口寬12cm、長50cm,每100kg原料需塑料袋1kg。

裝袋要緊實,在袋面打4~6個接種穴,穴寬1.5cm、深2cm,穴口用膠布貼封。裝袋後放到常壓滅菌鍋內,以100℃保持10~12h滅菌,冷卻到22℃時接種,選用優良高產的菌種。

2.發菌接種後室內發菌4~5天,室溫以25~28℃,不超過 32℃為宜。第6天後將袋子排放稀些,門窗用紗布遮住,防強光直 射,注意通風,室內相對濕度以75%為宜。菌袋經過20天的培養, 菌絲在袋內長成圓形狀態,直徑在8~10cm時,將膠布留一小空隙, 讓其通風增氧,加快菌絲生長;40天後把膠布剝掉,室溫20~23℃, 相對濕度80%。

三、出耳培管與採收加工

1.培管

當菌絲長滿袋時,在袋子四周增加出耳穴,可用0.5 cm的皮帶沖,在袋面打若干個出耳穴,穴距5~6cm,成「品」字形, 又可用刀片在袋四周,按5cm×5cm的間距,開成1~2cm的小口子, 成「十」字形。

室內栽培黑木耳,用10號鐵絲拉於床架上,每層拉5條,間距 20cm,用「S」形吊勾吊掛,袋距8~10cm。

地面栽培黑木耳,將地整理成畦狀,設排袋架,露地立放,搭 簡易遮陰草棚,用塑料薄膜覆蓋,以利保溫保濕。

2.採收 黑木耳成熟的標志是:耳色轉淡、舒展變軟、肉質 肥厚、耳根收縮,腹面產生白色孢子粉,耳片已成熟,就可採收。 若顏色深褐,耳片內卷,富有彈性,菌柄扁寬,則木耳正在生長中。

採收前要停止噴水1~2次,讓耳片稍干,使表面含水量減少, 採摘時不易碎裂,有利晾曬。采後殘存的耳根,可用利刀削去表層 老化的菌絲,讓菌絲再生,形成原基出耳。

黑木耳採摘後,要及時攤鋪在曬席上,放在烈日下曬1~2天, 不宜多翻動,以免耳片碎裂和捲曲,降低等級;遇到陰雨天,要用 40℃溫度烘乾,保質保量,增加經濟效益。

❸ 現代黑木耳養殖方法

黑木耳種營養豐富食用菌我傳統保健食品口商品;於腐木其形似耳朵故名木耳
黑木耳栽培主要段木栽培與代料栽培等
段木栽培流程:選擇場避風向陽近水源便於進行工噴水二預備菌種:既購買自種制菌鋸木屑菌種與枝條菌種前者用鋸木屑與麥麩等配製培養基;者用直徑1cm枝條切1.5cm加入蔗糖、米糠等營養裝瓶高壓滅菌接入母種25~28℃培養1月菌絲即滿瓶三準備段木:栽培場選應准備耳木用耳木種類完斗科樺木材樹種直徑10~12cm耳樹砍伐截1~1.2m段置於通風向陽處架曬四接種:用電鑽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穴用鋸木屑菌種則應填滿穴按緊蓋預制樹皮蓋枝條菌種插入接種孔用錘敲緊使與段木表面平貼、孔隙五定植管理:首先應堆發菌接菌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內溫度20~28℃宜相濕度保持80%左右南3~4星期北需要4~5星期菌絲已伸延木質部並產少量耳芽應及散堆排場般採用平鋪式排場用枕木耳木端或兩端架起整齊排列栽培場經1月左右即起架搭架般採用字形先埋兩根杈木樁面留70cm高杈橫放根橫木耳木斜立橫木兩側呈字形相距7cm角度約45°宜起架階段栽培場溫、濕、光、通氣條件必須調節管理重點水份問題應採用工噴水式保持相濕度90%~95%左右噴水間應早晨傍晚進行耳若遇連續3陰雨木耳能發腐爛應及採摘
段木種植般春臨始種植第二夏季結束
我東北,湖北,浙江,雲南等木耳主產區
木耳新鮮軟干角質富含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素、礦物質8種氨基酸口細嫩風味特殊種營養豐富食用菌
明代著名醫家李珍《本草綱目》記載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氣飢等補氣益智潤肺補腦血止血功效故於痔瘡血、痢疾及貧血、高血壓等血管病症食療
現代醫研究結表明能減少血液凝塊效預防脈硬化作用

❹ 人工養殖木耳

栽培技術 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與代料栽培等多種,現主要介紹段木栽培。①制種:菌種有鋸木屑菌種與枝條菌種,前者用鋸木屑與麥麩等配製成培養基;後者用直徑1cm的枝條切成1.5cm長,加入蔗糖、米糠等營養成分,裝瓶後高壓滅菌,接入母種,在25~28℃下培養1個月,菌絲即可長滿瓶。②耳木准備:栽培場地選好後就應准備耳木,常用的耳木種類有完斗科和樺木材的樹種,選胸高處直徑10~12cm的耳樹,砍伐後截成1~1.2m長段,截面用新石灰塗刷,然後置於通風向陽處架曬。③接種:接種用的工具應預先用乙醇消毒。先在耳木上;用電鑽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鋸木屑菌種則應填滿穴,按緊後蓋好預制的樹皮蓋。枝條菌種插入接種孔後用錘敲緊,使之與段木表面平貼、無孔隙。④定植管理:首先應上堆發菌,將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內溫度以20~28℃為宜,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方3~4星期,北方需要4~5星期,當菌絲已伸延到木質部並產生少量耳芽時,應及時散堆排場。一般採用平鋪式排場,用枕木將耳木的一端或兩端架起,整齊地排列在栽培場上,經過1個月左右即可起架。搭架一般採用「人」字形方法,先埋兩根有杈的木樁,地面留出70cm高,杈日上橫放一根橫木,耳木斜立在橫木兩側。呈「人」字形,相距7cm,角度約45°為宜,晴天或新耳木角度可大些,雨天或隔年耳木角度應小些。起架階段栽培場的溫、濕、光、通氣條件必須調節好,但管理中心是水分問題。起架後最好隔
3d有一場小雨,半月有一場中、大雨,乾旱時應人工噴水,解決乾乾濕濕的問題,保持相對濕度在90%~95%左右。噴水應在早晨和傍晚進行。
病蟲害防治 危害黑木耳的主要雜菌有環紋炭團菌、麻炭團菌、韌草茵、朱紅栓菌、絨毛栓菌等。主要蟲害有偽步行蟲、蛀枝蟲、四斑麗(蟲甲)、薊馬等。可用生石灰(1:100倍液)、退菌特(1:100倍液)、氯化鋅(1:50倍液),防治雜菌污染。另外也可採用除蟲菊、雷公藤等生物農葯防治蟲害。

❺ 如何養殖黑木耳

1、滅菌 ,一般採用蒸氣滅菌,可根據生產量的大小選用不同規格的鍋爐,也可用鐵桶改製成蒸氣發生器。改制時在鐵桶的一側割開一個口,用直徑為2厘米的鋼管從開口處插入桶的另一側,將開口與鋼管接觸處焊接嚴密。在開口的同一側的不同位置開一個直徑為4厘米的口,並用一根直徑為4厘米的短鋼管稍插入桶壁與開口焊接嚴密。直徑為2厘米的管做加水管,直徑為4厘米的管做排氣管。用磚砌成灶,將桶坐在灶上,桶內加水後即可於灶內燒火,使蒸氣產生,滅菌中間須經常加水以免將桶燒干影響蒸氣的產生量。

2、接種,接種人員進入接種室後用75%的酒精棉球仔細擦洗雙手一遍,然後每3人一組,一人從瓶內挖出菌種,兩人解袋、扎袋。每袋兩端接入紅棗大小的菌種2~3塊即可。一次要將所有菌袋全部接完,中間不可隨意出入,否則需要重新熏蒸滅菌後才可再進行操作。

3、發菌管理,接菌後的菌袋放入干凈的室內或大棚內避光培養,保持溫度在25℃~28℃。前5天不要通風,棚內可利用增光或遮光的方法增降溫度,增光時袋堆要用黑薄膜或草苫遮光。5天後適量通風,保持濕度在70%以下。經過40~50天的培養,菌絲發滿袋後可轉入出耳管理。

4、出耳管理

①場地管理。如果出耳場地選擇在棚內,可在棚內做15厘米寬、15~20厘米高的小土埂,土埂間距80厘米。在室外也可以按這種方法做土埂,如在硬化的地面上可按上述距離鋪一層磚即可。

②菌袋開口。准備好場地後,就可以對菌袋割出耳口。先將菌袋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或0.2%的克霉靈溶液清洗消毒,然後用鋒利的刀片在菌袋兩端分別劃開4~6個「v」形口,口的上部直徑為2厘米左右。

③菌袋擺放。劃口後將菌袋平放於土埂上,袋與袋間距5~8厘米,中間用土填實。如系硬化地面,也可不填土。填土的要在袋的上部加上2~3厘米厚的土層,然後按第一層擺法擺好第二層菌袋。不填土的要在第一層袋上擺上兩根直徑為2~3厘米的小竹竿,然後放第二層菌袋。這樣,依次擺放6~8層。最後在土堆近處鋪設一層地膜,以防止噴水時土粒濺到耳片上。

❻ 有誰知道木耳的養殖技術

木耳栽培技術:
培養條件
木耳屬於腐生性中溫型真菌。菌絲在6~36℃之間均可生長,但以22~32℃最適宜;15~27℃都可分化出於實體,但以20~24℃最適宜,河南省盧氏縣就是因為良好的天然環境造就了盧氏黑木耳為其地理保護產品。菌絲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 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長,子實體形成時要求耳木含水量達70%以上,空氣相對濕度90%~95%。菌絲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長,子實體生長期需250~1000 lx的光照強度。為好氣性真菌,pH5~5.6最適宜。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與塑料袋代料栽培等多種。
椴木栽培
木耳人工栽培大約在公元600年前後起源於中國,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的第一個食用菌品種,至 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唐朝川北大巴山、米倉山、龍門山一帶的山民,就採用「原木砍花」法種植黑木耳。這種原始種植方法持續了上千年,清朝中國東北長白山、河南伏牛山等也開始種植黑木耳,入冬三九天將落葉樹伐倒,依靠黑木耳孢子自然傳播繁育。靠天收耳,產量極低。1955年,中國科技工作者開始培育黑木耳固體純菌種,發明了椴木打孔接種法,這種方法使木段栽培黑木耳產量大大提高。但是兩三年完成一個周期,絕對產量仍不高,每根1米長、直徑為10~13厘米的優質木段,3年僅產100~150克黑木耳,還常受自然災害的侵擾而減產。這種方法至今僅僅被林區極其少數耳農延用。
塑料袋地栽
該技術改變了依靠木 材生產木耳的歷史,使黑木耳栽培從林區走向了田間大地。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木屑、秸桿為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裝,每袋裝0.5千克乾料,經過滅菌、接種、養菌,擺在田間大地、果園林下出耳。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術極大地擴寬了黑木耳栽培原料與栽培區域,大大縮短了生產周期,回歸自然的栽培方式產品實現天然無公害,更利於規模化、機械化、標准化生產,發展前景廣闊。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由遼寧省朝陽市食用菌研究所發明成功,1994年被列為「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和「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同年獲兩項國家發明專利(ZL 94110092。8;ZL 94110204。5),2000年獲得「全國食用菌行業十佳優秀科技成果」,2006年得到世界銀行、國務院扶貧開發小組、民政部的獎勵和支持。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其「源於自然,回歸自然」的方式,順應了黑木耳「冷冷熱熱、乾乾濕濕」的生活習性,栽培成功率和產量、質量高,成了黑木耳栽培的主流。
貯藏條件
木耳貯藏適溫為0℃,相對濕 度95%以上為宜。因它是膠質食用菌,質地柔軟,易發黏成僵塊,需適時通風換氣,以免霉爛。

❼ 養殖黑木耳大概需要本錢和多長時間到收獲期

種植木耳的投資可大可小。應該根據個人的經濟實力來決定。如果環境條件適宜的情況下,一般2個多月左右就可以到收獲期

❽ 養殖黑木爾技術培訓試題

黑木耳的栽培技術如下:
一、選 場:
為了獲得黑木耳高產,必須要有滿足黑木耳生產的場所,首先要選好場地,場地好壞,是直接關繫到木耳產量高低的問題。
選場應在耳林附近背風向陽的地方,場地要求要有淺雜草,地勢比較平坦,日照較長,日夜溫差小,早晚有霧罩,靠近水源,濕度比較大。不要選在石角坡上或山頂上,更不能選在浸水窩里作耳場,最好選在有少量的樹林中,要有花花太陽照為好。
二、選 樹:
能栽培黑木耳的樹很多,除松柏樹以外,其它樹都可以栽培黑木耳。我省主要以青杠樹、榿木樹栽培為主。樹的大小一般以7—8年的樹齡為好,直徑一般在5—20公分為宜,但以10公分左右的樹產量最高。
三、砍 樹:
砍樹時間:一般從葉老枯黃到新葉初發時間內砍伐,這叫收槳樹。也就是冬至以後到立春以前砍的樹,雖然木耳生長較猛,但後期產量不高,樹皮容易脫落,對木耳生產有很大影響。
四、剃 枝:
樹砍倒後,不要立即剃枝,樹枝葉可加速水分蒸發,使樹桿含有適當的水份,一般要在砍倒後10天或半個月進行剃枝,剃枝要齊樹桿,削平「銅錢」不要傷害樹皮,以免雜菌浸入。
五、段 木:
為了運輸和管理方便,最好段成3尺長,可用刀或鋸子鋸成齊頭,鋸成段木後,堆在乾燥通風的地方架曬,架曬的目的是為了使段木盡快死去,有利於木耳菌絲生產發育,若段木過干,必須經過浸泡,否則,菌種的水份很快就會被段木吸收,對木耳菌絲發育不利。
六、接 種:
接種是木耳成活的關鍵工作,也是直接影響今後產量問題,所以接種這一環非常重要。
接種時間:根據木耳生長的溫度和季節結合看來,最適宜在3—4月之間,這時自然氣溫也上升到15—20度左右,菌絲雖然在5—36度都能生長,但以20—30度最適宜。
接種方法:當前採用兩種方法打眼接種,總之,不管是啄斧或打眼機,窩距每隔2—3寸打一個眼,行距1寸適宜,過深容易積水生蟲,過淺菌種不進去,總之不能過深、過淺,以菌種接上去和樹棒平整為好,但關鍵注意一條,眼的大小要與菌種塊大小配合緊密。菌種塊小顆兩塊一起打進去,菌種塊與眼的大小相似更好,一定要與眼打緊,不易脫掉,千萬不要把菌種放歪斜在菌種眼上,以免失敗。
七、排 場:
接種後,將耳棒整整齊齊地排在地上,每根棒相隔1寸左右,但是必須每隔10天翻一次棒,上面翻下面,下面翻上面,在翻棒的同時,一便灑水一次,以保持耳棒內的溫濕度,翻棒的目的是為了調劑棒內的溫濕度,使菌絲生長速度均勻一致,出耳才整齊。如長期不翻棒,耳棒陰面潮濕,生霉、生蟲危害大,陽面又被太陽直射,乾燥、脫殼,木質部干濕差異很大,菌絲很難生長,所以不僅是接種了事,翻棒才是關繫到出耳遲早和產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八、墊 棒:
經過兩個月的翻棒管理,若出現有小耳芽時,應及時墊枕頭棒,如不墊頭棒,部分小耳就生長不好,甚至爛掉,墊枕頭棒以後還是同樣隔10天翻棒,千萬不可忽視這一工作。
九、立 架:
按季節來說一般在立夏、小滿前後立架為宜,但也要根據木耳的大小決定,木耳生長只有要有大指拇大的耳片時就可立架,架的高度立1.5尺左右,在立架的同時應割去場內的雜草,以保證場內清潔衛生,空氣流通。
十、水份管理:
木耳生長離不開雨水,但靠天下雨是沒有保證的,必須進行人工噴水,木耳生長需要乾乾濕濕的條件,在睛天氣候乾燥情況下,每天灑水1—2次,每次灑透耳棒,連續6—7天就能促進木耳大量生長,木耳採收後需要停止噴水4—5天,讓菌絲恢復幾天後,再繼續噴水,如久干久淋對木耳生長都不利。
十一、采 收:
木耳成熟後要及時採收,須做到勤采細賣,不然就會爛掉。進行人工噴水的木耳不受時間限制,隨時都可採收,依靠雨天生長的木耳,一般都是在雨後天睛採收。
採收方法:為了不影響產量,最好采大留小,不能大小一起採收,但特別注意木耳成熟期,該采即采,不能推遲下次雨後采,以免淋爛木耳,在採收的同時,一便撤去雜草,並將耳棒翻個面,讓它接受陽光,地潮均勻,使下次出耳整齊一致。
木耳採收後應及時曬干,曬時小心翻動,以免成卷耳,木耳曬干後,應選去樹皮、雜質、分等保管,及時銷售。

❾ 如何養殖黑木耳

養殖黑木耳的條件:

1、時間

黑木耳最佳種植的時間在每年的五、月份以及十月進行養殖天氣太熱了不行,太冷也不行,種植木耳的最佳季節應該是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所以我們對種植的時間一定要把握好,我們看市場上常年都有黑木耳在出售,種植業和加工廠一直在直線向上發展。

2、溫度

黑木耳種植達到一定的溫度才能正常的生長,黑木耳在種植室的溫度要達到二十到二十六度的標准,在平常種植的時候要嚴格的把控,黑木耳在前期對它溫度的要求要偏低然後慢慢的升高,然後達到一定的程度在慢慢的降低,因為這樣可以大大的增加黑木耳的增長速度。

3、濕度

黑木耳在長大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抓好它的種植環境濕度,種植的的耳樹的十分要達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空氣中的濕度要控制在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三左,需要根據黑木耳的出菌情況以及菌種的生長情況來對它進行一個相應的濕度控制,生長過程中種植濕度一定不能低於百分之七。

4、光照

黑木耳和其它的菌類不一樣,它是一種比較獨特的菌種,它和其他的菌類有比較大的區別,黑木耳在接種一直到發菌這個時間段是一定不能有光照的,一旦有光照就很難發菌成功,要注意它發菌核出菌的時間,一旦它慢慢成長起來我們又需要光照有了光照才能成長。

5、耳樹

我們要知道種植黑木耳的時候要嚴格挑選樹木,我們在選擇耳樹的時候要選時間比較長久的最好是十年往上的,因為這更利於它們的生長我們要把樹鋸短,大概一米三左右的段段,在有利於黑木耳生長的環境發酵。

6、消毒

黑木耳養殖的過程中一定要進行消毒,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吃的黑木耳不消毒的話,會有很大的毒性,工作人員在它剛生長的時候就要對它進行消毒,以免細菌進入,影響到黑木耳的正常生長,先對飼養它『』的食物進行消毒,接種也要進行消毒,種植木耳的設備也要進行消毒。

(9)黑木耳養殖技術培訓擴展閱讀:

黑木耳的葯理作用:

1、降血糖作用 木耳多糖對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高血糖有防治作用,使實驗小鼠葡萄糖耐受量及耐受量曲線得到明顯改善,還能減少糖尿病小鼠飲水量。

2、降血脂作用 木耳多糖能明顯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清游離膽固醇、膽固醇脂、三醯甘油、 9—脂蛋白含量,降低高膽固醇引起的小鼠高膽固醇血症的形成。

3、抑制血小板聚集 腺苷及相關的幾種水溶性低分子物,能明顯延長凝血酶原時間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濃度,證明腺苷是一種強效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它可被小腸完整無損地吸收,但該活性物不影響[14C]花生四烯酸合成凝血惡烷,顯示該物質不抑制血小板環氧化酶的功能。

4、抗血栓形成 木耳多糖可明顯延長家兔特異性血栓及纖維蛋白血栓的形成時間,縮短血栓長度,減輕血栓濕重和乾重,減少血小板數,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液粘度,並可明顯縮短豚鼠優球蛋白溶解時間,降低血槳纖維蛋白原含量,升高纖溶酶活性,具有明顯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5、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木耳多糖對機體免疫功能有明顯促進作用,包括增加脾指數,半倍溶血值和[玫瑰花結形成率,促進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細胞轉化率,增加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具有顯著及抗腫瘤活性。

6、抗衰老作用 木耳多糖可使小鼠心肌血組織褐指質含量下降,使腦和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加,對小鼠離體腦B型單氨氧化酶(HA0—B)活性起抑製作用,提示木耳多糖具有抗衰老活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黑木耳

❿ 椴木養殖黑木耳的詳細技術

黑木耳的大袋立體栽培
大袋立體栽培黑木耳,不僅解決了黑木耳袋料栽培產量低、易污染的弊病,而且具有不受氣候條件、場地、資源、資金等限制,省工、省料、產量高、品質優、栽培難度小、周期短、效益高的優點。現將其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栽培場地 可利用蔬菜大棚、空閑院落、陽台、樓頂、果園等場地,要臨近水源,通風好,遠離污染源。
栽培季節 以當地氣溫穩定在15℃~25℃的季節為最佳。
原料配方 ①棉子殼90%、麩皮5%、玉米粉3%、石灰粉1%、石膏粉1%;②玉米芯粉80%、麩皮10%、玉米粉5%、黃豆粉2%、石灰粉2%、石膏粉1%。
裝袋 菌袋可選擇22厘米×38厘米×0.04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袋。裝料時要力求裝緊,不能使袋與料之間出現空隙,扎口要緊,以防形成水袋,導致栽培失敗。
滅菌 一般採用蒸氣滅菌,可根據生產量的大小選用不同規格的鍋爐,也可用鐵桶改製成蒸氣發生器。改制時在鐵桶的一側割開一個口,用直徑為2厘米的鋼管從開口處插入桶的另一側,將開口與鋼管接觸處焊接嚴密。在開口的同一側的不同位置開一個直徑為4厘米的口,並用一根直徑為4厘米的短鋼管稍插入桶壁與開口焊接嚴密。直徑為2厘米的管做加水管,直徑為4厘米的管做排氣管。用磚砌成灶,將桶坐在灶上,桶內加水後即可於灶內燒火,使蒸氣產生,滅菌中間須經常加水以免將桶燒干影響蒸氣的產生量。
接種 接種人員進入接種室後用75%的酒精棉球仔細擦洗雙手一遍,然後每3人一組,一人從瓶內挖出菌種,兩人解袋、扎袋。每袋兩端接入紅棗大小的菌種2~3塊即可。一次要將所有菌袋全部接完,中間不可隨意出入,否則需要重新熏蒸滅菌後才可再進行操作。
發菌管理 接菌後的菌袋放入干凈的室內或大棚內避光培養,保持溫度在25℃~28℃。前5天不要通風,棚內可利用增光或遮光的方法增降溫度,增光時袋堆要用黑薄膜或草苫遮光。5天後適量通風,保持濕度在70%以下。經過40~50天的培養,菌絲發滿袋後可轉入出耳管理。
出耳管理 ①場地管理。如果出耳場地選擇在棚內,可在棚內做15厘米寬、15~20厘米高的小土埂,土埂間距80厘米。在室外也可以按這種方法做土埂,如在硬化的地面上可按上述距離鋪一層磚即可。②菌袋開口。准備好場地後,就可以對菌袋割出耳口。先將菌袋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或0.2%的克霉靈溶液清洗消毒,然後用鋒利的刀片在菌袋兩端分別劃開4~6個「v」形口,口的上部直徑為2厘米左右。③菌袋擺放。劃口後將菌袋平放於土埂上,袋與袋間距5~8厘米,中間用土填實。如系硬化地面,也可不填土。填土的要在袋的上部加上2~3厘米厚的土層,然後按第一層擺法擺好第二層菌袋。不填土的要在第一層袋上擺上兩根直徑為2~3厘米的小竹竿,然後放第二層菌袋。這樣,依次擺放6~8層。最後在土堆近處鋪設一層地膜,以防止噴水時土粒濺到耳片上。
參考資料:http://www.caspm.com/ReadNews.asp?bigclassid=91&offset=1060&NewsID=147356&smallclassID=470

閱讀全文

與黑木耳養殖技術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