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精準扶貧項目是什麼
國家精準扶貧十大工程分別為:幹部駐村幫扶、職業教育培訓、扶貧小額信貸、易地扶內貧搬遷、電商扶容貧、旅遊扶貧、光伏扶貧、構樹扶貧、致富帶頭人創業培訓、龍頭企業帶動。
這其中,包括幹部駐村幫扶、職業教育培訓等「傳統項目」,也包括電商扶貧、光伏扶貧、構樹扶貧等新手段新方法。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
(1)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的意義:
1、精準扶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需要:只有通過扶貧消除了貧困,才能實現人民群眾的小康夢。
2、精準扶貧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讓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能夠平等享受基本醫療、基本養老、教育、住房和康復等服務,早日走出貧困深淵,實現共同富裕,才能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3、精準扶貧體現了深刻的民生內涵:讓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真正得到保障,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懷。
Ⅱ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是不是很垃圾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簡稱"中央電大")是教育部直屬的,運用廣播、電視、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計算機課件和網路等多種媒體,面向全國開展遠程開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學校。1978年2月開始籌建,1979年2月6日正式開學。中央電大的主要任務是:開展本科、專科高等學歷教育,為行業、企業從業人員和部隊士官及其他社會成員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開展崗位培訓及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等非學歷教育,為各類社會成員更新知識和掌握新的技能提供教育服務;統籌利用電大教育資源,建設遠程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為高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開展遠程教育提供學習支持服務。中央電大現設文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工學院、 教育學院、 外語學院、農林醫葯學院等六個教學學院和直屬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以及八一學院、總參學院、殘疾人教育學院、西藏學院、中央國家機關學院,專設中國電視師范學院、中國燎原廣播電視學校、中央廣播電視中等專業學校。中央電大現有教職工42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12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16人)。中央電大先後從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1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聘請了1300多位教授、專家擔任課程主講教師和教材主編,數以千計的教授、專家參與了中央電大的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工作。中央電大面向全國開設理、工、農、醫、文、法、經濟、管理、教育、歷史等10大學科統設專業,地方電大根據中央電大統設專業科類教育計劃及非學歷教育項目,開設本地區統設或派生專業(這些派生專業選用中央電大統設專業中必修課程的學分不低於總學分的60%),目前開設專業總數超過580個。中央電大是教育部批準的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試點高校之一。1999年,教育部組織實施"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旨在探索並構建現代遠程教育條件下人才培養的模式以及相應的教學模式、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全國44所省級電大及中央電大西藏學院已全部參與試點,試點教學網路已覆蓋大陸所有省區。截至2003年秋,試點累計開設專業36個(其中本科15個,專科21個),累計注冊學生146.7萬人(本科65.9萬人,專科80.8萬人)。試點畢業生累計16萬人。中央電大最早提出基於衛星電視網路、計算機網路和教學管理網路,即天網、地網、人網"三網合一"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的模式。中央電大和各地電大近年來教學設施建設及基本建設投入達30億元,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以"天網地網結合,三級平台互動"為突出特點的網路教學環境初步形成。中央電大是亞洲開放大學協會(AAOU)和國際遠程開放教育理事會(ICDE)的成員,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泰國、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埃及、南非等許多國家以及港、澳、台地區的遠程教育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與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