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菊花種植技術培訓照片

菊花種植技術培訓照片

發布時間:2020-12-23 20:18:53

㈠ 九月菊花栽培技術是怎樣的

九月菊,一般在11月花謝後,可從根部切離帶有新根的壯芽,另行栽植。
冬季宜放置在光版照充權足的冷室內,不要澆太多水,保持盆土稍濕潤即可。待第二年春季氣溫轉暖時,再移到室外種植,或選用深盆栽植。盆栽菊花,一般需選矮生品種,否則不易開花。
九月菊較耐寒,在中國北方地區冬季放置在溫室不低於-10℃就不會受凍。在中部和南部地區,冬季則不必防寒,放置在朝陽背風的地方即可。

㈡ 菊花如何栽培

栽培技術

盆土

宜選用肥沃的砂質土壤,先小盆後大盆,經2-3次換盆,7月可定盆;定盆可選用6份腐葉土、3份砂土和1份餅肥渣配製成混合土壤。澆透水後放陰涼處,待植株生長正常後移至向陽處。[12]

澆水

春季菊苗幼小,澆水宜少;夏季菊苗長大,天氣炎熱,蒸發量大,澆水要充足,可在清晨澆一次,傍晚再補澆一次,並要用噴水壺向菊花枝葉及周圍地面噴水,以增加環境濕度;立秋前要適當控水、控肥,以防止植株竄高瘋長。立秋後開花前,要加大澆水量並開始施肥,肥水逐漸加濃;冬季花枝基本停止生長,植株水分消耗量明顯減少,蒸發量也小,須嚴格控制澆水。

澆水最好用噴水壺緩緩噴灑,不可用猛水沖澆。澆水除要根據季節決定量和次數外,還要根據天氣變化而變化。陰雨天要少澆或不澆;氣溫高蒸發量大時要多澆,反之則要少澆。一般在給花澆水時,要見盆土變干時再澆,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但不要使花盆汪水,否則會造成爛根、葉枯黃,引起植株死亡。

施肥

在菊花植株定植時,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後可隔10天施一次氮肥。立秋後自菊花孕蕾到現蕾時,可每周施一次稍濃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時,再施一次濃肥水後,即暫停施肥。如果此時能給菊花施一次過磷酸鈣或0.1%磷酸二氫鉀溶液,則花可開得更鮮艷一些。

摘心與疏蕾

當菊花植株長至10多厘米高時,即開始摘心。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4-5片葉,上部葉片全部摘除。待長出5—6片新葉時,再將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個主枝,以後長出的枝、芽要及時摘除。摘心能使植株發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最後一次摘心時,要對菊花植株進行定型修剪,去掉過多枝、過旺及過弱枝,保留3—5個枝即可。9月現蕾時,要摘去植株下端的花蕾,每個分枝上只留頂端一個花蕾。

(2)菊花種植技術培訓照片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菊花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開花。喜陽光,忌蔭蔽,較耐旱,怕澇。喜溫暖濕潤氣候,但亦能耐寒,嚴冬季節根莖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經受微霜,但幼苗生長和分枝孕蕾期需較高的氣溫。最適生長溫度為20℃左右。

菊花的適應性很強,喜涼,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莖耐低溫極限一般為一10℃。花期最低夜溫17℃,開花期(中、後)可降至15-13℃。喜充足陽光,但也稍耐陰。較耐干,最忌積澇。喜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輕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長,而以PH6.2-6.7較好。忌連作。 秋菊為長夜日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莖葉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0攝氏度的夜溫則適於花芽發育。但品種不同對日照的反應也不同。

㈢ 菊花大棚種植技術

菊花為短日抄照植襲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開花。喜陽光,忌蔭蔽,較耐早,怕澇。喜溫暖濕潤氣候,但亦能耐寒,嚴冬季節根莖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經受微霜,但幼苗生長和分枝孕蕾期需較高的氣溫。最適生長溫度為20℃左右。
菊花的適應性很強,喜涼,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莖耐低溫極限一般為一10℃。花期最低夜溫17℃,開花期(中、後)可降至15-13℃。喜充足陽光,但也稍耐陰。較耐干,最忌積澇。喜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輕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長,而以PH6.2-6.7較好。忌連作。 秋菊為長夜日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莖葉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0攝氏度的夜溫則適於花芽發育。但品種不同對日照的反應也不同。

㈣ 菊花的栽培管理技術

栽培方法有種子直播和分株繁殖二種。零星種植以採用分株繁殖,大面積種植採用種子直播或育苗移栽。1.整地。選擇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地勢高燥的田塊,深耕凍垡,施足基肥,耙碎整平,作畦寬1.5~2.0米,深溝高畦。2.種子直播。2月上旬~3月上旬進行,每畝用種約500克左右,撒播、條播、穴播均可。條播行距20厘米,穴播15×20厘米,播後鎮壓、踏緊,澆足底水和蓋籽糞,然後用地膜覆蓋,種子萌芽出土後,揭掉地膜,保持畦面濕潤。3.分株繁殖。一般在4月上旬進行,將菊花葉老樁連根挖出,然後將已有根的側芽連同一段老根切下,移栽到整好的畦面上。每穴3~5株,穴距20厘米,栽後澆足水,活棵後及時追肥促發棵。4.田間管理4.1 施肥。基肥以腐熟廄雜肥為主,每畝3000公斤,結合耕翻,分層施入。追肥多次進行,一般種子發芽出土至第一次採收前,追施稀糞水3~4次,每次1000公斤。採收後,每採收一次,追施稀糞2000公斤。嚴霜將植株打枯後,砍去地上莖桿,清除殘枝落葉,重施臘肥一次,腐熟黃糞2000公斤,以利防寒越冬和早春提前萌發。4.2 水分管理。出苗或移栽活棵後,要經常保持畦面濕潤,利莖葉迅速生長和保持鮮嫩。高溫乾旱期間,要澆透水,以滿足其對水分的需求。雨季要防澇,切忌田間積水,以免造成漬害和爛根。4.3 中耕除草。田間雜草應及時拔除。如土壤板結,則要中耕深度3~5厘米為宜。實行多年栽培的 菊花葉可於冬前進行培土或覆蓋,以利越冬和早春萌芽,提早上市。4.4 病蟲害防治。菊花葉抗性極強,具有一種特殊的菊香味,病蟲害很少發生。但要注意對蚜蟲的防治,可用蚜蚤凈防治。多年生老樁菊花葉偶有菟絲子危害,可用微生物除草劑魯保1號進行噴霧防治,最好在高溫或小雨天使用,以利孢子侵入菟絲子,使其感病死亡。5.覆蓋。採用大棚覆蓋栽培的,植株被嚴霜打枯後,離地高5厘米砍去老樁,清潔田園,每畝施腐熟糞水2000公斤,順行間澆施,於12月上、中旬扣棚蓋膜,膜四周壓嚴扣緊。小棚覆蓋於元月中、下進行,同時加強棚內溫度、濕度的管理。6.採收。菊花葉全年多茬收獲,大棚覆蓋栽培的於元月中、下旬第一次採收。小棚覆蓋於2月下旬~3月上旬採收,一般露地菊花葉4月份上市。初期採收用手摘取或用剪刀剪取,後期植株高大,可用鐮刀割。採摘應注意留茬高度,春季留茬高5厘米,夏、秋留茬高5~7厘米,以保持足夠芽數,保證後期產量。7.留種。留種用的菊花葉下半年不採收,任其自然生長,並適當追施磷鉀肥,以促進期生殖生長。10~11月開花,12月種子成熟,連莖桿一起割下,曬干脫粒,每畝收種子約5公斤左右。

㈤ 大棚菊花種植技術是怎樣的

在春季菊苗幼抄小的時襲候,澆水宜少;夏季菊苗長大,天氣炎熱,蒸發量大,澆水要充足,可在清晨澆一次,傍晚再補澆一次,並要用噴水壺向菊花枝葉及周圍地面噴水,以增加環境濕度;立秋前要適當控水、控肥,以防止植株竄高瘋長。立秋後開花前,要加大澆水量並開始施肥,肥水逐漸加濃;冬季花枝基本停止生長,植株水分消耗量明顯減少

每畝施10~12立方米豬、牛、禽糞或300公斤餅肥和氮、磷、鉀比例為1∶1∶1的復合肥50公斤。定植前5天,每座大棚(面積1667平方米)做出44個梯形苗床,苗床長52米、寬1米、高25~30厘米、溝寬40厘米。床面平整不積水,定植前一天澆透水,於早上或傍晚定植。

㈥ 菊花栽培技術

菊花的栽培技術

1、盆土:菊花栽培宜選用肥沃的砂質土壤,先小盆後大盆,經2~3次換盆,7月可定盆。定盆可選用6份腐葉土、3份砂土和1份餅肥渣配製成混合土壤。澆透水後放陰涼處,待植株生長正常後移至向陽處。

2、澆水:春季菊苗幼小,澆水宜少。夏季菊苗長大,可在清晨澆一次,傍晚再補澆一次,並要用噴水壺向菊花枝葉及周圍地面噴水,以增加環境濕度。立秋前要適當控水、控肥,以防止植株竄高瘋長。立秋後開花前,要加大澆水量並開始施肥,肥水逐漸加濃。冬季花枝基本停止生長,植株水分消耗量明顯減少,蒸發量也小,須嚴格控制澆水。

3、施肥:在菊花植株定植時,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後可隔10天施一次氮肥。立秋後自菊花孕蕾到現蕾時,可每周施一次稍濃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時,再施一次濃肥水後,即暫停施肥。如果此時能給菊花施一次過磷酸鈣或0.1%磷酸二氫鉀溶液,則花可開得更鮮艷一些。

4、摘心:當菊花植株長至10多厘米高時,即開始摘心。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4~5片葉,上部葉片全部摘除。待長出5~6片新葉時,再將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個主枝,以後長出的枝、芽要及時摘除。摘心能使植株發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最後一次摘心時,要對菊花植株進行定型修剪,去掉過多枝、過旺及過弱枝,保留3~5個枝即可。

5、疏蕾:當菊花在9月現蕾時,要摘去植株下端的花蕾,每個分枝上只留頂端一個花蕾。

(6)菊花種植技術培訓照片擴展閱讀:

菊花的繁殖方法

1、芽插:在秋冬切取植株外部腳芽桿插,選芽的標準是距植株較遠、芽頭豐滿,芽選好後剝去下部葉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厘米,插於溫室或大棚內的花盆或插床粗砂中,保持7~8℃室溫,春暖後栽於室外。

2、地插:地插的介質可用園土配上1/3的礱糠灰,在高床上搭蘆簾棚遮蔭,全光照的插床如有自動噴霧設備不需遮蔭。

3、分株:菊花分株繁殖一般在清明前後,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態帶根分開,另植盆中。

4、嫁接:菊花可用黃蒿或青蒿作砧木進行嫁接,秋末采蒿種,冬季在溫室播種,或3月間在溫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時移於盆中或田間,在晴天進行劈接。

5、種子:菊花種子在10℃以上緩慢發芽,適溫25℃,2~4月間稀播,在正常情況下當年多可開花。

參考資料:菊花-網路

㈦ 菊花怎麼種植

於頭年秋冬季深翻土地25厘米左右,翌年春季移栽前結合整地每667米施腐熟廄肥回2500千克,配施過磷酸鈣答15~20千克。整細耙平,作成寬1.5米、高20厘米的畦,按株行距30厘米×70~100厘米挖穴,每穴栽2株,每667米栽4000株,栽後壓實、澆水。分株和壓條繁殖苗,4~5月當菊苗高15厘米左右時,選擇陰天進行定植;扦插繁殖苗,扦插後40天左右進行定植,定植前將苗根用50%多菌靈600倍液浸12小時。

㈧ 葯用菊花如何種植技術

於頭年秋冬季深翻土地25厘米左右,翌年春季移栽前結合整地每667米施專腐熟廄肥2500千克,配施過磷屬酸鈣15~20千克。整細耙平,作成寬1.5米、高20厘米的畦,按株行距30厘米×70~100厘米挖穴,每穴栽2株,每667米栽4000株,栽後壓實、澆水。分株和壓條繁殖苗,4~5月當菊苗高15厘米左右時,選擇陰天進行定植;扦插繁殖苗,扦插後40天左右進行定植,定植前將苗根用50%多菌靈600倍液浸12小時。

㈨ 菊花種植技術

菊花的種植主要就是盆土配製、母本留種、繁殖、上盆定植、水肥管理、摘心抹芽除蕾等環節,要養好菊花,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了解。
1、盆土配製:
盆栽菊花的土壤要求土質疏鬆,腐殖質豐富。菊花最忌連年栽在原地或使用栽過菊花的老盆土,因為連作會導致土壤理化性質的惡化,對菊花生長不利。所以,每年都要准備新的培養土。
1、母本留種:
為了保留和發展不同的菊花品種,在開花期就要一一登記,造冊編號。於11月中旬選擇向陽背風的地方作畦深栽(比原土球約深3厘米以上),隨即澆灌定根水,栽後3天—4天施一次液肥並鋪蓋糖灰,剪去地上部花枝和老乾。若冬天乾旱,要注意及時澆水。來年3月可扒開糖灰,進行中耕除草,施肥2次—3次,以促進萌芽。4月初,摘去正頭,通常每叢留種3株。

3、繁殖:
菊花的繁殖方法有扦插、分株、嫁接、播種等,一般以扦插為主。菊花扦插,4月上旬清明後即可開始,分期分批,一直可延續到7月上旬,一般矮品種早插,高品種遲插。插穗宜選擇健壯母本萌發的嫩枝,在頂端長約3厘米處剪下,去掉下面葉片,基部用利刀削平。株行距3厘米×4厘米,先用竹簽插一個小洞,然後將插穗插入土中1厘米許,隨插隨用手指壓實。插後立即噴水,搞好遮陽設施。在沒有生根以前,應勤噴水,生根以後,澆水可適當減少。扦插後,大約3周—4周可生根,生根後即可分栽上盆。
4、上盆:
定植選擇晴天或陰天進行。扦插苗移植時摘心一次。盆底墊粗粒土,上面再填培養土。定植後,勤除雜草,保持盆面土壤疏鬆。
5、水肥管理:
菊花剛上盆時,要少澆水,成活後,視土壤干濕程度和天氣情況決定澆水量。施肥要注意適量,一般每半月施稀薄人糞液肥一次,高溫或過分乾燥時不宜施肥。9月初菊花孕蕾時換盆一次,以抑制徒長,促進花蕾發育。換盆時,除去部分宿土,添些肥土,此後可逐步增加肥料的濃度,3天—5天施濃肥一次,促使花蕾迅速膨大。但綠菊孕蕾期不要追肥,更要避免施用磷肥。不同品種需肥量也不一樣。如蓮座類、舞蓮類需肥量比較大,而單平瓣類品種需肥量則較少。施肥時,切勿沾染菊葉,以防葉焦枯落。
6、摘心、抹芽、除蕾:
摘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達到預定的開花頭數,同時也可以防止植株生長過高。一般標本菊摘心3次—4次,大立菊摘心5次—6次,懸崖菊要不斷摘心。植株較高的摘心次數多,生長緩慢的摘心次數可減少。摘心要適時,一般在5片葉子時摘去頂端3枚嫩葉,摘心過遲莖干木質化,摘心分叉處容易斷裂倒伏。立秋後停止摘心,以後在新枝的葉腋間還會不斷萌發新芽,這些新芽新梢要隨時抹掉。正常情況下,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陸續出現花蕾,可根據培育要求進行疏蕾和保蕾。

菊花怎麼摘心

很多初次養菊的花友都想知道菊花怎麼摘心,但是對於菊花摘心具體操作確不是很了解,在菊苗養護過程中,摘心是很關鍵的步驟,但也並不是很復雜,本文配合了圖片,並闡述了菊花摘心的目的,供花友參考。
菊花摘心就是摘除菊花主枝或側枝的頂梢,也叫「打頂」,摘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達到預定的開花頭數,而且能夠防止菊苗長的過高而造成植株瘦弱,簡單說來,摘心能使植株發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使其長得矮而壯。
菊花摘心的具體操作如下:
當菊苗上盆後生長高達10厘米左右時,就要進行第一次摘心了,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3-5片葉,上部葉片全部摘除,以後長出的新枝有5-6片葉時,再將心摘去,摘心不宜過遲,否則基部老化,對側芽生長不利,一般獨本菊摘心3-4次,在養護過程中可以靈活安排,植株較高的摘心次數多,生長緩慢的摘心次數可以減少,但到了立秋以後就要停止摘心了,摘心最好在晴天進行,避免雨天摘心,以防雨水浸入傷部引起腐爛。
菊花的繁殖方法

菊花一般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組織培養等方法進行繁殖。其中最常用的是扦插法,我們逐一對各繁殖方法進行講述:
(1)扦插可分為芽插、嫩枝插、葉芽插。芽插,在秋冬切取植株腳芽扦插。選芽的標準是距植株較遠,芽頭豐滿。除去下部葉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 厘米,插於溫室或大棚內的花盆或插床中,保持7-8℃室溫,春暖後栽於室外。

嫩枝插,此法應用最廣,多於4-5月扦插,截取嫩枝8-10厘米作為插穗,在 18-21℃的溫度下,3周左右生根,約4周即可定植。露地插床,介質以素沙為好,床上應遮蔭。全光照噴霧插床無需遮蔭。葉芽插,從枝條上剪取一張帶腋芽的葉片扦插,此法僅用於繁殖珍稀品種。
(2)分株 一般在清明前後,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態帶根分開,另植盆中。
(3)嫁接 為使菊花生長強健,用以做成「十祥錦」或大立菊,可用黃蒿或青蒿作砧木進行嫁接。秋末蒿種,冬季在溫室播種,或3月間在溫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時移於盆中或定植田間,5—6月間在晴天進行劈接。
(4)組織培養用組織培養技術繁殖菊花,有繁殖迅速、成苗量大、脫毒及保持品種特性等優點。基本培養基為MS,附加適量植物激素,pH5.8。用菊花莖尖、嫩莖或花蕾為外植體,切成0.5厘米的小段接種。培養室溫度為25℃+1℃。每日照光8小時,光強3000—4000勒克斯。經1—2個月培養,可誘導成苗。

很實用的菊花矮化方法

農諺說:「菊株不露體,菊高不過尺」。什麼是「菊株不露體?」指的是一校好菊花基部莖葉不發黃、腐爛、脫落。「菊高不過尺」指的是菊株矮,校、葉要美,只有株矮才能使花大、繁茂,適宜室內擺設。
矮菊栽培管理按農歷月份是:3分、4打頭;5、6月控水流;7、8月多水肥;9、10月開花賽綉球。
「3分」是指農歷3月分根、扦插繁殖。實踐證明菊花扦插比分根長勢好。凡溫度在二十度以上時,隨時有芽隨時就可扦插。有的2月份在溫室里就可扦插,但露地多在農歷3月份扦插。
「4打頭」即農歷4月份進行摘心。打頂能夠抑制菊株向上生長。控制養分合理分配,打頂還能使菊株產生更多的分校,有效地控制株高和株型。打頂時,僅留基部兩片大葉,餘下的全部摘去。凡由葉腋發出的新枝長約5、6厘米,留兩片大葉後,將頭打去,如此不斷進行,但最後一次打頂應根據菊花品種和花期早晚,分期進行。早期菊花的品種如:鳳凰振羽、雪青牡丹、金龍滾珠、紫綉球等,應在8月底,即「立秋」後的半個月進行打頭;中期菊花品種如:綠雲、綠牡丹、狀元紫等,應在8月中旬,即「立秋」後五天打頂,晚期開花的菊花品種如:紫獅頭、黃佛對月、綠朝雲,應早打頂,一般在7月底,即「立秋」前十天。也就是說,晚期的菊花品種早打頂,早期的菊花品種晚打頂。這樣可使菊花花期基本一致。停止打頂後,葉芽繼續發出的新芽可隨時剝除,花蕾形成後,每個校條上只選留一個大小相近的花蕾,其餘的花蕾全摘除,使花均衡生長,使花大而整齊。
「5、6月控水流」為培養株型好的菊花,在「立秋」前,讓菊花「蹲苗」。即在農歷5、6月份克制水、肥。在菊花苗高10厘米左右時上盆。開始盆土只裝盆深的三分之一,隨菊花的生長再逐漸增加盆內的土壤,約在7、8月份雨季到來前才填滿盆土,防止盆內積水而造成根葉腐爛。農歷5、6月份控水、肥,改善土壤的透氣性能,使根條呼吸增加,生長旺盛。保持土壤適宜的水分,達到上干下濕,土松氣足,創造菊花根系生長發育的良好環境條件,促進根系增多和扎深;也有效地控制地上莖葉的生長。如覆土過多,也可扒土晾曬莖基和根頸部。起到控水、肥、土的作用,達到「蹲苗」目的。
「7、8月多水肥」即農 歷7、8月間適當的促苗。在施足基肥後,整個生育期不施化肥,在現蕾初期開始澆發酵餅肥水,肥水配比是1:10,發酵後呈淡黃色。因為這個時期莖葉生長旺盛,進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的時期,需水和肥量劇增,是菊花在一年中需水肥的高峰。這一時期促得好,才會桿壯、枝粗、花蕾大。如果水肥澆得過早,莖葉生長過猛,必然造成莖葉陡長。這個時期澆肥水,可以使肥借水力,水仗肥勢,肥水相融,以水調肥。澆餅肥水的量注意不可過多,保持潤而不濕。
「9、10月開花賽綉球」即9、10月份菊花基本定型,同株如若生長不整齊,可在花蕾有黃豆粒大時,以低枝為准,用一般大頭針等物刺高枝,每枝約扎5、6 針,共扎3至6次,每次間隔三天,這樣就能使菊枝生長整齊。因為針刺菊莖使高枝生長發育受到了抑制。通過上述措施,一般株高可降低33-1%,花的直徑可達10-5厘米。
催花:為了使菊花提前開放,可進行短日照處理。方法是:每天僅十個小時的日照,其餘的時間放在暗室里,每天下午六點鍾遮光,第二天上午八點鍾打開。這樣經過21至25天就可現蕾,約六十天就能開花。在暗室里的菊花注意夜間通風,以免發熱落葉。

菊花扦插技術

菊花扦插是菊花繁殖的重要手段,對於普通花友來說不緊要了解菊花扦插技術,還要了解菊花扦插時間,這樣才會提高成活率,菊花扦插從3月中旬至8月上旬均可進行,七八月份扦插常作為獨本菊栽培。
家庭盆栽觀賞的菊花一般都是留下頭一年開過以後的根芽,第二年開春讓它從根部再發芽,假如這些花芽讓它繼續生長,等到秋天枝條就會很長了,這樣很不美觀,而且數量也少,所以必須把枝條截斷再扦插。
菊花的扦插叫作軟扦插,不同於月季,薔薇,梔子,木槿等木本花卉的硬扦插,菊花是草本花卉,軟扦插使用枝條的上半部分,帶著頂芽。具體操作如下:
1、將菊花的枝條從中間截斷,保留上半部分,按20厘米長度剪斷。

2、每段枝條要保留一個葉芽,頂端部分要保留頂芽。然後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個小時。

3、要選用含腐殖質多的土壤,先澆水使土壤濕潤後,再用木棍斜插一個6-8厘米深的洞,把菊花枝條放進洞里,再把土壤壓緊。

4、把枝條壓緊後,再噴一遍水,噴濕噴透,放在陰涼通風處。
5、噴完水以後,做一個遮陽篷,白天蓋起來,晚上敞開,按時用噴壺噴水,保持土壤濕潤。

6、上部葉芽生出後,早上,下午可以適當見陽光,但不能中午暴曬。
7、扦插成活後,可以移栽,可以多見陽光,這時候要控水,澆水不能過勤,避免生長過快。
8、九月以後開始施肥,最初使用氮肥,也可以用復合肥,促進枝葉生長,10月後多施磷肥,促進花蕾成長,這時候要注意噴撒農葯,「久效磷」或者「一遍凈」都可以,防止蚜蟲滋生。
9、花蕾長出來以後,只保留一個大的花蕾,多餘的都要掐去。這時候肥水一定要跟上,十月底花就逐漸開放了(我指的是青島地區)。

閱讀全文

與菊花種植技術培訓照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