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學醫需要五年,而大部分其他專業只需要四年
每年高考結束,都要面臨填志願,不管大家選什麼專業,我都想說:
我是不會勸你們學醫的!
畢竟學醫要麼8年要麼5年,這么長的時間線你覺得值得嗎?
學醫(本科)為什麼要5年?
關於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很容易理解。醫學是最尖端的學科,全國有五分之一的博士都是學醫的。另一方面也是與國際接軌,國外都是5年制。
醫學本科5年為:4年校內學習書本知識,1年醫院各科輪轉實習,醫學的專業課程特別多,52門課用4年時間來學都很緊湊,更別說和其他專業一樣3年了。
另外,就算很好的學完了5年的所有科目,作為醫學本科生也很難就業,繼續讀研讀博,才是醫生的必經之路,5年是遠遠不夠的。
本碩博連讀8年
2014年,由教育部和衛生部共同召開的全國醫學教育改革工作會議,釋放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教育與衛生部門達成共識:5年的院校教育,加上3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或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將成為醫學人才培養的主流模式,被稱為「5+3」。
據了解,目前「5+3」模式已在全國64所醫學院校推廣應用,2015年我國全面啟動「5+3」模式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2020年將在全國推廣。目前具備培訓資格的醫院南京有11家,江蘇有32家,每家醫院的專科也是不一樣的,有的醫院可以培養五六個專科,有的醫院只有兩三個專科。
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還會這樣選擇嗎?
給你一次機會,你還會選擇學醫?還會選擇學中醫嗎?我也這樣問自己。
我第一反應就是:不要!千萬不要!
再冷靜想想,我為什麼那麼反對孩子學醫了呢?是自己過得不好,是自己的選擇吃到了苦頭?
學醫,雖然我現在不後悔。但是,我是有怨言的,滿滿的一肚子牢騷。
首先,學醫第一學費貴,比普通大學專業要貴一些,至少醫學院好的教學條件是需要花錢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例如學習基礎解剖的『大體老師-解剖屍體』就不好弄。
再則學醫光花在買書買教材的錢都要貴許多,什麼印刷精美的解剖圖譜。一本書,至少上百大鈔。更別說那種比磚頭還要厚許多的內外科書。
學中醫的更不用說,需要買大量的課外書,因為課本教材是用來劃重點、考試用的,想要學治病的中醫術還得靠課外書。我是貸款讀完了大學的,加兼職打工養活自己,深知上醫學院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