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孵化鴨技術培訓

孵化鴨技術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21 09:54:02

A. 請教小鴨孵化過程

一、消毒:先對孵化器進行消毒,然後選擇剛生下7天內的新鮮受精種蛋大頭朝上靜放在蛋盤上進行消毒。(消毒方法有熏蒸、紫外線等)

二、溫度: 不同的孵化方式溫度控制不同。 恆溫孵化法,溫度始終控制在37.8度。而變溫孵化法溫度控制的原則是「前高,中平,後低」,即1-6日為38.5度,4-16日為37.8度,17-20日為37.6度。

三、濕度: 原則是「前高,中平,後更高」,即1-7日為60-65%,8-18日為50-55%,19-21日為65%-70%。

四、通風: 一般要求胚蛋周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得超過0.5%。如果超過1%,胚胎發育慢,死亡率高,弱雛增加。

五、翻蛋: 雞胚21日發育期間,只需要前期1-18日進行翻蛋,要求每2小時翻蛋1次,翻蛋角度45度。

六、晾蛋: 是指種蛋孵化到一定時間,將孵化器門打開,讓胚胎蛋溫度下降的一種孵化操作程序,晾蛋一般與翻蛋同時進行。如果孵化條件在適宜的范圍內可不必晾蛋。

在炎熱的夏季,氣溫超過30度,當胚胎孵化到中期後,自身產生大量體熱,而孵化箱內的溫度又偏高,在這種情況就應晾蛋。

七、照蛋:在孵化期間照蛋三次,第一次白蛋在第5日,褐蛋在第7日進行照蛋,及時挑出無精蛋,血環蛋和死精蛋,第二次在第11天進行照蛋,第三次18天照蛋,根據種蛋的發育情況,及時調整溫濕度。

(1)孵化鴨技術培訓擴展閱讀:

現代大型孵化器每台可孵化 1~10 萬個,其溫度、濕度、轉蛋、通風均可自動控制。家禽的孵化期因禽種而異:雞 21 天,鴨 28 天,鵝 30~33 天,鴿 18 天,鵪鶉 17~18 天。

各種家禽適宜的孵化溫度不同,若以雞的 37.8℃ 為基準,則鴨、鵝、火雞等約降低 0.3℃。機器孵化出雛期溫度可降低 0.5℃。孵化的相對濕度宜控制在 40~70% 范圍內,以 53~60% 為宜,出雛期以 65~70% 為宜。

B. 在哪裡可以學孵化雞 鴨 鵝的孵化技術

可以去正規的培訓機構學習,也可以從網路上面自學。
雞胚在發育過程中,必須進行氣體交換,尤其在孵化第19天(夏季還要提前12小時)以後,胚胎開始肺呼吸,需氧量逐漸增大,二氧化碳排出量也逐漸增多。這時如果通風不良,則造成孵化器內嚴重缺氧,即使將出殼的雛雞呼吸量加大2-3倍,仍不能滿足其對氧的需要,結果抑制了細胞代謝的中間過,使酸性物質蓄積體內,組織中二氧化碳分壓增高而發生代謝性呼吸性酸中毒,從而導致心臟搏出量下降,發生心肌缺氧、壞死、心跳紊亂和跳動驟停。
經測定每個胚蛋整個孵化期的耗氧量為4-4.5L,排出二氧化碳3-3.5L。試驗證明孵化器內含氧量下降1%,則孵化率下降5%;胚蛋周圍二氧化碳含量不得超過0.5%,二氧化碳達1%時,胚胎發育遲緩,死亡率升高,畸形增多。
一般空氣中正常的氧量可保持在20%-21%。因此通風的關鍵是設法降低胚蛋周圍二氧化碳的濃度,而通風換氣的效果又與孵化設備的結構、孵化廳(室)的建築設計以及孵化機內外環境有關。 比較影響孵化率的諸因素,溫度是首位的,其次就應算是通風換氣了。人工孵化的方法仿效於母禽抱蛋。母禽抱蛋選在乾燥的地方,鳥類多在樹上,一次孵化的個數不多、故通風一事不必顧及太多;人工孵化就不同了,現代孵化器的容蛋量在數千數萬個以上,如此,通風就顯得重要要了,況且,前幾年許多試驗都證明無水孵化不影響或不太影響孵化率。

C. 如何孵化寵物鴨

老兄 很麻煩的 首先你得選擇受精的鴨蛋 .如果是家庭少量養殖,可以用紙盒裝專起來,用一個白熾燈炮在屬盒中照明並供熱.如果小雞小鴨在盒中扎堆,則把燈泡降低一點,或者換瓦數大一些的,如果分散到四角,則需要升高燈泡或者開一些孔散熱.
小雞小鴨生活環境的溫度應當是慢慢接近自然環境的溫度,如果有溫度計,可以計量:初買回來盒中溫度控制在39.2攝氏度左右,最高不超過41攝氏度.

另外一點,不要隨意翻看它們的腹部.小雞小鴨初生時都有臍腸(一小截黑色的)在雙腿間靠近肛門處,經常翻看有可能引起一些初生疾病.

D. 如何孵化小鴨子

鴨孵化到第27天到第28天開始破殼而出,等絨毛乾燥即可揀出,不能長時間留在出雛機內.出雛期間不應經常打開機門,一般以4~6h揀雛1次為宜。

鴨子的尾部有一個很大的脂肪腺,叫尾脂腺。它的胸部還能分泌一種含脂肪成分的「粉」狀角質薄片。平時,它經常用嘴啄擦,把尾脂腺分泌的脂肪和胸毛分泌的「粉」狀角質薄片塗擦在羽毛上,因此,它入水時羽毛不會沾水。

(4)孵化鴨技術培訓擴展閱讀

1、雛鴨要先飲水後開食

雛鴨出殼後14~24小時內,由於腹中尚有剩餘的卵黃,可供給雛鴨初期的營養,所以不需要餵食。

而先飲水,可促進腸胃蠕動,供給營養,排除胎糞,清理腸胃,促進新陳代謝,加速吸收剩餘卵黃,增進食慾,增強體質。所供給的水務必清潔新鮮和加適量的葡萄糖或維生素C;若能加入1/10000的高錳酸鉀,可起到腸胃消毒作用。

2. 喂給全價顆粒飼料

皺鴨在出殼後14~24小時之間,除先飲水後開食外,在開食時要喂給高蛋白、高能量飼料,以滿足其生長發育之需要。

日糧中的蛋白質含量應達到20~22%,代謝能2800~3000大卡/千克,同時還要補充鈣、磷和微量元素,以及各種維生素。單靠營養單調的大米飯,不能滿足雛鴨生長發育的需要,容易引起雛鴨生病或死亡。

E. 鴨的孵化技術

能夠在線播放的鴨的孵化技術視頻教學。
http://www.nyvod.com/movie.asp?id=75

1 查孵化條件是否合適

1.1 溫度
孵化條件中溫度控制至關重要,鴨蛋孵化現有兩種方式——恆溫孵化和變溫孵化:
恆溫孵化 注意新老蛋要交錯放置,通常機內溫度控制在37.5℃,但應注意孵化機內前後、上下、左右的溫差不應過大,應控制在±0.1℃~0.2℃。否則,孵化率會降低。此孵化法為不同批次同時進行、流水作業的方式。如溫濕度、通風等條件不能保證時不宜採用。
變溫孵化 又叫整批孵化,為「全進全出制」,當種蛋來源不足時採用此種孵化法。因為鴨蛋大,脂肪含量高,孵化至13天後,代謝熱產生較大,如不調整孵化機內的溫度,會造成孵化機內局部的超溫而引起胚蛋的死亡。溫度控制如下表

表1 變溫孵化中的溫度控制

孵化天數 用溫(℃)
1 39.0~39.5
2 38.5~39.0
3 38.0~38.5
4~20 37.8~37.9
21~25 37.5~37.6
26~28 37.2~37.3

採用變溫孵化時,應盡量減少機內的溫差,另外溫度的調節應做到快速而准確,特別是孵化的前三天。
1.2 濕度
孵化相對濕度可控制在40%~70%,適宜范圍為50%~70%。出雛時以65%~75%為宜,以利於雛鴨啄殼、出殼,防止雛鴨的啄、絨毛粘在蛋殼上。
1.3 通氣、翻蛋、涼蛋等
胚胎對氧氣的需要量隨胚齡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地增加。應根據孵化季節、胚齡的大小、調節進出氣孔,保持孵化機內空氣的新鮮,通風同時應保證溫濕度的適宜。翻蛋在孵化前、中期具有重要意義,每晝夜8~12次,最低不能少於4次。孵化後期特別是出殼的前幾天不可再翻蛋。孵化14天後應開始涼蛋,每天2次,每次20~30分鍾,但不宜超過40分鍾。夏天外界氣溫較高,只採用通風涼蛋是不行的,可噴水2次。
2 查種公鴨、種母鴨之狀況

1.1 查體況 注意種公鴨、種母鴨是否健康、年齡是否老化。尤其是種公鴨,一般只利用一年即淘汰,母鴨第一產蛋年的產蛋量最高,以後每個產蛋年的產蛋量逐年下降。因此種母鴨的利用年限在2~3年為宜。
1.2 搭配 注意種公母鴨的適宜搭配比例,它隨品種類型不同而差異較大。可參照下表組群,並根據受精率高低進行適當調整。

表2 種公母鴨的配比

品種 種公鴨∶種母鴨
蛋用型鴨 1∶20~25
肉用型鴨 1∶5~8
大型肉鴨 1∶4~5
兼用型鴨 1∶15~20

1.3 查污染 應注意防止農葯、化肥、滅鼠葯等污染種鴨的飼料及飲水。
3 查有無疾病感染因素

1.1 大腸桿菌病 成鴨喜卧,不願走動,站立時可見腹圍膨大下垂,呈企鵝狀,觸診腹部有波動感,穿刺有腹水流出。
1.2 衣原體病 中鴨和成鴨感染後,無臨床症狀,剖解可見肝脾腫大和氣囊炎。
1.3 沙門氏菌病
1.3.1 傷寒 無明顯外觀症狀,剖解可見卵巢變化,卵黃變形,卵破裂、出血、變形,色澤暗淡,並有腹膜炎、卡他性腸炎。
1.3.2 副傷寒 一般也不出現外表症狀,剖解可見肝腎脾充血腫脹,並有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1.3.3 亞利桑那病 與副傷寒相類似,但病原不同。

4 查種蛋的品質

4.1 蛋殼品質 要求鈣質沉積均勻,厚薄適中。砂殼蛋和鋼殼蛋均不宜作孵化用。
4.2 蛋的大小 太大的蛋或太小的蛋都應剔除。重量以80~100g(小型麻鴨以60~70g)為宜。
4.3 蛋形 不規則蛋的孵化率也不高。一般要求蛋形指數(蛋長/蛋徑)為1.3~1.5。
4.4 清潔度 蛋的表面不應有糞便及其它污染物,否則其所帶細菌會污染其它種蛋和機具,也易造成死胎,降低孵化率。
如有污染,要及時、認真清理和消毒後才能入孵。

5 種蛋的保存運輸及新鮮度

5.1 種蛋應保存在不受高溫或低溫刺激的地方。適宜保存的溫度為18
6.營養因素

F. 大家好,我想學孵化雞鴨方面的,我不想去學校學,想到廠家學比較好,請問哪個廠里可以學的嗎,

雞鴨孵化主要在蛋的挑選和溫度控制,這個都有機器來完成的,比較難的是破殼後到雞鴨開口進食階段的護理,建議去雞鴨種苗場打工半年可以學到全套流程技術還有工資比在學校培訓強很多的

G. 番鴨的孵化技術

母番鴨(肉鴛鴦)從出殼到5個左右就可產蛋,蛋重70—80克。產蛋20—30枚後,母番鴨就自然抱窩,35天出雛,其後休產10—15天後繼續產蛋,每年育雛50—80隻。如大量養殖,可用人工孵化的方法。人工孵化時,對母番鴨施以醒抱技術,1隻母肉番鴨年可產蛋180—260枚。番鴨人工孵化技術難度大,孵化期長(一般鴨28天,番鴨為35天), 現將其番鴨人工孵化的技術總結於下:

1、溫濕度:孵化前期(1—15天)孵化機內溫度控制在38.5C—38C之間,中期(16—30天)控制在38°C—37.5°C。濕度要求在孵化前期60%,中期50%,後期和出雛時60%—70%。
2、翻蛋:次數要多,每隔2.5小時翻蛋一次,翻蛋的角度180°每天人工翻蛋2次。
3、涼蛋:孵化前期可以不涼蛋,但中期每天涼蛋一次,後期每天涼蛋3—4次。
4、噴水:孵化中期至出雛時,涼蛋時要用35°C溫水噴蛋一次,涼干後放入機內繼續孵化。
5、通氣:孵化機應有通風孔的電風扇,使機內溫度均勻,空氣流通,特別是孵化中後期更為重要,必要時稍打開條開機門。
6、助產:經過35天孵化肉番鴨苗就破殼而出,對出殼困難的應進行人工破殼,提高出雛率。
7、春夏秋三季還可用太陽能暖水袋熱源電孵箱,每1000隻蛋每天只需投資2分錢。

H. 如何利用攤床孵化技術孵化肉鴨種蛋_

攤床孵化是將需要孵化的種蛋放置在「攤床」上,利用人工加熱、加濕、通風、版翻蛋的方式權為種蛋胚胎發育提供適宜的環境溫度、濕度和新鮮空氣,使胚胎發育成為雛鴨。_ 攤床構造因環境條件而異,多為層式木架結構,每層之間的距離約為0.30~0.50米,攤床的寬度和長度因孵化房的結構和孵化量而定,寬度一般為1.0~2.0米長,原則是方便操作。灘床的骨架結構應堅固,放置種蛋的表面應平整、柔軟(表面可以放置薄層6~10厘米長的新鮮碎稻草),應准備好棉被、單被或毯子等覆蓋物。_ 種蛋上攤床後,應依據種蛋四周的實際溫度確定是否加熱或覆蓋種蛋保溫;應定期翻蛋,建議每4~6小時人工翻蛋1次,出雛前3~4天停止翻蛋;應定期為孵化房通風換氣,但不應影響孵化溫度;注意經常為孵化房加濕,孵化房的濕度應保持在60%~75%之間。目前,我國南方許多地區孵化鴨、鵝採用攤床孵化法。

I. 鴨孵化枝術

母番鴨(肉鴛鴦)從出殼到5個左右就可產蛋,蛋重70—80克。產蛋20—30枚後,母番鴨就自然抱窩,35天出雛,其後休產10—15天後繼續產蛋,每年育雛50—80隻。如大量養殖,可用人工孵化的方法。人工孵化時,對母番鴨施以醒抱技術,1隻母肉番鴨年可產蛋180—260枚。番鴨人工孵化技術難度大,孵化期長(一般鴨28天,番鴨為35天), 現將其番鴨人工孵化的技術總結於下: 一、場址選擇孵化場應遠離交通干線500米以上、居民點1000米以上、禽場1000米以上和粉塵較大的工礦區。 二、場地布局孵化場內的設施建設按 「種蛋接收室→種蛋消毒室→種蛋儲存室→種蛋處理室(分級、碼盤)→孵化室→移盤室→出雛室→雛鴨處理室(分級、鑒別、預防接種)→雛鴨存放室」生產流程進行布局。 三、土建要求孵化場的牆壁、地面和天花板,應選用防火、防潮和便於沖洗、消毒的材料,孵化場各室最好為無柱結構。門為推拉門,高約2米,寬1.2米。地面至天花板高約3.5米,地面平整光滑,各室設獨立的下水道,屋頂鋪保溫材料。 四、通風換氣系統各室設獨立的通風、排氣系統,種蛋儲存室最好有空調設施。各室空氣的技術參數見表1。 五、衛生消毒設施孵化場必須配備淋浴室、洗滌室、消毒室、清潔室以及清洗消毒的相應設施。大門口設置液體消毒池和紫外線消毒室,工作和生產人員進出必須消毒。孵化設備每次用完均要及時清洗和消毒,地面及環境要定期消毒,嚴禁外來人員進入孵化場。 六、種蛋的管理 1.種蛋的要求種蛋干凈衛生、無污染物,蛋重70~80克,表面光滑,大頭、小頭區分明顯。 2.種蛋的儲存種蛋應放置在15~20℃條件下的儲存室內,室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0%~80%,時間不超過7天。種蛋儲存室空氣應保持新鮮,無刺激性、腐蝕性氣體。 3.種蛋的運輸種蛋運輸要求迅速、安全,嚴防劇烈震動,避免陽光暴曬和雨淋。包裝應用符合規格的蛋托或種蛋箱,並填充墊料。嚴禁與有毒、有害物品混運。 4.種蛋消毒種蛋在儲存前和入孵前各消毒一次。採用熏蒸消毒法:按1立方米空間15克高錳酸鉀和30毫升甲醛溶液(先把高錳酸鉀放入陶瓷容器內,再倒入甲醛溶液),在溫度為20℃、相對濕度為75%~80%的條件下密閉熏蒸約30分鍾,然後打開進出氣孔,排出甲醛氣體。 七、孵化的技術要求 1.入孵前的准備 (1)檢查孵化機,進行試運轉。觀察電機、溫/濕控器、報警、通風和翻蛋等系統的運行情況,試運轉時間為3天。 (2)校正孵化機內的溫度。用人體溫度計測定機內上中下、前後、左右、里外各部位的溫度,孵化機內各部位的溫差應小於0.2℃,否則要查找原因,待調試好後再進行孵化。 (3)清洗消毒。每批次出雛完畢後,應對孵化機、蛋盤、孵化場內外進行徹底清掃、沖洗、消毒。 2.種蛋預熱、裝盤消毒及入孵種蛋應於入孵前4~6小時從種蛋儲存室移至孵化室預熱,種蛋放置在蛋盤上應該大頭朝上,消毒採用甲醛熏蒸消毒法。每批種蛋應在種蛋盤上標明入孵時間。 3.升溫與溫度調節番鴨種蛋採用變溫孵化法或恆溫孵化法均可。開始孵化時,應關閉孵化機的進出風孔,並在3小時內將機溫升至設定的溫度。當達到設定的溫度時,孵化機自動控制器不再調節,若偏離設定溫度0.2℃時應進行調節。孵化人員應每隔30分鍾觀察一次機溫,每兩小時記錄一次。 4.溫度的控制溫度是鴨胚發育的重要條件,只有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才能保證胚胎正常發育,孵化溫度掌握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到孵化效果。如果種蛋量較大,而且採用整批入孵,則選用變溫法效果較好;如果種蛋量較少,而且採用定期分批入孵,則可選用恆溫法孵化(見表2)。 5.濕度的控制在一般情況下,孵化前期(1~10天)要求孵化機的相對濕度不高於50%;孵化中期至閃毛(11~32天)孵化機內的相對濕度保持在55%~60%;落盤至出雛(33~35天)室內的相對濕度應維持在60%~70%(見表 2)。 6.翻蛋翻蛋角度是番鴨孵化成功的關鍵,從生產實踐中得知,翻蛋角度小於45°時,受精蛋的孵化率不到10%;翻蛋角度小於80°時,受精蛋的孵化率也僅為50%左右;翻蛋角度為90°時,受精蛋的孵化率可達到95%以上;所以翻蛋角度一定不能小於90°。一般每兩小時翻蛋一次。 7.涼蛋種蛋孵化至中後期,由於鴨胚逐日長大,體內物質特別是脂肪代謝加強,會產生大量的生理熱,涼蛋就是為了在短時間內降低蛋溫,及時散發多餘的熱量,增強機內氣體對流,促進鴨胚氣體代謝。涼蛋一般是孵化到第16天,即小頭合攏後開始進行,涼蛋的方法應根據孵化時間和季節而定。早期的鴨胚及寒冷季節,涼蛋時間不宜過長。後期鴨胚及熱天應多涼,具體次數根據經驗而定,一般每次涼蛋20~40分鍾,用眼皮來測試蛋溫,即以蛋貼眼皮感覺微涼時即可關上機門。 8.淋水及加醋淋水是番鴨人工孵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淋水一般是在鴨胚尿囊血管伸展到蛋的小頭合攏(16胚齡)後進行,提前淋水會影響鴨胚的小頭合攏。最好與涼蛋同時進行,每天淋水兩次,用水溫為30~32℃的溫水(切忌用冷水)進行噴霧淋水,同時打開風機,等機內的濕度降至所設置的濕度時再關風機。到了31~33個胚齡後,胚蛋出現斜口後即可在淋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食醋(一般為3%),啄孔後停止加醋。加醋是為了達到碎殼,便於雛鴨破殼,提高出雛率。 9.照蛋種蛋在孵化過程中於6胚齡、16胚齡、32胚齡分別進行頭照、二照、三照,及時撿出無精蛋、死胚蛋、臭蛋。各種蛋相特徵見表3。 10.落盤番鴨蛋孵化到33胚齡時把蛋從孵化機轉到出雛室的出雛床上,同時注意定時進行人工翻蛋,室內的溫度控制在35℃以上,室內相對濕度維持在70%~80%。 11.出雛胚胎發育正常時,第34胚齡開始出現啄殼,並有少量的開始出殼,到第35胚齡大量出殼,極少量的36胚齡出殼。出殼後的雛鴨胎毛干後,及時轉到育雛室內進行保溫飼養。 12.掃盤清理消毒出雛完畢後應及時對孵化機、蛋盤、出雛床、孵化室、出雛室進行徹底的清洗和消毒。 1、溫濕度:孵化前期(1—15天)孵化機內溫度控制在38.5C—38C之間,中期(16—30天)控制在38°C—37.5°C。濕度要求在孵化前期60%,中期50%,後期和出雛時60%—70%。 2、翻蛋:次數要多,每隔2.5小時翻蛋一次,翻蛋的角度180°每天人工翻蛋2次。 3、涼蛋:孵化前期可以不涼蛋,但中期每天涼蛋一次,後期每天涼蛋3—4次。 4、噴水:孵化中期至出雛時,涼蛋時要用35°C溫水噴蛋一次,涼干後放入機內繼續孵化。 5、通氣:孵化機應有通風孔的電風扇,使機內溫度均勻,空氣流通,特別是孵化中後期更為重要,必要時稍打開條開機門。 6、助產:經過35天孵化肉番鴨苗就破殼而出,對出殼困難的應進行人工破殼,提高出雛率。 7、春夏秋三季還可用太陽能暖水袋熱源電孵箱,每1000隻蛋每天只需投資2分錢。

J. 鴨苗孵化技術

母番鴨(肉鴛鴦)從出殼到5個左右就可產蛋,蛋重70—80克。產蛋20—30枚後,母番鴨就自然抱窩,35天出雛,其後休產10—15天後繼續產蛋,每年育雛50—80隻。如大量養殖,可用人工孵化的方法。人工孵化時,對母番鴨施以醒抱技術,1隻母肉番鴨年可產蛋180—260枚。番鴨人工孵化技術難度大,孵化期長(一般鴨28天,番鴨為35天), 現將其番鴨人工孵化的技術總結於下
一、場址選擇二、場地布局三、土建要求四、通風換氣五、衛生消毒設施六、種蛋的管理
1.種蛋的要求 2.種蛋的儲存 3.種蛋的運輸4.種蛋消毒
七、孵化的技術要求
1.入孵前的准備
(1)檢查孵化機,進行試運轉。觀察電機、溫/濕控器、報警、通風和翻蛋等系統的運行情況,試運轉時間為3天。
(2)校正孵化機內的溫度。用人體溫度計測定機內上中下、前後、左右、里外各部位的溫度,孵化機內各部位的溫差應小於0.2℃,否則要查找原因,待調試好後再進行孵化。
(3)清洗消毒。每批次出雛完畢後,應對孵化機、蛋盤、孵化場內外進行徹底清掃、沖洗、消毒。
2.種蛋預熱、裝盤消毒及入孵3.升溫與溫度調節4.溫度的控制5.濕度的控制6.翻蛋7.涼蛋
8.淋水及加醋9.照蛋10.落盤11.出雛12.掃盤清理消毒

1、溫濕度:孵化前期(1—15天)孵化機內溫度控制在38.5C—38C之間,中期(16—30天)控制在38°C—37.5°C。濕度要求在孵化前期60%,中期50%,後期和出雛時60%—70%。
2、翻蛋:次數要多,每隔2.5小時翻蛋一次,翻蛋的角度180°每天人工翻蛋2次。
3、涼蛋:孵化前期可以不涼蛋,但中期每天涼蛋一次,後期每天涼蛋3—4次。
4、噴水:孵化中期至出雛時,涼蛋時要用35°C溫水噴蛋一次,涼干後放入機內繼續孵化。
5、通氣:孵化機應有通風孔的電風扇,使機內溫度均勻,空氣流通,特別是孵化中後期更為重要,必要時稍打開條開機門。
6、助產:經過35天孵化肉番鴨苗就破殼而出,對出殼困難的應進行人工破殼,提高出雛率。
7、春夏秋三季還可用太陽能暖水袋熱源電孵箱,每1000隻蛋每天只需投資2分錢。

閱讀全文

與孵化鴨技術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