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爾大學的培訓體系
海爾大學搭建並聯的培訓平台,持續為員工提供開放的學習資源。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差距和實際需要,自主學習、自主發展。通過搭建小微創客的學習平台和創客孵化加速平台,與用戶實時互動交互,為小微提供個性化培訓解決方案,助力組織轉型及創客加速。 創客學院是海爾大學專門為加速培養創客而設立的,依託海爾平台,吸引內外資源,通過公開課、訓練營、導師輔導、互動社區等多種形式提升創客能力,搭建創業項目與投資人對接的平台,已形成集創客公開課、創業訓練營、導師輔導、互動社區等多樣化的創客加速培養體系。
創客公開課:基於創業前、中、後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幫助初創創客及潛在創客系統了解創客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搭建形成了包含創業機會、商業企劃、用戶交互、產品創新、電商營銷、公司運營、投後管理等12個節點30餘門課程的公開課體系,先後吸引了矽谷專家、互聯網公司高管、投資人、海爾內部成功創業小微主等人圍繞多個主題開展公開課,吸引內外部創客參與培訓交互。
創業訓練營:通過原型日、私董會、項目路演等為創客提供實戰輔導,加速創業項目。海爾大學與北京大學聯合創辦「海爾創業訓練營」,與清華大學共同發起「清華全國創客教育基地聯盟」,與山東大學進行戰略合作推進創新創業聯盟活動等,打造海爾創業訓練營品牌,持續為創客們提供更大的平台,對接更多的資源。
創客聯盟:搭建與高校對接的開放的創業加速平台,通過高校創客聯盟,吸引政府、企業和創客機構參與,聯盟成員共享創新創業資源,共建創業扶持平台,共同搭建高校創客孵化加速生態圈。高校創客聯盟主要聚焦創客培養、眾創空間共建、創客生態完善三個方面,通過系列校園創客活動,吸引高校導師、學生、技術資源,實現項目創意和學生創客搶入的全流程閉環。
創客大賽:海爾生態圈面向社會共同舉辦創客大賽,吸引全球成熟創客進入海爾創客生態圈,通過在線申請、篩選面試、創客訓練營修煉、演示日路演、孵化五個階段,篩選創客團隊和項目,並加速項目孵化,共享創新創業資源。
創客模式輸出:海爾大學面向社會輸出海爾創客模式,將海爾的創客模式探索開發出海爾的創客加速模式、HR按單聚散、HR單人酬等課程,通過將海爾的創新孵化模式及成功創業案例等總結沉澱並對外輸出,擴大海爾創業平台影響力的同時吸引外部優秀創客、優質項目到海爾平台上創業,通過創客文化交互及沉澱等營造創客文化氛圍,驅動創客轉型。 承接集團互聯網戰略,海爾大學與各小微組建利共體,不斷優化小微學習體系,推動小微加速轉型,實現引爆引領。
小微運營治理:針對集團各小微主、平台主提升經營能力的需求,開發設計初階、中階、高階分段課程體系,通過培訓、認證推動其公司治理及運營能力加速提升。
690轉型加速:聚焦690持續滿足用戶智慧生活最佳體驗的互聯企業戰略定位,通過與智慧生活U+生態圈、互聯工廠並聯交互平台組建利共體,與各小微確定契約,規劃設計創客加速發展體系,持續為小微提供人才保障,加速創客孵化。
1169轉型加速:聚焦1169價值交互平台戰略,吸引內外圈一流資源助力小微引爆,圍繞各個小微創客能力素質要求,通過測評訪談等手段找出差距,制定個性化的培訓解決方案,推動開放的人力資源體系建設,實現人才市場化。 海爾大學通過搭建學習資源平台、課程平台、講師平台、交互平台、測評平台、硬體平台全方位的推動互聯網形態下的新學習管理體系。吸引內外部一流資源,持續推進集團的戰略轉型,提升介面人和小微創業者的轉型、創業、創新能力。
雲平台:順應時代的發展和集團戰略的轉型,海爾大學建立了以「雲平台」為依託的培訓生態系統,並搭建海爾大學微信公眾號進行知識及模式分享。通過「共同探索創新模式」吸引全球一流的資源參與到員工學習當中,開放並聯,實時互動。海爾大學已經與哈佛大學、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中歐商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微軟、思科、寶潔等諸多世界一流資源建立合作關系,可以24小時在線與員工進行案例互動、分享創新經驗。
創客測評:通過搭建自助化、場景化、專業化的測評輕平台,為創業小微全生命周期的發展過程提供人才評估解決方案,提升創客自我認知,助力小微團隊的優化配置與發展。
資源吸引:搭建無障礙、全流程、持續迭代的資源吸引平台,拆掉資源與用戶之間的牆,打造與用戶開放交互、無障礙的全流程在線資源吸引平台-資源共享雲,充分交互、公開透明,根據用戶評價持續迭代。
課程資源:在現有海爾大學課程講師交互平台上,聚集著4000多門課程、數千家外圈資源、500多名內部講師及導師,為創業小微全生命周期的發展過程提供人才支持。
講師資源:通過搭建內外圈培訓師生態圈交互機制,建立體系化、專業性的培訓師交互平台,對外輸出海爾模式,對內進行組織文化、創客素質、小微經營等方面的培訓。海爾大學是海爾集團講師和導師認證的唯一機構,同時也是海爾集團對外培訓的唯一機構。
在線雲學習:打造全球創客自助的在線雲學平台,通過雲互動群、微信群交互、MOOCs、騰訊、網易公開課等形式,創客可以隨時隨地、全方位的自主自發學習。
硬體資源:聚焦用戶需求,打造開放、交互、個性化的硬體資源,讓資源與用戶並聯交互,助力解決用戶學習方案,實現大學硬體資源的市場化增值。
B. 中國有哪些優秀的企業大學
1.海爾大學:綜合性大學,有一些比較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如「企業文化及企業競爭力」、「人力資源戰略和企業競爭力」、「CEO管理與企業發展」、「海爾戰略」、「海爾國際化」,從課程可以看出來,這所大學一個很重要的定位是企業文化中心和品牌傳播。
2.華為大學:綜合性大學,橫向來分(從對象分)有新員工、在職員工、管理者三類的課程體系,縱向(內容)來分有通用技能、管理技能、公司知識、產品知識、專業技能幾大模塊。從設置上可以看出,是以崗位勝任力模型為基礎做學習地圖。
3.惠普大學系統:這個不算統一組織架構的企業大學,因為它分為兩個部分,人力資源部下屬的教育培訓部——負責內部培訓的,培訓事業部——惠普商學院、惠普IT管理學院、惠普軟體工程學院、惠普IT技術學院,這些學院對外,以盈利為目的。
4.攜程大學:綜合性大學,旗下四個系別的項目,領導管理系、財務管理系、運營管理系、旅遊及服務營銷系。
5.好屋大學:綜合性大學,旗下有銷客學院、好屋學院、經紀人學院三個板塊,好屋學員面對全體中國員工、銷客學院面對銷售精英、經紀人學院面對合作夥伴。
6.碧桂園營銷學院:營銷型專業大學,分教學開發、區域培訓管理、教務認證、網路教學幾個板塊,組織架構和成果輸出都聚焦營銷領域,主要負責輸出企業急需的專業人才。
7.平安大學:綜合性企業大學,旗下壽險學院、產險學院、金融學院、管理學院和博士後工作站,這是2014-2015年的架構。它的博士後工作站很有特色,出身也比較高大上,有同中國社會科學院、南開大學這樣的一流機構合作,指導專家也是業內響當當的人物,比如吳敬璉、李揚等。
8.摩托羅拉大學:也是綜合性大學,它的質量管理學院很有特色,六西格瑪咨詢認證體系,那個認證架構圖我都還有,不贅述了。
C. 目前在海爾的培訓師都有哪些哪些較為權威,課程實用,客戶評價較高
劉春華老師不錯,我們公司請他講過多次。好像有個博客:http://wenhuayingxiao.blog.tianya.cn
授了一些資料,呵呵,希望給分阿。
劉春華,中國海洋大學MBA,北大經濟管理博士,南開大學企業管理博士,是目前企業界少有的雙博士學者背景的管理者;
中國海洋大學MBA聯盟主席,山東MBA聯盟執行主席;
海爾集團中央空調本部市場營銷部長兼企業文化部部長;並擔任海爾大學首席講師;現為青島和寧波人才交流幹部,任職帥康集團常務副總裁。
劉春華兼職青島品牌研究會會長,中國品牌聯合會副理事;
劉春華是全國12家高校特邀營銷和文化案例的客座講師,是濟南高新投、寧波和易海運、江蘇敔山灣、西安協和置業等近10家集團公司的管理顧問;
劉春華還是11所高校的客座教授,為浙江大學EMA、中國海洋大學MBA等工商管理授課,並兼任青島大學營銷專業碩士導師;
2008年2月,劉春華所倡導的「海爾奧運營銷」獲得香港品牌基金會和《經濟觀察報》組織評選的「全國市場營銷獎項優秀獎」。
2008年3月,劉春華帶領的營銷團隊策劃的「海爾中央空調奧運營銷」被評為「青島市企業創新管理獎優秀獎」;
2008年11月,「海爾中央空調奧運營銷」又被山東省企業管理創新評選委員會評為「山東省企業管理創新」特等獎;
2008年10月,劉春華被中國MBA聯盟並中國MBA領袖年會組委會評為「中國10大MBA管理創新貢獻獎」。
2009年8月,劉春華被中國MBA聯盟評選為「中國10大企業文化倡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