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裡有熱處理培訓班
還給證書呢,是大連聖潔熱處理學校, 人家的廣告詞是《世界熱處理,中國有聖潔》厲害吧
Ⅱ 關於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資格認證考試培訓
材料熱處理工程師申請認證條件
1、關於材料熱處理工程師 1.1、材料熱處理工程師
在材料加工和機械製造領域中,從事材料熱處理專業方面的科研、設計、生產、管理,具備材料熱處理知識和技能、並能在材料熱處理相關活動中具有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
1.2、材料熱處理工程師應具備的能力
(1)具備材料熱處理的現代理念與基本理論知識; (2)具備材料選擇、工藝設計及方案實施的能力; (3)具備分析和解決材料熱處理中出現質量問題的能力; (4)具備熱處理生產車間工藝流程設計和設備合理布置的能力; (5)能提出利用新知識、新技術對現行生產工藝和設備進行高效、節能節材和環保改造的方案設計和實施;
(6)能夠參與企業熱處理技術升級改造的方案設計和實施; (7)能夠參與企業熱處理生產和質量管理工作。 2、材料熱處理工程師申請認證條件
2.1、已具備工程師資格者,應滿足以下條件: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1)本人具備良好的職業行為和道德規范; (2)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會員;
(3)從事材料熱處理相關工作二年以上;
(4)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要求面試時,須參加並通過面試);
(5)每年須參加繼續教育學習並達到規定要求; (6)用人單位對個人專業技術經歷和能務的認可。 須提供以下有效文件證明及復印件; ①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會員證書; ②工程師資格證書;
③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書; ④熱處理分會認可的繼續教育證明;
⑤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資格認證申請表(機械工程師資格認證申請表代); ⑥技術工作總結報告
2.2未取得工程師資格者,應滿足以下條件: (1)本人具有良好的職業行為和道德規范; (2)應滿足以下自然條件 ①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會員; ②大學文化程序; ③外語培訓考試合格;
④計算機應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 (3)實際工作年限及專業經歷:
①本專業或工科專科畢業5所以上;從事材料熱處理相關工作二年以上; ②本專業或工科本科畢業4年以上;從事材料熱處理相關工作二年以上; (註:已取得見習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者,按工程培訓計劃要求執行) ③本專業或工科研究生畢業2年以上;從事材料熱處理相關工作二年以上; ④其他人員,年齡35歲以上,有15年以上材料熱處理專業工作實踐經歷; (4)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已取得見習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資格者,可不參加筆試,只需參加面試;未取得見習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資格者,
必須參加筆試,要求面試時,還須參加並通過面試);
(5)每年須參加繼續教育並達到規定要求; (6)用人單位對個人專業技術經歷和能力的認可。 須提供以下有效文件證明及復印件: ①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會員證書; ②大學畢業證書;
③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書;
④外語考試合格證明(國家人事部門組織的工程師外語考試合格證明;或學會指定培訓機構組織的外語培訓考試合格證書;或學士學位證書);
⑤計算機應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證明(國家人事部門組織的工程師計算機考試合格證明;或學會指定培訓機構組織的計算機培訓考試合格證書;或學士學位證書);
⑥熱處理分會認可的繼續教育證明; ⑦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資格認證 ⑧技術工作總結報告
2.3、獲得材料熱處理工程碩士者
經本人申請,提供相應工程碩士畢業證明材料,可直接取得材料熱處理工程師技術資格。
3、認證程序:凡已具備上述有效文件者,即可向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各地資格認證分中心報告申請認證。合格者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頒發《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資格證書》。
三、材料熱處理品工程師資格考試
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資格考試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分會組織實施。 1、考試時間:分定期考試和不定期考試,考試時間一天。
2、考試報名:通過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技術資格認證中心的各省分中心或直接向熱處理分會申請報名考試。
3、考試組織:由熱處理分會直接組織或由熱處理分會委託分中心負責具體考務(例如考場和監考)工作。
4、考試命題與閱卷:由熱處理分會統一組織考試命題與閱卷。《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資格考試大綱》是考試命題依據。
5、考試證書:考試成績合格者,由熱處理品分會頒發資格考試合格證書。資格考試合格證書有效期3年。
6、考證費用:500元/人。 四、材料熱處理工程資格考試培訓
Ⅲ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主要學習哪些課程
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工程數學、英語、計算機技術與應用、機械制圖、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電工電子技術、機械CAD/CAM、安全管理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基礎、數控機床及編程等。
Ⅳ 熱處理:本人高中學歷,想系統學習熱處理,請問需要學習哪些必要課程
熱處理門檻很低, 學什麼課程沒什麼必要。 你如果想入熱處理行業。直接投簡專歷說屬明你身體健康 能吃苦耐勞就好。 至於學好熱處理 多半是經驗 書上的東西和現實聯系不是很貼切。先乾熱處理 在學熱處理 比較好 。。 如果想先學 我覺得你學學熱處理工藝 就行。知道鐵碳平衡圖 C曲線 。等溫淬火。 就好。
Ⅳ 從事熱處理的新人 需要進行哪些方面的培訓
第一節 Fe-C(Fe-Fe3C)相圖 一、相圖中的點、線、區的意義 因碳在鐵中的含量超過溶解度後,剩餘的碳可以有兩種形式,即:滲碳體(Fe3C)和石墨(G),因此,鐵碳合金有兩種相圖,即Fe-G相圖和Fe-C相圖(一般情況下提到的鐵碳相圖是指Fe-Fe3C相圖)。 相圖中的基本相:(除去液相外,相圖中的基本固相有以下三種) 鐵素體——碳在α-Fe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用F或α表示。碳在δ-Fe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稱為,用δ表示。 奧氏體——碳在γ-Fe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用A表示,有資料用γ表示。 滲碳體——鐵和碳形成的金屬化合物,用Fe3C表示,有資料用Cm表示。 線和區(含五個單相區)的意義: 線的意義,三條水平線(包晶轉變線、共晶轉變線、共析轉變線) 二、相圖分析 1、包晶轉變(水平線HJB) 在J點,溫度為1495℃恆溫下,含碳量為0.35%的液相與含碳量為0.09%的鐵素體發生包晶反應,形成含碳量為0.17%的奧氏體。 此類轉變僅發生在含碳量為0.09~0.53%的鐵碳合金中。 2、共晶轉變(水平線ECF) 在1148℃恆溫下,含碳量為4.3%的液相轉變為含碳量2.11%的奧氏體和滲碳體(含碳量為6.69%)。其共晶產物為混合物,稱為萊氏體(用Ld表示)。其轉變式為: L C →A E +Fe3C 在萊氏體中,滲碳體是連續分布的相,奧氏體呈顆粒狀分布在滲碳體上。因滲碳體脆性大,所以萊氏體的塑性很差,無實用價值。 含碳量在2.11~6.69%之間的鐵碳合金均發生共晶轉變。 3、共析轉變(水平線PSK) 在727℃恆溫下,含碳量為0.77%的奧氏體將發生共析轉變,轉變成鐵素體和滲碳體所組成的混合物,其共析產物稱為珠光體,用P表示,其反應式為: As →Fp+Fe3C 珠光體呈層片狀,較厚的是F,較薄的是Fe3C,F的體積大約是Fe3C的8倍。 所有含碳量>0.0218%的鐵碳合金均發生共析轉變。PSK線稱為A1線。 4、鐵碳合金相圖中另外三條重要的固態轉變線: ①GS線:冷卻時是奧氏體開始析出鐵素體的轉變線,加熱時是鐵素體全部溶入奧氏體的轉變終了線,這條線常稱為A 3 線。 ②ES線:碳在奧氏體中的溶解度曲線。稱為Acm線。低於此溫度時,奧氏體析出的Fe3C稱為二次滲碳體,記為Fe3C Ⅱ ,以區別從液相線CD直接結晶出的一次滲碳體(Fe3C Ⅰ )。 ③PQ線:碳在鐵素體中的溶解度曲線。低於此溫度時,鐵素體析出的Fe3C稱為三次滲碳體,記為Fe3C Ⅲ 。 第二節 鋼的熱處理 熱處理——將鋼經過加熱、保溫、冷卻,以改變其組織,滿足其使用性能的一種工藝方法。 常用的熱處理形式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表面淬火等。 鋼能夠進行熱處理的原因是:鋼能夠在固態下發生相變。A 1 、A 3 、Acm稱為鋼在加熱或冷卻過程中組織轉變的臨界溫度。 一.鋼的退火 將鋼加熱到適當的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後緩慢冷卻,以獲得接近平衡組織的熱處理工藝稱退火。 它包括: 完全退火 、 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 擴散退火、去應力退火、再結晶退火 退火目的:消除部分內應力,細化晶粒,均勻組織,以改善其機械性能,為淬火作好組織准備;降低材料的硬度,以改善加工性能;消除冷加工產生的硬化現象,以恢復其塑性。 二、鋼的正火 正火是將鋼加熱到Ac3(對亞共析鋼)或Accm(對過共析鋼)以上適當的溫度,保溫一定時間,使鋼完全轉變為奧氏體後進行空冷,以得到珠光體類型組織的一種熱處理工藝。 正火與完全退火相比,兩者的加熱溫度相同,但正火的冷卻速度較快,轉變溫度較低。 正火後,鋼的強度、硬度和韌性較退火的高。 三、鋼的淬火 將鋼加熱到臨界點Ac3或Ac1以上的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後以大於臨界淬火速度冷卻,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為主的組織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淬火後,鋼的強度和硬度及耐磨性得到顯著提高。 1 、淬火應力 工件在淬火過程中往往會發生變形或開裂,這主要是因為存在淬火應力所致。淬火應力可分為熱應力和組織應力兩種。 (1)熱應力 工件在加熱或冷卻時,由於不同部位的溫度存在差異,導致熱脹冷縮的不一致所產生的應力叫熱應力。工件淬火後,由熱應力所引起的殘余應力一般是表層為壓應力,心部為拉應力。 由於熱應力是因為快速冷卻時工件截面上溫差所造成的,因此冷卻速度越大,溫差越大,熱應力也就越大。此外,淬火溫度高,工件尺寸大,材料導熱性能差,線膨脹系數大,也會使熱應力增大。 (2)組織應力 工件冷卻時,由於溫差造成不同部位組織轉變不同時而引起的內應力稱組織應力。由組織應力引起的殘余應力一般表現為表面拉應力、心部壓應力。 淬火時,由比容最小的奧氏體轉變為比容最大的馬氏體。冷卻過程中,因表面的溫度比心部溫度低,先發生馬氏體轉變,導致表面受壓應力。隨溫度降低,次表面也發生馬氏體轉變,導致表面受拉應力,心部受壓應力。 組織應力大小與鋼在馬氏體轉變溫度范圍內的冷卻速度、工件尺寸、導熱性能和屈服強度以及含碳量、淬透性等因素有關。 2 、淬火加熱 淬火加熱溫度的選擇應以獲得均勻細小的奧氏體晶粒為原則,以便淬火後獲得細小的馬氏體組織。一般為鋼的臨界點 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30~50℃ 。如果加熱溫度太低,不能獲得多的馬氏體,但如果加熱溫度太高,則會引起奧氏體晶粒粗大,淬火後得到粗大馬氏體,會引起鋼的韌性降低。 為了使工件各部分均能完成組織轉變,需要在淬火加熱溫度下保溫一定時間。影響加熱時間的因素主要有加熱介質、鋼的成分、加熱溫度、工件的形狀、尺寸、裝爐方式和裝爐量等。 3 、淬火冷卻 為了使鋼獲得馬氏體組織,淬火冷卻速度必須大於臨界冷卻速度。但是,如果冷速過大又會使工件的內應力增加,使工件變形或開裂的傾向變大。因此,要 合理的確定淬火冷卻速度,以達到既使工件能獲得馬氏體組織又能減小變形和開裂的傾向的目的。 要想達到這一目的,重要的是選擇適當的淬火介質。 淬火介質有水、不同濃度的鹽水或鹼水和各種礦物油。 4 、鋼的淬透性 鋼的淬透性是指鋼在淬火時獲得馬氏體的能力,其大小用 鋼在一定條件下淬火所獲得的淬透層的深度來表示 ,淬透層越深,其淬透性越好。 四、鋼的回火 大多數鋼淬火後都要經過回火。回火就是將淬火後的工件加熱到低於相變臨界點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後再冷卻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回火本質上是淬火馬氏體的分解以及碳化物的析出、聚集、長大過程。 1、回火的必要性 ①獲得工件所需的組織,以改善性能。淬火組織為M和少量殘余A,其具有高的強度和硬度,塑性韌性較差。實際零件的性能要求則各不相同。 ②穩定工件尺寸。淬火組織為M和少量殘余A,都不是穩定組織,都將自發地向穩定組織轉變,因而將影響工件的形狀與尺寸的改變。通過回火可以使淬火組織轉變為穩定組織,從而保證工件在使用過程中不再發生形狀和尺寸的改變。 ③消除淬火內應力。如不及時通過回火消除內應力,會引起工件進一步的變形甚至開裂。 2、回火的實質 是淬火M的分解和碳化物的析出、聚集、長大。 3、回火後的力學性能 隨回火溫度的升高,材料的強度、硬度降低,塑性、韌性升高。 4、回火的種類和應用 ①低溫回火(150~250℃) 獲得的組織:M 回 性能特點:具有高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具有一定的韌性(降低了淬火內應力和脆性) 用途:各種高碳的切削刃具、量具、冷沖模、滾動軸承以及滲碳件。 回火後的硬度:58~64HRC ②中溫回火(350~500℃) 獲得的組織:T 回 (回火屈氏體) 性能特點:高的屈服強度、彈性極限和較高的韌性。 用途: 各種彈簧、模具的熱處理。 回火後的硬度:35~50HRC ③高溫回火(500~650℃)(淬火+高溫回火=調質) 獲得的組織:S 回 (回火索氏體) 性能特點: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 用途:中碳鋼調質所製造的各種機械結構零部件。 汽車、拖拉機、機床等的重要結構件,如連桿、螺栓、軸類、齒輪等。 回火後的硬度:200~330HBW 五、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是將工件表面層淬硬到一定深度,而心部仍保持未淬火狀態的一種局部淬火法。常用的淬火方法有:火焰表面淬火及感應加熱表面淬火。、 六、化學熱處理 化學熱處理:是將工件置於化學介質中加熱和保溫,以改變表層的化學成分和組織,從而改變表層性能的熱處理工藝。目前常用的有:滲碳、氮化、碳氮共滲等。
記得採納啊
Ⅵ 常熟熱處理工學院可以短期培訓嗎
個人覺得,學技術可以根據市場需要,再結合自身興趣和實際情況選擇專業正規的培訓學校進行
系統的學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掌握每一個要點和訓練方法就好
Ⅶ 怎樣才能學好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這門課程
首先,金屬材料和熱處理是十分有意思的一門課程,尤其到日後工作中,和同事內談到零件材質,如何熱處容理時,你能誇誇奇談,說出馬氏體、淬火+高溫回火等學名。會非常驕傲。
其次,這門課程也十分實用,在日後工作中能起到指導作用。
最後,想明白以上兩點就會對這門課程感興趣,感興趣了,就自然學好了。
最最後,這門課真的很有意思和很實用。
Ⅷ 做熱處理 學習什麼專業
現在的專業已經改革了,現在沒有熱處理專業,而是叫金屬材料工程,是一門專門、系統回的學答習金屬材料(包括熱處理)課程,金屬材料工程全國有名的學校有上海交大,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說起來,熱處理也很奇妙,也很抽象的,是一個微觀現象,入門對外行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相信朋友你沒有問題,believe yourself!
Ⅸ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學些什麼
業務培養目標:培養從事金屬材料的設計、使用、質量控制
和檢驗,熱處理,研究發展新材料、新工藝以及管理的高級工程
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科學的基礎理論,
掌握金屬材料的成份、組織結構、生產工藝、環境與性能之間關
系的基本規律,研究鋼鐵材料、有色金屬合金、功能材料及特殊
性能合金,通過合金設計和工藝設計,提高材料的性能和質量,
並開發新材料、新工藝。
畢業生應獲在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物理化學、金用學、 金屬材料學等材料科學的基礎
理論;
2.掌握金屬材料的冶煉、鑄造、 冷熱加工和熱處理等生產
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技術經濟管理知識;
3.具有材料的基本檢測技術和計算機應用等基本技能;
4.具有正確選擇、合理使用金民材料。 質量控制與實驗分
析以及合金設計的初步能力。
5具有制定合理的熱處理工藝, 分析熱處理質量問題以及正
確選用熱處理設備的能力;
6.具有研究開發新材料、 熱處理新工藝和新設備的初步能
力。
主幹學科:物理化學,金庸學。
主要課程:物理化學、金用學、金日材料學、熱處理原理和
工藝、金屬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熱處理車間設備
與設計、金用X射線學、電子顯微技術。
主要實踐環節: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
專業實驗、計算機應用及上機實踐、熱處理車間設計、畢業論文
(設計)。
畢業生可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可在機械、
電子、冶金、石化、交通、輕紡等工廠的理化檢驗部門,從事材
料質量分析,理化檢驗,機器零件失效分析工作,也可以在熱處
理或熱加工車間從事制定工藝過程,保證工藝質量,並改進或改
造車間設備和工裝夾具工作,還可在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開
發部門從事新材料、新表面技術、新產品的開發研究和生產應用
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粉未冶金,腐蝕與防護,金屆壓力加工
Ⅹ 關於做表面熱處理方面的工作需要進行哪些方面的培訓
首先是安全教育,然後再學習一點生產中設備操作,溫度控制,質量檢測,廢品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