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射頻工程師要學什麼
射頻工程師需要有的技能跟知識包括非常廣泛,數學知識、電子電路知識版、微波射頻知識等權等,這里只能大概列舉一下了,做個參考吧:基礎知識有:傳輸線理論,微波理論知識,Smith圓圖,二埠網路,S參數,放大器,混頻器等等;另外電路基礎,高頻電子電路等也很很重要。要學的軟體包括:ADS,HFSS,Ansoft
Ⅱ 射頻工程師應該具備哪些主要能力
射頻工程師必備能力之原理圖設計能力
首先自然是原理圖的設計能力,當然,從無到有目前已經很少了,多數平台都會有一個大致的參考設計,就算沒有,原理圖設計階段也會有平台方的大力支持。不過對於射頻部分,沒人幫助問題也不大,頻段確定了,選好這個頻段的PA,雙工器,FEM或者ASM,如果不是什麼不入流的廠家,鏈路預算也不是那麼重要,大家按業內標准來做的,不會差太多。RF前端部分的原理圖其實不算太難,TRX部分按照IC的DATASHEET來,有特殊注意的地方,IC廠家肯定會告知的。當然對於現成的原理圖,更換一些主要器件,首先要對比下新舊器件的參數有沒有大的區別,然後要一些實際的測試數據來看看,畢竟datasheet不是特別全面。大致總結下,就是說你對各射頻器件都要熟悉,哪個參數什麼意思,對系統有什麼影響,比如一個雙工,插損大0.5,收發埠隔離度差5db,帶外某位置抑制差了10db,這些對系統的影響有多大,有沒有臨界的項會fail。雖然這些器件設計出來基本是能用的,但是這個和平台的具體設計關系也很大。這些很熟悉了,原理圖部分的設計還是改動或者說優化都不會有大問題了。
射頻工程師必備能力之布局能力
布局,怎麼走順大家都知道,實在不順首先讓高頻接收線最短保護最好,然後是低頻接收,然後是高頻發射,然後是低頻發射。TRXIC的設計基本也固定了你RF前端的整體布局。注意一些去耦電容的位置,都靠近晶元肯定不現實,別差太多,實在遠,線別太細。具體哪個要優先考慮哪個可以靠後,你自己去分析信號屬性,是時鍾的,是模擬的還是數字的。同屬性的也有強有弱,強的別干擾別人,弱的別被干擾。基本上布局問題也不大,現在手機環境越來越復雜,都保證設計規則是不現實的,具體怎麼把握,這個才是顯現能力的地方。
射頻工程師必備能力之layout
這點非常重要,就是layout。個人認為好的射頻工程師更應該控制好layout,其次才是後期解bug。對於layout,這就需要經驗了。因為單從各IC廠家,各器件廠家的layout指導來做,一般都不會有問題。但實際肯定是不可能的,就像placement一樣。這個就需要你用經驗去判斷在有沖突的時候,偏重優化某部分。再次強調,layout非常重要,好的射頻工程師不會挖很多坑在後期慢慢解。
射頻工程師必備能力之分析問題的能力
問題的分析能力。發射的,這個確實很多都是匹配導致的,比如發射功率和接收靈敏度。但是這個不難,對吧,有人卡在這里嗎?那麼繼續,比如EVM,可能是因為PA線性不好,這個通過匹配可以搞定,如果降低功率EVM還是不行,那麼就要查查TRX供電,時鍾電路。如果還是不行,數字IQ也查查,不要認為數字IQ就牛的怎麼走都行,走多長都行,而且多大幹擾都不怕。基本上工作幾年的,基本上所有的射頻測試項都會遇到過fail的,但是難解的問題都不是匹配,對吧。當然有特殊情況,確實卡在匹配這,這個我後面說。
射頻工程師必備能力之對系統共存問題的解決
對於對系統共存問題的解決。這個就是互擾,有傳導的,也有輻射的。如果是一些射頻系統內部的問題還好,對於跨系統的,比如攝像頭,LCD,SD卡,馬達,背光等等其他部分對射頻(包含2G/3G/4G/GPS/WIFI/BT/FM)的干擾,就需要你各功能模塊,各器件的性能工作原理,雜散特性都比較了解,這個相對就比較難了。還是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的。這里順便提一下,我說這些重要,並不是說我在這部分很懂,這里估計需要標紅加粗,以免有人沒看到而拍磚。
測試系統的搭建,測試的准確與否還是很重要的,否則你發現的問題可能是假的。或者你不能發現問題。再或者說你的debug是在做無用功。這個需要對測試系統,或者說搭建測試系統中的各部分功能都比較熟悉,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你用耦合器,要知道他的輸入功率范圍,工作頻段,插損等參數。當然,這只是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測試能力這是基本能力,大家理解了那我繼續。
射頻工程師必備能力之模擬及設計能力
模擬很重要,建模的准確性更為重要。剛入行時做微帶線模擬,忘記該微帶模型的參數來,直接導致後面模擬出來的數據都是錯誤的。不過手機上大家也沒啥復雜的模擬,有幾個人用ADS去看匹配嗎?應該沒有吧。手機上主要就是算算50歐姆微帶線或者帶狀線。用史密斯小工具看看匹配,或者模擬一個簡單的高通低通濾波器。因為模擬的東西很簡單了,工具也基本都是傻瓜似的,所以難度很低,你要非用ADS去模擬匹配還是射頻前端什麼的,那我只能說我服了YOU了。
還是要說說匹配能力,還是很重要的,畢竟初始設計還是需要優化一下的。匹配好了,其他工作才能繼續進行。
就是各種儀器的使用,當然也包含各種工具吧,比如測試儀器CMU200,CMW500,8960,信號源,頻譜分析儀,功率計。示波器萬用表也是基本的。還有些對應的工具,比如校準工具,調試工具。這些還是最最基本的技能的,熟練使用這些儀器及工具,效率會非常高的。後想起來的,所以就放在最後了。
英語口語,英語能力最簡單的是看,然後是寫,然後是聽,然後是說。我認識一些可能稍微小點的公司的工程師,個人能力非常強,但是就是卡在英語這,這種人大家認識不少吧,確實很可惜。其實學幾天達到基本溝通不難的,大家也許把這個看的過於復雜了。不管實際上用不用口語吧,很多大公司還是有這個要求的,不過多數時候都是中國人面英語,聽起來也容易。我英語確實不咋地,但是前後也好幾次英語面試了,除了一次是韓國人面試,口音實在太重,其餘沒有卡在語言這里的。
再補充下我的論據,不要把匹配或者說史密斯看得想神明一樣。我能說我確實有好幾年沒調過匹配了嗎?N個客戶,N乘X個項目,這么多項目中還有各種不同的band組合,相同的band還有N多的替代了供應商。同一家的還有2級增益的,3級增益的,PA有GAAS的,COMS的。此外還有各廠家的SAW,雙工,FEM等。就沒見過誰卡在匹配調試上。這里補充一下,一共遇到2次,一個是layout問題,band2雙工器接地不好,隔離上不去,靈敏度差了那麼2個DB。還有一個是placement的問題。所以,匹配沒那麼重要好不,我們更多的是關注棘手的或者緊急的問題,還沒聽說哪個上百M的大單因為匹配耽誤了,匹配非常難調的,絕對有其他問題。接地好走線沒問題,前級給了該給的信號,匹配怎麼會難?國內多少客戶連VNA都沒有,連loadpull都不看,小半天就把匹配搞定了。
估計這個時候崇拜史密斯的工程師正在開VNA預熱30分鍾,校準都沒搞定呢。所以不要糾結於匹配和史密斯了,這不是什麼難的地方,更不是重要的地方。其實這跟焊接能力的重要差不多,不是什麼高深的不得了的東西。有人為了應付面試,苦學史密斯和背各種公式,真的有必要嗎?當然了,我不是不會調,帶寬幾百M,幾個G的器件都調過,還要注意線性指標,帶內平坦度,NF,相位一致性,輸入輸出駐波。當然,電流也要考慮。這個就手機這個頻率,不要把它想的太高深,真沒那麼神秘。
最後我同意大家說的4GPA頻率比較高,帶寬比較寬,頻段比較多,匹配會是比較重要的工作。不過以後趨勢應該是PA模塊化,也就是輸入輸出口都是50歐姆,而且還都是帶隔直電容的。這個肯定不遙遠。不過大家也不要覺得這樣射頻不就該下課了嗎?放心吧,不會的。以後無線通信的前景還是很廣闊的,至少我們這些工程師退休前還會有活乾的。
Ⅲ 射頻工程師怎麼考
http://www.52rd.com/Bbs/Detail_RD.BBS_235593_8_1_1.html自己看
Ⅳ 射頻工程師應該具備那些基本知識
具體掌握知識
1.電路系統分析,射頻工程師需要負責對整個RF系統的電路進行系統分析,指導系統設計指標、分配單元模塊指標、規范EMC設計原則、提出配附件功能和性能要求等等;
2.電路原理設計,包括框圖設計和電路設計,這是射頻工程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這也是由系統設計延伸而來的,如何實現系統設計的目標,就是電路原理設計的目的,它也是器件選型評估的「前因」,因為設計電路的過程也是一個器件選型的過程。
3.器件選型與評估,要實現電路的指標要求,選擇合適的器件是必不可少的,這個過程其實與電路原理設計是同時進行的。如何選擇相應的器件,成本、性能、工藝要求、封裝、供應商質量、貨期等等,更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4.軟體模擬。模擬軟體不能讓你的設計達到百分百的准確度,但總不會讓設計偏離基本方向,起碼它們在定性的模擬方面是准確的。所以一定要學會使用一至兩種或更多種模擬軟體,它的基本作用就是讓你能夠定性的分析你的設計,誤差總是有的,但是它能增強你的信心。
5.PCBLAYOUT,原理就好比理論基礎,一萬個應用可以只依據一個理論,幾個產品也有可能只有一個原理圖。性能的差異,其實就是PCBLAYOUT的差異。符合要求的PCB,其布局與布線兼顧性能、外觀、工藝、EMC等方面。所以,PCBLAYOUT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
6.調試分析,這個調試和生產調試不一樣。生產調試是指令性的,研發產品的調試的重點在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調試是一個總結和積累經驗的過程,不是說通過調試來積累調試經驗,而是通過調試來積累設計經驗;很多問題可能在設計時沒有被發現,那麼通過調試發現以後,就知道以後在設計時如何規避這些問題,如何改善這些問題。調試也是一個實踐理論的最有效途徑。
7.測試,其實測試是為調試服務的,調試是為設計服務的(設計是為市場服務的)。射頻工程師必須熟練使用各種射頻測試儀器,不管是頻譜分析儀、網路分析儀、信號源、示波器、功率計、雜訊系數測試儀、綜合測試儀等等。
射頻工程師是從事終端產品硬體射頻部分設計開發,並對產品的實現過程進行跟蹤確認的專業人員。工作內容為負責射頻相關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實施; 制定和建立開發流程,完成相應產品相關文擋(如原理圖、PCB板和BOM表和測試分析報告等)的擬制及評審; 射頻器件的新供應商、新元器件的評估; 和結構生產等部門密切協作,保證整個產品的相關目標按期實現; 項目量產後支持和維護生產線,解決與射頻部分相關的問題;為其他部門提供所需要的射頻技術支持。
Ⅳ 射頻工程師的職業發展路徑
一般一個合格的射頻工程師需要的成長年限是7到8年的時間。這不但需要包括基礎的知識。專還需要包括對分屬離元件、各個廠家器件的熟悉,以及各個通信標準的深刻認識,此外,射頻工程師可以通過學習晶元設計的常用軟體和熟悉晶元知識來進行行業轉換。
Ⅵ 射頻工程師這一職業前景如何
RF這一領域的專業人才目前來說比較強手,大型外企如Nokia、Nortel、Moto都待遇都很好。
移動和無線是未來內容20年通訊的主旋律。當然成為一個好的射頻工程師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不少,最需要的就是經驗,這和數字工程師不同。這其中,RFIC工程師尤其吃香,剛畢業的薪水應該在8萬年薪左右。射頻工程師可以通過學習晶元設計的常用軟體和熟悉晶元知識來進行行業轉換。
Ⅶ 射頻工程師主要的工作是什麼
射頻工程抄師
從事終端產品硬體射頻部分設計開發,並對產品的實現過程進行跟蹤確認
基本要求:
1、學歷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電子,微波、電磁嘗通信,材料等專業教育背景;
2、經驗要求:35周歲以下,兩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有手機射頻開發經驗者優先。
3、技能要求:掌握電子,微波、電磁嘗通信、材料、工程等專業知識;具備射頻調試能力
Ⅷ 射頻工程師怎麼入行,怎麼做可以成為射頻工程師
可以入行,人生漫漫,沒哪個行業幹不了的。我有同事用兩年時間從洗衣機行業跳到射頻行業而且做得很好的。主要是對自己要有信心,認真做事。
看看通信專業的低頻電子電路、高頻電子電路、通信原理這三本書,衍生到的知識點多看一看會豐富經驗。比較主要的一點是有機會參與到產品中去,或者至少做一做通信產品的一部分工作,或聽聽前輩們的經歷經驗。射頻不像軟體和極低頻的東西,有些東西書上講的跟實際碰到的不太一樣而且理論上不好解釋,要多做實際工作積累,相對別的電路來說,積累的經驗更重要。
Ⅸ 射頻工程師待遇和面試題
射頻工程師是從事終端產品硬體射頻部分設計開發,並對產品的實現內過程進行跟蹤確認容的專業人員。 [編輯本段]工作內容:負責射頻相關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實施;
制定和建立開發流程,完成相應產品相關文擋(如原理圖、PCB板和BOM表和測試分析報告等)的擬制及評審;
射頻器件的新供應商、新元器件的評估;
和結構生產等部門密切協作,保證整個產品的相關目標按期實現;
項目量產後支持和維護生產線,解決與射頻部分相關的問題;
為其他部門提供所需要的射頻技術支持。 [編輯本段]職業要求:教育培訓:
通信、電子、微波、計算機等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工作經驗:
熟悉整個射頻研究的項目流程,可以獨立設計調試整個射頻;掌握各種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知識,熟悉移動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相關知識;能夠熟練使用射頻電路模擬工具、測試儀器等相關器件;對工作耐心細致、認真負責,富有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編輯本段]薪資行情:一般月薪在2500-9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