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參加合作社相關培訓
合作社人才培訓是政府財政扶持合作社發展的重要內容,目前採取的主要方式是中央、地方分級培訓,並通過項目培訓、技能培訓、學歷教育等不同類型,滿足合作社對各類人才的需求。目前,合作社人才培訓途徑主要有:
(1)財政培訓項目。農業部經管司每年組織開展合作社專題培訓,培訓1500名理事長;「陽光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中,都將合作社理事長納入到培養范圍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項目規定資金的5%必須用於開展合作社人才培訓;不少地方還專門劃撥資金每年開展理事長專題培訓。
(2)建立培養基地。2011年,農業部認定了農業部管理幹部學院等196家合作社人才實訓基地,搭建起合作社人才培養的廣闊平台。
(3)高等院校培養。一些高校已經加入到合作社人才培養的行列中來:青島農業大學建立全國首個合作社學院,面向在校學生和社會人員招生,培養合作社專業人才;浙江農林大學開設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大專班,為合作社帶頭人提供學歷提升渠道;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也逐漸在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碩士、博士培養方向中,加大合作社方向的培養和研究力度。
(4)專業培訓機構。2008年,農業部管理幹部學院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教育中心,發揮學院的培訓優勢,緊密配合農業部合作社人才培訓工作要求,承擔農業部委託的財政培訓項目,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財務管理人員、合作社信息統計系統操作人員等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專項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制度(試行)》、合作社內部管理制度、合作社產品營銷、品牌建設、合作社統計信息系統操作等內容,平均每年培訓超過1500人次。
(5)國外NGO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農發基金項目自2010年開始,在中國開展了以促進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為主要內容的項目工作,其中,每年舉辦合作社帶頭人培訓是項目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德國GIZ在華項目的主要內容就是合作社帶頭人培訓,項目專門編寫了系列教材,聘請國內合作社專家為培訓教師,為合作社帶頭人提供培訓服務。
現在,一些市場機構也組織開展了合作社相關的培訓,合作社在選擇參加時要注意判斷甄別。
B. 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訓(會議)登記薄
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文件,申請設立登記:(一)登記申請書;(二)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的設立大會紀要;(三)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的章程;(四)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職文件及身份證明;(五)出資成員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