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報全科出來後還可以干別的專業,如內科,外科么
國家衛計委關於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規定了:
臨床醫回學住院醫師規范化答培訓專業代碼,必須標明在規培合格證書上的,內容如下:
內科 0100兒科 0200急診科 0300皮膚科 0400精神科 0500神經內科 0600全科 0700
康復醫學科 0800外科 0900外科(神經外科方向) 1000....等等。
因為你參加了全科培訓,所以今後應該在全科工作,但是全科也可以參加晉升全科主治醫師、全科副主任醫師和全科主任醫師。
如果你想專科,比如內科或者外科,必須得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的認可,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1、可以在獲得高一級學歷如臨床醫學內科或者外科方面的研究生,那麼你可以更改內科或者外科專業。
2、要麼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在那裡參加系統的內科或者外科的培訓和專業進修兩年,取得考核合格證書後,再進行變更。
3、你可以明年再報名參加內科或者外科的專業的規培。規培生享受住院醫師待遇,有一定收入,多學一年確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也值得。
(全科醫師規培後的去向一般是基層醫療機構,對於今後自己專業和業務的提升有一定難度。)
『貳』 規范化培訓 到底為什麼
1.醫學院畢業的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不能直接找工作,而是要在少數幾家醫院進行三年到五年的住院醫師輪轉計劃。2.輪轉期間勞動關系不在實際勞動的醫院,而在衛生局。3.輪轉結束後,原則上不留在這些醫院,而是取得一張住院醫師培訓合格證書,自行再找工作。4.輪轉期間,勞動關系特殊,不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關系,而是"培訓者"和"被培訓者"的關系。不能享受本院職工同等待遇,每月收入1600元。5.所學專業不定,三年後再進行亞專科的培訓…
"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剝削!",在每一個有醫學生的網站就能隨處看到這樣的話語。醫院需要大量年輕的醫生從事一些基本工作,如書寫病歷等,但醫院又不願意付那麼多錢,因為編制永遠是留給少數人群的,所以這個"美妙"的制度便營運而生了。它給醫院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勞動力,而且醫院可以不用負擔什麼責任,因為基本上沒有什麼福利可言,大部分是簽合同,沒有什麼保障。這樣,醫患矛盾轉嫁到了小醫生的身上,討好了病人,討好了醫院領導。小醫生是沒有權利,沒有聲音的。但是我們面對病人還是一個醫生,畢竟病人是無辜的。制度本身沒有錯,錯在其背後是領導人拿來周旋和保住其領導地位的陰謀!
"住院醫生三年輪轉計劃"的本質及其後果:
1.所謂住院醫生"三年輪轉計劃"的政策,其實是打著"三年輪轉"的幌子,企圖為三級醫院賺取廉價勞動力,又不給醫院和衛生部門增添"包袱"的完美計劃。
2.表面上是為了培養住院醫生,其核心是讓本該擁有勞動單位地住院醫生在低質量地服三年苦力之後讓你走人,自己找工作。因為如果重點是為了三年輪轉,為什麼要花大量篇幅指出勞動關系不在醫院,而在衛生局?如果出發點是為了培養,為什麼不在簽約以後送到指定醫院培養?或者以學分形式進行考核培訓?
3.自進入醫科大學起,十年之後,沒有工作,成為社會人員。
4.住院醫生制度人為的將人劃為三六九等,同樣進醫院的,同樣是大學生,可地位完全不同,因為我們是"魔鬼"。因為我們不是正式職工,所以我們沒有該有的權利;因為我們不是正式職工,所以我們不是醫院的公民;因為我們不是正式職工,所以是我們是"魔鬼"。
5.住院醫師制度沒有真正起到培訓的目的。住院醫師在這里只是一個管床的人,一個寫病歷的人,一個開化驗單的人。原因很簡單住院醫生不是醫院的正式職工他會真正培訓你嗎?很多的培訓都是形式化,真正的技術性的東西你是沒辦法學的,試問各位,如果你們是醫院的話,你們會放手讓我們做嗎?由於在輪轉期間,魔鬼並不隸屬於任何科室,其本身也是編外學員,所以科室老師很難盡心盡力的去履行培訓的責任。
6.在三年輪轉期間,既不屬於醫院職工,也不屬於大學,更不屬於某一位教授的研究生,自生自滅,典型的黑戶口。幻想有人會理睬你,有人會教你嗎?等著你的只有寫不完的病史,拉不完的黑鉤,還有無窮無盡的考試(註:大多數學生從醫學院畢業時已經是26、7歲的人了,以這種方式對待他們,彷彿他們還是未成年人,沒有父母,沒有家庭。也許誰也沒錯,錯就錯在他們當時選擇了這個崇高的職業!)。
7.從今後,懷著崇高理想進入醫學院的學生將成為這一制度的犧牲品,綜合性大學會繼續採取調劑的方法來填補無人願意學醫的黑洞,醫學院學生的質量將進一步下降。這個行業將不會有精英加入。
8.時至十月底,也就是通常應屆生投簡歷,用人單位招工期間,仍沒有一家官方機構公布任何有關今年怎樣實行這個制度的政策,完全不考慮一個含辛茹苦近二十年的學子的前途和未來,只想著到時候能夠趕鴨子上架,打一個措手不及。
9.接著上一條,對醫學教育的培養完全沒有規劃,招生的時候絞盡腦汁擴招賺錢,等到畢業的時候又挖空心思把人往絕路上趕。今天可以對一個臨近畢業的醫學生事先毫無徵兆痛下殺手,等到傳說中的三年以後,又可以故技重施,出台新的打著"××培養計劃"的幌子的新政策,繼續迫害。
10.朝令夕改的政策只能說明管理者的無能和卑鄙,而目前正在苦讀一本本厚厚的醫學書籍,入學時從未聽說這些政策的醫學院學子,只能成為領導政績的犧牲品。
"什麼時代啊,20年的青春,就換來了這么個結局。"
"一心想學醫,用一生的時間一身的本事報效培育的社會養育的父母,可是我們錯在哪裡?"
"想昔日都是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如今放眼望去,滿城盡皆憤青。"
情郁於中,又不能發之於外,魔鬼培訓本質上成了造就憤青的搖籃。
和你一樣,我也是這個制度的受害者,也有父母和家人,自從聽說了這件事以後,一直在等待進一步的消息,在尋找相關信息的時候看見了網上有許許多多將有可能和我一樣遭受這個萬惡的剝削制度的師兄師妹們,但網上鋪天蓋地的抨擊甚至謾罵又有什麼用!制訂政策的這些人會考慮我們悲慘的遭遇嗎?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我整理了這些段落,並發給所有我認識的朋友和同學,老師,讓他們也知道我們的遭遇,希望有更多好心人能把這些情況反映上去!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渺小,我們一起來做這件事,把它發到外面的世界裡,發布到你所上的論壇和網站上去――只要有人搜索這幾個萬惡的"住院醫師輪轉計劃",就會看到這篇反映實情,要求公平對待的文章,而不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寫一些粉飾太平的文章來顛倒是非!有可能這一小段話改變不了什麼,但是假如沉默,假如任由他們奴役下去,我們就喪失了最後尊嚴,喪失了爭取自己應得的權力的最後機會!
看了這個,又深入了解一層,又增加一份憎恨!!!!!!!!!醫學生永遠都是價格低廉的勞動力,5年啃醫書,一年實習,一年見習,出來你的工資就是650,累死累活都只是這個數,殺豬一刀下去都不值這個錢哎!!!!!!!!!!
『叄』 規范化培訓 到底為什麼
醫學院畢業的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不能直接找工作,而是要在少數版幾家醫院進行三年到權五年的住院醫師輪轉計劃。2.輪轉期間勞動關系不在實際勞動的醫院,而在衛生局。3.輪轉結束後,原則上不留在這些醫院,而是取得一張住院醫師培訓合格證書,自行再找工作。4.輪轉期間,勞動關系特殊,不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關系,而是"培訓者"和"被培訓者"的關系。不能享受本院職工同等待遇,每月收入1600元。5.所學專業不定,三年後再進行亞專科的培訓…
『肆』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設置多少專科
理論:住院醫師規范培訓是醫學生畢業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培訓版臨床高層次醫師,權提高醫療質量極為重要。占據了醫學終生教育的承前(醫學院校基本教育)啟後(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地位,是醫學臨床專家形成過程的關鍵所在。
培訓分二個階段。
第一階段:三年,在二級學科範圍內,輪轉參加本學科各主要科室的臨床醫療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的臨床工作基本訓練。
第二階段:兩年,進一步完成輪轉,逐步以三級學科為主進行專業訓練,深入學習和掌握本專業的臨床技能和理論知識,最後一年應安排一定時間擔任總住院或相應的醫院管理工作。
實際:如果現在還在上學,考慮住院醫院醫師培訓考試為時過早。
1、本科畢業後第1年需要參加國家執業醫師考試,這個才是當醫生的重中之重。
2、畢業後所在工作單位應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院,如果不是,那說明這個考試暫時對你還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住院醫師培訓主要和晉升主治醫師職稱有關,非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院目前晉升職稱不需要這個。
3、畢業後三年才能參加第1階段的考試,三年內報名審核時無法通過,也就是說現在根本就無法參加考試,不過在學校就把要考試的科目學好總是沒錯的。
『伍』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這種情況怎麼辦工作了一段時間然後辭職考研換了別的專業
以前的不算,而且不能交叉考的啊,
『陸』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設置多少專科
普通大專都可以呢。對工作滿5年,學分符合要求者,經臨床能力考核合格,發給住回院醫師培訓合格證答書,作為申報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必備條件。為部分在職臨床醫師申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所需,對從事臨床工作3年以上,完成住院醫師第一階段規范培訓並通過考核者,可發給《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專科取得執業醫師證工作已經在三年以上,所以,可以參加培訓。還可以在期滿獲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
『柒』 規培考試報名了現在覺得選錯專業,報名還沒結束 現在可以修改資料么有什麼辦法提供一下親們
1、「報 考單位」、「報考點」、「 考試方式」等關鍵信息是不能修改的。
2、如 果需要變內更 部分容無法修改的內容,那就只能重新注冊一個新號,然後自己記住,到現場確認時確認這個考號就可以了。
3、抓緊重新報考吧,浪費了報名費,沒辦法。千萬不要影響備考心情。
『捌』 研究生畢業還需要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課程」嗎
研究生要參加,但時間短。
5+3住院醫師培訓制度,指的是2015年以後新進新進本科生以上的住院醫師,是參加工作後帶薪培訓。
2015年,各省(區、市)全面啟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所有新進醫療崗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臨床醫師全部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一、什麼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指高等院校醫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生,即臨床醫學類、口腔醫學類、中醫學類和中西醫結合類學生,在5年醫學院校畢業後,以住院醫師身份接受的系統化、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按內科、外科、全科、兒科、精神科等不同專業方向進行,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屬於畢業後教育,主要模式是「5+3」,即5年醫學類專業本科教育後,進行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培訓在省級及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具備良好臨床醫療和教育培訓條件的培訓基地進行,以在臨床有關科室輪轉為主,培訓對象在經驗豐富的上級醫師指導下從事臨床診療,接受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育培訓,著重培育和提高臨床醫療預防保健康復能力,達到能夠獨立、正確、規范地處理臨床常見問題,並為今後具備處理復雜疑難問題的能力奠定基礎,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醫德醫風、臨床實踐技能、專業理論知識、政策法規、人際溝通交流等。完成培訓並通過過程考核和結業考核者,可獲得全國統一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
二、為什麼要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
國內外長期的醫療衛生工作實踐證明,院校醫學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合格的醫學畢業生,醫學畢業生成長為合格的臨床醫師需要經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畢業後醫學教育。目前,世界各國普遍把醫學教育分為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和繼續教育(即終身教育)三個階段,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屬於畢業後教育。住院醫師培訓萌芽於19世紀末,推行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目前,發達國家及我國台灣、香港、澳門地區已建立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推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既需要對招收對象、培訓模式、培訓招收、培訓基地、培訓內容和考核認證等醫學教育措施做出規范的制度性安排,也需要
明確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等相關政策保障。本次7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對上述內容進行了統一設計,做出了基本的制度性安排,有利於實現我國醫師培養的標准化、規范化、同質化,有利於為13億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高水平的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服務,特別是有利於把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落到實處,從人才培養方面為實行分級診療奠定堅實基礎。因此,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是我國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和醫學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務實之舉,是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人才培養制度的有益探索和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醫學教育趕超國際先進水平、逐步實現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玖』 已經是主治醫師,改專業再考個主治,還需要可以規培嗎還是可以直接報名
必須通過所更改的專業的理論考核及臨床技能考核。
『拾』 已經是主治了,再報別的主治,可以直接考嗎還是需要再規培嗎改專業了,所以想考個別的主治
不能,再報其他的需要先改注冊范圍,然後兩年後才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