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廣東省那裡有食用菌種植技術培訓
有的勞動局有食用菌種植的職業資格證書的.可以參加《食用菌栽培工》職業版簡介 《食用菌栽培工權》職業簡介 一、職業名稱 食用菌栽培工 二、職業定義 從事食用菌的菌種培養、保藏,栽培場所的建造,培養料的准備以及菌類的栽培管理、採收、加工、貯藏的人員。 三、主要工作內容 從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製作母種,擴制原種和栽培種;(2)保藏母種,原種和栽培種;(3)建造、維修、管理棚室及其它栽培場所;(4)進行培養料的粉碎、配製、裝袋、上床;(5)接種菌種;(6)進行栽培場所的溫度、光照、水分調控和病蟲害防治等栽培管理;(7)進行採收、脫水、制罐、速凍等初加工;(8)貯藏菌種。 四、職業等級 本職業共設三個等級:五級(初級)、四級(中級)、三級(高級)。可根據區域開展培訓與鑒定。 五、培訓課時 五級:120課時;四級:160課時;三級:200課時。 六、鑒定申報條件
⑵ 食用菌種植培訓
食用菌種植技術培訓機構不是太多。不知你是什麼地方的。最好說明一下。
⑶ 我想學習食用菌的種植技術,去哪學習好
國內有幾個食用菌培訓機構比較正規。不知你是什麼地方的。最好就近學習。
⑷ 學習食用菌種植技術
食用菌是指子實體碩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稱為蘑菇。中國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種,其中多屬擔子菌亞門,常見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銀耳、猴頭、竹蓀、鬆口蘑(松茸)、口蘑、紅菇和牛肝菌等;少數屬於子囊菌亞門,其中有:羊肚菌、馬鞍菌、塊菌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食用菌大棚栽培技術:
食用菌大棚栽培模式是當前最主要的栽培方式,因為,食用菌不是植物,它是一種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沒有根、莖、葉、花,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其菌絲發育階段無需光照;反之,過強的光照會抑制菌絲的生長。在菇類原始進化過程中,一般都生長在林地、草叢中,菌絲階段在土壤、木頭或草堆中,沒有光照,但子實體(也就是我們食用菌用的部分)一般在散射光條件下生長,菇農搭建大棚,是為了模擬野生環境,適合菇類生長。
食用菌大多喜歡陰涼潮濕,栽培過程需要大棚遮陰,遮陰度根據不同種類的食用菌有所不同。過去,菇農用草簾、樹皮等在棚頂遮陰,上世紀末,遮陽網在食用菌大棚中開始大量應用。近年,人們發現,遮陽網表現出很大的局限性——遮陽網為了遮陽,一般做成黑色,吸收了大量光能,所以,遮陽網大棚往往比較悶熱,不利於食用菌生產,夏季爛棒情況相當普遍。為了達到遮陽和防雨效果,標准大棚一般需要用兩層遮陽網加上一層塑料薄膜覆蓋,並且在拱形大棚之上,往往還加上一層平頂,使遮陽網與農膜間保持50公分距離,利用空氣對流,阻隔遮陽網吸收的熱能直接傳導進大棚內,這樣就大大提高大棚造價。
食用菌大棚專用黑白膜簡稱黑白膜,由黑白兩層組成,白面反射太陽光能,達到降溫效果,黑面隔離紅外線穿透,在冬天起到保暖作用。質量較好的黑白膜可在露天狀況下耐用三年以上,通常可使用五年左右,使用壽命是普通遮陽網的1.5倍。食用菌大棚專用膜遮陰降溫效果大大優於遮陽網,對大棚要求更低,使用壽命更長。
中國有機農業網
⑸ 食用菌培訓!我想參加短期的食用菌種植技術培訓!大概要多少錢
學費目前是1500元
⑹ 哪裡可以學習食用菌種植技術最好免費的
棗庄市食用菌研究所是一家由政府掛牌,主營食用菌種植技術,食用菌栽培技術專,蘑菇栽培技屬術等的技術培訓研發中心和國家一級菌種培育基地,下設菌種生產車間,食用菌生產車間,食用菌機械廠,雄厚的物資基礎和先進的技術使科技園區一直處在高速發展階段。棗庄市食用菌研究所技術培訓是生產和技術學習相結合,在實踐中學技術,印象深刻,更有效。企業網址是http://www.zzsyj.com/。
⑺ 想學食用菌種植技術去哪
每個省和縣都有農業局,你到當地省農業局或者縣農業局去咨詢一下,一般食用菌都是農業局重點保護項目,很多農業局自己內部就有培訓班和比較有經驗的工作人員
⑻ 我想學食用菌種植栽培技術,不知道江西有哪些地方有種植或者培訓的。再就是,食用菌前景怎樣。。
食用菌栽培技術可在江西省菌種栽培基地學習,食用菌具有食用,葯用,保版健等經權濟價值,市場前景廣闊。
常見食用菌種類:
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銀耳、猴頭、竹蓀、鬆口蘑(松茸)、口蘑、紅菇、靈芝、蟲草、松露、百靈、羊肚菌、馬鞍菌、塊菌等。
食用菌定義:
食用菌可供人類食用的大型真菌。
生長發育特點及其環境條件
① 食用菌的生活史
食用菌的生活史可以粗分為兩大方面: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
② 環境條件對作用菌生長發育的影響
影響食用菌因素有:營養物質、酸鹼度、溫度、水分、氧和二氧化碳、光照以及生物因素。
⑼ 山東農科院有沒有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班
有,黑龍江省農科院牡丹江分院 食用菌種植技術,食用菌的種植技術培訓,技術要綱:理論+實踐,食用菌栽培技術科學教學。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稍門張氏,
⑽ 廣東省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
微生物的培養方法有三種,即純培養法、選擇性培養法和優勢培養法。
一、 菌種製作的基本設備 1、 食用菌菌種製作的工藝流程 培養料的貯備和預處理------- 容器、工具的洗滌------ 配料、培養基製作------ 滅菌------ 冷卻------ 接種------ 培養------- 貯存 2、 基本設施 ① 廠房:② 原料庫③原料預處理場地④ 洗滌室:5配料室⑥ 滅菌室⑦ 接種室⑧ 化驗室 ⑨ 培養室⑩貯存室 二、 純種分離 菌種的分離方法主要有:孢子分離法、組織分離法、基內菌絲分離法和土中菌絲分離法。 1、 孢子分離法:屬有性繁殖。對於香菇、平菇異宗結合的菇類,為避免產生單孢不孕現象,必須採用多孢分離法。單孢分離法主要用於雜交育種的研究。 ⑴ 種菇的選擇和處理 種菇選擇的標准:必須純正,具有本菌株性狀,發育健壯,無病蟲害,成熟度適當。種菇選定後,首先除去附著在菇體表面的雜物,如蘑菇、草菇可用0.1%升汞浸泡消毒2-3分鍾,然後用無菌水漂洗3次,以洗除表面附著的葯物,最後用無菌紗布吸干水分。香菇、平菇可用75%酒精進行表面消毒。 (2)多孢分離法 ① 整菇播種法② 鉤懸法③ 貼附法 4菌褶上抹取孢子法⑤ 孢子印分離法 ⑥ 空中孢子捕捉法 (3)單孢子分離法 一般採用方法:平板稀釋法、連續稀釋法、毛細管法等。 2、 組織分離法 (1) 子實體分離法(2)菌核分離法(3)菌索分離法:對一些不易找到子實體及菌核的菌類 3、基內菌絲分離法 對於子實體只有在特定的季節下出現,平時不易採到,或子實體小而薄或呈膠質狀態(1)菇木(或耳木)分離法 在食用菌繁殖旺盛期 (2) 代料基質分離法 分離前,選擇一批子實體發生早、產量高、菇體尚幼嫩且生活力強而無病蟲害的栽培袋,待子實體將近成熟時,去掉子實體,然後用75%酒精將培養袋進行消毒後,在培養料下1.5cm處挑取0.3cm的培養料小方塊組織,接入試管培養基的中央,置於恆溫下培養。 3、 土中菌絲分離法: 用於採集生長在土中的菇類菌絲體 三、制種技術 採用孢子分離、組織分離和基內菌絲分離等方法分離培養而獲得的純菌絲,經過原種的擴大培養和母種、栽培種的製作,即可作為食用菌生產用的菌種。 1、 菌種的類型 母種、原種、生產種 2、 培養基的種類 天然培養基、合成培養基、半合成培養基 3、 原種製作 從擔孢子或菇體組織直接分離培養獲得的原種或引進的原種 4、 母種及生產種製作 將原種菌絲體移植到由糞、草、木屑、棉籽殼或麥粒等原料配製成的培養基上,而製成的菌種稱母種。將母種再擴大繁殖製成的菌種,稱栽培種或生產種。 5、 培養基滅菌 (1)高壓蒸汽滅菌法 瓊脂培養基採用1.05kg/cm2 壓力,溫度121℃ ,滅菌45-60分鍾;母種和栽培種固體培養基採用1.2-1.5kg/cm2 壓力,溫度123-129℃ ,滅菌1-1.5 小時。 (2) 常壓蒸汽滅菌 6、 接種室消毒滅菌 熏蒸消毒法:甲醛與高錳酸鉀混合熏蒸法 (2)紫外線消毒:(3)石碳酸滅菌 7、 接種 在無菌條件下,將原種或母種菌種移接到經過嚴格滅菌的培養基上,稱為接種。 8、 菌種培養 (1)原種培養 接種後的試管原種,置於25℃左右的恆溫箱中培養,經過2-3天即可檢查生長情況,純潔菌種經過7-15天的培養,原種菌絲即可長滿斜面培養基。 (2)母種及栽培種培養 栽培種接種後置於25℃左右的培養室內培養。當菌種瓶中菌絲體伸入培養基的1/3時,培養室內的溫度可降低2-3℃,以避免菌絲生長代謝加強,料溫上升而引起高溫障礙。培養室內保持60-70%的空氣相對濕度。一般經過20-40天的培養,菌絲即可擴散生長到整個培養基,再經過7-10天即可培養出優質的菌種。 四、菌種保藏方法及復壯技術 1、 菌種保藏方法 菌種保藏的基本手段是採用低溫、冷凍、乾燥、減少供氧量等方法,終止其繁殖,降低其代謝強度,使之處於休眠狀態。 (1) 斜面低溫保藏法:保藏時間不長。(2) 液體石蠟保藏法:保藏期限可達3-5年。 (3)濾紙保藏法:保藏期限可達2-5年。(4)真空冷凍乾燥保藏法:保存時間可達數年(5)液態氮超低溫保藏法:近年國際流行的新技術。 2、 菌種復壯技術 提純復壯。主要有組織分離法及菌絲體復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