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區文化室的閱覽、培訓、展覽、檔案資料等要建五薄一冊,請問五薄一冊包括什麼內容呢
內容不是一樣的,閱覽室里要有圖書閱覽制度和圖書閱覽記錄及圖書目錄登記
培訓室也要有制度和相關的活動記錄
展覽室也是要有制度和相關的活動記錄
檔案資料也是要有制度和相關的記錄等等
2. 如何在社區開辦群眾文化器樂培訓班
如果抄你是這方面愛好者,可採取如下措施:
1、聯系社區負責群眾文化的負責人(幹事),取得支持。
2、經社區商討後向文化局申請經費。
3、申請報告要附文化活動計劃(包括活動名稱、指導思想、規模、人員組織、方法等)。
4、在社區內召集愛好者,進行考核演奏水平,分若干層次,一般分三個層次,a:可參加演出的;b:基礎一般,需繼續培訓的,或可作為後備人員的;c:全無基礎,等待培訓的。
5、樂器自備。
6、找好場地,不下雨大多在公園的場所。
7、根據具體情況安排每周訓練次數。
8、統一印製演出的經典樂曲、基礎培訓的資料。
9、自薦或推薦負責人、樂隊指揮、燈光音響人員。
10、對於全無基礎的人員,一般半年收取80元的資料、培訓費。
本人所在的社區,文化局每年撥款5萬元,作為群眾性的業余文化活動,基本夠了。
3. 中國民居文化的資料(越多越好~)
每一個社區,都很關注本土社區居民文化、物質需求,因而作出相應的社區教育和培訓工作,為美好理想的社區作出努力。本土社區教育的推動,重點要了解社區居民的需求和關心的問題,找出對社區具有使命感的個人和團體,通過組織的力量,解決社區的問題。
一、社區文化和物質需求
社區原土文化的特徵很廣,一般要點有風景點、歷史點、風土人情、飲食文化、風俗習慣、藝術文化、民間工藝和儀禮等。而反映社區文化最大和最重要的是本土文化、人文素質的水平,這些包括教育水平、生活品味、歸屬感、價值觀、居民團結居民特性(好客、熱情、能歌善舞)、禮貌等。優良的社區文化直接影響到社區的知名度和聲譽,也與經濟結構和物質需求有正比例的關系。
社區居民的物質需求是直線上升的,越來越要求高。這是一般政府官員關心和頭痛的問題。每一位官員都希望發展社區,提升居民生活,這是不可置疑的。一般官員都會從教育和培訓重點上努力。物質需求可包括經濟結構、知識技術水平、科技和資訊、人際關系和網路
等各因素在內。如果社區的教育培訓工作緊貼物質需求而加以發展和完善,社區的文化技術水平科技與訊息,人緣和關系網,經濟結構等都肯定無問題,社區本土的繁榮和可持續發展肯定比別區強。
二、相應社區教育培訓服務
配合社區文化方面的居民需求,開展的社區教育培訓重點有:
1、基本教育水平的提升這些培訓包括有補償教育、學歷教育、個人素質改善、價值觀形成、個人發展、家庭教育、國民教育等方面的培訓課程。
2、推廣和發展社區本土文化這些培訓工作直接對社區發展有下面的影響,培訓課程與重點在旅遊,酒店接待、語言、本土文化知識、外地或全球各地區文化的了解,本土生活風俗、習慣、藝術、飲食文化等。配合滿足社區居民物質需求,開展的社區教育培訓重點有:
1、社區經貿商業活動
直接關系社區經濟和產業結構,社區經濟人力資源發展的課程有金融、地產、管理、法律、金財、清通技巧、投資工具、通訊及住處等。
2、新科技知識及專業技能是社區由原始產品的銷售,到服務產生的出現,以至現今以科技、創意為主的高產值經濟,需要尖子人材,其中以IT專材、會計師、顧問、律師、管理專家等為最大需求。
三、社區教育的兩項重要特性
推廣社區教育培訓,必須以人的發展為主要任務,以社區的完善為主要目標,人是社區的核心,社區教育是做人才來營建社區。社區的完善是取決於「人」,對社區服務的理念和精神,每個社區居民的聚合力和團結,具有對社區服務精神,能受益於社區,回饋社區,必能推動社區的完善,使具有生命力,生命力飲食有成長、感情、關心、貢獻、思維、創新……等元素,也是社區生命的源泉。因此,良好、有生命力的社區必會有以下的二種品質:
1、社區同居民的生活好,素質好。
2、原土社區發展好的基礎上,關心和配合鄰近社區的共同發展和進步。
四、當前經濟緊張情況下,社區要注意的主要工作
社區的管理,發展和創新,有賴於社區的教育培訓工作,現今世界面臨經濟緊張的壓力,或多或少都面對以下的問題:
1、社區環境的改善和社會秩序;
2、居民的就業情況;
3、青少年的就學與就業;
4、長者(年老人士)的安享晚年。
解決以上問題,是要通過社區教育培訓來開始,有效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區內個人、團體(單位)的歸屬感、使命感和貢獻精神。
五、作為一個社區內的教育單位,其傳統服務方式的改變
在服務社區、提供教育培訓的單位而言,任務是艱巨和不斷更新的,傳統的學校學習環境和傳授(學習)方式是要改變到新的環境,其改變在性質上有下列三項:
1、原來傳統學習環境的改變這方面的改變,明顯地由一地式的完成學習轉為多樣化不同空間學習,傳統的方式是以課堂內面授考試過關為主導,現今是多以面授、實地考察、模擬。
2、針對專業培訓而作的教學環境改革。
傳統學習課堂,用於精神不同學科或專科,現今技能與科技精細專業化,需要成立專門培訓環境來培訓專業人才,例如明愛近來專設的物流中心、美容專業中心、資訊科技創新中心、人力資源發展中心、全國教育合作及資訊服務中心都是按學員或社區需要而專設的專業培訓地方,顯出共專業資格和水平的培訓工作。
3、解決社區總是而作的培訓工作服務
每個社區定時定候或會浮現一些社區困難或問題這是必然的現象,社區教育培訓應有義務協助社區去解決這些困難。例如針對近年香港社區出現的經濟困境和失業問題,明愛針對性而作出的培訓計劃有展翅高飛(為初中後失學青年作技能和知識的培訓)、毅計劃(為高中統考僵失分不合格的青年作出補充性的升學培訓)、長者學苑(培育長者的義能力和自我照顧的課程)、新移民中心(輔導新移民適應香港生活和工作)、再培訓計劃(協助失業及下崗工人再就業的培訓)……等等。
總結:社區教育培訓的工作是不會休止的,如大海一樣,浩瀚社區教育工作者完成今日的工作,明白又會再有挑戰,或再有更艱巨的任務,讓大家以堅毅、勇敢、開拓、創新、不畏勞苦的精神共同努力在這教育培訓的大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