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農民職業技術培訓信息

農民職業技術培訓信息

發布時間:2020-12-14 04:47:14

『壹』 都是農民,工作(學習)單位還有職業怎麼填

單位填寫「xx省xx市xx縣(區)xx鄉(鎮)xx村」。職業:農民或者務農。

根據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定義:職業包含十個方向(農村農業、生產加工、製造、服務娛樂、政治、科研教育、管理、商業)。

細化分類有90多個常見職業,工人、農民、個體商人、公共服務、知識分子、管理、軍人等。

(1)農民職業技術培訓信息擴展閱讀:

職業的特徵:

一、職業的社會屬性。

職業是人類在勞動過程中的分工現象,它體現的是勞動力與勞動資料之間的結合關系,其實也體現出勞動者之間的關系,勞動產品的交換體現的是不同職業之間的勞動交換關系。

這種勞動過程中結成的人與人的關系無疑是社會性的,他們之間的勞動交換反映的是不同職業之間的等價關系,這反映了職業活動職業勞動成果的社會屬性。

二、職業的規范性。

職業的規范性應該包含兩層含義:

1、指職業內部的規范操作要求性。

2、指職業道德的規范性。不同的職業在其勞動過程中都有一定的操作規范性,這是保證職業活動的專業性要求。當不同職業在對外展現其服務時,還存在一個倫理范疇的規范性,即職業道德。這兩種規范性構成了職業規范的內涵與外延。

三、職業的功利性。

職業的功利性也叫職業的經濟性,是指職業作為人們賴以謀生的勞動過程中所具有的逐利性一面。職業活動中既滿足職業者自己的需要,同時,也滿足社會的需要,只有把職業的個人功利性與社會功利性相結合起來,職業活動及其職業生涯才具有生命力和意義。

四、職業的技術性和時代性。

職業的技術性指不同的職業具有不同的技術要求,每一種職業往往都表現出一定相應的技術要求。職業的時代性指職業由於科學技術的變化,人們生活方式、習慣等因素的變化導致職業打上那個時代的「烙印」性。

『貳』 怎麼成為一名 職業農民

一、職業農民的內涵與特徵
現代職業農民是工業化時代出現的一種新型職業群體,是農業內部分工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現代職業農民,是指將農業作為產業進行經營,並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和規則來獲取報酬,以期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現代職業農民的涌現,改變了傳統農業一家一戶分散經營模式,有利於機械化作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使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成為可能,代表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
現代職業農民是集經營管理、生產示範、技術服務為一體的新一代農業管理者和經營者,體現了三大基本特徵。首先,以農業作為終身職業。職業農民更加專注於農業生產,也將其作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方式。這也使得現代職業農民比傳統農民更加專注於研究農業生產和經營,更加凸顯專業化。其次,現代職業農民是具有一定職業素質和技能的新一代農民。應當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有文化」,即具備現代農業知識,具有「現代農業」的觀念和市場意識,有一定的知識層次,遵紀守法。「懂技術」,即具有較高的科學素養,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技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會經營」,即具有一定的經營和管理能力,能夠合理組織配置人、財、物、信息以及土地等資源,掌握成熟的經營模式,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新形勢下,現代職業農民還應具有「能創業」的特點,即具有開拓創新精神,能運用豐富的實踐經驗,根據本地的自然規律和特點進行創業創新,帶動當地農民致富。
二、成為職業農民的意義
理論上說,農民要成為一種職業,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重要條件:一是農民這種職業是由經營者或勞動者自主選擇的,並能夠充分就業、自由流動;二是從事農民這一職業的人員能夠取得社會平均收益;三是從事農民這一職業的人員能夠得到公正的社會待遇。
2.1職業農民資格制度。
未來從事農業是有門檻限制的。只有經過規范職業農民的培訓、考核的人才能獲得從業資格證書。國家對農業的支持政策與農業生產經營、各種農業補貼發放、土地流轉等與接受農業教育的程度掛鉤,建立起嚴格的農業准入制度。取得「注冊職業農民」的則在稅收、信貸、技術指導和農業直補等方面優先獲得支持。
2.2高收入。
從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職業農民的收入基本都能與城市居民齊平。如日本1973年後,農民收入就一直高於城市居民;美國農民的收入也是略高於城市居民。中國未來的職業農民,不但要比傳統農民收入高,而且也要比兼業農民的收入高,至少應與城市居民收入相當,甚至高於城市居民收入。
2.3社會尊重。
職業農民將破除社會對傳統農民「身份」的歧視,真正從社會成員階層轉為經濟產業職業,並且能得到與教師、公務員等其他職業一樣的社會認同與尊重。
三、做一個職業果農
一個果農如果你有雄心成為職業果農,目前唯一的途徑就是在不斷積累生產實踐經驗的同時,主動參加有資質專業機構的知識培訓,甚至自己花錢參與相關知識的學習,以拓寬自己在種植生產、品質管理、貯藏技術、市場營銷、小微企業管理等諸多知識。
3.1國外經驗
美國以1914年《史密斯—利費農業推廣法》和1917年以鼓勵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史密斯—休斯法》、1962年的《人力開發和培訓法》和1964年的《經濟機會法》為依據,美國建立了一個相當完整而龐大的農民教育科教體系,農業科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也是美國農業教育的核心。除各州農學院、實驗站和推廣站以外,美國大的公司內部和民間都有專門農業培訓機構從事專項技術培訓工作。
法國政府十分重視農民培訓工作,規定農民必須接受職業教育,取得合格證書後,才能享受國家補貼和優惠貸款,才具有經營農業的資格。法國農民教育的最大特點是由農業部直接管理全國的農業職業學校。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包括中等農業職業技術教育、高等農業教育和農民職業培訓三個部分,每個培訓機構具有各自不同的培養目標和培養對象,務農工人、農業經營者、農機推廣人員等各種農業實用人才都有相應的教育機構負責培養。法國農業教育培訓的辦學機制也很靈活,公私合辦,農村職業培訓深入到田間地頭、落實到農民家庭,並且創造了一種有著廣泛世界影響和實踐應用的教育方法——交替培訓教學法。
日本農民培訓由國家統籌規劃,政府農業部門與相關部門分工指導和協作,以教育系統為農民培訓的主體,農業改良普及事業系統予以配合。目前,日本全國有52所農業者大學校,其中國立1所,縣立48所,私立3所。韓國農民教育與培訓是由國家統籌規劃,政府農業部門和相關部門分工指導協作完成。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農民教育已經形成了「四H」教育、繼者教育和專業農戶教育3個層次。
3.2我國職業果農的培養方式要創新
鑒於我國果樹產業分散經營的現狀,果農培訓應該堅持多種方式共同開展。國家鼓勵涉農企業、科研院所與農業院校、涉農職業學校共同組建職業教育集團,有效提升涉農專業辦學水平和服務能力。支持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生產組織中的技術骨幹、帶頭人等到職業學校兼職任教,遴選一批優秀的農業企業和農民生產合作組織等單位,建立涉農專業教師實踐基地。
一是創新培訓機制,各地應根據本地特點和實際,開展本土化現代職業果農培養工程。加大果業生產技能、經營管理和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培養力度,使學員通過系統的學習,能掌握現代農業必需的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使部分年富力強的果業大戶率先增收致富,成為農業產業化的引領者、農業農村先進技術的示範者。http://www.doc88.com/p-1146349882708.html二是培訓課程和方式要量身定做,制定專業化現代職業果農教學方案。現代職業果農培養的教學方案必須根據具體目標和對象量身定做。在教學安排上,充分利用雙休、農閑等時間,採取網路教學、集中面授、個別輔導、學習小組相結合的辦法。在專業設置上,開設農村經濟管理、農業企業經營管理、農產品市場營銷、農業旅遊服務與管理等多種真正植根農村農業的專業。在課程設置上,也要多開設農村政策與法規、農村資源開發利用、農村產業化經營等以「農」字帶頭的課程。在教學組織形式上,由專家教授、技術人員、創業成功人士組成教學團隊,採用「課堂教學+基地教學+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示範引領,助推精英化新型職業果農創業創新。充分發揮現代職業果農的示範引領和幫扶帶動,特別是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用的上、留得住的本鄉本土的農民大學生。加快改變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促進專業化分工和規模化生產,提升果品的附加值,從整體上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業效益。

『叄』 職業農民需要哪些政策扶持

如在土地流轉方面,希望能結合「家庭農場」的國家優惠政策盤活農村剩餘土地,提高農業集約化經營水平;技術服務方面,將以往的「放在籃子就是菜」培訓模式改為「點菜式」培訓,並運用現代化媒介,改「等」技術服務為上門跟蹤技術服務,真正全方位扶持「職業農民」。 河北巨野田忠華:一是得到國家給予種糧的補貼,二是國家為種糧大戶統一加入農業種糧保險;三是金融部門給予貸款,且利率優惠或者利息由財政補貼;四是希望政府能夠組織農業科技、農機技術等方面方面的培訓進村來;五是種子公司提供優質的糧食品種,有指定的部門提供優質的農葯、化肥;六是糧食收獲季節能夠及時把糧食售出且有一個最低保護價。 北京昌平焦書磊:我是京郊大地一位普通的農業工作者。近年來,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我深切感受著首都農業發展的蓬勃生機,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屬農民的職業化。過去的農業生產,多是一家一戶一塊田,現如今,一人承包幾百畝地的農民隨處可見。我遇到過這樣一位農民,他在昌平、順義、密雲三地共承包千餘畝地,三夏農忙時,他上午在昌平開著聯合收割機收割小麥,下午又趕去順義開著免耕播種機播種玉米,所有地塊只靠他一個人管理,所有地塊完全實現機械化操作,這就是典型的職業農民。 職業農民有頭腦、有資本、有技術,將是未來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排頭雁、生力軍,將是回答「未來誰來種地」的最好答案。而政策扶持將為職業農民保駕護航。我認為職業農民亟需以下政策扶持:一是加大信貸扶持和貼息貸款支持力度,降低農業成本,鼓勵民間資本適度向農業領域集中,讓職業農民發展有資本。二是完善農民技術培訓體系,強化農技推廣服務,讓職業農民發展有技術。三是引導農民發展農民合作組織,抱團闖市場,增強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讓職業農民發展有路子。四是引導職業農民樹立品牌意識,在商標注冊、專利申請、標准認證方面給予指導,讓職業農民發展有優勢。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郭建軍:要培養合格的職業農民,是離不開科技培訓指導扶持政策。為此,經常要不定期進行科技培訓,把新科技知識及時傳播給他們。形式可多樣,培訓班、現場觀摩會、田間地頭辦課堂、外地考察等;要掌握利用好遠程教育平台以及農家書屋,播放相關的科技知識片,添置各種實用農村書籍,讓他們多種渠道汲取科學文化知識和了解農業市場信息;要長年累月組織專家科技入戶,現場熱心指導傳授他們新技術的推廣運用,手把手當好他們的「科技指導員」。 湖南長沙譚鐵安:首先是職業農民的技術培訓上,要加大投入。要減免職業農民培訓的費用;其次是職業農民的產業發展上,要放寬政策。要解決職業農民在產業鏈條延伸當中,諸如用地、融資等方面的問題,突破一些政策性瓶頸和障礙;其三就是職業農民在生產當中的風險處置,應該給予支持。

『肆』 職業農民果樹技能考試

一、無核果樹
無核果實沒有種籽、果核或種籽、果核為可
食性軟核,食用方便。因此該類水果一經問世,便備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如:無核桃、無核梨和無核葡萄等。
二、多季節果樹品種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今一年兩熟、三熟或多茬栽培的水果新品種層出不窮。如:雙季板栗、二茬葡萄等,因其一年兩次或多次結果,
所以第一次結果一般成熟期比普通品種早,而最後一次結果較普通品種晚,這兩次果實成熟上市均填補了市場空檔,且成熟晚又耐貯藏,加工性能良好。因此推廣、
開發前景廣闊。
三、富含稀有元素果樹品種
近年來含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或微量元素的水果新品種前景廣闊。如:微量元素硒,被稱為「生命奇效元素抗癌核武器」。現在市場上
的含硒蘋果是一種具有抑制瘤細胞分裂,提高肌體免疫能力的營養型水果新品種。
四、特色果樹品種
即在顏色、品質、產量、成熟期、適種區等多方面的特點。如適合在南方省區種植的蘋果新品種——南方蘋果;全身是寶的銀杏,它的根、莖、
葉、果實等每一部分都有食用和開發價值;水果蔬菜兼用的紅洋梨,它既可作水果又能作蔬菜用,集營養、保健、食用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果樹品種。因該類果樹的
利用率高,所以經濟效益好,開發前景廣闊。
五、高產優質果樹品種
利用高新農業技術研製培育的高產優質果樹新品種,市場前景看好。

『伍』 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新教材-<農家樂經營與管理>教材簡介

農家樂經營與管理

目錄

第一單元認識農家樂

第1課什麼是農家樂

第2課農家樂的種版類

第3課農家樂靠什麼吸權引人

第二單元籌備農家樂

第4課地理位置的選擇

第5課設備設施的籌備

第6課人力的配備與培訓

第7課辦理相關手續

第三單元設計農家樂

第8課環境設計

第9課客房餐廳設計

第10課活動項目設計

第11課價格策略

第四單元經營農家樂

第12課選好經營模式

第13課搞好廣告宣傳

第14課學習經營竅門

第五單元管理農家樂

第15課住宿管理

第16課餐館管理

第17課衛生管理

第18課禮儀禮貌

第19課財務管理

第六單元安全農家樂

第20課消防安全

第21課食品安全

第22課常見食物中毒及預防方法

第23課人身安全

附錄

附錄一農家樂日常工作及要求

附錄二農家樂的崗位責任制

『陸』 新型職業農民需要具備哪些能力素質

一、掌握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善於從事農產品經營。

新型職業農民在科技知識、勞動技能、經營素質和管理經驗等方面的水平都超過傳統農民,他們是現代農業生產者和經營者,擁有較高文化素養和農業專業技術能力。

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流動性。

傳統農民紮根於土地,也往往囿於土地而難以流動,具有一定的封閉性。新型職業農民既可以是本地農民,也可以是外地農民,作為一種職業可以自由流動,具有相應的開放性。

三、職業選擇取決於自我選擇和市場選擇雙重因素。

與傳統農民的代際傳承不同,新型職業農民對農業生產經營具有一定偏好,而且善於應對市場變化,他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是自我選擇與市場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

(6)農民職業技術培訓信息擴展閱讀:

新型職業農民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生產經營型。如種植養殖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骨乾等。

二是專業技能型。他們既包括從傳統農民逐步轉變而來的專業人員,也包括外出務工或學習之後獲得各種農業技能的返鄉農民工、復轉軍人或回鄉務農的大學生等。

三是社會服務型。如農業信息員、動植物防疫員或檢疫員、農產品經紀人、農機手等。無論哪一種類型,他們都以農業為職業,擁有一定專業技能,是農村中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有組織的職業化群體。

當前,我國新型職業農民總體規模已突破1500萬人,到2020年預計將達到2000萬人。培養造就更多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才能把農民職業有前景、農業發展有奔頭、農村生活更美好的願景變為現實。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柒』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證書算技能資格證書嗎

答--不是。什麼叫技能?技能就是學習技術後會具體的應用的人具備的技術能力。

『捌』 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除了學技術,還有什麼隱形好處

更好找工作,增加收入。另外您對汽車行業感興趣嗎,現在汽車普及率越來越高,汽修是一個不錯的行業。

『玖』 職業農民果樹技能考試

東北師范大學抄

師范類重點推薦院校

專科

心理學、行政管理、小學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前教育、教育管理、英語、漢語言文學、法學、工商管理、會計學
本科
法學、會計學、教育管理、漢語言文學、學前教育、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思想政治教育、小學教育、心理學、行政管理

『拾』 農業職業技能培訓對創業有何幫助

一、返鄉創業可享受的相關扶持政策
1、為返鄉農民工提供針對性免費技能培訓。返鄉青年可免費參加由區人勞局組織的創業培訓。有轉崗意願的,提供轉崗培訓;有務農意願的,提供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有創業意願的,提供創業知識培訓。同時,針對市場需求,為用人單位提供訂單式培訓。
2、提供小額貸款支持。為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的返鄉農民工提供5萬元以內的擔保貸款;對企業新增崗位吸納返鄉農民工達到職工總數30%以上,並與其簽訂一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給予200萬元以內的擔保貸款。重點支持返鄉農民工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服務業,創辦農村經濟實體。
3、 提供土地政策支持。加快建立區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引導返鄉農民工建立專業合作組織,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加工、規模種植養殖、特色農業及農村服務業等。允許通過村莊整治等方式盤活集體建設用地存量,將置換出來的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於農民工返鄉創業,減半收取集體非農用地規費。
4、落實有關稅費優惠政策。全面落實國家、省、市出台的關於支持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有關稅費優惠政策,其中農民工返鄉從事個體經營的,憑失業登記證可享受現有下崗職工的稅收及工商注冊的優惠政策;返鄉農民工創辦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按期納稅申報確有困難的,經批准可以延期申報;市以上行政事業性收費按規定收費標准執行,屬區本級有權減免的規費予以全免。
5、享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把返鄉農民工創業項目納入招商引資范圍,返鄉農民工新創辦企業享受本地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對在工業園區和城鎮投資新辦工業企業的,適當降低固定資產投資額、銷售額、年納稅額的獎勵條件,可以實行一企一策。

閱讀全文

與農民職業技術培訓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