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棗樹的栽培管理
棗樹原產我國,為我國主要果樹樹種之一。棗樹抗鹽鹼、耐瘠薄,既抗旱又耐澇,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因此,棗樹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也是綠化荒山、改善生態環境的先鋒樹種。近年來,棗樹以其適應性強、早果速豐、栽培管理容易、經濟和生態效益顯著等優點得到迅速發展,鮮食品種尤甚。目前,我國棗樹面積和產量均佔世界總量98%以上。
(1)選擇良種,合理密植
棗樹品種很多,各有特色。但從目前的市場看,大雪棗、梨棗、贊皇大棗、沾化冬棗、芒果冬棗、金絲新2號、金絲新3號、金絲新4號、園鈴新1號、園鈴新2號以及台灣青棗等品種栽培效益較高。
棗樹的栽培密度分林糧間作式和早期豐產式兩種。計劃林糧間作的可考慮按株行距2米×5米栽植,畝栽67株,寬行窄株有利於套種農作物。早期豐產式主要目的是抓早期產量,盡早獲益。栽培密度可按株行距(1.5~2.0)米×(3~4)米,畝栽83~146株,而從實際效果看,株行距2米×4米,畝栽83株居多。
(2)施肥
棗是果實發育期較長的樹種,從開花到成熟需要源源不斷的養分供應,無論是幼樹還是盛果期大樹都應以施好、施足基肥為基礎。基肥施入時間最好在秋季10月底之前進行,最遲要在12月底之前完成。每畝施肥量不少於5000千克。基肥的種類以土雜肥、廄肥、圈肥為主,秸稈漚制的肥料效果也很好。乾旱地區施基肥後最好灌溉一次。在施好基肥的前提下,2~3年生幼樹一般在6月中旬每株施入0.1~0.2千克尿素即可。盛果期棗樹全年追肥2~3次(不包括根外追肥)。第一次在5月上中旬進行,每株追施尿素0.2~0.3千克;第二次在6月上、中旬,株追磷酸二氨或氮磷鉀復合肥0.2~0.4千克,促進幼果生長發育;第三次追肥在7月底至8月初進行,株追尿素或磷酸二氨0.2~0.4千克。除此之外,從5月中旬起至採收前每15天左右,最好噴一次0.3%的磷酸二氫鉀液,以促進坐果和果實發育。
(3)棗樹修剪
棗樹樹冠擴展速度較慢,幼樹修剪可增加枝量,加快樹冠形成,形成豐產骨架。結果期樹修剪目的在於調節營養分配關系,實現豐產、穩產。
①樹形選擇:棗樹樹形很多,但就目前的栽培模式看,選用紡錘形樹形較能適應密植需要,有利於實現早期豐產。該樹形有明顯的中心干,主幹高40~50厘米,樹高3米左右,中心幹上錯落著生5~7個主枝,主枝不分層,每隔20~40厘米留一個,呈螺旋狀上升排列,主枝上直接養結果枝組。定植時80厘米定干,2~3年內依次培養5~7個主枝,中心干通過數次短截後達到3米高度時落頭,控制上長。
②修剪:幼樹修剪量要小,除太陽旺枝條和交叉重疊需去除之外,其餘枝條應盡量保苗。主枝角度不太高的,可通過撐、拉、墜等措施,開張角度,並在修剪中採用刻芽、重截發育枝、夏季摘心扭梢等手段增加枝葉量。
(4)提高棗樹坐果率
①開甲:棗樹開甲又叫環狀剝皮,目的在於阻止地上部分製造的養分向根部運輸,提高坐果率。開甲時間根據不同品種習性而稍有不同。一般對於落花重、頭蓬花坐果難的品種,開甲的最佳時間在盛花初期,此時開甲可有效促進頭蓬花結果。落果重的品種應在盛花後開甲。開甲的部位可在距地面25厘米處進行,以後逐年開甲高度上移。開甲即環剝的寬度以0.5厘米左右為好。開甲時切口要平滑,以不傷木質部,只剝下韌皮層,留下形成層為度。環剝的傷口必須連接成閉合的環形,否則效果不佳。
②控制樹勢:棗樹幼樹易旺長,尤其是大雪棗、梨棗和冬棗以及台灣青棗等,一般當年栽苗生長量就很大。旺長對整個樹體擴冠成形十分有益,但也同時影響了坐果率,致使幼旺樹在1~2年內產量很低。所以,在生產上要加以控制。對坐果率低的強旺樹,可採取長放和拉枝等措施,對提高坐果率效果較好。其次,還可採取控制肥水以及噴施多效唑等技術措施來提高坐果率。
『貳』 紅棗怎樣修剪
紅棗修剪分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1.冬季修剪首先除去枯枝,剔除過密內堂枝,2.根據樹內勢確定掛果枝和培養枝容,掛果枝輕剪多留棗鼓,培養枝重剪培養樹勢延長枝,密植園高度不要超過1.5米,標准園高度不要超過2.5米。
『叄』 紅棗種植加工有優惠政策嗎
山西省紅棗產業化發展戰略研究
(一)紅棗市場前景的分析與市場體系建立的研究
本研究通過對國內外市場的分析研究證明,紅棗的國內需求量將會成倍增長,國際市場發展潛力很大。
研究針對目前山西省紅棗銷售市場無序性較大的特點及今後紅棗產量大幅度增加的態勢,提出了在山西省建立紅棗銷售市場網路的意見,即在建立一、二級市場和外地代銷市場。
(二)紅棗產業化發展主要目標的研究
通過研究提出了四大奮斗目標:
一是擴大紅棗種植規模,增加紅棗產量。規劃2010年山西省紅棗栽植面積發展到600萬畝,產量達到60000萬公斤。
二是建立5大紅棗生產基地,實行規模種植,推廣優良品種,建立區域紅棗產業體系。此外,再建5個紅棗發展區。
三是建立與擴大紅棗銷售市場,產、運、銷配套。
四是建立紅棗加工體系,搞好紅棗加工增值,提高農民收入。
(三)紅棗產業化發展保障措施的研究
第一是深化改革,優惠政策。強調認真貫徹個人、集體、國家一齊上的方針,採取租地承包、入股聯營等多種形式、多種層次、多種經營成份,解決資金問題。允許棗林產權繼承和轉讓,並在一定時期減免農林特產稅。
第二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強調各部門通力合作,推進紅棗產業發展。
第三是推行5個主要的種植經營模式。即棗糧復合經營模式、地埂紅棗林糧復合經營模式、平地棗園模式、坡地旱作棗園模式、紅棗防護林模式等。
第四是依靠科技進步,研究與推廣應用先進技術,研究提出了8大技術,即選擇栽培優良的適生品種、旱作保水整地技術、先進的栽培技術、整形修剪技術、土肥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棗樹育苗技術、紅棗嫁接技術等。其中特別提出了「密植稀留」栽植技術。
第五是建立紅棗高新技術產業,作好紅棗產業體系的示範龍頭產業,帶動山西省紅棗產業化的健康快速發展。
第六是加強行業管理。①制定紅棗生產的有關條例、技術規范等;②轉變山西省紅棗協會職能,將純學術組織轉變為行業組織,協調紅棗生產、銷售。
10月1日,北京平谷區佔地200畝的「呂梁紅棗休閑採摘觀光園」在北京正式開園。該園自國慶節以來,每天吸引著來自國內外的數千名觀光遊客。然而,實施這樣工程的竟是曾在山西插過隊的北京知青。通過「呂梁紅棗休閑採摘觀光園」,可以更快更好地促進山西紅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然而採摘僅僅擴大了棗的知名度,卻讓棗走了山西陳醋的路子———只聞其名不見品牌。
9月27日,呂梁市第三屆紅棗節在經歷兩天的貿易洽談交流之後勝利閉幕,柳林縣紅棗代表團與客商共簽訂價值4880萬元的貿易協議。呂梁市分別於2000年、2002年成功舉辦兩屆紅棗節,吸引了數千名中外客商前來參加,成交額上億元。
近年來,受中國大棗顯著的天然葯用和食療功效影響,日本、韓國、東南亞一帶已形成中國大棗的消費浪潮,日本最大的全日空航空公司將中國大棗列入空中供餐食品之一,日本文部省更是將大棗列入中小學生營養配餐計劃。
紅透了山西,卻險將淪為別人原料產地
在山西從事果林研究的李登科研究員說:「山西紅棗種植已達480多萬畝,產量2.7億多公斤,全省93個縣、市、區都有棗樹栽培。」呂梁市紅棗面積由三中全會以前的17萬畝上升到了現在的128萬畝,產量由1128萬公斤上升到1.2億公斤,產值達到4億元。如此大的產量,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臨汾市紅棗基地以每年50萬畝左右的速度擴張。
2001年以來,臨汾市委、市政府在平川地區大力實施「121」工程發展紅棗200萬畝,成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核心內容。
我省紅棗的品牌企業有恆豐、漢波、天驕等,從事干棗加工和酒棗、棗飲料的釀造,但更多的紅棗集中到批發市場上。目前,我省的棗業群體還很分散,田地里的紅棗成車地運出山西。
李登科說:「近年來,山西的地紅棗種植業加快,成為全國紅棗增長速度最快的省份,但是在產業化道路上仍以初級加工為主,已成為紅棗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山西的紅棗市場更多的是二級加工貿易商。這些人主要是在做紅棗的大批量批發。盡管也在做簡單的食品加工,其做法只是洗干凈一點再用一個塑料袋裝起來,就已經不錯了。
除此之外,紅棗加工更高一級是成立食品加工企業,楊春青介紹,這種企業在全國佔有很大的比例,他們不直接進入市場,自己開幾個門面成為別人的供貨商,僅在自己的區域內做零售,給本地的超市供貨。
李登科說:「山西雖有板棗、灘棗、胡瓶棗等大名棗,但種植灘棗達到80%以上。」憑借這十大名棗的名頭,山西人在開發紅棗種植中走上了致富路。山西巨大的紅棗產量卻沒有打出與此相適應的品牌來。」
李登科說,「紅棗目前來說,以干鮮兼用為主,僅有個別的企業在從事精細深加工的研究開發。簡單的食品加工占據了市場的巨大份額。紅棗業在隨著季節的周期而變化。」
也許時下流行的觀點,「品牌」就是面向高檔的消費群體,就是昂貴得令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的高附加值產品。但紅棗的巨大產量,面對的現實,卻是滿足社會各個層次的消費者。正如娃哈哈的企業文化理念「生產出真正具有使用價值的產品」所揭示,娃哈哈追求的是,品牌既是品質的一流、真正有價值的好產品,更是處處看得見,人人買得起的大眾化產品。
紅棗,據文字記載已有三千多年的栽植歷史,以其皮薄肉厚、香甜可口、營養豐富而聞名。它的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80倍,柑桔的16倍,中華獼猴桃的8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9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多種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營養價值為百果之冠,堪稱果中珍品,有「活維生素丸」和「百果之王」之美譽,更為重要的是,紅棗是中國的特產。
也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有好的產品不怕沒有銷路。據記者從臨汾市得到的資料顯示,襄汾縣管灘村今年上半年,全村靠銷售紅棗、苗木等人均收入已超過2000元。但是,國際市場每年的總需求量在1000萬噸以上,中國的供應量僅1萬噸左右。一個村紅棗的發展在這樣一個大市場面前,不過滄海一粟。
和紅棗打了十多年交道的山西恆豐實業有限公司楊春青說,現在,山西乃至全國的紅棗都在批發市場交易,就是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紅棗專賣也是市場上統一印製的包裝,只是在借名棗的效應。
紅棗是山西原生態產品,在棗類品牌建設上,在擴大中國棗產品在世界的影響上,山西不能失語。
紅棗要找對市場,也要找對消費者
「一日三棗,長生不老。紅棗含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並接受,可以斷定,其市場潛力非常大:尤其在進入世貿組織以後,紅棗作為我國的獨有果業,它的價值將會更加凸現出來。」楊春青說這樣說。
棗紅富民的現實讓政府部門注意到紅棗的產業化道路是必要的。事實上,政府對於紅棗產業的扶植也一直貫穿紅棗育苗、栽種、管理、銷售、加工等各方面。
我國近年來在棗食品加工上也建立起一些硬體實施非常強的公司,這些企業在政府投入,銀行貸款得到了支持。其土地、廠房、先進設備都非常美觀漂亮的。山東舜園棗業有限公司就以高價從法國引進先進的選棗流水線,准備大幹一場。
另外,在我省呂梁市有全國最漂亮的棗加工企業,中外合資山西木棗精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在荷蘭國家農業技術研究院的技術支持下,從德國、義大利、美國引進國外引進全套生產設備,投資1.5億元建成了加工木棗精華營養素的現代化生產線,生產木棗精華濃縮而成的高科技天然營養保健食品。
但是,正如李登科所說:「精細加工產出的產品,占市場的份額很小。」像木棗精華萃取液,不到50ml的產品價格在300元以上。市場競爭歸根結底取決於消費,誰擁有更多的消費者,誰就在競爭中贏得主動。在中國棗消費者普遍購買力不高的現實下,如此高的投入,如此高的價格,對消費者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對企業來說就是刀尖上跳舞。
正如山西棗企業聯合會一位會員所說:紅棗產業真正需要的,不是好看的企業,不是會要錢的企業,而是會做市場的企業,能夠迎合消費者的企業。以恆豐為例,恆豐是山西目前棗產業的標志性品牌之一。自創建起,市場就是該企業最先考慮的。目前,它開辟了東北、華南等五大全國銷售區域,把市場做出山西、做到全國。但它的辦公地卻租住在太原市火車站的一棟舊樓里,至今也沒有屬於自己的基地。
政府企業聯手,把品牌融入文化
在中國,從古至今都流傳著許多關於棗的故事。在《詩經》中就有「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記載。在中國民間,棗是喜慶的代表,傳統中有將棗、花生、桂圓、瓜子送與新人,諧音「早生貴子」的習俗。可以說,棗文化已經融入到了中國人的心裡。棗品牌的發展,只有將文化融入其中,才能走上持續發展之路。在這一點上,山西又落在別人的後面。
2004年的9月,山東蒼山縣舉辦了棗文化博覽會,它的口號就是弘揚特色農業的主旋律,實現傳承歷史文化、打造文化品牌。一年後在山西呂梁的第三屆紅棗節,盡管達成了許多協議,組織開展紅棗評獎、紅棗及農副產品展銷、貿易洽談、發展論壇、現場觀摩等活動,卻沒有提到文化的高度,一場盛會難免有遺珠之憾。
山西財經大學衛虎林教授說,近幾年開始的名牌產品評選活動,山西產品的評選結果都不盡如人意,傳統名牌力量不強,新的名牌後勁不足,山西名牌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落後全國一步。也許文化的缺失,也是山西名牌建設不足的原因之一。現在,是該「文化」在山西紅棗品牌發展道路上出一把力的時候了。
繼柳林、臨縣等地開發了兩千畝紅棗種植基地後,陽曲縣建立的萬噸棗果加工基地也投入使用。有關負責人表示,就是要使我省的紅棗紅遍全國,走向世界。
紅棗是具有山西特色的農產品,太原周邊棗樹資源豐富,陽曲縣更是有名的旱地果樹產地,荒山荒坡都適宜紅棗種植。在這里建立加工基地,就是要使這一地區的種植資源優勢向市場優勢轉化。據介紹,該項目達產後,年處理果疏可達兩萬噸,如果全部從陽曲縣采購,可直接吸納地方勞動力300餘人,帶動7000餘戶種植戶。另據了解,通過公司加農戶的方式,山西紅棗已經銷往全國60個大中城市,以及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外市場。萬噸基地的建立為山西紅棗走向世界提供了保障。
『肆』 紅棗五月修剪行嗎
選擇3-4天左右的陰雨天移栽,進行重度修剪(保留1/4的枝條),成活的概率比較大。每隔7-10天左右澆一次水,每天向樹上噴水兩次,降低樹體溫度。如果有條件可以進行遮陰10天左右。
『伍』 紅棗初種需剪枝嗎
可以適當的修剪掉一部分枝葉,這樣的話可以減少它的水分蒸騰。但是不能減的太多。
『陸』 給果農培訓果樹種植技術培訓內容有哪些
果樹種植技術培訓內容有:果樹品種的選擇、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整形修剪、花期管理、套袋栽培、分級包裝、市場營銷等等。
『柒』 大棗樹苗怎麼種 大棗樹苗種植方法與注意事項
大棗樹苗怎麼種
棗樹栽植也同其他果樹一樣,以大穴栽植為宜,穴的寬度和深度均不能小於70厘米,或方或圓均可。挖定植穴時,表土與底土要分別堆放,穴底要平,避免呈鍋底形,以防窩根。每穴施有機肥30千克左右,與表土混合後填入穴內踏實,使之成中間高、四周低的丘狀。之後植入苗木,使根系舒展,最後填入剩餘的表土。填土時,要向上輕輕提苗,並將底土放在上層,以利於風吹日曬,加速熟化。同時,要注意踏實,使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
埋土不宜過深或過淺。如果埋土過深,穴內下部地溫較低,不利於根系發育;如果埋土過淺,根系容易外露,妨礙成活,也不利於苗木抗旱。操作時,以與原來入土深度一致為好。多餘的土則可用做樹盤,以便及時灌水沉實,進一步使根系與土壤密接。灌水滲下之後,可覆蓋鬆土,培成丘形,以保持水分和防止苗木搖動,有利於成活。
栽植前如發現苗木失水,可將苗木根系放入水中浸一天,使其吸足水再行栽植。山西省陽曲縣林業局試驗,定植時,用0.1%濃度的萘乙酸或吲哚丁酸,或者生根粉0.05%濃度的溶液,浸苗木根系5~10秒鍾,對成活率有顯著提高,而且可以促進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長。近來有的地區在栽植棗樹後,隨即用1平方米左右的地膜覆蓋定植穴,上面撒細土,周邊壓實,不留縫隙,防止漏氣和被風吹走。這樣,可以保濕增溫,有利於根系傷口癒合,能大大提高成活率。
棗樹苗種植方法與注意
事項
1、園地選擇:棗樹的適應性比較強,對土壤的條件要求不嚴,各地可以充分利用荒地和鹽鹼地進行栽培。但是,為了達到較高的經濟效益,生產出優質、無公害的產品,應盡量選擇空氣、水源、土壤等環境沒有受到污染,地勢平坦開闊,排水條件好,土壤滲透性強、通氣性能好,地下水位較高,土質肥沃的園地為好。山區和丘陵地帶種植棗樹,應選擇土層深厚的陽坡,陰坡則不宜種植。
2、種植品種:棗樹的品種頗多,一個優質品種,一定要樹勢好、抗病蟲能力強,果實耐裂、果形好、果色好、營養成分含量高、口感好。目前用於干制的優良品種有金絲豐、金絲蜜、無核紅、無核1號、無核3號、贊黃大棗等。早熟品種中,用於鮮食的優良品種有早脆王、涇渭鮮棗、早熟梨棗等,用於加工的優良品種有梨棗、贊黃大棗等。晚熟品種主要用於鮮食,優質品種有涇渭大雪棗、冬棗等。新特品種,有果形奇特的磨盤棗、葫蘆棗等,樹形奇特的胎里紅、龍須棗等。
大棗樹苗怎麼種 大棗樹苗種植方法與注意事項
3、栽培模式:一是矮化密植型栽培,主要適用於結果早、樹型小的品種,株行距以2米×3米或3米×2米為宜。二是間作型栽培,主要適用於樹型中等或較大、結果較晚的品種,行距8~10米。株距3~5米。樹間早期可間種其它作物。
4、栽培時間:棗樹自落葉到第二年萌發前的整個休眠期都可栽培,分為春栽和秋栽。根據多年的栽培經驗,以2年生及2年以上生的根櫱苗種植,春栽的立即澆透水,成活率很容易達到90%以上,而秋栽的即使定植後澆水成活率也很難達到90%以上。但是,秋栽的定植後即使不澆水成活率也能達到70%以上,而春栽若不澆水則成活率明顯不如秋栽。
大棗樹苗怎麼種 大棗樹苗種植方法與注意事項
棗樹的生長習性
棗生長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 屬於喜溫果樹,產區年均溫15℃左右,芽萌動期溫度需要在13-15℃,抽枝展葉期溫度在17℃,開花坐果期溫度在22-25℃,果實成熟期溫度要在18-22℃。棗樹耐旱、耐澇性較強,但開花期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否則不利授粉坐果。另外,棗喜光性強,對光反應較敏感,對土壤適應性強,耐貧瘠、耐鹽鹼。但怕風,所以在建園過程中應注意避開風口處。
大棗樹苗怎麼種 大棗樹苗種植方法與注意事項
棗樹種植幾年才結果
棗樹苗栽種後一般第二年就會結果。俗話說「桃三李四梨五年,核桃柿子六七年,桑樹七年能喂蠶,棗樹栽上能賣錢。」就是指棗樹的結果期短。
大棗樹苗怎麼種 大棗樹苗種植方法與注意事項
紅棗樹苗的種植技術文中有比較詳細的描述,紅棗基本上算是所有果樹裡面投資回報期最短的,因為一般紅棗樹種植當年就能夠結果,所以想要在短時期內就獲得收益的選擇種植紅棗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捌』 哪裡可以學習到紅棗酒釀造技術紅棗酒的出酒率如何
紅棗酒的釀制方法有三種,每種的出酒率都有所不同。
唐三鏡技術教學內容如下:回
1、各種糧食答酒:大米酒、玉米酒、高粱酒、小麥酒、蕎麥酒、糯米酒、紅薯酒、五糧酒、八糧液等。
2、各種香型酒:濃香型、米香型、清香型、醬香型、豉香型、葯香型、兼香型等。
3、各種水果酒:梨子酒、柑桔酒、楊梅酒、蘋果酒、桑葚酒、甘蔗酒、葡萄酒等。
4、各種特色酒:檳榔酒、紅棗酒、生薑酒、清涼酒、薄荷酒、竹葉酒、紅飄香、金櫻子酒等。
5、各種葯酒:風濕關節疼痛、腰酸背痛、跌打損傷、補腎壯陽、美容養顏、十全大補酒等。
6、各種酒飲料:黃酒、桂花陳酒、糯米甜酒、水酒、蜜釀酒、紅酒等。
7、酒糟養殖技術:可以養殖豬、牛、羊、馬、雞、鴨、魚、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