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習幼兒心理學有什麼收獲和體會
習 《幼兒心理學》的體會 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能力,學習了音樂、美術、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等課程。通過網上平台和書本學習,學習方式非常靈活,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學習進度、學習方式等自主安排學習;不在像過去在學校你要,學生始終在老師的眼皮下規規矩矩,現在是什麼時候學、怎麼學、學什麼都由自己說了算,非常適合我們這樣的在職人員接受繼續教育。從內容到形式都新穎獨特,激發了我的學習興趣,對我不斷地獲取知識和提高教育層次是非常有益的,本人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高。 一、分析自我,樹立學習信心,制定學習計劃 網路學習遇到許多困難,作為一個學習者要對自己負起責任,樹立和鞏固學習信心,是伴隨整個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任務。在每一次學習前先定出來希望達到的目標,安排切實可行的學習進度和程度。圓滿的完成了學院規定的課程。 二、培養積極的學習情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函授雖然只有三年,把學與個人生理及精神的最佳狀相結合,是最佳的學習策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鍾,在日常生活中摸索掌握什麼時段最適合自己的學習,在學習前先讓自己進入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學習中自己精力最好、頭腦最清醒、注意力集中,對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從來都是不折不扣的高質量的完成。因為我深深明白:這是我提高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機會,平時不常讀書,函授學習使我感受到自身知識的欠缺,並促使我研讀各種學前教育專業有關的書籍,並把它與平時的工作相結合。工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個人素質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多記筆記,提高領悟能力。增加記憶 幼兒教育工作已經幾十年了。我有一個最深切的體會,就是:干到老學到老。這其中有書本的學習,有同伴之間的學習,還有與孩子之間的學習。而且是常學常新,邊學邊用,特別是《幼兒心理學》一書。這本書的理論至高至深,有許多我理解不了的東西。但是在讀的過程中,我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教育工作中遇到的許多問題在書本上都得到了答案,有一種頓悟的感覺。 在接觸心理學這門學科以前,它總給我一種太神秘的感覺,總以為它很深奧也很虛幻,但是通過學習,我被它的科學性,真實性所折服,可以說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與此同時我還發現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同時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心理學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也不乏應用性。心理理論固然枯燥,但配以實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讓人有一種從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覺,視野也開闊很多。心理學來源於生活,又指導生活,讀了幼兒心理學這本書,我明白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幼兒心理就是研究幼兒的認識能力的發展特點,情緒情感的發展特點。行為活動的目的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以及幼兒個性的心理特徵形成與發展的特點。研究幼兒的心理活動,掌握其特點,可以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實踐提出科學的理論依據。 通過對幼兒心理學的了解,我覺得了解幼兒的心理是必要的,甚至覺得幼兒的心理也是很復雜的。的確,當你真的想去接觸幼兒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很多現象其實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樣簡單,有時覺得很想知道「為什麼」。如果不了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就難以更好的與孩子在一起,要教育孩子,首先就應該了解他們。 我明白,我們不能用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不能將他們看成小大人。他們的心理正處於發展過程中,而幼兒的心理發展與周圍環境有直接的關系。因此,理解與認識幼兒生活和游戲的環境的意義十分重要,我們要重視並能夠為幼兒創造一個能使其很好發展的機會。為樹立正確的兒童關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心理學書中闡述了學習幼兒心理學的意義,從而認識到了了解幼兒幼兒心理特點,與實際教育工作的相互關系。 幼兒心理的發展特點是在幼兒的生活與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必須建立在對幼兒實際活動進行大量觀察的基礎上,結合實際觀察,將會更加切實的體和認識幼兒的心理特點。 從心理學書中,我懂得了環境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是無庸置疑的。所謂環境就是指兒童周圍的客觀世界,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因素。陽光,空氣,水和花草樹木等是保證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自然環境因素。小朋友們所處的社會,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家庭狀況等都是影響他們心理形成與發展的社會環境因素。我們的教育作為社會環境中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對兒童的心理發展水平起著主導作用環境對兒童心理學發展的影響,主要指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的作用。在不同的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下,兒童心理發展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我要抓住幼兒心理學的學科體系和基本概念,將這心理學書里所學的與實際想結合。
2. 幼兒心理健康教師培訓學習有哪些內容或技術
兒童發展心理學主要掌握的是兒童成長階段的心理特徵和表現,可以說在兒童階段,安全感的建立非常重要,應在教育中特別重視兒童安全感的建立。同時在這一時期,兒童開始學會模仿,所以一定要注重兒童的成長環境的建設。 首先,兒童心理學為學前兒童教育提供心理學依據。學前兒童的教育一般被稱為早期教育,由於嬰幼兒身心的特殊性,對其教育也有較大的特殊性,它是人生的啟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義。所以,教育者(包括家長和幼教工作者)不僅要考慮客觀的教育要求,而且應十分重視兒童心理發展規律,考慮兒童的成熟狀況和發展可能性。在不同的 年齡階段,教育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其次,早期教育與學校的系統教育不同。其出發點和重點在於提高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在生活、游戲、學習中培養認識能力,良好的習慣、性格等。因此,在早期教育中應寓教於生活,游戲及交往之中,促進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 最後,掌握必要的兒童心理學知識是做好兒童教育工作的前提,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了解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才能引導兒童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幼兒教育心理學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1、自由性; 2、趣味性; 3、虛構性; 4、社會; 5、實踐性; 幼兒教育心理學是在幼兒教育學和幼兒心理學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學科。它主要研究幼兒學習的規律與特徵以及教師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學習與身心的健康發展。 幼兒心理學是研究幼兒(3- 6、7歲入學前兒童)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 幼兒心理學和嬰兒心理學、學齡兒童心理學、少年心理學、老年心理學等都是發展心理學的分支學科,和幼兒衛生保育教程、幼兒教育學、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等教育理論課都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
3. 學習幼兒心理學的感受和收獲
孩子天性活潑善良,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社會的責任,最最重要的是家庭的責任,孩子在入園之前性格就已經有所塑造,家庭和睦的孩子則活潑開朗,相反家庭矛盾很多的孩子就顯得很孤僻,性格乖張,且不愛與人交流,如果所有人從小都認真的教育自己的子女,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麼高的犯罪率了。...。。。。。。。。
4. 我學習《幼兒心理學》這門課程的目標是什麼如何實現我的目標
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們如能正確地運用它,一次足矣。
5. 幼兒心理學是什麼
幼兒教育心理學是在幼兒教育學和幼兒心理學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學科。它主要研究幼兒學習的規律與特徵以及教師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學習與身心的健康發展。 即使沒有接受過心理學訓練,教師的任何教育行為也帶有特有的心理學理論色彩。這是一種內隱的理論——認同傳統或民間流傳的心理學(Folklore Ps...ychology)。盡管其中不乏樸素的真理,但是在沒有經過科學檢驗之前,以它為指導的行為難免盲目和具有風險。所以,教師必須掌握科學的教育心理學理論,特別是學習理論,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行為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 雖然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家對幼兒教育心理問題做了精闢的論說,但是,幼兒教育心理學,如同其母體一樣是「舶來品」,我們不能靠西方人的大腦來解決中國幼兒教育問題。這就要求幼兒教育心理學體系在特色化的同時本土化。 一門科學的研究任務決定於其本身的科學性質,幼兒心理學的獨立,服務於幼兒教育改革,服務於教師自我教育。特別是幼兒園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心理科學依據。
6. 考幼兒心理學得看什麼教材
《幼兒心理學》考試大綱 Ⅰ、考試性質 《幼兒心理學》是幼師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程。考試以教學大綱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史獻平主編的《幼兒心理學》(2009年版)為依據。《幼兒心理學》課程的考試內容、考核目標和考試命題充分體現幼師專業的學科性質與特點,強調學生對本學科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理論 ...的掌握水平,以及運用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的目的在於了解學生對本學理科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基本原理的理解,注重考察學生運用本學科理論解決幼教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對教學大綱中涉及的概念、觀點和原理能清楚地理解和識記,能深入理解和運用重要的理論、原理分析幼兒的行為,探索解決的方法。為和諧師生關系、發揮師生潛能、進行因材施教、實施創新教學、提高教育質量打下堅實的心理學科學基礎。 Ⅱ、考試內容 本科目考試主要考察考生對中學心理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論把握、理論以及應用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要反映學科知識的內部聯系,注重對考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 考核要求分為識記、理解和應用三個能力層次,其具體要求如下: 識記:要求記住考試大綱和指定參考教材中規定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則、結論等。 理解:要求領會和理解有關概念、原理、理論的主要含義、適用條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或舉例加以說明,正確理解概念、原理、理論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應用:能夠將所學的心理學知識應用於具體教育教學情境,說明事實、提供參考建議、解決實際問題。 Ⅲ、考試大綱 第一章 緒論 【考試內容】 識記:心理學、幼兒心理學的概念。 理解:學習心理學的意義;心理現象的本質。 應用:主要的心理學研究方法。 【重點內容】 心理學、幼兒心理學的概念;心理現象的本質;幼兒教育學的學習方法。 第二章 幼兒心理發展的基礎理論 【考試內容】 理解:幼兒心理發展的影響因素;成熟勢力說、行為主義學說、精神分析學說、認知發展學說、社會學習論的代表人物及主要理論觀點。 【重點內容】 幼兒心理發展的影響因素;行為主義學說、認知發展學說的代表任務及主要理論觀點;觀察學習的概念;替代強化的概念。 第三章 幼兒的感知覺和注意 【考試內容】 識記:感覺、知覺、注意、絕對感覺域限、差別感覺域限、無意注意、有意注意、錯覺、觀察力的概念。 理解:感覺、知覺的特性及其應用;影響幼兒注意發展的因素;幼兒感知覺的特點。 應用:幼兒注意及觀察力的培養。 【重點內容】 感覺、知覺、注意、有意注意、差別感覺域限、錯覺的概念;幼兒注意及觀察力的培養;感、知覺的特性及其應用;影響幼兒注意發展的因素。 第四章 幼兒的記憶與想像 【考試內容】 識記:記憶、想像、無意想像、有意想像的概念。 理解:記憶的過程;幼兒記憶、想像的特點。 應用:記憶、想像的分類及其應用;幼兒記憶、想像的培養。 【重點內容】 記憶、想像、無意想像的概念;幼兒記憶、想像的特點;幼兒記憶、想像的培養。 第五章 幼兒思維與言語的發展 【考試內容】 識記:思維、直觀動作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分析思維、集中思維、發散思維、常規思維、創造性思維、語言的概念。 理解:思維的特徵;幼兒思維發展的特點;幼兒判斷推理的特點;嬰幼兒語音、詞彙和語法的發展特點;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應用:思維的類型及其應用;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幼兒言語能力的培養。 【重點內容】 思維、形象思維、分析思維、常規思維、發散思維、語言的概念;思維的類型及其應用;嬰幼兒思維發展的特點;嬰幼兒語音、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特點;幼兒思維能力及言語能力的培養。 第六章 幼兒情感與意志 【考試內容】 識記:情感、激情、心境、應激、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意志、意志努力的概念。 理解:情感與認識過程的關系;情感的種類;培養幼兒情感的重要性;幼兒情緒和情感發展的特點;意志的特徵;意志的主要心理成分;幼兒意志的特點。 應用:幼兒情感的培養方法;幼兒堅持性的培養;幼兒自製力的培養。 【重點內容】 情感、理智感、美感、道德感、意志的概念;幼兒情緒和情感發展的特點;幼兒情感的培養方法;意志的主要心理成分;幼兒意志的特點;幼兒堅持性、自製力的培養。 第七章 幼兒個性的發展(上) 【考試內容】 識記:個性、需要、興趣、自我意識的概念。 理解:個性的基本特徵;需要的種類;幼兒需要發展的特點;興趣的品質;幼兒興趣發展的特點;自我意識的結構;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特點。 應用:幼兒需要的培養;幼兒自我意識的培養。 【重點內容】 個性、需要、興趣、自我意識的概念;幼兒需要發展的特點;幼兒需要的培養;興趣的品質;幼兒興趣發展的特點;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特點;幼兒自我意識的培養。 第八章 幼兒個性的發展(下) 【考試內容】 識記:能力、氣質、性格的概念。 理解:能力的特徵;幼兒能力發展的特點;氣質類型的主要特徵;如何看待氣質類型;幼兒氣質的發展特點;幼兒的氣質和教育;性格的結構;幼兒性格的發展特點。 應用:幼兒能力的培養;幼兒性格的培養。 【重點內容】 能力、氣質、性格的概念;幼兒能力發展的特點;幼兒性格的培養;氣質類型的主要特徵。 第九章 幼兒的人際交往 【考試內容】 識記:依戀、同伴關系的概念; 理解:人際交往的作用;人際交往的心理需要;人際交往的一般原則;親子交往的重要性;依戀關系的類型;親子交往的年齡特徵;親子交往的影響因素;家長對兒童交往技能的指導;同伴交往在兒童心理發展中的作用;兒童同伴交往的類型;兒童交往能力的必備要素。 應用:師幼交往對兒童的影響。 【重點內容】 依戀的概念;人際交往的一般原則;親子交往的影響因素;同伴交往在兒童心理發展中的作用;兒童同伴交往的類型;師幼交往對兒童的影響;兒童交往能力的必備要素。 第十章 兒童心理健康維護 【考試內容】 理解:心理健康的特徵;兒童心理健康的標志;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新生兒身心發展特點與心理健康維護;嬰兒心理發展特點與心理健康維護; 應用:兒童心理偏差的行為表現(吮吸手指、咬指甲癖、口吃、遺尿症、夜驚、退縮行為、精神性厭食、恐懼症、緘默症、夢魘、多種行為模式、攻擊性行為、說謊);先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和心理健康維護;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和心理健康維護;教師對兒童心理健康的維護。 【重點內容】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志;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和心理健康維護;教師對兒童心理健康的維護;吮吸手指、口吃、多種行為模式、攻擊性行為及說謊的症狀、原因和預防矯治方法。 Ⅳ、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鍾。 (二)題型比例 1、試卷題型比例:客觀題(判斷題、選擇題、填空題等)和主觀題(分析題、論述題、實際運用題)的比例為4:6左右,題型一般至少有4種類型。 2、試卷題型:填空題、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 (三)內容比例 識記:40%;理解:40%;綜合應用20%。試題有適度的靈活性、綜合性。 (四)考試難度 試題有適當的難度和區分度
7. 幼兒心理學
眾所周知,人腦來的左半部是源抽象思維,右半部處理形象信息。而目前部分家長和教師過度重視的文字丶數字相關的教學內容,令幼兒左腦負擔過重,右腦鍛煉不足。而不同的研究都表明,游戲、藝術,都可促進右腦開發,擴展幼兒的感官經驗,幫助他們以視覺丶聽覺丶觸覺和身體動態等,表達個人情緒。感受及欣賞不同的事物,樂於與人溝通,從而獲得滿足感。
例如:
8. 想學習幼兒心理學
幼兒心理學沒有單獨的學習體系,如果需要學習可以參考發展心理學來學習! 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書中就有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