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煙葉種植技術`
煙草種來植技術:
辨認土質
煙草品質不同源,「良由地氣使然也」。古人認為:「沙田種煙煙葉瘦,山田種煙煙葉枯。根長全賴地肥力,氣厚半借土膏腴」,凡是種植在肥厚、疏鬆、排水性好的土地,長勢就好,而種植在山地、田間的煙葉,長勢差,且不同的地方種出的煙葉的味道也不一樣。只有新開墾的荒地,才可連種一次,但必須將頭年打下的頂穗「纖毫不遺於地」,否則也必得瘟病。所以種煙必須年年換地,一般間隔3 年,復種1 次。
下種育苗
冬至前後,選擇一塊肥沃地塊,鋤挖耙平後,鋪上一層焦灰,厚約5分,隨後用純肥料勻潑,再將煙種灑在灰土上,大約半個月,種子萌發,到二月前後,栽種前再潑一次,經過這樣的精心培育,秧苗肥壯易活。
整土施肥
栽前刨地1~2遍,使土壤疏鬆,並盡去雜草,然後作出畦畛。另外,畦應作出龜背狀,便於排水,每穴1株,株行距2尺,穴內先放入油餅,再覆蓋一層草木灰。油餅施用量可根據土壤肥瘠而定。開春後,經過日曬雨淋油餅腐熟,便可移栽煙苗。
移栽
穀雨前後,苗長3~5片葉,高約四五寸,便可趁陰雨天移栽。栽前苗根要著土,不可全在油餅上,如遇晴天,可用1:9的肥水比例澆灌,連澆3日,直至秧活。
⑵ 我想在浙江台州種植煙葉,哪裡能提供技術,和種子,周邊哪裡收購
你要是規模種植,不需要你找賣家,收葉子的自己就會去找你了,這東西一般是東北的正宗,關東煙么,
⑶ 煙葉種植施肥方法
烤煙施肥技術要點
肥料是作物增產提質的物質基礎。就煙草而言,施肥的目的不但要提高單位面積上的產量和經濟效益,更為重要的是要有利於煙葉品質形成與提高,這是烤煙施肥的最終目的和烤煙產品質量的最終體現。煙葉產質量是土壤、氣候環境與人為因素(品種、施肥等)綜合作用的結果。在這一體系中,施肥是最大的可變因素,施肥首先影響土壤環境,進而影響煙葉產質量,三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而且,土壤與施肥問題是決定煙草生產能否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烤煙施肥量的確定
1、氮肥用量的確定
氮肥在煙葉產量、產值形成過程中具有較大作用。在生產上常常出現氮肥施用過多的情況,氮肥施用過多,盡管煙葉產量隨著提高,但當施氮量超過一定限度後,肥料效益即畝產值減去成本明顯降低,煙葉品質變差。經多年多點試驗,在精耕細作的條件下,中等肥力土壤上種植烤煙K326、雲煙85、V2、雲煙87等需肥量大的品種,適宜的施氮量一般為7~9㎏/畝;紅大、G28等需肥量少的品種為4~6㎏/畝,其中,紅大為4~5㎏/畝,G28為5~6㎏/畝。
2、磷肥用量的確定
氮磷比(N:P2O5)可普遍地由過去的1:2降至1:0.5~1.0。在一般情況下,如施用了12-12-24、10-10-25、15-15-15的煙草復合肥後,就不必再施用普鈣或鈣鎂磷肥;如施用的的煙草復合肥是硝酸鉀,每畝施用普鈣或鈣鎂磷20~30㎏,就可滿足烤煙生產的需要。磷肥可根據土壤分析結果和所用復合肥進行有針對性地施用。
3、鉀肥用量的確定
從施鉀水平來看,當施鉀量(K2O)達20㎏/畝以上,煙葉鉀含量並不隨施鉀量的增加而提高。此外,施用氮肥和鉀肥的比例還與氮肥用量有很大關系,在低施氮水平下的鉀肥配比要高於高施氮水平下的鉀肥配比,如種植紅花大金元、G28等品種,施氮4~6㎏/畝,氮鉀比(N:K2O)應採用1:2.5~3.0:如種植K326、雲煙85、雲煙87、V2等品種,施氮7~9㎏/畝,氮鉀比可採用1:2.5~3。總之,每畝施鉀量可掌握在15~20公斤范圍內。
二、烤煙施肥方法
掌握恰當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烤煙產質量和肥料利用率。
1、氮、磷、鉀肥的施用
(1)復合肥和硫酸鉀應根據地下水位和肥力高低而定,提倡少施或不施塘肥(土壤肥力低則少施,土壤肥力高則不施),重條施或追肥(地下水位低則重條施,如地煙和山地煙;地下水位高則重追肥,如田煙)。地煙可用1/3的復合肥和硫酸鉀作條施,1/3作塘肥,1/3在移栽後15~20天作追肥。田煙則以1/3的復合肥和硫酸鉀作塘肥施用,2/3作追肥。
(2)普鈣或鈣鎂磷肥適宜作條施,即理墒前均勻撒施於煙墒底部,可以提高肥效。另外,鈣鎂磷肥屬鹼性肥料,不宜與復合肥或硫酸鉀等酸性肥料混合施用,以免發生化學反應而降低肥效,並且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效果較好。
(3)要防止肥料與煙株概系直接接觸,可採用環狀施肥,使肥料與煙株保持10~15㎝的距離,以免燒苗。特別是一次性施肥的地膜煙,更要注意這個問題。
2、中微量養分的施用
烤煙中微量養分的施用量一般都較低,但在烤煙生長發育和品質形成中具有不可忽視的生理作用。中微量養分的施用應以「缺什麼,補什麼」為原則。雲植煙土壤和煙葉普遍缺鎂、缺硼,局部缺鉬、缺鋅,這幾種缺素症狀的防治方法如下:
缺鎂:用0.2~0.5%的硫酸鎂溶液進行2-3次噴施或每畝施用硫酸鎂10-15㎏
缺硼::用0.1~0.25%的硼砂溶液葉面噴施或每畝用0.5公斤的硼砂與其它肥料混合施用
缺鉬:用0.05~0.1%的鉬酸銨噴施2~3次。
缺鋅:用0.1~0.2%的硫酸鋅溶液葉面噴施2~3次。也可以用以下葉面肥料進行追肥:1、植物動力2003 1000倍葉面噴霧,2、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葉面噴霧,3、科寶植物優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葯害和肥害、凍害、澇害、強根壯苗、控旺使用1500倍)葉面噴霧,4、綠風95 600倍葉面噴霧,5、金邦1號植物健生素500倍葉面噴霧,6、綠亨天寶高效植物增產劑1500倍葉面噴霧,7、新自然含氨基酸葉面肥300~500倍葉面噴霧,8.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劑1500倍葉面噴霧,9.新農寶多元素復合葉面肥300倍葉面噴霧,10、1.4%復硝酚鈉水劑1500~3000倍葉面噴霧,11、綠色揚康·金飯碗含氨基酸葉面肥300~500倍葉面噴霧,12、恩碧來高效液肥1500倍葉面噴霧,13、0.136%赤霉·吲乙·芸苔素可濕粉(碧護)10000~12000倍葉面噴霧進行追肥即可。
3、餅肥的施用
餅肥(主要是菜籽餅)含氮量一般為4~5%,每畝適宜施用量為20~30㎏。餅肥施用過多,往往會使中上部葉晚熟而煙鹼含量進一步提高。
⑷ 求文檔: 遵義市煙農專業合作社
謀事在先----思索與研究
發展現代煙草農業是貧困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在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到位後,如何保持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如何解決在現行土地承包經營體制下,由一家一戶分散生產經營方式向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機械化作業和信息管理等現代生產方式的轉變;如何實現大量扶持性資金投入所形成巨額資產長期有效地發揮作用,並實現普惠制、廣受益;如何促進農民運用先進適用技術、管理方法,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如何實現煙地輪作,保持煙葉品質一致性,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實現煙草行業和煙農雙贏;如何通過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在煙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的實現……針對這些問題,根據國家局提出「兩頭工場化、中間專業化」和 「轉變煙葉生產組織方式、提高優質煙葉生產保障力度、促進煙農收入持續增加、夯實煙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產業基礎」的要求,結合曲靖市結合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實際情況,通過對現代煙草農業內涵解析以及組織管理模式建設的原則、優勢條件、存在問題等方面進行分析,最終確立了曲靖市現代煙草農業烤煙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模式建設機制,即:按照「政府領導、農民主體、煙草扶持、市場運作」的工作思路,以「一基四化」為總體目標,以「減工增效」為核心,以創新「土地流轉」機制,全面實現專業化服務為主要措施,依託QTP模式進行組織管理、按照GAP要求開展技術服務的新型組織管理模式,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曲靖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烤煙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之路。
制勝於行----探索與實踐
在傳統煙葉生產向現代煙草農業轉變的過程中,建立新型的煙農合作組織成為發展煙葉生產的必然要求。曲靖站在行業長遠發展的高度,創新烤煙生產組織管理模式,積極探索適合曲靖烤煙產業發展的新型組織方式,建立了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烤煙生產綜合性專業合作社和烤煙生產技術服務社,對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帶動其他農業產業發展起到了典型示範的引領作用,為煙草產業展現出一個新的亮點。通過烤煙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年多的實踐,在實現規模化種植、專業化服務、集約化經營方面,有效探索出了一條促進農民增收、產業增效、財政增長、社會安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成立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實現從「單打獨斗」到「規模化種植」
以成立土地流轉中心為平台,以創新煙葉生產組織形式為手段,按照中央「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和國家局「統分結合、該統則統、該分則分」的要求,積極引導熟悉煙葉生產並具有一定經營管理能力的煙農組建烤煙種植合作社。烤煙種植專業合作按照《中華人名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根據「入社自願、退社自由」的原則,引導煙農以土地、資金或勞動入股,以村(組)為單位組建「高度統一」的「緊密型」和「統分結合、雙層經營」的「統分型」兩種類型烤煙種植合作社。合作社自我管理,風險自擔,突出煙農生產主體地位和合作社市場經濟主體地位。
「緊密型」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實行「以煙為主、多種經營」的經營模式,煙農以土地、資金入股,由合作社實行統一經營,統一核算,統一分配。社員大會為合作社最高管理機構,每年組織召開1次社員大會,負責對理事會提出的年度生產計劃、目標,年度生產經營情況、分配方案進行討論、審核,討論決定社員重大事務;理事會負責按社員大會討論通過的生產目標、計劃,組織社員對入社土地進行統一經營,實行理事長負責制,合作社物資費用、管理費用由理事會提出,監事會審核,社員大會決定通過;監事會代表社員對理事會各項工作開展情況、費用開支情況進行監督。各個生產環節由理事會統一組織社員進行操作,並按照規定的工作量和工作標准進行記工,在各環節結束後支付勞動報酬。合作社利潤提取2%的的公積金後按照社員股份占合作社總股份的比例進行分配。
「統分型」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堅持「統分結合、雙層經營」的原則,實行「生產在家、服務在社」。合作社統一服務設施,統一專業化服務,成員分戶種植烤煙、交售煙葉,成員交售的煙葉的數額全部計入個人賬戶,成員除繳納專業化服務費用的同時還需按交售額的1-2%向合作社繳納煙葉種植管理服務費和公積金。統輔助產業經營,由合作社統一規劃,作社統一聯系銷售,農戶各自經營。
全市各基地單元根據各自實際,因地制宜的選擇成立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類型,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成立63個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共有社員2377人,其中24個緊密型的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1184人,39個鬆散型的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1193人。
(二)成立烤煙綜合性專業合作社,實現煙葉生產「提質增效、減工降本」
烤煙生產綜合性專業合作社是實現現代煙草農業專業化分工、集約化經營的有效形式,是把煙農從勞動強度大、技術要求高的環節解放出來的根本途徑,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發展先進生產力的有效方式。曲靖在現代煙草農業建設中,根據農村實際,以「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為目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組建烤煙生產綜合性專業合作社,建立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專業化服務體系。
烤煙生產綜合性專業合作社按照「勞動集約、管理集約、扶持集約、技術集約」的思路,由鄉鎮負責引導有志於從事烤煙生產服務的個人和社會團體籌建。合作社按照「自我管理、責任自擔、自負盈虧」的原則運作,以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為根本,按照社、隊、組的結構設置,下設育苗、農機、植保、施肥、烘烤、分級六支專業隊,專業隊根據具體情況下設若干作業組,開展專業化服務工作。合作社內部實行統分結合的管理機制,對各專業隊的管理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開展,積極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可採取「統一管理、分隊經營」的模式,由合作社管理內部事務,協調對外關系,各專業隊具體組織開展服務。在煙葉生產的各個環節,公司與合作社簽訂協議,在協議中明確煙草部門的話語權、定價權以及服務標准和服務質量,合作社內部社與專業隊、專業隊與作業組簽訂服務承包協議,與煙農簽訂服務協議,由作業組為煙農進行育苗、機械作業、植保、施肥、分級等專業化服務,煙農對服務質量進行監督,服務質量達到要求後,煙農支付專業化服務費用。同時,煙草部門採取「煙草直補煙農,煙農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專業化補貼直接兌現到煙農的專用存摺上。
在專業化農機和專業化植保方面,採取競標的方式,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為煙農提供優質的服務。操作模式具體如下:由需要服務的煙農向村委會提出申請,村委會組織邀標,煙農、村委會、鄉鎮、煙草部門組成評標團,在滿足服務標准和質量標準的前提下,按照「低價中標」的原則,由報價低的合作社為煙農提供專業化服務。
烤煙生產綜合性專業合作社與生產組織方式充分結合,根據曲靖15個基地單元現有及新建的烤房群、烘烤工場、育苗工場及農機具的具體情況,合理組建專業隊和作業組,2010年全市15個烤煙生產綜合性專業合作社共組建90個專業隊,723個作業組,即15個育苗專業隊、15個烘烤專業隊、15個農機專業隊,15個植保專業隊,15個運輸專業隊、15個分級專業隊,共有社員1655人。
(三)成立烤煙生產技術服務社,實現技術指導服務水平新突破
結合規模化種植,在煙葉生產技術指導、推廣、落實方面推行烤煙生產技術服務社,建立覆蓋煙葉生產全過程的技術服務體系。通過整合服務資源,強化烤煙育苗、預整地、移栽、田間管理、烘烤、分級、預檢等方面的技術服務,全面推行「技術服務到田、烘烤指導到爐、預檢把關到包、信譽評價到戶、質量管理到組」的煙葉生產管理模式,切實提高生產技術措施落實到位率和生產技術水平,為煙葉生產主體提供高度組織化的、更為規范的、更為全面的生產技術服務。
在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以科學技術協會為依託,按照自我管理、責任自擔的原則,成立烤煙生產技術服務社,服務社下設生產技術服務隊和煙葉預檢服務隊,為煙葉生產主體提供高度組織化的、更為規范的、更為全面的煙葉生產技術指導服務,確保煙葉生產的各項技術落實到位。服務社為非營利性組織,服務社招收社員時,由服務社和煙草部們把關,確保將烤煙生產技術水平高、生產經驗豐富、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吸收到服務社中來。公司和服務社簽訂烤煙生產技術服務承包協議,在各個環節開展服務之前,公司對社員進行技術培訓,培訓合格後持證上崗,服務社社員到田、到戶進行技術指導,在各個環節的服務結束後,公司進行驗收,根據驗收結果和煙農對服務社服務質量的反饋結果,按照協議支付服務社服務費用。
2010年,全市共組建烤煙生產技術服務社93個,入社會員4750人,為全市135萬畝煙田提供技術指導服務,人均服務面積284.2畝。
春華秋實---收獲與體會
(一)初步構建了一種以煙為主、帶動多業發展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陸良召誇基地單元的曙光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實行多個產業共同發展的模式,堅持「以煙為主、多種經營」的工作思路,以種植烤煙為主,同時還發展蔬菜、青畜飼料種植,養牛、養豬等養殖業,開辟出了一條煙、糧、畜等產業協調發展的路子。
(二)建立了一個專業化分工、市場化運作的服務體系,在減工降本上初步實現了突破。烤煙生產綜合性專業合作社的建立使一部分農民逐步成為職業煙農,而另一部分農民逐步成為專業化服務的工人。同時,機耕、植保等煙葉專業化服務不僅可以直接覆蓋到其他產業,而且可以促進其他農業生產專業化服務的發展,為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打下基礎。
(三)創建了一種農業生產要素參與合作組織利益分配的機制,實現了發展成果農民共享的突破。綜合性烤煙生產專業合作社、烤煙種植合作社的社員可以按照其出資的生產要素(如:土地、農機、烤房、育苗池等)折資所佔股份參與紅利分配,同時參與生產勞動的成員還可以按照規定的工作量和工作標准進行記工,在各環節結束後獲得勞動報酬。
(四)制定了一套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民主管理制度,在農民參與農村經濟事務管理的權利保障上初步實現了突破。烤煙農民專業合作社制定了一套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民主管理制度,為農民參與農村經濟事務管理提供了保障,合作社社員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依法共同參與合作社發展規劃的制訂和生產經營管理,在合作社內部逐步實現了企業化管理,管理更加科學民主。
(五)形成了規范的普惠共享機制,在煙草產前投入「廣收益」方面實現了突破。烤煙生產綜合性專業合作社是以煙農成員為主體,又是風險共擔、利益均沾、民主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經濟實體。合作社章程規定合作社必須接受煙草部門局的指導和監督,與煙草公司簽訂資產、定價、分配的服務協議,煙草的扶持資產按照種煙面積量化為每個種煙農戶的出資額,煙農憑量化的出資額參與綜合性專業合作社的利潤分配。服務標准由煙草公司制定,服務價格接受煙草公司的指導和管理,分配方案由成員代表會議決定,打破了傳統的大包大攬,形成了產權關系清晰、責任主體明確、煙農得到實惠的普惠共享機制。
再接再厲----加速與質量
針對當前烤煙生產合作社處於起步階段的實際,我們認為,烤煙生產合作社的運行管理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按照「邊規范、邊發展,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提高」的總體思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堅持從農村實際出發,堅持「拓展數量、提高質量、強化重點」的發展方針,著力把烤煙生產合作社打造成「發揮能人作用、匯集生產要素、推動烤煙發展、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平台,強化其在信息政策宣傳、技術推廣、生產組織、現代農業等方面功能,使之成為引領曲靖現代煙草農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支撐力量。
(一)抓綜合培訓,提高發展質量。為確保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質量,堅持以開展綜合培訓為抓手,注重在提高合作社從業人員素質上狠下功夫。計劃以後不斷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財務人員及業務骨的培訓力度,分批、分期、分片進行集中培訓,切實提高他們指導、服務合作社的能力和水平。
(二)抓執行落實,提高規范運行水平。合作社成立後,通過政府引導,煙草扶持,雖然制定了比較全面的規章制度,但是在合作社運行中制度的落實、執行很不到位,內部管理存在「重形式、輕內容」的現象。我們建議幫助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權力機構和日常管理機構,加強制度的執行力度, 確保用制度去管理合作社,實施做事程序化、規范化,做到各負其責,有序進行,保證工作井井有條。同時,規定日常管理機構專人負責制度的更新與完善,定期了解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搜集反饋意見,確保制度符合專業合作社的實際發展需要。對目標期量分解後,在落實過程中必須嚴酷按照確立的程序做事,
(三)抓示範帶動,促進平衡發展。合作社的發展總體上還在探索階段,許多做法經驗都還存在難點、難處。因此,我們思考以示範帶動為抓手,打造典型,以點帶面,促進平衡發展。根據各縣市區的特點和情況,要求各縣市區各培育扶持一批專業合作社,大力開展示範社建設,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完善運行機制,規范生產經營行為,提高經營管理能力;落實國家有關專業合作社金融支持和稅收優惠等政策,煙草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密集烤房建設、育苗設施、煙葉生產標准化示範等行業建設項目,優先給予實施,增強合作社的綜合實力。同時建立合作社交流機制,促使合作社之間能加強交流,互相學習管理經驗、方法,促進共同發展。力爭通過努力盡快打造形成一批經營規模大、服務能力強、經營管理好的專業合作社新亮點,帶動全市煙葉生產組織模式級專業化服務組織的創新與發展,促進全市傳統煙草農業向現代煙草農業轉變。
(四)抓扶持、引導,增強發展後勁。由於合作社剛剛起步,自身經濟實力不強,整體經營規模,經營項目單一,造成合作社發展後勁不足,輻射帶動能力不強。我們思考按照高標準的開發思路,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走多元化、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使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把煙葉生產基地建設、名牌農產品創建、優質農產品認證等作為自覺行為,把標准化、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和循環化作為重要的目標和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手段。同時積極搭建一個合作社與企業、合作社與政府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平台,增加產供銷一體化服務內容,延伸產業鏈條,共同推動合作社的發展。
⑸ 煙葉怎樣種植 煙葉栽培種植技術
優質煙草栽培技術如下:
一、煙草生長的環境條件
1、溫度:煙草是一種喜溫作物,地上部在8—38℃范圍內,均能生長,生長發育的適溫是25—28℃,在零下2—3C時,煙株就會死亡。地下部在7—43℃之間都能生長,但最適宜的溫度是31℃。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是24—29℃,最低溫度為7.5—10C,最高溫度為35C。溫度低於7.5℃,種子發芽過程停止;高於30℃,發芽過程緩慢;超過35℃,則會使已經萌動的種子逐漸喪失生命力。煙草移栽期一般應在晚霜過後,氣溫不低於10℃,葉片成熟期較理想的日均溫是24C左右,持續30天,可生產優質煙葉。
2、水分:一般是生長前期需水,中期最多,後期又少。苗床期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左右為宜,移栽前10—15天停止供水,進行煉苗。移栽到還苗期,葉面蒸騰量小,平均每天耗水量3.5—6.4毫米。還苗到團棵期,平均每天耗水量6.6—7.9毫米,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60%為宜;低於40%則生長受阻,高於80%,根系生長較差,對後期生育不利。團棵至現蕾期,平均每天耗水量7.1—8.5毫米,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80%為宜,此期如缺水,生長受阻,若長期乾旱,會出現早花或早烘。現蕾至成熟期,平均每天耗水量5.5—6.1毫米,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60%為宜,此期水分應稍少些,可提高煙葉品質;如土壤水分過多,易造成延遲成熟和品質下降。
3、日照:煙草一直需要足夠的光照,但大多數品種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烤煙在生育期要求日光充足而不十分強烈,每天光照時間以8—10小時為宜,尤其在成熟期,日光充足是產生優質煙葉的必要條件。富於短波分量光照和煦的曇天,有利於提高煙葉品質。
4、土壤:煙草雖然可以在多種類型土壤上生長,但對生長優質煙來說,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以紅土為優,其次是紅黃土、沙土和兩合土,而潮壚土(黑土)最差。
5、天氣現象:大風和冰雹天氣對煙葉的危害比對其它任何作物都嚴重,不論是在苗床或大田期,都可能會帶來嚴重的損失。因此,在煙草生育期內經常出現大風和冰雹的地區,不能種植煙草。
二、煙草的栽培管理
1、育苗:煙草種子在催芽以前,應放在15—20℃的日光下曬2—3天,以提高種子的發芽勢及發芽率。要培育壯苗,一是採用雙層薄膜紙筒育苗新技術,紙筒直徑不小於4厘米,高度為6—7厘米,每平方米育苗625棵,10平方米1畦的苗床可供4畝煙田栽植使用。二是配製營養土,用60%的大田土和40%經過腐熟的豬圈糞作為基質,每畦約需營養土0.8—1立方米,消毒後再拌入復合肥3—4公斤。三是適時早播,早移栽,可使產量提高20%,品質提高25%。黃淮煙區應在立春前後至2月中旬播種。四是苗床管理,由於播種時氣溫較低,易受低溫危害,要按照煙苗生長對溫濕度的要求,及時調控。一般進行兩次間苗,第一次在「十字期」後進行,苗距1.5—2厘米,第二次間(定)苗在4—5片真葉時進行,苗距6—8厘米。
2、移栽:適時早栽是生產優質煙的關鍵一環。黃淮煙區的最佳移栽期應在清明至穀雨前栽完。栽植密度應控制在每畝1200—1300株。採用地膜覆蓋栽煙,不僅可以起到增溫保濕的作用,且能提高煙株抗旱防澇性能,並可以防止煙葉黑暴。移栽前若下透雨,可在雨後及時蓋膜,保墒提溫。若無雨,要在栽煙時帶足底水,栽煙後將地膜蓋嚴(若在清明前後栽煙,因氣溫較低,可先蓋膜後露苗,等氣溫穩定時再劃開地膜,掏出煙苗並在根部封口壓膜以防失水)。
3、大田管理:烤煙生產最突出的問題是產、質矛盾。一般是產量越高,品質越差,但也不是產量越低,品質越好。因此,管理上要在穩定產量,保證質量上下功夫。①適量施肥:以基肥為主,採用平衡施肥新技術。移栽前每畝施純氮肥量,對低肥田,為6公斤,中肥田5公斤,高肥田3—4公斤,氮磷鉀肥的比例以1:2:3為宜。中後期發現缺肥時,採用葉面噴施的方法追肥。②及時灌排水:在煙草需水關鍵期煙田乾旱情況下,噴溉1—2次,可增產8.1—43.1%,提高品質。若煙田漬水1—2天,將減產47.8—65%。低窪煙田或多雨季節要注意清溝排水。③注意中耕培土:乾旱情況下及時中耕,對保墒蓄水具有重要意義。雨後及時中耕,可降低土壤濕度,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生長。中耕還可以消滅雜草,減少病蟲害。結合中耕適時培土,可促發新根,擴大吸收水肥能力,有利於排水防澇,增強抗旱及防風抗倒能力。④適時打頂除杈:打頂除杈不僅可使產量提高31—49%,還是提高煙質的主要途徑。打頂一般應根據留葉數分兩次打完,促進煙株整齊,生長落黃一致,而利於烘烤。株杈要及時干凈。⑤加強病蟲害防治:以防為主,葯劑防治及人工捕殺相結合。
三、採收
成熟採收是優質煙生產的重要環節之一。煙葉成熟的特徵是:葉片由綠色變為黃綠色,葉面上茸毛脫落,莖葉角度增大(近似90度)。下部葉片主脈發白,中部葉支脈發白,上部葉主支脈發白,且在葉面上出現黃斑,才可採收烘烤。
⑹ 如何提高煙草農業生產經濟效益
一、影響煙葉種植大戶效益的主要因素
1、煙葉生產技術落實不到位。當前煙草行業非常重視對生產技術人員和煙農的技術培訓,由於煙葉種植大戶在落實生產技術標準的時,主要是依靠僱用的勞動力,這些僱工人員只是經過簡單的培訓就上崗,且現有的僱工基本是農村年齡偏大的婦女偏多,他們存在文化水平與接受能力差的問題,只知道按照種植戶的要求去做,因此在落實生產技術措施過程中會造成一定困難,落實效果也大打折扣,所以說生產技術落實不到位是制約大戶發展的一大因素。
2、大田生產管理不到位。種植大戶因種植面積過大,實際生產過程上,為了想著減少投入,降低生產成本,存在著田間生產管理粗放、延誤田間生產季節管理等問題,當田間生產一旦出現問題時,才著手准備組織起勞動力解決問題,而煙葉生產管理是有季節性的,在管理過程中剛好也是勞動用工的高峰期,且使用的勞動力是分散的、流動性的,種植戶往往存在著在生產管理關鍵時期未能及時組織生產勞動力,這給管理產生一個生產滯後期,甚至出現以提高工價僱工、搶工等情況,不僅增加生產成本 ,也擾亂了當地的工價標准,嚴重影響煙葉的產質量與經濟效益。
3、自然災害對種植大戶的影響。目前煙草公司加大了扶持力度對煙草進行了大田種植保險,特別是應對自然災害的( 如人影防雹)、種植煙田優化、生產自救等措施,這給種植戶吃了定心丸,避免了種植戶不必要損失。但是自然災害是不可抗拒的,一旦發生自然災害,當年的收成就大打折扣,特別是生產後期一旦受災,損失尤為明顯,因為種植戶的生產資金已大部分投入。自然災害的發生是與時間相關的,救災措施只有提前預警,做好防範措施,想方設法盡量去降低損失,以此保障種植大戶的種植效益。
4、病害對種植大戶的的影響。近年來,其他產業的大面積發展,出現了與煙葉種植爭地的現象,這給煙葉種植土地流轉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存在著輪作制度難度大,產生了種植大戶選擇種植田塊的隨意性,由於種植戶均為大面積種植,且綜防工作未能做到位,不能及時進行防治,務必給病害發生埋下根源,發生一般病害時,損失不太明顯,當發生毀滅性病害時,損失尤為明顯,從而嚴重影響煙葉種植的經濟效益。
二、對種植大戶的幾項管理建議
1、加強技術培訓。加強對煙葉種植大戶的技術培訓,提高煙葉種植大戶的生產技術水平,種植大戶要充分利用煙草公司技術培訓與指導的有利時機,積極給自己和常用的管理及僱工人員充電,真正掌握和有效使用常規生產技術措施,只有他們真正掌握了常規生產技術才有可能指導和監督勞動力按照技術標准去規范操作,真正促進煙葉生產技術有效、全面落實。
2、加強對種植大戶的技術指導。指導人員必須進行經常化、全過程、全方位的技術跟蹤指導服務,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指導種植大戶按照技術標准去落實各項技術措施,切實提高煙葉的產量和品質,增加總體經濟效益。
3、加強協調幫助煙農規劃用工。 提高種植大戶自身的管理水平,尤其是用工計劃方面,一是幫助種植大戶做好用工計劃,按照煙葉生產的管理階段商討每一階段的用工數量,提前做好准備,提前通知和組織相關的人員參加勞動,避免臨時抱佛腳的現象出現;二是加強用工管理,合理用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可以適度採取「長期+臨時僱用」 的方式,在階段性管理工作來臨之際能從事生產管理勞動,縮小季節管理跨度,不延誤生產管理季節,以此提高管理工作質量與效率;
4、加強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管理。執行土地輪作制度,採用技術措施改良土壤,提高土地復種指數,保證田間無草荒、板結,提高肥效利用率,嚴格監控大田病害的發生,一旦發生病害要能夠及時採取措施進行積極的防治。
5、加強煙草種植保險管理。加大宣傳工作,提倡加強與保險公司的協調,更加完善理賠條款與金額,在雹災等大的自然災害發生時,可以保證煙農能夠收回成本,以此穩定種植大戶的情緒和信心。
6、加大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力度。加大扶持,使種植大戶能全面使用現代煙草農業機械,減輕繁重的生產過程管理,達到減工降本增效。
⑺ 烤煙種植技術
當前我們推廣的煙草育苗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托盤假植兩段育苗;二是漂浮育苗。
一、托盤假植育苗
一壯苗標准:苗齡65天左右,葉數9片左右,莖高8—10cm,莖粗0.5—0. 6cm,且有韌性,葉色綠至淺綠,葉片較厚,側根發達,無病蟲害,群體整齊一致。壯苗標准根據不同的移栽要求而有所不同,深栽煙苗和膜上煙的煙莖可以高一些(10—12cm),淺栽和膜下煙的莖高可以矮一些(6—8cm)。
二育苗設施
大棚(中棚)、育苗托盤、薄膜等
三消毒
1、消毒劑:斯美地(化學名稱:甲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鈉)、高錳酸鉀、福爾馬林。
2、母床消毒:先將廂面青土鋤松、平整,鋪上營養土,保持濕度在70%左右,每平方米以50ml斯美地兌水稀釋成60倍液均勻澆灑於苗床上,然後密封大棚,3—4天後耙松廂面表土,通風透氣,使殘留葯氣充分揮發4—5天。
3、育苗盤消毒:育苗盤在使用前用1—2%的福爾馬林溶液或0.05—0.1%的高錳酸鉀噴灑育苗盤消毒,再用清水沖洗干凈。
4、營養土消毒:
四播種
1、確定播種期:一般在移栽前80—85天播種。
2、播種量:每標准苗床(10平方米)播包衣種子200—300克。
五苗床管理
1、母床管理
2、子床管理
二、漂浮育苗
一漂浮育苗的意義:
第一,減輕病蟲害。
第二:生長快,苗齊苗勻。
第三:節約肥料和用水。
第四:有利於實現育苗專業化和栽培品種良種化。
二漂浮育苗的優點:
一是煙苗整齊一致,有利於提高大田生產的整齊一致性,進而提高整體生產水平。
二是煙苗根系發達,根的數量超過常規育苗1倍以上,有利於提高移栽成活率。
三是可有效克服早花現象。
四是因採用無土栽培,可有效控制土傳病害,尤其是病毒病有明顯效果。
五是育苗使用的苗盤重量輕,移栽方便。
第三節 平衡施肥
平衡施肥是平衡煙葉內在成份的根本措施。平衡施肥就是指烤煙生產中施肥的總量、結構、肥種、時間、方法,要與烤煙生長發育的需肥特點和種煙土壤的供肥能力相協調。
平衡施肥,必須以煙地測土為基礎,以科學配方和協調水、肥、氣、熱的關系為手段,以平衡煙葉化學成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實現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為目標。
一、我縣煙區土壤的肥力特點
2001年施甸縣煙草公司取345個土樣化驗,結果如下:
PH值:烤煙栽培最適宜的PH值為5.5—6.5,施甸煙地中這種土壤只佔28.8%,較適宜的6.5—7.5的土壤佔12.3%,兩項相加也只佔41.1%;而>7.5的偏鹼土壤佔47.9%;<5.5的酸性土壤佔11%,主要分布在太和鄉。烤煙喜歡弱酸性土壤,土壤偏鹼不適應烤煙生物學特性,同時還影響土壤肥分的分解。烤煙前期難以早生快發可能與此有關,所以要重視前期施肥。
有機質:土壤抽樣中57.5%偏高,這與煙稻連作、煙桿還田有關。施甸平均含量46.7,比全省平均值高12.9個千分點。
N素:含量豐富,這與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有關,因為土壤N素90%以上來自有機質。
P素:總的說較豐富,這也與有機質含量有關,土壤P素也大多數來自有機質。
K素:全省煙地都缺K,施甸低於全省水平。
二、烤煙的需肥特點
烤煙正常生長發育,需要十多種營養元素。其中大量元素有氮、磷、鉀三種,中量元素有碳、氫、氧、鈣、鎂、硫等,微量元素有鐵、錳、硼、鋅、銅、鉬、氯等。
根據中國農科院煙草研究所對成熟煙葉的分析得知:煙株中,氮素以葉內最多,磷素在根、莖、葉中的含量相似,鉀素以莖和根部較多。全株以鉀素為最多,氮素次之,磷素最少。 三、我縣平衡施肥工作意見
一施肥模式
先綜合一下我縣土壤養分特點:有機質和全N含量高,但PH值偏高,前期雨水又多,所以有機質礦化釋放能力差,前期速效N素仍感不足;P素較豐富,K素含量偏低,缺硼普遍。因此,我們的模式應該是:控N、穩P、增K。
二養份分配
養份分配即底肥與追肥的分配。分配原則是重底肥、輕追肥。60%的N、100%的P、40%的K,作底肥施用;40%的N、60%的K追肥施用。
三每畝施肥量
重點推廣專用基肥+提苗肥+硝酸鉀(或專用追肥)+硫酸鉀+葉面肥的施肥模式。用豬牛糞15—20擔,火土灰15—20擔堆漚作底肥。
模式一:60公斤專用基肥+7.5公斤專用提苗肥+25公斤硝酸鉀+12.5公斤硫酸鉀;
模式二:60公斤專用基肥+7.5公斤專用提苗肥+40公斤專用追肥+12.5公斤硫酸鉀;
註:凡有庫存硝酸鉀的站一律按模式一將庫存硝酸鉀用完,無庫存硝酸鉀的站按模式二用肥。
應補施的硼肥、錳肥和鎂肥在專用肥配製中加入。根據煙苗長勢長相,可在後期噴施以K素為主的葉面肥。
四施肥時間
底肥在移栽前一次施入。追肥在移栽後三次施完,硫酸鉀在移栽後45天左右一次施入。打頂前後追施鉀肥,成熟期噴施以鉀為主的葉面肥,對增加煙葉鉀含量非常重要。
五施肥方法
1、底肥
根據近幾年的實踐情況,在底肥施用方面要特別注意幾點:
⑴每畝70kg專用基肥必須全部作底肥施下去,不能留一部分作追肥用。⑵深溝肥或「1」字溝肥要強調深施,距壠面30cm左右,如果與穴肥一樣深,甚至比穴肥還淺,就起不到化肥深施的作用,容易蒸發流失,烤煙生長後期會因缺肥而早衰,甚至上部葉不能開片。⑶穴肥必須與泥土拌勻,否則煙苗根部受肥害,不死苗也滯長。⑷底肥(包括穴肥)施用宜早,最好在移栽前20天至1個月施下。這樣,讓基肥在土壤中有一段漚化分解時間,肥效高,又不致產生肥害。⑸農家肥(豬牛欄肥和火土灰)必須經過漚制,堆漚時間1個月以上,使之充分熟化,並減少病菌病毒及其他物質對煙苗的侵害。
2、追肥
烤煙大田追肥的原則:前足、中重、後補。大田前期(團棵期,即移栽後第一個月)因株以長根為主,需肥量比旺長期少,且穴肥正在發揮作用,所以追肥不宜太多,我們叫提苗肥,以氮為主,以足為限。大田中期(旺長期,即移栽後第二個月)煙株生長旺盛,莖和葉的大部分(採收煙的70%以上)在此期生長,需肥量是它全生育期中最多的一個時段,所以此期追肥宜重,占追肥總量的70%左右。
第四節 地膜覆蓋栽培
蓋膜應注意幾點:
一、土壤濕潤是蓋膜的前提條件。含水率要求在80%以上。如果含水量低,今後下雨又下不進,煙苗移栽後就會受旱。而且土壤中水分少了,不利於底肥分解,容易導致燒根滯長甚至死苗。
二、蓋膜時間。膜下栽培必須即栽即蓋,2008年部分地方栽煙後當天未蓋,晚上下霜,凍壞不少煙苗。膜上栽培則可提前10天至一個月蓋膜,只要土壤濕潤、下足了底肥、施用了化學除草劑,就可蓋膜。施用除草劑時要注意葯劑的安全期(5—7天),過了安全期才能栽煙。蓋膜前可先噴施農葯如日高以減少蟲害。
三、蓋膜的要求。總的要求就是:平、直、緊、密,做到大風掀不開,真正收到保溫、保水、保肥的效果。
四、揭膜。煙株團棵後,或移栽35天左右,或連續5天以上氣溫穩定通過18℃,便可揭膜,而且一定要揭膜。有些煙農主張不揭膜,這是不對的。
五、化學除草劑的施用。目前施用的有芽前除草劑和芽後除草劑。芽前除草劑如金都爾必須在蓋膜前噴施。值得注意的是:噴葯前泥土必須打碎整平;噴葯後要立即蓋膜,不要破壞了葯膜,否則葯效降低;噴葯時土壤為濕潤為度,含水太少,葯液不能下滲,葯效不能發揮,但含水太多,葯液滲透太深不易揮發,今後煙根根尖容易受葯害,導致滯長或死苗。芽後除草劑如農達噴葯時應盡量噴到雜草葉上(靠葉吸收),注意噴葯時間至少在移栽前10天,以避免煙葉葯害。
⑻ 煙葉的烘烤方法有哪幾種
同栽培技術措施、不同土壤和氣候條件、不同著生部位的煙葉,其營養發育水平不同,烘烤特性差異很大煙葉烘烤工藝的要點。
不同栽培技術措施下的煙葉烘烤:這里將丘陵薄地營養不足,平原地區營養水平良好,氮素施用量過多落黃差等3類煙葉的烘烤要點歸納如下:
丘陵薄地營養不足的煙葉的烘烤
鮮煙特點:葉小而黃,含水較少,內含物尚充實,保水能力較強,變黃與脫水慢,易烤青及掛灰。技術要領:干球溫度宜低不宜高,濕球溫度宜高不宜低,注意保濕變黃,穩升溫,緩定色,力爭烤出優質煙。
採收裝煙:成熟採收,既莫偏生,又勿過熟,因成熟較慢,採收間隔宜較長,裝煙宜稠不宜稀。濕球溫度:宜稍高,變黃期注意保濕,適當縮小干濕差,必要時可加水增濕。
起點溫度:約32~36℃,秋後或底棚時尚可更低。 升溫速度:升溫宜慢不宜快,適當延長烘烤時間,耐心等煙葉變化。 變黃程度:溫度40℃前煙葉變八成黃以上,42℃前變九成黃以上,46℃前煙葉黃筋黃片,烤後不顯青。
(8)煙葉種植技術培訓擴展閱讀:
常見蟲害
野火病
煙葉野火病也被稱為火燒病, 是煙葉在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疾病。 在發生野火病時, 煙葉的葉下會形成穿孔, 穿孔的大小為 2cm 左右, 主要是煙葉的根部開始蔓延, 逐漸向上發病。
煙葉野火病主要發生在煙葉的生長發育期, 生長茂盛的煙葉發病較重, 野火病的影響范圍很大, 可致整個農田受到損害, 影響秧苗,從而導致煙葉無法正常生長, 造成減產。
赤星病
赤星病主要發生在煙葉生長的中後期, 其持續時間較長, 可以延伸至煙葉的整個成熟期, 並且此種病害一旦發作, 則會大面積發病, 因此需要著重管理。赤星病的主要特徵表現為發病的煙葉中下部葉片上出現病斑, 病斑大小不一, 一般在 1 ~ 3cm, 隨著病情的深入, 煙葉的葉片會逐漸脫落, 最終導致整個植株的死亡。 赤星病的發生嚴重影響了煙葉的產量, 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
蚜蟲
蚜蟲是河南地區煙葉種植過程中最主要的蟲害,其主要在高溫、 乾旱的天氣氣候中頻發。 蚜蟲一般出現在煙葉新芽和莖尖上, 由於蚜蟲特殊的身體構造,能夠將嘴刺入煙葉的葉片中, 通過刺吸的方式吸食煙葉葉片中的水分。
同時, 嚴重還會分泌出一種有毒物質, 從而來減緩葉片的成熟, 因此葉片在受到蚜蟲侵害後, 會出現葉片發黑的情況, 同時大大降低煙葉的產量。 除此之外, 蚜蟲在損害煙葉的同時還會傳播其他的病毒, 引起其他的疾病, 比如黃瓜花葉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煙草
⑼ 煙葉全套種植技術 煙葉怎樣種植
煙葉種植必須有合同才能種植,必須先到當地煙草專賣局申請辦理煙葉種植手續及收購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