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愛丁堡陽光教育課程培訓心得
忙碌了一個學期的老師們想必都在好好享受著假期,無論是選擇休閑娛樂,還是繼續充電,或者是為下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做
准備。作為老師,我是幸運的!假期我有了一個這樣的外出學習的機會。那麼在這里我想說謝謝小教部給我們林區教師提供一個
這樣的學習機會,希望這項活動能永保青春,讓每位林區的教師都能受益.下面我就我個人學習談一點心得體會:
此次學習我聆聽了十位教育專家的講座,分別從師德修養、教育敘事研究、小學語文閱讀法、新課程下的教學反思、教學研究導
論、數學課題教學的實效性、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指南、有效教學促進學生思考、信息時代下教師專業發
展這十個方面對我們進行了培訓。
一、提升師德修養
師生關系的新註解,對話與理解、愛與平等。課程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遇到的「老
」問題必須以新的理念為指導,師生關系的正確處理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關鍵問題。新課程要求師生關系從對抗走向對話,從壓迫走
向平等,教師角色從傳統的課堂主宰轉變為教學的促進者,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學生潛能的喚醒者。只有在新型師生關系下,學生的
素質、教師的智能、新課程的優勢才可得到充分的發揮。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曾用這句話來高度概括了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
通過些次學習使我更清楚的迅速騰達認識到:作為新時代創新的大眾人民教師,更應該用自己一顆摯熱的愛心去了解學生,公平地對待他們,尊重
他們,關心、愛護他們。用自己的愛心空間去開啟每一個學生心靈的窗戶。讓教師的愛心成為孩子學習、生活成功的原動力,激發他
們的求知慾和創造欲。
在不斷的付出自己對學生的愛心的同時,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成為每名學生的良師益友,使自己的教學環境自然的
形成民主、合諧、平等、愉樂的教學氛圍,成為培養孩子們創造性的思維的主陣地。
二、提升教學理念
新課改的春風吹拂教育界好多年,我心中的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的提升中,通過這次學習我有了一個更清楚更系統的認識。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沒有教師的支持,任何教育改革都無法進行。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力圖
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而此次學習我對這一功能有了簡單的體會:
教學目的的新構想,教學的目的應是為了挖掘每一個孩子的天分,培養其獨特的個性,教學活動應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石,
② 怎樣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學習新課程標准心得體會
我們面對的當今社會乃知識爆炸的社會局面,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倘若你沒有較多的知識、較強的業務能力,將會被社會無情的淘汰。心中要有一種緊迫感。特別是我們這些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更應該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的沉重。在各門功課中語文是最重要的一門功課,可以說,學好語文是學好其它各門功課的基礎。那麼,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該感到這項任務的艱巨。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呢?結合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實際情況,我認為,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首先要做到一下幾點:
一、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
大家都知道,老師是學生的表率,現在的小學生模仿能力較強,就是說,老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也堅決不做。另外,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熟練掌握《漢語拼音方案》,因為學好漢語拼音是學好語文的基礎。
二、要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言,更是教師的職業語言,這些都是語文教師所應具備的基本功。 如果普通話不好,會給學生帶負面的影響。
三、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古人說:「善良的心是衡量一個人的標准。」老師對待每一個學生都要有一顆「慈母」之心,在教師的眼裡學生應該是平等的,絕不能有高、低、貴、賤之分。 例如:我們班的趙正文同學,他的自我習慣不好,喜歡拿別人的東西,因此很多同學就歧視他,討厭他,不喜歡他。但是,我就悉心教導,選擇相信他,這樣給他自信。
四、要入細 ;
老師應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經常和學生談心,更多的去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和學生打成一片。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對你放下畏懼的包袱主動接近你,向你訴說他們的心裡話,這樣你就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他們的情況。「因材施教」才能不誤人子弟。
五、要持之以恆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所以,要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恆」是非常重要的。教學中要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循循善誘,然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他們應得到的知識。另外還要注意一些培養學生恆心的方法:1、給學生訂立一些具體的目標,讓他們學習《挑山工》的那種向著一定目標踏踏實實前進的精神,每天堅持去做並及時鼓勵。2、當學生堅持做一件事,取得一定成效時應給他們適當的獎勵。獎勵未必是物質的,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者給他們做一個進步記錄。3、從容易培養的習慣開始逐漸培養學生的毅力,這樣慢慢就可以達到持之以恆。切忌「恨鐵不成鋼」的做法,那樣容易釀成「欲速則不達」的惡果。
六、要做到「一切為了學生」
語文教師一般都肩負著「班主任」的重擔。一定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宗旨。不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要做到「 寧願老師等學生,不讓學生等老師。」
七、要以學生為主體
語文教師在講課時,要以學生為主體,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敢於創新,不要讓學生為這老師轉,老師提什麼問題,學生回答什麼;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積極發問,老師逐個解答或進行討論,促使學生動腦,養成愛動腦的好習慣。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老師不但要能嫻熟地駕馭教材和課堂,而且還要有非常廣泛的知識。 當然,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不一定非成為名師,名師也不一定必然是合格的語文教師。我眼裡所謂合格的語文教師,上要對得起語文的純粹,不太流俗,中對得起學生的期待,不太誤人,下對得起教師這份職業,不怠工。
③ 初中數學新課標學習心得
1.課本上講的定理,你可以自己試著自己去推理。這樣不但提高自己的證明能力,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
2.還有就是大量練習題目。基本上每課之後都要做課余練習的題目(不包括老師的作業)。數學成績的提高,數學方法的掌握都和同學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分不開的,因此.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包括:聽講、閱讀、探究、作業.聽講:應抓住聽課中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在聽講時盡可能與老師的講解同步思考,必要時做好筆記.每堂課結束以後應深思一下進行歸納,做到一課一得.
3.閱讀:閱讀時應仔細推敲,弄懂弄通每一個概念、定理和法則,對於例題應與同類參考書聯系起來一同學習,博採眾長,增長知識,發展思維.
4.探究:要學會思考,在問題解決之後再探求一些新的方法,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甚至改變條件或結論去發現新問題,經過一段學習,應當將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以形成自己的思維規律.作業:要先復習後作業,先思考再動筆,做會一類題領會一大片,作業要認真、書寫要規范,只有這樣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學好數學.
5.總之,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小的細節注意起,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而培養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把數學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