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技能課程 > 魚苗養殖技術培訓

魚苗養殖技術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05 19:02:38

㈠ 怎樣對魚苗進行飼養管理

一、魚苗培育前的准備工作
(一)、魚苗池的選擇 魚苗池的選擇標准:要求有利於魚苗的生長、飼養管理和拉網操作等。具體應具備下列條件:
第一,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質清新,無任何污染。因為魚苗在培育過程中,要根據魚苗的生長發育需要隨時注水和換水,才能保證魚苗的生長。
第二,池形整齊,最好魚池應向陽、長方形東西走向。這種魚池水溫易升高,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較強,浮游植物繁殖旺盛,因此;對魚苗生長有利。
第三,面積和水深適宜。面積為0.067~0.2公頃,水深1. 5米為宜。面積過大,飼養管理不方便,水質肥度較難調節控制;面積過小,水溫、水質變化難以控制,相對放養密度小,生產效率低。
第四,池底平坦,汲泥厚度少於20厘米,無雜草。淤泥過多,水質易老化,耗氧過多對魚苗不利,拉網操作不方便。水草吸收池水營養鹽類,不利於浮游植物的繁殖。
第五,堤壩牢固,不漏水,底質以壤土最好,沙土和粘土均不適宜。有裂縫漏水的魚池,易形成水流,魚苗頂水流集群,消耗體力,影響攝食和生長。
(二)、魚苗池的清整和消毒
1.清整魚池 一般每年進行1次,最好是在秋天出池後或冬季進行。方法是:先把池水排干,經過日曬,殺死病蟲害,並使土壤疏鬆,同時整修加固損壞的池埂,堵塞漏洞裂縫,平整塘底,鏟除雜草,挖出過厚的淤泥,加速有機質分解,提高池塘肥力。魚苗放養前1個月要進行第二次排水。日曬後進一步修整,給魚苗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
2.葯物清塘 利用葯物殺死野雜魚、敵害生物、魚體寄生蟲、病原菌,是改良水質提高魚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清塘落般在魚苗放養前10~12天進行。若時間過早,魚苗放養時往往又會重新出現一些有害生物;時間過晚,葯物毒性還沒消失易毒死魚苗,或是池水尚未變肥,浮游生物欠缺,影響魚苗生長.在北方魚苗池的清整和消毒一般在5月10日前必須結束。清塘常用的葯物和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生石灰清塘:生石灰清塘是最有效、最經濟實用的方法。作用原理是:生石灰遇水後發生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熱能,產生氫氧化鈣,在短時間內使池水的ph值迅速提高到11以上,能殺死野雜魚和魚類敵害生物及病原體,生石灰清塘可分干塘清塘和帶水清塘兩種方法,一般採用干塘清塘法,在水源不便或無法排於池水的情況下才帶水清塘。
干塘清塘:先把池水排低至5~10厘米,在池底四用挖若干小坑,將生石灰倒入小坑內,加水化開後,不待其冷卻即向全池邊緣和池中心均勻潑灑,甩量一般為75~150千克/0.067公頃(1畝,下同)。為了提高清塘效果、次日可用鐵耙將池塘底泥耙動一下,使生石灰與淤掘充分混合。干塘清塘時不要把水完全排干,否則泥鰍鑽人泥中殺不死;另外石灰漿與空氣接觸時間過長,產生碳酸鈣沉澱,起不到清塘效果。因此即使是經一冬天暴曬完全乾涸的池塘,用石灰漿全泣均勻潑灑後,也要馬上向池中注入5厘米深的水,讓生石灰充分發生化學反應。
帶水清塘;是在水深1米左右,將溶化好的石灰漿趁熱向池中均勻潑灑。用量一般為150~250千克/0.067公頃。注意事項:①清塘所用生石灰必須是塊狀,存放時間不可過長,否則生石灰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而逐漸變成粉粒狀的磷酸鈣而失效。②影響生石灰清塘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水的硬度、ph值、生石灰的質量、操作技術、池水多少、池底淤泥量等。生產中要根據這些因素的變化靈活增減生石灰用量。水的硬度高,ph值低,淤泥厚的池塘,應適當增加生石灰用量。③修建在鹽鹼塢或池水鹼性大的池塘以及急需放魚的池塘;不要用生石灰清塘而應改用漂白粉清塘。④清塘要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遇有小風時,要在上風頭順風撒葯,操作時要戴口罩和手套,以免人體受傷。⑤撤生石灰3~4天後,再將底泥翻動1次,使沒反應的生石灰充分發生化學反應,以免放魚後起毒害作用。然後可向池塘注水。用生石灰清塘注水後8~10天,才能向池內放魚。 用生石灰清塘的好處:生石灰遇水後可使ph值上升到11以上,殺死一切生物,消毒徹底;生石灰能使底泥的結構變得疏鬆,增加透氣性,加快淤泥中有機質的分解由於改變了淤泥的膠狀結構,被底泥吸附的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可以釋放出一部分,提高池水的肥度;鈣本身是植物及動物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施用生石灰能起到施肥的作用。實踐證明,用生石灰清塘,等於給池塘施了1次肥,相當於每0.067公頃施25~50千克廄肥的肥效;生石灰還可以中和泥中的有機酸,緩沖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使池水保持穩定的酸鹼度,呈中性或徽鹼性,改善了水質,有利於魚類生長;還能促進輪蟲冬卵的萌發,有利於浮游動物繁殖;混濁的池水,施用生石灰後可以降低池水的混濁度,有利於浮游植物的繁殖。
(2)漂白粉清塘:漂白粉清塘的效果與生石灰相似,葯性消失快,對急於使用

㈡ 第一次養殖魚苗需要注意什麼

在放入魚抄苗的時候,養殖戶先要將襲去年的淤泥清除,如果不清除淤泥直接放入魚苗,嚴重影響魚苗的生長。很多養殖戶都以為春季是魚苗放種的時節,其實不是的,冬季才是魚苗放種的最好時節。提早放種,可讓與更快的適應生長環境,促進生長,提高生長期。在魚塘內過冬的魚因為要大量的能量維持自身越冬的溫度,因此營養消耗極大。所以當水溫保持在10度以上的時候,對於一些食物以雜食性的餌料為主的魚類,要提早投喂時間。每天至少投喂一次,餌料以玉米粉等精飼為主,保證餌料的干凈清潔。然後當溫度再次上升的時候,每天最好是投喂兩次。不過在水溫較低的時候,魚的活力下降,食慾也會變差,這個時候要停止投放餌料,等溫度合適之後再次投喂。草木灰是養魚時常用的一種肥料,因為草木灰的微量元素含量是非常高的,是一種肥效較高的鉀肥。經常施草木灰可以有效的提高池水中鉀、鈣等營養物質含量,提高池水中浮游生物的含量,為魚提供天然餌料。並且草木灰還有著很強的殺菌能力,對消滅池水、魚體上的病菌有著較強的作用。但是不可直接以干灰模式潑灑,要先浸泡5小時左右,再全面均勻的潑入池塘內。

㈢ 魚苗怎麼養飼養方法介紹

1.投喂餌料 剛孵出的魚苗,體長0.2~0.3厘米,靠吸收體內卵黃囊中的營養生活。孵出後2~3天,卵黃囊中的營養物質被吸收殆盡,魚的消化系統已初步發育完全,魚鰾中充滿氣體,魚苗開始向各方向游動、覓食。對這些剛開食的魚苗,應酌量投喂輪蟲、纖毛蟲類的浮游動物,即「洄水」。若無「洄水」,可投喂熟蛋黃,方法是用1~2層紗布將蛋黃包住,擠碎,然後將紗包置於水面上輕拍,邊拍邊移動,使蛋黃均勻懸浮於水中,供魚食用。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以1小時內吃完為宜。這樣喂養7~10天後,魚苗漸大,可停止喂蛋黃,改喂活水蚤。魚苗長到1厘米以上時,可投喂各類輪蟲。
2.換水 魚苗孵化後,每日吃剩的食料積存水中,日久腐敗則會影響魚苗生活,因此需要換水。換水要採用脫水的方法,即換水時,將魚和比較清的老水一起倒入新水中。第1次脫水約在孵化後10天至半個月後進行,以後每隔半月進行1次。經過 3次脫水的魚苗,全長已達2厘米左右,應進行換水。由於魚的抵抗力較弱,換水溫差以保持在4℃內為宜。
3.選魚與分池 在魚苗的生長過程中,應根據各種養殖魚的特點,不斷地擇優去劣,以保證培育出優良品種。一般1尾留種親魚,大約要經過4~5次選擇,才可達到要求。選擇的標准與方式如下: 第1次選魚,孵化10天至半個月,魚苗體長1.5厘米左右,即可開始選擇,主要淘汰單尾、畸形尾及尾柄不正者。選魚後,留下的好魚按每平方米約150尾的密度,進行分池放養。 第2次選魚,當魚苗長至2厘米以上時,尾鰭已形成。凡不具3尾、4尾的魚一律淘汰。 第3次選魚,淘汰背鰭發育不全的魚。留下的好魚按每平方米約120尾的密度,分池放養。 第4、5次選魚,魚苗已長成幼魚,可結合品種特徵,以形態為主,進行選擇。如龍睛,左右眼球應大小一致;水泡眼的泡宜大,左右對稱等等。

㈣ 草魚苗高密度養殖技術是什麼

草魚主養:
1:主養草魚的池塘淤泥不超過20厘米,水源要充足,水質好,池塘水深要保持2米。30-50畝的池塘必須有2.2千瓦的增氧設備一套。
2:草魚必須規格整齊,體質健康,規格在100克/尾左右,其它搭配的品種規格特別是鯉魚不得大於草魚。
3:草魚的投放:主養草魚的池塘,草魚投放量應掌握在總投放量的60%左右。條件交好的池塘每667平方米可投放草魚800-1000尾,搭配鰱魚500尾,鱅魚100尾,鯉魚120尾(投放了鯉魚不能投放鯽魚)如投放鯽魚為300-400尾。
養殖:以投放青草及各種水草為主,如:苦草 苜蓿 蘇丹草 黑麥草等優質高產青飼料。另外,各種雜草與蔬菜,豆類 瓜類 玉米的莖葉等都是草魚很好的飼料。飼料投放量應根據天氣 魚類吃食情況,水質情況靈活掌握,以每天傍晚前吃完為好。在夏季高溫季節,應嚴格杜絕草魚吃夜草。另外,在每天下午4時,應按塘魚重量的1.5%投喂顆粒餌料,以補充營養,馴化集中吃食。
水質調節(十分重要)
要經常保持水質的清新與衛生,有條件的話每間隔3-5天要添加新水5-10厘米,如沒有水條件的話,必須每天採用增氧管曝氣增氧,以增加水體的流動性與水中的含氧量,一般採用水下式曝氣增氧管與水下式曝氣增氧盤,效果比較好,30-50畝的池塘採用一套曝氣增氧設備即可(江陰市龐達橡塑有限公司生產)刺激草魚的快速生長。配備水下式曝氣增氧,可以保持水質新鮮,溶氧正常。同時,每15天667平方米拔撒生石灰10-20克左右,以澄清水質,透明度最好保持在25-30厘米左右。
可以預防魚病的種類有:細菌性腸炎病 爛鰓病 赤皮病等草魚的三大主要病害。(以下是預防魚病的日常要素)
一:徹底清塘:在放養前池塘必須用生石灰按667平方米用量80千克。
二:魚種消毒:放養前用3%-4%的食鹽水液體浸洗魚種15分鍾,也可用10毫升/千克的漂白粉 8毫升/千克的硫酸銅等進行消毒。
三:飼料消毒:6-9月,每15天對食場進行一次消毒,方法是在魚吃食後用500克漂白粉溶水後拔撒在食場周圍,也可採用掛袋及掛簍式的方式。
四:限制食量:草魚貪吃,只要環境適宜,食慾基本無節制,在高溫季節,特別要限制草魚的吃食量,一般喂到八成飽即可,不能讓草魚吃夜食,每天要堅持將殘余料撈出。
五:水質消毒:5-9月,每間隔15天必須消毒一次。常用葯物及其用量:漂白粉1毫克/千克,硫酸銅 硫酸亞鐵合劑0.7毫克/千克,敵百蟲0.5毫克/千克 ,生石灰20毫克/千克,以上各類葯物交替使用,效果好。葯餌投喂可每15天1次。每次3天,每100千克飼料中加土黴素100克,還可用磺胺類 呋喃類等葯物做成葯餌投喂。

㈤ 冷水魚養殖技術在哪可以學習,魚苗在哪可以買到

10 飼養管理
1.哺乳仔豬
①保溫防壓。哺乳仔豬適宜溫度:l-7日齡為32℃-28℃, 8-35日齡為28℃-24℃,舍內溫度控制在18℃-22℃,相對濕度 50%-70%,保持空氣新鮮。仔豬應設有保溫箱或保溫室,並在保溫箱底或距保溫室底30-40厘米處掛一隻250瓦的紅外線燈泡。同時做好仔豬護理工作,並在分娩欄內安裝護仔欄。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頭。仔豬生後1小時內要人工輔助吃足初乳。生後2-3日齡內要固定好乳頭。固定乳頭以自選為主,個別調整為輔,把初生體重小的仔豬固定在前排乳頭,把初生體重大的仔豬固定在後排乳頭。
③補鐵與過仔並窩。仔豬生後2-3日齡內,肌肉注射鐵制劑,每頭劑量100-150毫克鐵。泌乳母豬每頭哺仔10-12頭,對窩產超過12頭或不足7頭的仔豬按先產的仔豬往後產的母豬過仔的原則,把過哺的仔豬過給產期相差不超過3天、產仔少的母豬代哺。仔豬過哺前必須吃足初乳。對產仔過少的母豬,可按過仔的原則,將兩窩仔豬合並1窩,由一頭體質好。乳量充足的母豬哺育。仔豬並窩前必須吃足初乳。
④開食與補料。仔豬生後5日齡訓練飲水,7日齡訓練開食,至2O日齡應全部開食。一仔豬開食後,補喂全價配合料,採用生濕料型(料水比為1:0.5),日喂5-6次。
⑤去勢與斷奶。仔豬生後25日齡去勢,35日齡斷奶。
⑥衛生與消毒。每天清掃圈舍除糞2次,每周舍內通道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劑消毒1次。
⑦疫病防治。仔豬生後20日齡接種豬瘟疫苗。平時經常觀察豬群採食、排糞情況及精神狀態,發現疫病及時隔離治療。

2.斷奶仔豬
①進豬前准備。仔豬培育舍在轉入仔豬前1周要檢查維修圈舍設備,並清掃圈舍,然後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葯消毒。
②飼養。仔豬入舍後,2周內仍喂給原仔豬料,l周內控制採食,日暖5-6次,自由飲水。2周之後逐漸過渡到肥有前期料,採用生濕料型(料水比為1:0.5),日喂4-5次,自由飲水。
③管理。仔豬斷奶後原窩轉入仔豬培育舍,要及時進行調教,逐漸養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覺、進食和飲水的習慣。舍內溫度控制在25℃-20℃,相對濕度50%-70%,保持空氣新鮮。每天清掃圈舍2次,每周會內通道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葯消毒1次。仔豬生後55-60日齡接種豬瘟、豬丹毒、豬肺疫及仔豬副傷寒疫苗。仔豬在轉群前用驅蟲精、四咪吐等驅蟲葯驅除體內寄生蟲,或用蟲剋星驅除體內外寄生蟲。平時經常觀察豬群採食、排糞情況及精神狀態,發現疫病及時隔離治療。當仔豬在仔豬培育舍飼養5周時轉入生長肥豬育舍。
3.生長肥育豬
①進豬前准備。生長豬肥有舍在轉入斷奶仔豬的前1周,要檢查維修圈舍設備,並清掃圈舍,然後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葯消毒。
②飼養。斷奶幼豬入舍後,採用生乾粉料或生濕料型(料水比為1:0.5)。肥有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飼喂,自由飲水。肥育後期,日喂2-3次,不限量飼喂,自由飲水。
③管理。斷奶幼豬轉入生長豬肥育舍,按豬的品種、體重、體質強弱等相近的原則組群,每群10-20頭。斷奶幼豬轉入生長豬肥有舍後,要及時進行調教,逐漸養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覺、進食和飲水的習慣。舍內溫度控制在21℃-16℃,相對濕度50%-70%,保持空氣新鮮。每天清掃圈舍和除糞2次,每周舍內通道用2%火鹼溶液或其它消毒葯消毒1次。平時經常觀察豬群採食。排糞情況及精神狀態,發現疫病及時隔離治療。當肥豬體重達90-100公斤時出欄。

懶漢養豬法

懶漢養豬法是山東省的農業專家們多年來總結國內外農村養豬技術,改進創立的投資少、見效快、造價低的新式大棚養豬法。現將其主要特點及方法介紹如下:
1、投資少、造價低,建築施工簡便易行。
建造一個養豬規模100頭的育肥豬的養豬大棚,只需投資2000元左右,每平方米造價20元左右。
養豬大棚跨度一般為4~5米,長度為20~25米,四周圍欄高1.0~1.2米,支撐大棚可用空心磚等材料砌成,棚高一般在2.7~3.0米,材料可選用鋼筋、水泥等材料,頂部覆蓋塑料薄膜、編織布、草簾等。大棚四周不設圍牆,夏天等於是個涼棚,冬季放下塑料薄膜就成為一個暖圈,冬暖夏涼,為豬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㈥ 建魚苗繁殖場需要哪些條件

一;要有好的設備 二;要有好的場地 三;要有好魚苗 四;要有好的技術
最好去找專家

㈦ 金魚魚苗養殖方法

馬上把大魚和小魚分開,飼養小金魚最好能用水不深但水面積大的容器飼養,這樣才能保證充足的水溶氧。只要食物合適,其它方面和大魚的飼養差別不大。

一、幼魚對溫度的變化不可超過1℃,所以養幼魚的缸要放在溫度較高且穩定的地方,幼魚對水質也很敏感,換入的水的水質和原水的水質差異較大時,很可以讓小魚死掉.給幼魚換水不要太頻繁。

二、幼魚運動能力差,所以水流不能太強。

三、餵食方面有幾種方法:

1、喂草履蟲、豐年蝦、水蚯蚓。

2、雞蛋黃可以捏碎用紗布包住,喂的時候在魚缸里晃晃,也可以用一小部分放到水裡

3、把固體顆粒飼料研碎,投放到水裡,飼料會被泡軟,小魚就能吃了。

4、注意要及時清理糞便和殘料,以免夏天氣溫高水變質。

5、當它大一點的時候還可以喂一些綠色的食物。

6、幼魚體質較弱,一但發現有病就要馬上治療,用葯份量不能太多。

(7)魚苗養殖技術培訓擴展閱讀:

喂養注意事項

1、挑選健康金魚

健康的魚在水體的中下層游動,覓食爭食、游姿自然、悠閑,尾鰭清澈透明、飄逸。

2、金魚買回家後不要急於入缸

先將裝魚的塑料袋放入魚缸10至20分鍾後再打開,讓缸水分幾次倒流入袋中,同袋中原先的水逐步混合,使金魚逐步適應水溫、水質。如有燈光照射,應將燈光關掉,在黑暗中魚兒比較安靜,不易受驚。

3、不能急劇改變水的溫度

購魚時要注意到水族店的水溫和你家魚缸的水溫,偏差不宜過大,一般4℃以內是允許的。

4、一次換水不能過多

新水必需先經過一兩天的存放。目的是為了去除水中的部分氯氣,還可以使新水和舊水的溫度接近。

㈧ 鋼鰍怎麼養殖技術 及魚苗

沙鰍:別名(鋼鰍)

沙鰍圖冊
拉丁名:Botia (Sinibotia) superciliaris Gunther

鯉形目鰍科的1亞科。世界有3屬版42種,中國有3屬27種。通稱沙鰍。體長權而側扁,頭側扁。吻尖。體被細鱗,頰部有鱗或裸露。眼側位,眼下刺分叉或不分叉。口下位,呈弧形。須3對或4對,其中吻須2對,聚生於吻端,口角須1對,在頦下的1對須有時為 1對突起所取代或缺如。骨鰾囊是由第二椎骨橫突的背、腹支與第四椎骨橫突的腹肋和懸器構成的;鰾前室部分為骨質或全為骨質囊所包;游離的鰾後室發達或退化。側線完全。尾鰭分叉。臀鰭分枝鰭條5根。分布范圍東至中國黑龍江和日本,西至巴基斯坦,南至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為淡水中小型底層游泳魚類。
中國是沙鰍類最豐富的國家,現知有27種,副沙鰍屬和薄鰍屬是特有屬。體長一般為150~250毫米,長薄鰍體長可達400毫米以上,是沙鰍類中最大的種。常見的種類有花斑副沙鰍、中華沙鰍和長薄鰍等

㈨ 草魚苗怎樣養殖

魚苗池要選周圍要比較堅實,其次就是儲水性能比較好。魚苗池要選在有陽光照射同時又有遮蔽物的地方,最後就是魚苗池的水就六七十厘米。在放入魚苗前要將池子清理干凈、消毒。

投喂的食物是昆蟲和魚苗專用飼料或是一些浮游生物,等到魚苗長到四五厘米的時候,就可以改喂各種各樣的輪蟲了。

換水並不是說全部換除,需要留下一部分相對比較干凈的舊池水,然後注入三分之二的新水,這樣在投放的時候水中就還會有魚苗需要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這樣方便它們自己覓食。

(9)魚苗養殖技術培訓擴展閱讀:

魚苗經1個月左右的培育,食性早已經轉變完成,規格均在3厘米~4厘米,此時是夏花魚苗了,除了部分出售外,就必須分塘管理,只留每畝約1萬尾的夏花繼續培育至冬春魚種。

在分塘的前2天,要進行拉網適應性鍛煉,操作要輕快敏捷,減少人為造成創傷。

在防病方面,按常規消毒法進行。秋後,上、下午各投餌1次。經過幾個月的精心養殖後至冬季,魚苗基本達到10厘米~20厘米,進入冬季,氣溫很低,如暫不投放,把魚種並在較深的池塘越冬,等待春天投放。

㈩ 想成為魚苗養殖技術員容易嗎

不容易。

閱讀全文

與魚苗養殖技術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